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方法将47例胃下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配合隔姜灸)和对照组(单纯电针治疗)两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6.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率为36.4%,总有效率为90.9%。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胃下垂治愈率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
电针配合神阙穴隔盐隔姜灸治疗产后尿潴留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神阙穴隔盐隔姜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三阴交、阴陵泉、关元、中极穴配合神阙穴隔盐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三阴交、阴陵泉、关元、中极穴配合神阙穴隔盐隔姜灸对产后尿潴留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三叉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病患者2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5例,治疗组予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三叉神经痛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八珍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隔姜灸配合八珍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八珍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总有效率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电测听,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个疗程后平均听阈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平均听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0.0%,对照组分别为53.3%和6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隔姜灸是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
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隔姜灸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46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针灸组用电针配合隔姜灸进行治疗,对照组用新斯的明1mg肌肉注射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每天1次,5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针灸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隔姜灸是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腹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腹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疼痛程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隔姜灸结合捏脊拔罐治疗背部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隔姜灸结合捏脊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66.67%,对照组为23.33%;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隔姜灸结合捏脊拔罐治疗背部筋膜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J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2.73%,二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透刺配合隔姜灸对顽固性面瘫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足三里灸配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琴  赵芝婷  张冬花 《陕西中医》2009,30(8):1046-1048
目的:观察足三里隔姜灸配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膝骨关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采用足三里穴隔姜灸配合电针,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两组穴取阴陵泉、太溪、昆仑、曲泉等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79.42%(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调节经络气血,改善微循环,促进关节炎症吸收的作用,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铺药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采用铺药隔姜灸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两组经3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9.2%,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率18.7%,总有效率56.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药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对缓解疼痛效果明显且可靠,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这与铺药隔姜灸的药物、灸材、隔灸物的作用和温热效应均有关。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胃下垂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胃下垂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6.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率为36.4%,总有效率为90.9%.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相似文献   

13.
隔姜灸至阴穴矫正胎位臀先露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灶金 《新中医》2003,35(8):59-59
目的:观察隔姜灸至阴穴矫正胎位臀先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胎位臀先露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疗组每晚睡前隔姜灸至阴穴、对照组白天隔姜灸至阴穴,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2.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睡前隔姜灸至阴穴可以明显提高矫正胎位臀先露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按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针灸组40例,西药组4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5.0%,西药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痛经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电针、隔姜灸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由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n=86)和对照组(n=6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联合电针、隔姜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听阈值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阈值均显著降低,治疗2个疗程的听阈值小于治疗1个疗程后的值,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隔姜灸联西药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宋柏林  ;邓永志 《光明中医》2014,(5):1013-1014
目的观察隔姜灸关元穴配合耳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隔姜灸配合耳压治疗组30例,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河南天方药业中药有限公司)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积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积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积分降低。结论隔姜灸关元穴配合耳压治疗原发性痛经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隔姜灸结合捏脊拔罐治疗背部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隔姜灸结合捏脊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66.67%,对照组为23.33%;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隔姜灸结合捏脊拔罐治疗背部筋膜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时梅英 《光明中医》2016,(10):1484-1486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防治化疗恶心呕吐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化疗恶心呕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基础治疗及护理情况下,治疗组使用隔姜灸配合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使用隔姜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中药浴足防治化疗恶心呕吐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单盲法将80 例患者分为2 组,针灸组40 例采用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西药组40 例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 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5.0%, 西药组为7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缓慢捻进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缓慢捻进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75%,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4.58%,有效率8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缓慢捻进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