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中医药》2006,26(6):F0002
陕西中医学院骨伤科是陕西省教育厅1997年确定的省级重点学科,此后又被确定为陕西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经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造就了一批具有爱岗敬业、专业素质高的专业人员,在骨伤科医、教、研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为促进陕西中医学院及西北地区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医药》2006,26(2):F0002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陕西省教育厅1997年确定的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共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教辅人员1人。以张登本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队伍。  相似文献   

3.
王蕊 《河北中医》2007,29(2):154-154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06—12—22进行换届并成立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来自全省各市的科研、医疗和教学优秀工作者共95人出席了会议。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孙万珍理事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省中医药管理局王振邦局长及陈振山副局长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2):803-803
一.学科建设概况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学科1999被确定为院级重点学科。2000年至2005年阶段进行了学科的多项建设。2002年本学科被确立为硕士学位点。2003年列入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2003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精品课程,并再次被确认为浙江省第五批重点学科(B)类。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医药》2006,26(3):F0002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陕西省教育厅1997年确定的省级重点学科,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7人,博士学位1人。该学科在老一代学术带头人杜雨茂教授、曾福海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医药》2006,26(4):F0002
中药药理学科始建于1959年,2001年9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中药药理重点学科,2004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西部地区中药药理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7.
赵歆  陈家旭 《中医教育》2008,27(4):23-25
<正>教育部1998年开始启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教高司[1998]105号),旨在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整合到一起,落实到课程上,探索创一流教学水平和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新途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课程树立创新意识,精心打造精品课程,以教学新理念的确立为突破口,结合已有的教学研究成果,积极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的主干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抓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对于学生领悟中医基本理论,掌握娴熟的临床诊断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实践,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医诊断学研究生教学现有教材和中医诊断学研究生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医诊断学》(研究生教材)建设思路,论述此教材编写特点,并列出内容提要和章节目录。此书的编写,旨在为提高中医诊断学研究生教学水平、提升中医诊断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三大部分。它是从基础理论课到临床学科的桥梁,也是学习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西医院校开展中医学教育有其独特的背景与要求,中医诊断学涉及面广,内容较多,而教学时数有限,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面临既要有效地贯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知识点太琐碎、某些内容太抽象、难以记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得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学科全体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中医诊断学自身特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以供同行分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质量,通过课前分析课程特点及学生现状,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重点,挑选适当案例,精讲理论为基础,课堂上病案示范、因势利导、启发思考、系统总结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实施案例式教学。教学实践显示,案例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高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辨证诊断技能,探索如何实施中医诊断学案例教学。方法:分析学生现状及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病案及案例,根据教学需要分类、加工;在教学全程中实施多种形式的病案及案例教学。结果:多种形式案例教学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的辨病、辨证能力明显提高,专业思想进一步巩固。结论:中医诊断学案例教学的内容及模式都有其独特之处,不能完全借用中医临床课的模式,应当注重病案奠基,循序渐进,难易结合,多法并用,课内课外全方位运用,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诊断的技能、形成规范的中医辨证诊断思维。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症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要课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诊断学课程比较抽象,但作为基础与临床间的桥梁学科又十分重要,而实例化的病案讨论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针对部分章节予以PBL法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学任务的新要求,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理论跨越到实践的桥梁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思政内容,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做好表率,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课互相渗透,让学生们将中医理论知识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地、具体地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深入挖掘中医诊断学中的思政元素,寻找切合的融合点,探讨思政教育形式;建设分类明确、内容深刻、形式多样、目标清晰,融合度、启发度、转化度较高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资源库,并加以推广使用。以此切实增强中医诊断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为培育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文化底蕴丰厚、有社会担当、爱国爱民的优秀中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朝阳 《中医药导报》2004,10(12):65-66
文章探讨了《中医诊断学》模拟教学法 ,认为《中医诊断学》本科教学中应用课堂模拟教学与实践模拟教学相结合方法 ,能突出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四诊技能及培养辨证施治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应注重整体恒动、类比推理、一分为二、司外揣内、经验再现、模糊判断、病证同辫等思维方法教育,并培养学生正确的诊断思路,始终渗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