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06—12—22进行换届并成立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来自全省各市的科研、医疗和教学优秀工作者共95人出席了会议。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孙万珍理事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省中医药管理局王振邦局长及陈振山副局长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5.
6.
7.
<正>教育部1998年开始启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教高司[1998]105号),旨在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整合到一起,落实到课程上,探索创一流教学水平和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新途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课程树立创新意识,精心打造精品课程,以教学新理念的确立为突破口,结合已有的教学研究成果,积极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10.
11.
吕军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2)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三大部分。它是从基础理论课到临床学科的桥梁,也是学习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西医院校开展中医学教育有其独特的背景与要求,中医诊断学涉及面广,内容较多,而教学时数有限,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面临既要有效地贯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为了提高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辨证诊断技能,探索如何实施中医诊断学案例教学。方法:分析学生现状及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病案及案例,根据教学需要分类、加工;在教学全程中实施多种形式的病案及案例教学。结果:多种形式案例教学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的辨病、辨证能力明显提高,专业思想进一步巩固。结论:中医诊断学案例教学的内容及模式都有其独特之处,不能完全借用中医临床课的模式,应当注重病案奠基,循序渐进,难易结合,多法并用,课内课外全方位运用,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诊断的技能、形成规范的中医辨证诊断思维。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症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要课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诊断学课程比较抽象,但作为基础与临床间的桥梁学科又十分重要,而实例化的病案讨论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针对部分章节予以PBL法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学任务的新要求,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理论跨越到实践的桥梁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思政内容,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做好表率,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课互相渗透,让学生们将中医理论知识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地、具体地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深入挖掘中医诊断学中的思政元素,寻找切合的融合点,探讨思政教育形式;建设分类明确、内容深刻、形式多样、目标清晰,融合度、启发度、转化度较高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资源库,并加以推广使用。以此切实增强中医诊断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为培育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文化底蕴丰厚、有社会担当、爱国爱民的优秀中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中医诊断学》模拟教学法 ,认为《中医诊断学》本科教学中应用课堂模拟教学与实践模拟教学相结合方法 ,能突出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四诊技能及培养辨证施治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应注重整体恒动、类比推理、一分为二、司外揣内、经验再现、模糊判断、病证同辫等思维方法教育,并培养学生正确的诊断思路,始终渗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