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2):41-41
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而生殖器官并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好发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婚的年轻妇女。目前,西药治疗痛经主要针对其疼痛的症状进行镇痛,疗效短暂,无远期作用。笔者遵循中医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采用理气活血、温经止痛的方法自拟理气温通方治疗对本病进行治疗,在改善疼痛的同时,也改善了机体的气血流通状态,其远期疗效有着独特的优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拟温通活血散穴位外敷治疗痛经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经是妇女常见病 ,笔者自 1987年以来 ,用自拟温通活血散穴位敷贴治疗本病 2 6例 ,疗效可靠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2 6例 ,年龄在 16岁~ 44岁间 ;其中未婚 9例 ,已婚17例 ;病程最长达 2 1浕 ,最短 18个月 ;经前痛 19例 ,经期痛 6例 ,经后痛 1例 ;辨证属寒凝胞宫兼气滞者 8例 ,兼气血虚弱患者 5例。2 治疗方法2 1 方药组成 乌药、王不留行各 2份 ,皂刺、桂枝、小茴香、香附、干姜各 1份 ,丁香、乳香、没药、穿山甲、沉香、艾叶各 1份 ,冰片 1/3份。以上药物共研细末 ,装瓶备用。2 2 治疗方法 一般取药粉 10 0 g装布袋 ,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温通散眼部热熨对视疲劳患者症状及调节力的影响。方法将66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温通散局部热熨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局部热熨治疗,每日1次,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调节灵敏度、调节滞后量、调节幅度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症状积分:两组均能改善视疲劳患者的自觉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调节灵敏度: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调节滞后量:两组右眼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眼差异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调节幅度: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眼部热熨缓解视疲劳安全有效。且温通散热熨改善症状更明显。对于调节的影响优于单纯热熨。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分别给予温通针法和常规针法,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3个月时痛经程度积分。结果共有86例病例完成试验研究(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9%、83.3%;治疗结束3个月时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8.6%;组间同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程度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1),且治疗组痛经积分减少辐度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3个月时,治疗组痛经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通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7.
温通汤由活血化瘀药配伍温里散寒药组成。经初步应用于临床 ,并与对照组桂枝茯苓丸进行比较 ,共观察 6 0例 ,其中治疗 30例 ,总有效率 93.3% ,对照组 30例 ,总有效率 73.3% ,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病例来源 全部病例均为 1998年 相似文献
8.
丁鑫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9):79-79
笔者采用自拟温通汤治疗痛经10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02例均为2007~2008年本院妇科门诊病人,年龄最小12岁,最大3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1]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所制定的标准[2].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通散神阙穴敷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起效机制。方法将72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予温通散神阙穴敷贴。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相关指标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PGF_(2α)及PGE_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雌二醇(E2)、孕酮(P)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COX-2、PGF_(2α)、PGF_(2α)/PGE_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PGE_2水平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PGE_2水平明显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COX-2、PGF_(2α)、PGE_2水平差异显著(P0.01),而PGF_(2α)/PGE_2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IL-6及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E_2水平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E_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E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试验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二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检出异常。结论温通散神阙穴敷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可显著改善患者痛经情况,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E_2,降低COX-2、IL-6、TNF-α,调节前列腺素(降低PGF_(2α),升高PGE_2)水平等多靶点或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温通活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温通活血法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均用药3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依据痛经疗效判定标准、中医证候判定标准及伴随症状的变化进行评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近、远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通活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痛经散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痛经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 ,患者虽有体质上的差异 ,但病机关键为气滞血瘀 ,痛经散集理气行滞、活血化瘀于一体 ,临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选择1 3~ 40岁之间的妇女 ,采取连续序贯奇偶取例随机分为痛经散组 (治疗组 ) 31例和吲哚美辛组 (对照组 ) 31例。治疗组平均年龄 1 6.5岁 ,月经周期 2 5~35d 2 4例 ,36~ 45d 7例 ;经期 <7d 2 7例 ,>7d 4例 ;病程 3个月以上 8例 ,1年以上 8例 ,3年以上1 0例 ,5年以上 5例 ;未婚 2 0例 ,已婚 1 1例 ;按疼痛分度标准[1] ,轻度 4例 …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自拟痛经散敷脐治疗痛经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拟痛经散敷脐治疗痛经40例内蒙古包钢第三医院(014010)马静昆关键词:痛经/敷脐疗法,痛经散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笔者1992年以来用自拟痛经散敷脐治疗痛经40例,取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年龄17~27岁36例,27~43岁4例;其中未婚30例,婚... 相似文献
16.
中药敷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接骨七厘散合云南白药散加腰肾膏敷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于经前1d开始服用布洛芬0.2,每日3次,连用3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接骨七厘散1.0g,云南白药散0.5g,混均加少量白酒调糊敷神阙穴后温和灸20min,再以腰肾膏敷贴,每晚睡前敷灸一次,至次晨取去,于月经干净后一周开始治疗,连续2周,经行停用。2组均连用3个月经周期。随访3个月经周期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4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接骨七厘散合云南白药散加腰肾膏敷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且具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年来应用自拟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同时应用消炎痛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自拟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良好的效果,治愈率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原发性痛经病多属虚寒所致,故采用扶阳温通法,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调理脏腑扶助脾肾之阳,温通经络调理冲任气血,临床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痛经散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 1993年以来 ,运用自拟痛经散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 6 0例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 6月 2 8日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择寒湿凝滞型病例作为观察对象。临床表现 :经行小腹冷痛 ,得热则舒 ,经量少 ,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 ,小便清长。苔白 ,脉细或沉紧。我们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6 0例 ,16~ 31岁 ,平均 2 2 1岁 ;病程 3个月~ 10年 ,平均 4 6年 ;已婚 16例 ,未婚 44例。其中 36例曾服用中西药物或其他疗法半年以上无效者。对照组 36例 ,年龄 15~ 32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