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海丹  刘军  吕燕辉  朱栋书 《护理研究》2013,(28):3119-3121
[目的]调查产妇对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围生期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113例产后42d复查的产妇进行保健知识和护理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产妇对环境知识、婴儿免疫和产褥期计划生育方面护理知识认知程度较低;护理技能掌握较差的为产后保健操、婴儿洗澡技巧和婴儿呛奶的处理;影响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认知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居住地、夫妻关系、孕妇学校和健康教育(P<0.05);不同知识来源途径的产妇其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阶段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及婴儿护理知识匮乏,应根据不同层次的保健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和个体指导,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在出院后产褥期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5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产妇未实施电话随访干预,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定期电话随访,比较2组产妇的对哺乳、母乳喂养、产褥期相关知识、自我护理方法、身体恢复情况、婴儿生长发育指标、生产褥期并发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正确哺乳率分别为98%和88%,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100%和94%等,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正确哺乳、母乳喂养、了解产褥期相关知识、正确掌握自我护理方法、身体恢复良好、婴儿生长发育指标正常、未发生产褥期并发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较好,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电话随访在出院后产褥期产妇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儿状况对产褥期妇女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产妇一般情况问卷、婴儿问卷和洪氏产褥期压力量表对在门诊复查的产后5-9 w 260例产褥期产妇的压力和婴儿状况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产褥期妇女的压力总分为(129.19±29.56)分,均分为(2.11±0.48)分,即其压力的总体水平介于"较少担心"和"有时担心"之间。影响产褥期妇女压力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婴儿混合喂养、睡眠异常、易醒、夜间喂奶次数和更换尿布的次数较多、因病就诊等。结论加强婴儿护理和生长发育的健康宣教,教授婴儿护理的技巧;提高访视质量,使婴儿在家中即可得到正确的诊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以提高婴儿的生长发育,进而降低产褥期妇女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238例产褥期产妇进行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探讨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06年5—12月住院自然分娩后的238例产妇,住院期间实施产后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效果观察。结果健康教育贯穿于日常护理工作中,能有效地帮助产妇尽快掌握康复知识和技能,加深对产褥期并发症防治知识的认识,增强产妇自我护理和对婴儿护理的能力;促进母婴身心健康。结论产褥期产妇是发生心理障碍的脆弱人群,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甚为重要,住院期间是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产妇接受康复知识的最好时机.护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为她们提供有关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帮助她们消除那些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心理负担,以确保母婴顺利度过产褥期。  相似文献   

5.
全面了解产妇及婴儿的健康问题。能有的放矢地对产妇和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的宣传和指导,使产妇及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产褥期自我保健,进一步提高产后社区访视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产妇产褥期健康教育采用歌谣式宣教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产褥期初产妇120例,将产妇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讲授或示范方法为产妇进行产褥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歌谣式宣教卡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产褥期知识评分以及产褥期行为状况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产妇产后一般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产妇遵医自我护理、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及社会角色转变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歌谣式宣教卡对产褥期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的健康生活质量,并且使产妇可以很好地掌握产妇产后一般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促进产妇进行遵医自我护理、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及社会角色转变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褥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产褥期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保健知识评分、抑郁评分、身体健康评分,产妇、婴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性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产妇保健知识评分、身体健康总分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产妇便秘与超重发生率、婴儿腹泻与黄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6个月实验组性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产妇急性乳腺炎、痔疮、肛裂、婴儿湿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促进初产妇产褥期身体与心理恢复。  相似文献   

8.
产后访视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九菊  汪中华 《全科护理》2008,6(35):3232-3232
全面了解产妇及婴儿的健康问题。能有的放矢地对产妇和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的宣传和指导,使产妇及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产褥期自我保健,进一步提高产后社区访视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产褥期间母体各系统的变化很大,随属生理范畴,但子宫内有较大的创面,乳腺分泌旺盛,容易发生感染和其他病理情况,为保障母婴健康,实施产褥期保健指导,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我科36例生产妇女的护理观察,以及保健指导发现:90%的产妇对产褥期恢复知识缺乏,包括家属也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我国传统的方法存在很大弊端,通过对36例产妇的观察中,合理的护理和健康指导,能使产妇身体很好恢复,奶水足,婴儿可以健康成长,总有效率大1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初产妇产褥期角色适应情况,探讨可能影响母亲角色适应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79名产褥期初产妇的一般情况及母亲角色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整体良好。在母亲责任感、应对新生儿哭闹、为新生儿换尿裤、洗澡、添加辅食(鱼肝油及钙片)方面有待加强。产后丈夫关心有利于母亲角色适应,产褥期自己照顾婴儿及有产后异常者影响母亲角色适应。[结论]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整体良好,丈夫关心程度、产妇自己照顾婴儿、产后有异常影响初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产科护理工作者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并把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延伸到社区护理中,以促进产妇母亲角色适应。  相似文献   

11.
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初产妇产褥期角色适应情况,探讨可能影响母亲角色适应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79名产褥期初产妇的一般情况及母亲角色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整体良好.在母亲责任感、应对新生儿哭闹、为新生儿换尿裤、洗澡、添加辅食(鱼肝油及钙片)方面有待加强.产后丈夫关心有利于母亲角色适应,产褥期自己照顾婴儿及有产后异常者影响母亲角色适应.[结论]初产妇产褥期母亲角色适应整体良好,丈夫关心程度、产妇自己照顾婴儿、产后有异常影响初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产科护理工作者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并把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延伸到社区护理中,以促进产妇母亲角色适应.  相似文献   

12.
产褥期是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规定为6周。在此期间,产妇正处于人生特殊阶段,面对健康问题较多。产妇不仅面临着自己身体状况的不适与变化,还面临着对新生儿的喂养和护理。护理人员适时地为其提供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产妇尽快适应产褥期的种种变化。我院自从实行整体护理以来,加强了对产妇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院产褥期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技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菊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14-7114
加强产妇的产褥护理,采取及时而恰当的预防保健措施,对产妇的身体复原、心理调适和角色转变及婴儿的健康成长都非常有益。笔者对加强产妇的产褥期护理与疾病预防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产妇产褥期健康问题的调查及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产妇出院后遇到的各种产褥期的健康问题,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护理婴儿的技巧。方法:对660例产妇出院后通过上门随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诊等方法,了解产妇出院后恢复情况和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660例产妇出院后有297例在产褥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需要咨询和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随访前后产妇掌握有关产褥期知识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lt;0.01)。结论:产后随访解决了产妇出院后在产褥期遇到的各种健康问题,促进了产妇身体机能的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提高了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减少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为完善出院指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心理状态及健康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在出院时加入QQ群或微信群,接受延续护理服务。采用产妇心理困扰及健康技能调查问卷对两组产妇产褥期前后心理状态和健康技能进行测评。[结果]产褥期结束时观察组心理困扰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产后保健及恢复、育婴知识、照顾婴儿能力、乳汁分泌不足、自我护理5方面心理困扰原因的报告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各项健康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对缓解产褥期产妇心理困扰、提高产妇健康技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产科出院前健康宣教电话回访情况。方法:对872例产妇于住院期间由经验丰富、专科理论知识扎实及沟通能力好的责任护士每天到病房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出院时由护士长集中出院的产妇家属进行出院宣教指导,并于出院后10~42 d进行电话回访。结果:836名产妇获得电话回访,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达100%,随访结果显示大部分产妇对产褥期保健常识及婴儿的护理知识了解甚少。结论:产科出院前健康宣教电话回访,有利于提高产妇满意度,发现产妇产后及新生儿护理问题,指导产科临床护理工作,进而不断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2005年实施产妇、婴儿健康教育,大多数产妇均能在住院期间获得产褥期自我护理及护理新生儿的知识,降低了由于自我护理能力不足或缺陷导致的产褥期母儿疾病.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了产科健康教育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产褥期妇女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230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入院分娩的时间将2017年6月—2017年12月入院的11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2018年7月入院的11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的产褥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则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及母婴保健技能的掌握情况;统计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异常情况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及自我护理、婴儿护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便秘、乳房胀痛、产后感染及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15例新生儿异常情况发生率为3.48%(4/115),显著低于对照组13.04%(15/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产褥期妇女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异常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实施循证护理对减少产褥期抑郁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正常足月分娩并决定在本院行产后检查的产妇6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心理指导,观察两组产妇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丰富了护理人员的知识,能有效降低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实施循证护理对减少产褥期抑郁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正常足月分娩并决定在本院行产后检查的产妇6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心理指导,观察两组产妇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丰富了护理人员的知识,能有效降低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