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肿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 Parathyroid hormone,PTH)合成与分泌过多,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特点为高血钙、低血磷、碱性磷酸酶升高、骨骼病变、尿路结石、消化性溃疡与精神病变等[1],其病理类型有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癌,其中甲状旁腺癌较为罕见,研究报道甲状旁腺癌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比例为5%~7%[2]。高血钙危象又称甲状旁腺危象,是指某些内分泌代谢疾病或恶性肿瘤导致血清钙离子浓度异常升高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血钙、骨骼病变和泌尿系病变,该病住院患者的发生率约为15%[3]。甲状旁腺癌在国内是一种少见病,发病急剧,病情凶险,合并高血钙危象可危及生命,是内科急症之一。现将本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影像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影像诊断进展高硕①临床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三级甲旁亢三类。前者分为腺瘤、增生和腺癌。其中腺瘤占80%~90%,增生占10%~15%,腺癌占1%~4%。诊断原发甲旁亢主要依据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甲状旁腺腺瘤是导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的常见病因,其中78%~90%的甲旁亢由甲状旁腺腺瘤所致,且多为单发。诊断本病主要依靠血液生化检查,即表现为血钙的升高以及血磷和骨钙的降低。此外影像学检查也已成为诊断本病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本文就甲状旁腺腺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阑尾腺癌( primary appendiceal adenocarcinoma , PAA),由Berger于1882年首次发现并记录[1],是一种罕见的阑尾疾病,发病率为每年每1000000人0.12例[2-3]。它的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与急性阑尾炎无法鉴别[4]。因此,术前诊断较困难,一般依靠术后病理证实。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包括上皮和非上皮恶性肿瘤[2-6]。上皮来源恶性肿瘤分为腺癌和类癌,腺癌又可分为三类:黏液腺癌,结肠型腺癌和印戒细胞癌[7-8]。其中类癌肿瘤占原发性阑尾肿瘤的80%,而PAA罕见(占所有阑尾肿瘤的4%~6%),预后较差[9]。因此回顾性研究PAA都是小样本。迄今为止,有关这些肿瘤的资料只有有限的临床数据。本文主要介绍PAA的三个组织学亚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超声诊断(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1986年,应用3.5MHz频率的实时超声显象仪,对3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了检查。全部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敏感性82%,特异性98%,正确率94%,假阴性5例,假阳性1例,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腺瘤正确率较高,对甲状旁腺增生较差。本文描述了甲状旁腺腺瘤及增生的声象图特征,探讨了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误诊原因及如何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王振全,冯洪强,焦喜林,李浩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MTSI)发病率低。据报道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6~3.6%[1]。其误诊率颇高,文献报道竟达67.7%[2],甚至100%误诊[3],应引起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超声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肿瘤5例,其中甲状旁腺腺瘤4例,甲状旁腺腺癌1例。结果3例甲状旁腺腺瘤和1例甲状旁腺腺癌超声诊断正确;1例甲状旁腺腺瘤的部位和大小与手术不符合。结论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肿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以来 ,我们共收治 1 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现就影像学定位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意义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1 8~ 56岁 ,平均 34岁。甲状旁腺腺瘤 6例 ,甲状旁腺增生 2例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1例 ,诊断未明 1例。其中有泌尿系表现 9例 ,骨骼或关节疼痛 8例 ,高钙血症 7例 ,高尿钙症 9例 ,有典型 X线表现 7例 ,核素检查( ) 5例 ,B-Us/ CT( B超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阳性发现 7例。甲状旁腺激素 59.0~ 70 5.6pmol/ L全部升高。手术 8例 ,6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甲状旁…  相似文献   

9.
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1],随着X线、内镜、ERCP、B超、CT、MRI的迅速发展,使十二指肠癌的诊断手段不断增加,诊断范围不断扩大,准确率不断提高,应用于十二指癌检查的影像学方法有钡餐、内镜、ERCP、B超、CT及MRI等,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虽较少见,但争取早期诊断患预后至关重要[2]。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发病率为0035%,在全胃肠道恶生肿瘤中占0.35%占小肠恶笥肿瘤的25%-45%[3],1973年Sakker报道的12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中,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第二段的最多(48.4%),第3段次之(42.1%),第1例最少(9.5%)[4]。本组病例自1988-07/2000-05,5例中X线检查4例,其中1例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X线、手术均误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发生于十二指肠降段,5例病理4例证实为十二指肠腺癌,1例为未分化癌,年龄36岁-68岁,平均51.4岁,男3例,女2例,本组病例男女比例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提高甲状旁腺肿瘤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由超声检查发现并经手术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10例。结果 高频超声对甲状旁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非常重要,尤以12MHz探头对发现较小瘤体极有价值;彩色多普勒可提供肿瘤血供情况,有助于甲状旁腺肿瘤与甲状腺肿瘤的鉴别。建议原发性甲旁亢患者均应进行高频超声检查,提高甲状腺肿瘤的诊断率。结论 高频超声能够诊断甲状旁腺肿瘤。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 ,一旦发现不少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不到50 % [1],大多数采用非手术疗法。近年来 ,随着高热治癌的进展 ,特别是在表浅肿瘤、宫颈癌、膀胱癌、食管癌、直肠癌等治疗中显示出良好效果[2 ,3 ,4 ,5]。笔者1998年4月~1999年3月 ,应用NRL -001型内生场肿瘤热疗系统合并介入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31例 ,取得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 ,男47例 ,女16例 ,年龄25~67岁。依据临床、B超、CT或血管造影、AFP、病理及细胞学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按美国癌症协会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继发痛风漏诊原因.方法:对1例甲状旁腺腺瘤继发痛风漏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表现为发作性、渐进性四肢多关节肿痛,多发性肾结石,双足广泛性骨质疏松,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经非甾体抗炎药及别嘌呤醇治疗,症状缓解后又加重.后经甲状腺B超检查发现甲状旁腺占位,实验室检查提示肾功能损害,血尿酸、甲状旁腺素增高,手术切除肿瘤,病理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手术后痛风得到控制,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对痛风患者要注意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并进一步检查,以免漏诊原发疾病.  相似文献   

13.
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肿瘤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肿瘤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肿瘤影像学特点,8例均经CT扫描,其中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2例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4例肿瘤为甲状旁腺腺瘤,病侧气管-食管旁沟内低密度脂肪消失,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一,类似大血管密度软组织肿块。1例为甲状旁腺弥漫性增生,表现为甲状旁腺区小肿块,其表现均与甲状旁腺腺瘤类似。1例为甲状旁腺囊肿,气管-食管旁沟内或前上纵隔内囊性肿块,CT上为水样密度肿块,MRI检查长T1、长T2信号,若囊内有亚急性出血,则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2例为甲状旁腺癌,其表现均与甲状旁腺腺瘤类似,所不同的是有颈部淋巴结增大及CT检查有可能显示肿内钙化灶。结论认识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肿瘤影像学表现以基本明确诊断,准确定位甲状旁腺肿瘤,是手术成功切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甲状旁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腺瘤9例(75%),囊肿3例(25%);6例腺瘤(4例伴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2例为无症状甲旁亢)血钙和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均高于正常,另3例腺瘤及3例囊肿血钙均正常范围。术前定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B超100%(11/11)和91.67%(11/12),CT83.33%(10/12)和100%(10/10)。9例行单侧颈部探查,3例行双侧颈部探查。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甲状旁腺肿瘤的认识,血钙和血清PTH测定是可靠的定性诊断方法。B超和CT相结合,必要时结合99TmC—MIBI可获得准确的定位诊断。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旁腺肿瘤最佳的治疗手段,对于定位明确的单侧肿瘤,结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行单侧颈部探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孙金梅  赵瑞 《临床医学》2006,26(10):56-5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埘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经超声拟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并进行了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和研究,手术结果伞部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结果甲状旁腺腺瘤有一定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腺瘤的特异度为95%,准确度为9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及术前定位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超对儿童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由超声检查发生并经手术证实的儿童甲状旁腺腺瘤3例.结果高频超声对甲状旁腺肿瘤诊断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可提供肿瘤血供情况,因此对临床可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患儿均应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甲状旁腺腺瘤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一种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的病变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TH)合成、分泌过多,导致钙、磷和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引起PHPT的原因主要是甲状旁腺肿瘤,包括腺瘤和癌。其中,甲状旁腺腺瘤为良性肿瘤,占PHPT的  相似文献   

18.
腔内超声对直肠癌的分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腔内超声对直肠癌的分期江苏省肿瘤医院B超室章明,贾泽清,吴丹近年来,腔内超声对直肠癌的诊断及分期国内外已有报道[1~4][6~8],但对分期中出现的T2期肿瘤与T3期肿瘤鉴别上的困惑,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我院自1993年1月~1994年11月间9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例甲状旁腺肿瘤患者行直接法检查,其中甲状旁腺腺瘤7例、甲状旁腺腺癌3例及甲状旁腺囊肿3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11例.13例患者病变均位于甲状腺下极背侧,超声显示病变为圆形或椭圆形,腺瘤与腺癌内部回声低;4例腺瘤中探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3例腺癌均探及丰富血流信号;3例甲状旁腺囊肿为无回声,内部无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旁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应作为术前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频超声对原发性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原发性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正常人及30例拟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疾病的患者行甲状旁腺超声检测,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正常组在20人中发现27个正常甲状旁腺,甲状旁腺的检出率为20%(20/100)。在30例疑为甲状旁腺疾病的患者中超声检出患甲状旁腺疾病者19例,病变甲状旁腺21个,包括甲状旁腺腺瘤、腺癌、无功能囊肿、单纯性甲状旁腺肿大等,假阳性3例;正常甲状旁腺11例,超声检出的最小甲状旁腺直径4.5mm,无假阴性。结论:高频超声不仅能检出10mm左右的甲状旁腺腺瘤,而且可能检出>5mm正常或轻度肿大的甲状旁腺,为临床除外甲状旁腺疾病首选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