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经导管封堵术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介入治疗的病例数不断增加,相关即刻及远期的并发症正逐渐被重视。该文对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生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重点关注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分析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治疗儿童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mVSD)后常见并发症情况,为临床上个体化优选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4月期间住院治疗的pmVS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最终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介入组和修补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常见并发症情况及随访资料。结果 最终入选499例患儿。介入组284例,男130例、女154例,中位年龄42.0(33.0~56.0)月;修补组215例,男100例、女115例,中位年龄40.0(30.0~60.0)月。两组之间术后1周内残余分流,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补组术后1周内新发心律失常、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均高于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终点时间,两组患儿的残余分流、瓣膜反流及传导阻滞情况均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治疗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同样有效,且介入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小儿先心病室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文霞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1(1):85-86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据目前人口出生率及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估计我国每年有15万病儿出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闻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简单畸形和一些复合畸形,如法乐四联症等。其中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器材封堵儿童VSD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将2004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介入治疗的VSD患儿682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07例,女375例;年龄2~13岁[(6.01±3.65)岁];体质量10.1 ~54.6 kg[(14.5 ±6.7) kg].患儿均应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对其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随访,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VSD大小为1.9 ~11.2 mm[(5.5±2.4) mm];术中左心室造影测量VSD大小为1.9~12.1 mm[(6.1±2.3) mm];所选封堵器为4.0~14.0mm[(8.2±3.7) mm].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儿童VSD的总成功率为96.77%(660/68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37%(98/682例),其中心脏并发症87例,血管并发症9例,其他并发症2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32%(9/682例),其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股动脉血栓2例,封堵器脱落1例,经相应治疗后无一例死亡.随访时间3~57个月[(29.1±26.7)个月].结论 国产器材封堵儿童VSD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前正确判断、术中准确操作和术后严格随访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n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PMVSD)封堵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探讨介入治疗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降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 分析2005年11月至2008年1月行封堵治疗的65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术中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类型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65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前有7例心律失常,表现为不完全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IRBBB或CRBBB)、左前分支阻滞(LAH)等.术中可见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在导丝和输送鞘通过室间隔时多出现房室传导阻滞(AVB)、交界性逸博、室性早博、室内差异性传导、室性心动过速等.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2.3%(8/65),分别为l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ILBBB 1例,LAH 1例,IRBBB 3例,室性早博1例,与术中的心律失常情况有一定的关系.术前已存在的7例心律失常经封堵治疗后,有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其余无变化,随访未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对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与封堵器大小、缺损距三尖瓣隔瓣、主动脉右冠瓣距离、术中动一静脉轨道建立时问、术中是否出现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密切相关.结论 临床选择VSD封堵器直径≤8 cm、缺损距主动脉右冠瓣和三尖瓣隔瓣距离≥3 cm的患者进行封堵治疗,可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术中建立轨道时间长短及有无发生Ⅱ度AVB和(或)Ⅲ度AVB,也是影响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临床在把握介入治疗适应证的同时,重视PMVSD与传导系统的空间位置,避免选择过大的封堵器用于治疗,缩短手术时间,注意手术过程心电变化的提示作用,是降低PMVSD封堵术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纯室间隔缺损(VSD)患儿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儿的心电图变化。方法纳入21例行膜周部VSD介入封堵且术后早期出现CLBBB的患儿,同时以性别、年龄及封堵器大小进行1:1配对,纳入同时期术后未合并任何心律失常的单纯膜周部VSD的患儿2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组间及组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30 d心电图左室电压、QT间期、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JT离散度(JTd)和心率校正的JT离散度(JTcd)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左室电压、JTcd随手术时间的变化而变化(P0.05);左室电压及QTd变化存在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的交互效应(P0.05);CLBBB组与对照组的J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BBB组与对照组的左室电压在术后3 d和术后5 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患儿介入封堵术后有无CLBBB者早期心电图指标左室电压和JTcd有差异,其中JTcd可能对预测术后早期CLBBB的发生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方法选择VSD患儿362例。男152例,女210例;年龄2-14(9.3±5.8)岁;体质量11.0-65.0(20.5±11.8)kg。并动脉导管未闭(PDA)16例,并房间隔缺损(ASD)8例,并肺动脉瓣狭窄(PS)2例,常规行介入手术治疗。结果患儿术前均经胸超声检测VSD为2.7-13.0 mm,平均6.5 mm;术中心室造影测量VSD为2.5-14.0 mm,平均6.2 mm;345/362例(96.2%)封堵成功。所选封堵器为4.0-16.0 mm,平均8.6mm。发生心脏并发症33例,血管并发症13例,其他并发症4例,包括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交界区性心律4例,室性期前收缩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残余分流各3例,基底核区脑梗死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股动静脉瘘各5例,股动脉血栓3例,溶血、血尿1例,交换导丝断裂、猪尾导管断裂各1例。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VSD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相对安全、近期临床疗效好,但应进一步加强心律失常、血栓等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经皮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早期发生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AJER)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经皮VSD封堵术后1周内发生AJER的42例患儿,在年龄、性别、缺损直径、封堵器大小、封堵器与缺损直径的差值、缺损与主动脉瓣环距离等项目与对照组封堵术后(未发生AJER患儿)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JE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AJER组比对照组缺损与主动脉瓣环距离更远、缺损基底直径更大、封堵器的大小(即封堵器腰部直径)也更大、封堵器腰部直径与缺损直径差值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损与主动脉瓣环距离(OR=1.813,P=0.002)及封堵器的大小(即封堵器腰部直径,OR=1.671,P=0.029)是术后AJE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VSD患儿行封堵器关闭术后发生AJER与室间隔缺损大小、封堵器大小、封堵器腰部直径与缺损直径的差值以及缺损与主动脉瓣环距离相关,其中缺损与主动脉瓣环距离和封堵器的大小是术后发生AJER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术后死亡的高危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治疗443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VSD),死亡22例。引起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8岁,体重<11kg;2.术前并发心力衰竭,3.心电图示右室肥大伴心肌损害,4.胸片示心胸比率重度增大。5.VSD>1.5cm。6.肺动脉平均压>5.0kPa,肺总动脉阻力>500达因·秒·cm-5;7.左→右分流量占肺循环量60%以上,肺循环与体循环流量比值>3:1。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封堵器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VSD)时不同类型国产封堵器的选择方法及介入治疗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介入治疗VSD患儿226例。年龄2~14岁(5.62岁);其中膜部VSD209例,嵴内型VSD14例,肌部VSD3例。封堵后再次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出院前及术后1、6和12个月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结果211例患者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3.4%。其中7例应用小腰大边型VSD膜部封堵器,191例应用对称型VSD膜部封堵器,12例应用偏心型VSD膜部封堵器,另1例应用肌部VSD封堵器封堵成功。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不同类型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儿童VSD安全有效。根据VSD类型及形态特征合理选择不同类型封堵器十分关键,一般对称型封堵器适用于大多数VSD且易于放置到位,在某些情况下其他形态封堵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心律失常3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356例先天性心脏病VSD患者在介入治疗术中,术后7d内,3、6和12个月时的心律失常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术中新出现的心律失常有室性心律失常35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5例,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窦性停搏2例,窦性心动过缓10例,房室传导阻滞14例,其中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术后7d内发生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1例,室性期前收缩3例,阵发性室上速2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2例经股静脉插入人工心脏临时起搏器。术后3~12个月共发现2例新发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心律失常是VSD封堵术的常见并发症;术中操作规范、及时药物治疗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13.
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应用新型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伴膜部瘤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总结其技术难点与治疗策略。方法49例VSD伴膜部瘤形成患者,造影测量VSD左室面入口直径为8~22(13.8±4.9)mm,右室面均有2个或以上出口,最大出口直径为2~14(5.6±3.1)mm。根据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黏连牢固程度,植入不同类型和型号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器直径为4~16(6.8±2.6)mm。封堵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TTE),观察封堵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图(ECG)监护5d,定期行ECG、心脏超声检查(TTE)。结果49例术后15min左心室造影、TTE显示:45例完全封堵,4例术后造影示少量分流(<3mm),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术中并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3例和2例,均为一过性,1周内恢复。49例室间隔膜部瘤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治疗均获成功。结论经导管采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治疗VSD膜部瘤疗效可靠。技术关键是通过对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黏连牢固程度判断确定封堵部位及合适封堵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儿膜周部VSD介入治疗的疗效、对心律的影响及封堵前后左心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2月本科44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膜周部VSD患儿。男17例,女27例;年龄2.4~13.0(5.20±2.68)岁。其中37例选用对称型封堵器,7例选用偏心型封堵器,经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成束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和三尖瓣功能不受影响,即为封堵成功。术前,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检查其ECG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FS)。结果 43例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7.7%。其中2例有不成束残余分流,分别于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时消失。术后新出现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1例12个月时转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随访中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与术前相比,LVDD和LVDS在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时明显缩小(P<0.01,0.05),术后12个月时虽短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F和FS术前术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小儿膜周部VSD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 3岁以内患儿室间隔缺损 (VSD)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 1 994年 1月~2 0 0 2年 1 2月收治 389例VSD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 1岁、心胸比值 (C/T)≥ 0 .5、室缺直径≥ 1cm、并肺动脉高压、补片修复缺损、主动脉阻断时间≥ 30min及术后低血钾与术后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结论 心律失常是室缺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 ;早期手术、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维持术后 2 4h内循环稳定、防止电解质紊乱和缺氧、酸中毒的发生 ,是防止 3岁以内患儿VSD手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入道型室间隔缺损(IVSD)介入治疗适应证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对46例IVSD患儿进行封堵治疗.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显示VSD直径(6.8±5.3) mm.所有患儿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1、3、6、12、24个月通过TTE、心电图检查等方法,从患儿残余分流、瓣膜功能及心律方面进行随访评价.结果 封堵器置入成功40例,未成功6例,成功率82.6 %;4例封堵器释放后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超声复查残余分流消失.随访中未发现新出现的三尖瓣返流病例;2例原为少量三尖瓣返流者,封堵术后出现中量返流;1例术前伴中度三尖瓣返流,术后出现了重度返流.4例于术后3~6 d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规应用激素等药物治疗,2例痊愈,2例置入临时起搏器8~10 d完全恢复;术后出现6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室性期前收缩,随访3个月均完全恢复.结论 部分IVSD可选择介入治疗,近中期效果良好.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加强其并发症防治. 相似文献
17.
Stephen D. Cohle Elizabeth Balraj Michael Bell 《Pediatric and developmental pathology》1999,2(4):327-332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VSD) are usually considered non-life-threatening, usually closing spontaneously or causing symptoms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which can be surgically treated in time to save the patient's life. Despite the usually benign clinical course of VSD, serious arrhythmias occur in 16–31% of patients. Sudden death accounted for one-third of all deaths in a series of medically managed patients and occurred in 4.2% of patients in a study of VSD and arrhythmias. Cardiac hypertrophy is the common denominator in all cases reported in detail of VSD-associated sudden death. We have encountered four cases of sudden unexpected death from VSD in infants ranging in age from 1 week to 3 and ½ months. In each case there was cardiomegaly and in one case there was pulmonary arteriolar medial thickening, with extension of smooth muscle into small intralobular vessels. In half of our cases the attending physician was sued for malpractice. We believe that VSD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re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malformations which warrant careful clinical follow-up. 相似文献
18.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室间隔缺损的围术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儿童室间隔缺损(VSD)进行围术期的作用。方法 VSD患儿205例,年龄3个月~17岁(平均3.4岁),术前均由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作出诊断。体外循环前后分别行TEE探查,比较TFE及TTE 变化。结果 1.术前TEE和TTE对VSD位置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0%和97.6%,膜部瘤检出率分别为93.8%和43.8%, VSD直径测量与手术探查结果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和0.898;2.术后TFE发现残余分流38例(18.5%),其中9例(4.4%)立即再次修补。结论术前TEE可准确诊断VSD;术后TEE可发现残余分流,立即干预,以免再次开胸。 相似文献
19.
经导管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传导阻滞1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封堵术后传导阻滞发生及转归情况.方法 2004年4月-2006年12月介入治疗PMVSD患儿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1.3~12.0岁.采用AGA公司偏心型Amplatzer VSD和深圳先健公司对称型VSD封堵器,输送鞘直径为6~9 F.所有患者在X线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术后心电监护、检查心电图观察传导阻滞情况.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MVSD患儿64例接受治疗,61例封堵成功,封堵术后传导阻滞11例.其中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双束支传导阻滞,8例单纯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其中6例发生于术后72 h,5例发生手术后第4~7天.均予药物治疗.治疗后2例完全恢复正常,9例出院时仍有RBBB.结论 PMVSD封堵术术后传导阻滞主要发生于介入治疗术后早期,以轻型传导阻滞为主,严重传导阻滞经治疗可恢复至窦性心律.该并发症较传统开胸修补术后发生率少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