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邹永军  孙萍  尹力  李春福 《吉林医学》2003,24(2):166-166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ERBD)作为治疗性ERCP组成部分可治疗部分胆胰疾病。我科自2000年10月~2002年9月开展治疗性ERCP工作以来,治疗梗阻性黄疸病人16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52~78岁,平均63岁。血胆红素最高971μmol/L,最低132μmol/L,平均245μmol/L。伴有上腹痛7例,皮肤瘙痒3例,3例伴有高热。1.2术前诊断:ERCP检查、彩超、CT或MRI确诊为胆道梗阻,其中胰头癌8例,原发性胆管癌4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胆管术后狭窄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内镜放置胆管支架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大管道十二指肠镜,对经影像学或病理学证实的1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10Fr胆管支架。结果13例患者中,成功11例,除2例肝门部肿瘤患者存活不足3个月外,其余存活7个月以上,最长已超过22个月。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应推广使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方法进行内引流术,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代替外科旁路引流手术。  相似文献   

4.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是70年代中期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基础上开展的胆道治疗新技术,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施行的胆管置管并经鼻腔引流到体外的减压技术,ENBD是一种非手术胆道外引流方法,能有效治疗多种胆、胰疾患所导致的梗阻性黄疸.且并发症少,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我科采用ENBD  相似文献   

5.
龚荣达 《当代医学》2014,(22):80-81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茂名市石化医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内镜胆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结果9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术中示胆总管结石6例,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2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1例。9例患者1周内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黄疸消退。其中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术后9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镜胆管支架内引流术治疗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置放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经内镜置放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置放成功者24例(其中置放胆管金属支架14例,圣诞树支架10例),成功率92%。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316.68±105.12)μmol/L下降为术后1周的(147.89±58.07)μmol/L,黄疸明显减轻,肝功能改善。24例均随访至死亡发现胆道金属支架平均保持通畅的时间185 d,圣诞树支架平均保持通畅的时间189 d,两者无明显差别。生存时间3~15个月。结论:经内镜置放胆道支架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个创伤小、安全性好、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对1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急诊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10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进行内镜下逆行胆管内引流术(ERBD)结果,ENBD术后1周患者血红素明显下降(P〈0.05),10例患者均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PT)成功取向胆总管结石,10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9例成功进行ERBD术,2例胆总管癌用金属支架治疗,术后患者血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2例胰头癌患者,1例壶腹癌转外科成功  相似文献   

8.
内镜治疗高龄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技术治疗高龄 (≥ 70岁 )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意义 ,并分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5 4例高龄梗阻性黄疸病人分别施行了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鼻胆管引流术 (ENBD)和 (或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结果 :操作成功率 10 0 %。每日平均引流量 3 0 0~ 5 0 0ml。引流 48~ 72小时后 ,症状明显缓解。 3 5例胆道结石病人通过内镜取净结石。 15例肿瘤病人中 13例根据造影情况分别放置塑料支架和可膨式金属支架。所有病人出院时 ,临床症状消失 ,复查胆红素基本正常。结论 :内镜微创技术治疗高龄梗阻性黄疸病人 ,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治疗的安全程度。但也存在着插管困难、引流不畅和内引流等特殊情况 ,应分别加以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998~ 1999年经内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82例 ,男 5 8例 ,女 2 4例 ,最小 1岁 ,最大 91岁 ,平均 43 .5岁 ,其中 9岁以下 8例 ,70岁以上 12例 ;胸骨后痛 12例 ,上腹痛 13例 ,吞咽梗阻感 4例 ,黑便 4例 ;嵌顿时间 :12h以内5 2例 ,12~ 2 4h 2 6例 ,2 4h以上 4例 ;最长时间 2 0d ,为吸毒者吞服的不规则铁丝。异物种类 :动物类 38件 ,有禽兽类骨及鱼刺 ,蛔虫等 ;植物类 10件 ,包括胃石、果核、牙签等 ;金属类 2 3件 ,为硬币、项链、铁钉等 ;其他 9件 ,有火机、钮扣、圆珠等。异物滞留位置 :食管入口及上段 16例 ,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经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的68例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或拒绝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全麻下行经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借此重新打开堵塞的胆道,进而达到胆汁的正常引流。 结果 本研究68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龄28~99岁,平均(67.57±12.78)岁,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值(TBil)为(217.72±125.54)μmol/L,治疗后1周下降至(149.24±126.92)μmol/L,治疗前血清直接胆红素值(DBil)为(126.46±70.69)μmol/L,治疗后1周下降至(75.55±68.66)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肝功能其他指标也得到明显降低。其中14例患者减黄效果较差,支架置入后1周黄疸缓解率为79.41%。患者的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0.13±10.49)个月。 结论 经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不仅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具有安全、简便、创伤小、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ERBD)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置管31次,对其成功率、并发症、支架堵塞时间进行分析。结果:首次置管成功率90%,总置管成功率93.3%。总有效率92.7%。梗阻引流时间平均185天。结论:ERBD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几年经内镜下行第三脑室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triculosfomy,ETV)已发展成为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Ⅲ。我科2000年6月-2008年6月,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患者82例,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梗阻性黄疸,尤其是老年人,手术的死亡率高,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很有必要的。现将本院28例患者采用内镜下鼻胆引流(ENBD)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黄疸22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梗阻性黄疸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对2004~2007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2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病因、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胰胆系统恶性肿瘤和胆管结石仍是导致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胆管癌明显增加.黄疸重、体重减轻.而腹痛和发热相对不明显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特点.肿瘤标记物、特别是CA19-9的检测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上起重要作用,但胆道疾病合并胆汁郁积时CA19-9的特异性低(39.1%).MP.CP和ER.CP检查准确性高(分别为92.9%争94.1%),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EKCP常同时发挥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手术和介入是梗阻性黄疸的主要治疗手段.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对恶性疾病导致梗阻性黄疸重要性的认识,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及影像学,治疗应采用以病因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充分发挥微创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梗阻性黄疸主要由于肝外或胆内胆管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所引起,常常需要外科处理,故而通常又称外科黄疸。但是,肝内胆汁积淤也可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因而将梗阻性黄疸称为外科黄疸不甚全面。引起梗阻性黄疸的病因甚多,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早期诊断往往有困难。为了摸清对这类患者的诊断规律,现将我院自1954年10月~1981年12月共362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外科梗阻性黄疸住院患者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在B超或X线引导下,对2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PTCD治疗。结果:22例中,21例成功,成功率为95%。死亡2例,死亡率为9%。单纯胆道造影(PTC)1例,放置引流管引流17例,置入金属胆道支架9例。治疗后黄疸和皮肤瘙痒减轻,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肝功能改善,效果满意。结论:此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引流可靠有效,是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引流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峰  王鹏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149-3150
<正>恶性梗阻性黄疸可以造成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如免疫功能下降、凝血功能障碍、心功能降低、营养不良等。患者抵御手术风险能力降低。而针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手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管癌根治术均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8.
十二指肠乳头部病变,由于早期症状隐匿,缺乏特征性,不易引起注意。大多出现梗阻性黄疸时,才能够得到诊疗,外科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为了提高十二指肠乳头部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本组采用介入和内镜联合治疗方法,旨在对其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光旭  胡登华  康清杰 《重庆医学》2022,(15):2637-2640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内镜置入金属支架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年4月至2021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经内镜置入支架治疗的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149例。分析支架置入成功率、临床缓解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置入成功率为97.32%(145/149),临床缓解率为95.97%(143/149)。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8%(11/149),3.36%(5/149)发生移位、2.68%(4/149)发生穿孔、1.34%(2/149)发生再梗阻。结论 经内镜置入支架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5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以及鼻胆管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5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均行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根据情况置入不同支架或行鼻胆管引流术,观察其疗效和3个月、6个月生存率。结果:56例病人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97%。其中36例置入金属支架。18例置入塑料支架,2例行单纯鼻胆管引流,2例未能插管成功而放弃ERCP。并发症5例,其中急性胰腺炎2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急性胆管炎1例,并发症率8.9%。插管成功的56名患者血清胆红素从(377.4±155.5)μmol/L下降到术后1周(146.4±54.5)μmol/L(P<0.01),支架组随访40例中总体3个月、6个月存活率分别达到94%及77%。结论:通过ERCP所进行的支架的放置术以及鼻胆管引流是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