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28岁,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先为稀便,后出现鲜血,量约200ml,收入院,经输液抗炎、止血后症状缓解。1h前行肠镜检查,于乙状结肠处见蓝色肠黏膜及少量出血,未见溃疡、息肉等。取活检后即见鲜血涌出,随后出现便血,约1000ml。考虑出血量大,难以止血,遂请外科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进腹后发现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处始向远侧约20em肠管充满蓝色血管瘤,侵犯整个肠管,肠管增粗,肠壁增厚,肠腔内见血迹血块,肠系膜无异常转移灶,远侧肠管扩张。乃行病变肠管切除。术中输血800ml,术后输血200ml。病理示:(乙状结肠)平滑肌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后经抗炎、止血、营养支持等处理,2周后痊愈出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结肠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37岁 ,腹痛伴血便 3个月 ,腹部包块半个月入院 ,体格检查 :神志清 ,消瘦面容 ,体温 37.4°C ,脉搏84次 /min ,呼吸 2 2次 /min ,血压 16 / 12kPa。左下腹可触及8cm× 6cm× 5cm大小肿块 ,质硬 ,活动可 ,触痛。X线检查 :见乙状结肠上段长 7cm充盈缺损 ,肠管局部狭窄 ,壁破坏 ,残缺不齐 ,局部僵硬 ,降结肠被动性扩张 ,升结肠、横结肠充盈不良。临床诊断乙状结肠癌。术中见乙状结肠内有一隆起型肿物 ,大小为 8cm× 6cm× 6cm ,侵及深肌层及浆膜层 ,并与降结肠、左子宫附件黏连。病理检查 :距下切缘 4cm处见…  相似文献   

3.
病例:患者,女,49岁。发热2月伴右下腹疼痛,血便1天于1993年9月22日住院。患者自7月下旬起,持续性发热,体温最高达39.5℃,同时伴右下腹阵发性隐痛,大便每日3~4次,水样,便后腹痛尚能缓解。经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无效。8月13日外院B超示升结肠病变。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示横结肠中段至升结肠肠管明显狭窄,肠壁粘膜粗乱,局部肠壁见不规则小龛影及充盈缺损。疑:①右半结肠克隆氏病;②例右半结肠癌。8月23日剖腹探查见升结肠及肝曲一5×8cm大小肿块。切开肠壁见散在多发性大小不等溃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术后第3天又出现发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3岁,上腹及右下腹阵发性胀痛1 D入院。体检:右下腹压痛。腹部B超:右下腹1个液性包块,大小4·30 CM×1·66 CM,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疑诊急性阑尾炎,手术探查。术中见回盲部肠壁及肠系膜、腹膜、大网膜广泛黏连,阑尾萎缩;行肠黏连松解、阑尾切除术。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体检: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腹部立位平片:中上腹数个长短不等的气液平,空肠明显扩张,升结肠内积气。保守治疗3 D后患者病情加重,再次手术探查。术中见空肠、回肠广泛水肿,回盲部及回肠末段共长约1 M的肠管黏连成团,相应肠…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48岁。进行性吞咽困难 2 0d ,加重 1周入院 ,患者 2 0d前无诱因进食干饭时出现胸骨后梗阻感 ,并逐渐加重 ,近 1周仅能进半流汁伴进食时胸痛 ,当地医院行食管钡餐示食管中段癌 ,入院后在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 ,术中见食管中段后壁息肉状肿物突起 ,表面糜烂 ,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病理检查 :食管中段见一个肿物 ,带蒂 ,息肉状 ,向食管腔内突起 ,肿物大小 5 .0cm× 3 .0cm× 2 .7cm ,切面灰白灰红色 ,质地中等 ,蒂与黏膜面黏连 ,境界清楚 ,外周及表面糜烂出血。显微镜观察 :镜下肿瘤由分化型鳞癌和编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 (平滑肌…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资料患儿女性,7岁,1周前出现上腹部胀痛,无发热,1 d前疼痛加重,剧烈,继而波及全腹,以右下腹明显,2014年12月10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急性阑尾炎",拟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大量胆汁性液体,不除外消化道穿孔,遂上沿切口,共吸出胆汁性液体约500 ml,升结肠系膜、右侧腹膜均呈墨绿色,打开侧腹膜,见胆汁性渗出液及坏死组织,探查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见肠壁完整无穿孔。胆囊、肝十二指肠韧带充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3岁,于2010年12月2日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脓肿形成在当地医院治疗,既往体健.入院检查:血常规WBC 23.0×109/L、N占91.7%,血清淀粉酶148 U/L;肝、胆、脾、肾脏B超未见异常.开腹术中见:大网膜下移覆盖回盲部,小肠肠管扩张明显,腹腔内中等量浅黄色积液,见回盲部与侧腹膜广泛黏连,阑尾位于腹膜后位,环绕于回盲部并广泛黏连,表面明显充血、肿胀,并见少许脓点、脓斑,回盲部明显肿胀,可触及一约鸭蛋大小包块,边界不清,部分质硬,挤压后有少许脓液溢出,回盲部约能容一食指通过,周围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余肠管未见异常.决定行阑尾切除、黏连松解术.术后第5天出现肠瘘,有腹痛、发热、腹膜炎等症状,开腹见回盲部一直径约2.1 cm大小唇状瘘口,周围黏连明显,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女,4岁。脐周阵发性绞痛,腹泻为咖啡样粘血便3d,按细菌性痢疾诊治3d无效,转入我院。查体:T39℃,P 128次/min,R 30次/min,BP 6/4 kPa。精神差,神志恍惚消瘦,呈贫血貌。腹部隆起,腹肌紧张,下腹部压痛明显,叩为鼓音,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肛门指诊,指套有咖啡样血迹;B超示:肠管扩张,肠间积液。腹腔内穿刺见咖啡未凝集液体。剖腹探查术见:大网膜粘连,部分坏死,腹腔内有大量咖啡粘液、蛲虫样虫体,结肠解剖层次不清,大部分坏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6岁,因发现左臀部肿物入我院骨外科。行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腹部B超、左臀部B超检查,初步考虑:左臀部肿物(良性肿瘤可能性大)。入院第3天行外科手术,术中发现肿物2处,分别位于肌肉间和肌肉内,其中左股后外侧阔筋膜肿物大小5em×6cm×4cm,质地硬,包膜完整;左股上后内侧股薄肌内肿物大小5cm×6cm×5cm,质地硬,包膜完整。术后病理示:转移癌(腺癌类型)。带病理标本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及会诊,亦诊断为转移癌(腺癌类型)。  相似文献   

10.
例1,女,32岁,住院号173026。以便量减少,粘液脓血便1月,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前用白开水1000ml浸泡番泻叶9g,口服清洁肠道,排少量粘液便。进镜不顺利,历1小时,因只进镜12cm而结束。术后即腹痛、阵发性加剧,2小时后腹绞痛难忍,呕吐胃内容及胆汁,12小时后呕吐咖啡色液,无排气及排便。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移动性浊音,左下腹叩浊音,肠鸣亢进,未闻气过水声。腹部X线平片示10多处气液平面,诊为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有中等量混浊渗液,小肠远端及全结肠明显扩张,肠系膜有多个大小不等、质硬的淋巴结,乙状结肠远端有4×6cm质硬肿物,行小肠及乙状结肠切开减压,共排出积粪3 500ml,缝合减压口,切除肿物,吻合肠管。术中未发现有肠穿孔。病理诊断:乙状结肠远端溃疡型粘液腺癌,侵及浆膜层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8~1992年,共行结肠造瘘173例,其中左侧结肠造口术155例,右侧结肠造口术7例,横结肠造口术11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148例。术后发现拖出结肠段坏死3例。一、病例简介例1:患者男,56岁。大便次数增多伴肛门坠感半年余,大便带血2个月而入院。直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5厘米直肠左侧壁有3×4厘米菜花状肿物。病理报告为直肠腺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6岁。7年前因粘连性肠梗阻、肠坏死在某院行回肠部分切除,回肠结肠吻合术。现因慢性腹痛、间歇性便闭3年,腹痛、腹胀、呕吐、无大便36小时,经治无效而来院,门诊以粘连性肠梗阻、肠绞窄而收住院。入院后,经胃肠减压、输液及对症治疗6小时症状不缓解而行急症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前次手术在盲肠上约5cm处行回肠与升结肠端侧吻合,吻合口通畅。在吻合处与空肠下段有一粘连束带致小肠系膜逆时针方向扭转480°,小肠血运差,肠胀气,复位后肠管血运改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共收治结肠粪石3例。术前均误诊为肿瘤。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 女,71岁。6个月来经常感脐周胀痛,伴有大便秘结,于1989-07-11因腹部疼痛呈阵发性加重,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入院。查体:T 38.5℃。腹部膨胀明显,叩鼓音,脐下压痛及反跳痛,以左下腹显著。可扪及鸡蛋大包块,肠鸣音亢进;肝功能正常,ESR 10mm/1h,WBC 12.8×10~9/L,L 25%,Hb 115g/L,大便潜血( )。B超示左下腹部占位性病变;肛诊未发现异常;X线透视,肠管胀气,以结肠明显。手术探查见整个结肠胀气,腹腔内约有200ml淡黄色液体,降结肠处有大网膜包裹着一6cm×7cm×8cm大肿物。切除肿物,剖开肿物发现为纤维粪石。追问病史,患者于6个月前曾有食生柿子后饮白酒史。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27岁。因突然腹痛2小时,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而行左上腹旁正中切口剖腹探查。见腹腔内不凝血液约2000ml,肝左外叶外侧有一5×4×4cm肿块,部分与膈肌粘连。距肿块2cm±切除肿块所在肝组织、部分膈浆膜和肌肉。病理检查为肝细胞癌Ⅱ~Ⅲ级。患者既往无慢性肝病史,家族史无特别。术后第10天腹壁切口愈合拆线。第13天CT检查肝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0岁,因反复下腹痛、腹胀2年收住院。查体:痛苦表情,腹胀,无肠型,腹软,下腹稍压痛,无反跳痛,无包块。肠鸣音弱。肛诊:直肠空虚,指尖无异常。腹透示:肠管扩张,见多个气液平。B超示:结肠扩张不明显,小肠扩张,直径约4.5cm,下腹部及附件未见异常。查血WBC8.5×109/L,N0.82,L0.18,RBC4.3×1012/L,Hb125g/L。初步诊断:肠梗阻。住院第3天,出现腹痛加重,腹胀、呕吐,并有腹膜炎症状,经会诊决定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有中等量淡黄色渗液,回盲部及阑尾无异常,升、降结肠均不扩张;逆行探查回肠,发现距回盲部约150cm处肠管变粗,触摸腔内有…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1岁,因粪便干结3个月余,便血3d就诊.起病以来体质量无明显下降.门诊行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距肛门约20~23 cm处见环形结节样肿物,表面覆白色膜状物,质韧,易出血,管腔狭窄.取材送病理检查示:见肠黏膜组织、坏死组织及坏变寄生虫虫体,未见恶性病变.行全腹部CT平扫+增强示:降结肠及乙状结肠交界处肠壁增厚,并见软组织肿块形成,增强扫描见强化,局部肠管管腔狭窄,造影剂尚可通过.腰1椎体左侧见一稍高密度结节影.CT诊断:降结肠及乙状结肠交界处肠壁增厚,考虑结肠癌.入院后再次行结肠镜检查见乙状结肠环形肿物,占据3/5肠腔,充血糜烂,质韧.病理活组织检查为炎性肉芽组织及坏死组织,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未见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或称成人Hirschsprug病 ,该病少见 ,临床极易误诊。现报告 3例如下。例 1,男性 ,2 7岁 ,因腹胀、便秘、呕吐 6d于 1997年 3月 6日入院。体检 :腹部膨隆 ,下腹轻度压痛 ,叩诊全腹呈鼓音 ,肠鸣音亢进 ,可闻及气过水声。X线腹部平片示空回肠多个宽大液平 ,阶梯排列 ,结肠肠管内见少许气体存留 ,拟诊肠梗阻。手术探查见大肠和小肠管胀气 ,以结肠为甚 ,乙状结肠巨大型 ,横径约 14cm ,其下端见约 2cm长之狭窄段。行巨结肠切除、结肠直肠吻合术。病理检查示乙状结肠肠壁组织增厚 ,平滑肌层组织增生 ,狭窄肠段内神…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4岁,已婚.患者2000年产后哺乳期于当地卫生院放置节育环,术后开始出现下腹部胀痛不适,疼痛呈间断性隐痛,并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对症治疗后好转;1 a后行腹部B超检查宫腔内未见节育环,于2001年于当地卫生院再次放置节育环.2000年来患者下腹部疼痛反复发作,未重视,无大便带血,排便通畅,4a前下腹疼痛加重,发作次数增多,多次行腹腔彩超检查未见异常.患者于2012年12月6日行电子肠镜检查,距肛门10 cm处见一U型金属环嵌入肠壁,触之固定,表面光滑,金属环与肠壁接触处黏膜肿胀;活检钳牵拉金属环,肠壁随之移动(见封三图16).入院后检查:腹部平片示,耻骨联合上方约3.1、6.6 cm偏左见2枚金属样三角形高密度影,提示节育环(见封三图17);彩超检查示,宫腔内节育环距宫底32 cm;肛门指检:肛周黏膜未扪及异常,距肛门约10cm,直肠前壁可触及一U型的直肠异物嵌插;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白带正常,无阴道不规则流血,宫颈光滑,无抬举痛,子宫前倾位,活动良好,左侧附件压痛.于12月10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直肠粘连,电凝切开粘连见左侧卵巢与直肠左侧壁粘连形成内瘘,切开内瘘处,取出三叶型节育环一枚,浆肌层加强缝合,缝合卵巢破口.术后予禁食、抗感染、补液等治疗,12月20日出院.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75岁。因发现右下腹包块1a入院。查体:右下腹可触及一约9cm×9cm包块,质中等、无压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好、无结节,平卧位有时不能触及。B超检查示右下腹囊性包块;X线平片见右中腹部钙化灶;CT平扫右下腹腔见一腊肠型低密度影,其内密度均匀,局部见一高密度小液平,壁薄、光滑、未见钙化、周围脂肪清晰,与邻近小肠呈锐角相交,致肠管受压变形。初步诊断:右下腹包块性质待查。取右下腹探查口进入腹腔,术中见肿物位于结肠带汇合处,光滑,大小约10cm×8cm×6cm,形状不规则,  相似文献   

20.
例1,其母为其洗澡时发现其左乳头处有一花生米大肿物。检查:肿物位于左乳头皮下偏内上方,花生米大小,质地较硬,活动性差。乳头轻度内陷,周围皮肤未见橘皮样改变。行单纯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剥离不完整。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