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影响的差异。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利培酮和氯氮平两组各30例患者治疗6周前后的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 R)、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浓度,两组间进行比较,每组治疗前后各自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间比较,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自进行比较,每组血浆IL-2及sIL-6R水平显著下降(P<0.05),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sIL-2R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IL-2、IL-6及sIL-6R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对sIL-2R水平影响不显著;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病理机制的异同.方法 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各30例,分别单一接受利培酮(6 mg/d)、帕罗西汀(20 mg/d)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组和30名正常对照的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2R)、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浓度.结果 ①治疗前,2个患者组的血浆IL-2、sIL-2R、IL-6、sIL-6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浆sIL-2R高于抑郁症组(P<0.05),而IL-2、IL-6、sIL-6R低于抑郁症组(P<0.05).②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组血浆IL-2、sIL-6R较治疗前下降(P<0.05),抑郁症组血浆IL-2、sIL-2R、IL-6、sIL-6R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浆sIL-2R高于抑郁症组(P<0.05).而IL-2、sIL-6R低于抑郁症组(P均小于0.05).③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血浆IL-2变化率与PANSS总分减分率正相关(r=0.64,P<0.001);抑郁症组治疗前后血浆IL-2和IL-6的变化率均与HAMD总分减分率正相关(r=0.42,P:0.02;r=0.54,P=0.002).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细胞因子均存在异常,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机制,但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可能与二者存在不同的生物学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3.
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与血浆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检测以阳性和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Ⅰ型、Ⅱ型)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Ⅰ型患者20例、Ⅱ型患者18例及20名正常人的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结果Ⅰ型患者的IL-2水平显著高于Ⅱ型患者,且和SAPS分显著正相关;Ⅱ型患者的IL-8水平显著高于Ⅰ型患者,且和SANS分显著正相关.结论Ⅰ、Ⅱ型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水平变化及其与痴呆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6例AD患者(AD组)、33名年龄匹配健康者(对照组)和40例脑梗死患者(CI组)血清IL-10、sIL-6R水平。结果 AD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CI组均明显降低,但对照组与CI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D患者血清sIL-6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并随痴呆程度加重而不断上升;CI组中血清sIL-6R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但AD组和CI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D患者血清IL-10和sIL-6R水平的变化提示免疫炎性机制参与了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不同类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和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患者血清中IL-6及sIL-6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MAN和AIDP患者急性期血清中IL-6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有关,而sIL-6R水平却无明显升高.AMAN组与AIDP组相比,IL-6及sIL-6R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IL-6在AMAN和AIDP免疫发病机制中均起重要作用,其作用在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sIL-6R在GBS发病中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及其与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2、4周血清IL-6,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氯氮平浓度,以20名女性健康者血清IL-6作对照,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治疗前与治疗第4周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患者组治疗前血清IL-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第1、2、4周IL-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治疗后各时点IL-6与氯氮平血清浓度无显著相关;氯氮平治疗4周后,PANSS减分率与IL-6减分率无显著相关。结论: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IL-6水平与健康女性差异显著,氯氮平可显著降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IL-6水平,精神分裂症症状改善与IL-6变化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同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1β,IL-2,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男性患者IL-6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IL-2 P因子分显著负相关,IL-8和TNFα与N因子分显著正相关。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亢进状态,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之间有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自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的变化。方法:对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单独应用氯氮平治疗;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IL—6的浓度,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G的血浆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在治疗前血浆IL—6、IgG的水平显著增高,治疗6周症状缓解后仍显著增高;症状基本缓解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障碍与炎症因子及miR155水平的关联。方法:募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65例为病例组,173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miR155水平。病例组与对照组均用词语流畅性测验(VFT)、Stroop色词测验(SCW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来评估其执行功能。结果:病例组VFT、SCW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例组WCST-错误应答数、WCST-持续错误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WCST-正确测验数、WCST-完成分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TNF-α、IL-6、IL-8、miR15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IL-6与WCST-完成分类数呈负相关,与WCST-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TNF-α与VFT总分呈负相关,与WCST-错误应答数呈正相关;miR155水平与VF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7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5名正常人的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同时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1β、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亢进状态,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之间有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患者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液,分别于注射前、注射4周和8周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变化,并与30例健康者比较,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穴位注射前患者sIL-2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注射后显著降低;老年组的sIL-2R水平明显高于青年组及中年组;氯丙嗪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氯氮平组及联合用药组;不同临床亚型组间的sIL-2R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异常偏高的sIL-2R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氯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减少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65例采用氯氮平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监测,按治疗过程中发生白细胞减少与否分为减少组(35例)和未减少组(130例);在两组患者服药前和减少组发生白细胞减少时、未减少组服药3个月后分别采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两次样本血浆中的IL-2、IL-6的水平。结果用药前减少组的IL-2水平显著低于未减少组[(12.3±2.4)pg/mLvs(31.1±5.4)pg/mL,P<0.01],而两组的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白细胞减少时减少组的IL-6水平显著低于用药后3个月未减少组[(20.6±3.7)pg/mLvs(40.8±10.3)pg/mL,P<0.05]。同组用药前后比较,减少组用药前后I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药前IL-6水平显著高于用药后[(40.5±9.5)pg/mLvs(20.6±3.7)pg/mL,P<0.05]。未减少组用药前后IL-2、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IL-2、IL-6水平可能对预测氯氮平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减少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郁症首次发病的维吾尔族(维族)、汉族患者血清白介素(IL)-2、IL-6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sIL-6R)水平的变化。方法:对117例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维族亚组57例,汉族亚组60例)给予文拉法辛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病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IL-6及sIL-2R、sIL-6R水平;并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维族、汉族各55例)比较。结果:抑郁症维族及汉族亚组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两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组治疗前血清IL-2、IL-6及sIL-2R、sIL-6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IL-2、sIL-6R水平在维族与汉族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血清IL-2、IL-6及sIL-2R、sIL-6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维族和汉族抑郁症患者均有免疫失调;文拉法辛治疗能改善抑郁症病情及免疫失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急性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2例GBS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IL-2R及sIL-6R 水平. 结果 GBS患者血清sIL-2R和sIL-6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重型和极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型及中型患者(P<0.01,P<0.05),且随着病情的好转,两种受体水平也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sIL-2R和sIL-6R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GBS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O、sIL—2R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NO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sIL-2R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清NO和sIL-2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依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重型组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两周后复查,好转组NO较急性期显著下降,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而sIL-2R较急性期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0.05>P>0.01)。结论:NO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过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存在着免疫激活,检测NO和sIL-2R对判断ACVD病情、推测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水平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法、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分别检测53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NO、sIL-2R的含量变化.结果重型、中型脑外伤后血浆NO、sIL-2R均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轻型组NO差异显著(P<0.05);sIL-2R升高非常显著(P<0.01).NO和sIL-2R相关性与颅脑损伤的程度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0.475P<0.01).结论血浆中NO与sIL-2R的检测有助于评价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放射免疫吸附法,对30例(男10例,女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氯氮平治疗前后及28名(男13名,女1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浆IL6、IL13及sIL6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患者组治疗前[(202±26)ng/L]后[(217±28)ng/L]血浆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1±3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组氯氮平治疗后血浆IL6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2)患者组治疗第6周末血浆sIL6R水平[(23±20)ng/L]比治疗前[(34±16)n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组治疗前血浆IL13水平[(16±12)ng/L]明显低于对照组[(24±1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周末[(22±14)ng/L]比治疗前有所升高。(4)经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患者组治疗第6周末血浆IL6水平的增高幅度与氯氮平治疗剂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22,P=0000);治疗前血浆sIL6R水平与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0379,P=0020),血浆IL13水平与阴性症状分(r=-0602,P=0000)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r=-0334,P=0035)呈负相关;治疗前后IL13的变化幅度与阴性症状分减分率呈正相关(r=061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8例GBS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血清TNF及sIL-2R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GBS组血清TNF及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NF及sIL-2R水平变化与GBS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恢复期血清TNF及sIL-2R水平显著降低。结论:TNF及sIL-2R参与了GBS的发病过程,检测血清TNF及sIL-2R水平对判定GBS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L-2、sIL-2R与抑郁症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35例抑郁症和30名健康对照的血浆IL-2、sIL-2R水平.结果抑郁症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IL-2水平与睡眠表浅呈正相关关系(P<0.05);sIL-2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表浅可能与血浆IL-2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与重症肌无力(MG)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动态检测76例不同临床类型的MG患者(MG组)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和48名健康对照者(NC组)血清sIL-6R水平,同时检测MG患者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并对MG患者病情按许氏评分法进行量化。结果:(1)MG患者血清IL-6R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其中病程>1年组患者sIL-6R水平明显高于病程<6个月组(P<0.05),后者血清sIL-6R水平在免疫抑制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2)绝对评分≥31分者sIL-6R水平明显高于评分≤15分患者(P<0.01,及P<0.05);绝对评分≤30分者经免疫治疗后,评分较免疫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血清sIL-6R水平明显下降(P<0.05);单用皮质类固醇组在免疫治疗后,绝对评分和血清sIL-6R水平明显下降(P<0.05)。(3)血清sIL-6R水平与MG患者病情明显相关(R2=0.528)。结论:sIL-6R参与了MG的免疫发病过程,MG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血清sIL-6R可反映MG免疫治疗的效应,血清sIL-6R可作为观察MG病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