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烫伤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不同组织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观察门、体循环内毒素含量及肝、肺、肠、肾等组织LBP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烫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门、体循环均值分别为0.707EU/ml与0.342EU/ml)及细菌移位率(37.1%)较伤前值均有显著升高(P<0.01)。同时,肝、肺、肠、肾等组织LBP mRNA表达亦显著增多(P<0.01)。给予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治疗后可明显降低门、体循环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肺、肠、肾等组织LBP mRNA表达(P<0.05~0.01),其中以肠道改变最为显著(治疗组与烫伤组均值分别为0.990与1.729,P<0.01)。相关分析显示,肺组织LBP mRNA表达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4,P<0.05)。结论创伤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显著影响不同组织LBP mRNA的表达,LBP mRNA在局部组织表达增多可能与增敏内毒素血症的组织器官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组织脂多糖结合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伤烫伤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不同组织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观察门、体循环内毒素含量及肝、肺、肠、肾等组织LBP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烫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门、体循环均值分别为0.707EU/ml与0.342EU/ml)及细菌移位率(37.1%)较伤前值均有显著升高(P〈0.01)。同时,肝、肺、肠、肾等组织LBPmRNA表  相似文献   

3.
内毒素血症时大鼠脂多糖结合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时大鼠肝组织中脂多糖结合蛋白mRNA的表达、血浆中脂多糖结合蛋白 (LBP)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经大鼠尾静脉注入内毒素 (5mg/kg)建立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 ,检测不同时点模型鼠肝组织中LBPmRNA的表达 ,同时检测血浆中LBP、内毒素、TNF α及IL 6含量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相比较。另取肝组织在电镜下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 随着内毒素血症时间的延长 ,内毒素组大鼠肝组织LBP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 ,血浆中LBP、TNF α和IL 6含量也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 1)。电镜观察见肝细胞脂肪变 ,线粒体空化 ,枯否氏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吞噬功能增强。结论 内毒素血症时 ,大鼠肝组织中LBPmRNA表达明显增强 ,血浆中LBP含量也明显增加。由此提示 ,增高的LBP可能在脂多糖介导的枯否氏细胞激活及产生、释放各种炎性介质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梗阻性黄疸大鼠脂多糖结合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脂多糖结合蛋白在不同梗阻时间的变化及其增敏机理。方法 将 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梗阻性黄疸组 (OJ组 ,n =4 0 )和假手术组 (SO组 ,n =4 0 ) ,分别于胆总管结扎手术前及手术后 5d、10d、15d、2 0d检测两组大鼠血清中脂多糖结合蛋白及血浆中内毒素、TNF α和IL 6水平 ,每组每一时相点各取 8只大鼠。结果 OJ组大鼠在胆总管结扎术后 10d ,其血清中脂多糖结合蛋白值为 ( 11.2 5± 2 .4 1)mg/L ,较SO组〔( 5 .32± 1.35 )mg/L〕明显升高 (P<0 .0 5 ) ,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升高。相关分析显示 ,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与血浆内毒素、TNF α和IL 6在大部分时相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水平升高 ,其增敏作用在梗阻性黄疸多器官损害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提示 ,通过降低血清中脂多糖结合蛋白 ,阻断其增敏作用 ,可为防治梗阻性黄疸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烫伤大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mRNA表达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烫伤后不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的动态表达及其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组、多粘菌素B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改良过氯酸预处理血浆偶氮显色法鲎试验定量测定;组织TNF-αmRN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 烫伤后门静脉及体循环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升高,8h达高峰,24h则逐渐下降。给予低剂量多粘菌素B  相似文献   

6.
观察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体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CD14的变化,并结合血透时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和内毒素的变化,探讨LBP/CD14系统在血透时尿毒症患者全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鲎试剂、ELISA和细胞原位杂交等技术分别观察血透和未透析患者血浆LBP、TNF、IL-6和内毒素水平及单核细胞内CD14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血透患者血浆LBP水平较未透析者显著升高,单核细胞CD14mRNA表达也明显增多,两者在透析中变化更明显;(2)血透时血浆TNF、IL-6水平显著升高,与血浆LBP水平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血透时血浆内毒素水平较低(<100ng/L)。结论 血透患者体内LBP/CD14系统明显上调,这可能与血透时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探讨烫伤后不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 的动态表达及其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组、多粘菌素 B 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改良过氯酸预处理血浆偶氮显色法鲎试验定量测定;组织 TNF-α mRNA 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烫伤后门静脉及体循环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升高,8h 达高峰,24h 则逐渐下降。给予低剂量多粘菌素 B 治疗可显著降低门静脉内毒素峰值(P<0.05)。另一方面,烫伤后2h 肺、肝、肠、肾等组织 TNF-α mRNA 表达较伤前值即有显著升高(P<0.05~0.01),烫伤后8h 达高峰,约为伤前值的1.7~2.6倍,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给予多枯菌素 B 抗内毒素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抑制 TNF-α mRNA 的表达(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同肺、肠、肾组织 TNF-α mRNA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值分别为0.365,0.381,0.484,P<0.05),但与肝组织无显著相关。结论肺、肝、肠、肾等组织 TNF-α mRNA 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并呈一逐渐升高的趋势。创伤后内毒素血症对机体多种组织 TNF-α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 (LBP) and its gene inrats with endotoxemia and explore the role of LBP in the response of host to endotoxin.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鼠40%TBSAⅢ度烫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烫伤对照组和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防治组,探讨烫伤大鼠全身性细胞免疫抑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结果显示,大鼠40%Ⅲ度烫伤后脾细胞对促有丝分裂原增殖应答反应、诱生白介素-2(IL-2)活性及T细胞亚群(Th/Ts)比值明显下降。预防性进行SDD动物,内毒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脾细胞增殖应答反应和IL-2活性的诱生能力均明显恢复(P<0.05~0.01),但外周血中Th/Ts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烫伤所致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可能与诱发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SDD预处理可防止动物细菌/内毒素移位,从而减轻创伤后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鼠40%TBSAⅢ度烫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成烫伤对照组和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I)D)防治组,探讨烫伤大鼠全身性细胞免疫抑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结果显示,大鼠40%Ⅲ度烫伤后睥细胞对促有丝分裂原增殖应答反应、诱生白介素-2(IL-2)活性及 T 细胞亚群(Th/Ts)比值明显下降。预防性进行 SDD 动物,内毒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脾细胞增殖应答反应和 IL-2活性的诱生能力均明显恢复(P0.05)。提示烫伤所致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可能与诱发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SDD 预处理可防止动物细菌/内毒素移位,从而减轻创伤后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TNFαmRNA及其蛋白的组织分布和细胞定位,探讨烧伤并发内毒素血症早期肝损害的发生机理。方法选用20%Ⅲ度TBSA烧伤大鼠合并腹腔内毒素(LPS)注射造成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肝损害模型,采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的形态功能变化、血清TNFα含量变化、肝组织TNFα和TNFαmRNA的细胞定位及其分布。结果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组,光镜下主要表现肝窦反应,枯否细胞(KCs)激活与增生以及肝细胞(HCs)变性坏死等;电镜下主要表现肝窦内血小板聚集、纤维素沉积与中性粒细胞(PMNs)扣押以及KCs、肝细胞退变溶解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1)和白蛋白(ALB)轻度下降。组织TNFα主要定位于肝窦内皮细胞(SECs)、KCs。TNFαmRNA主要定位于KCs、PMNs、巨噬细胞(MPs)。而在单因素组主要特点为病变程度轻,肝功能损害不明显,血清TNFα峰值滞后以及组织TNFα和TNFαmRNA表达相对较弱等。结论TNFα是参与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肝脏损害的重要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致烧伤后肠源性感染的免疫学因素。方法建立肠道细菌免疫球蛋白A(IgA)包被率的检测方法,对烫伤大鼠肠道细菌IgA包被率的变化和肠道细菌移位率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40%体表面积烫伤后早期肠道细菌移位率明显升高,而后逐渐下降至伤前水平;各时相点肠道细菌的IgA包被率明显降低。结论烧伤后肠道免疫屏障受到损伤,伤后肠道内IgA保护功能的减弱可促使肠道细菌移位,与烧伤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C1306→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全血培养LBP表达及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采集118例健康献血员静脉血,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Stu Ⅰ对PCR产物的消化作用检测C1306→T基因多态性,并采用全血细胞培养模型检测内毒素刺激前后LB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蛋白水平。结果118例健康献血员中,14例为T/C杂合子,104例为T/T纯合子。对照组及内毒索刺激组中T/C基因型上清液LBP浓度均明显高于T/T纯合子,而TNF-α、IL-6及IL-10对内毒索的反应性在两种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内毒素受体LBP C1306→T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间接影响LBP的蛋白水平,但与体外炎症介质的生成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内毒素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各器官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各脏器的细胞凋亡及内毒素 (LPS)预处理对其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 42只随机分为 3组 :生理盐水组 (N组 ,n =6) ;LPS对照组 (L组 ,n =18) ;LPS预处理组 (P组 ,n =18) ,P组 :首次 ,经腹腔注射LPS 0 .2 5mg/kg体重 ;2 4h后再经腹腔注射LPS 0 .5 0mg/kg体重 ,其余两组在上述时间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NS) ;第 2次腹腔注射 72h后 ,L组和P组经静脉注入LPS 10mg/kg体重 ,N组给予等量NS。在静注LPS后 ,N组取 6只在 6h末、L组和P组分别在静注 2、4、6h时各取 6只大鼠处死。取动物肺、肝、小肠、脾等脏器组织 ,采用光镜、电镜及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内毒素血症时脾、肺、肝、小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实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细胞凋亡增加 ,而内毒素预处理使上述器官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内毒素预处理可减少大鼠内毒素血症时脾、肺、肝、小肠等脏器的实质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细胞凋亡 ,这可能是内毒素预处理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烫伤后肠源性内毒素的组织分布特点及其与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35%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2,24,48,72h 活杀动物。留取组织或血标本,分别检测组织内毒素的含量及器官功能指标。结果烫伤后肝、脾、肺组织内毒素含量明显增高,其中以肝组织升高幅度最大。同时,伤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均显著增高(P<0.01),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而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呈持续降低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肺、肾组织内毒素含量分别与肺组织 MPO 活性及血清肌酐(C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烫伤早期肠道内毒素移位并聚积于局部组织中,且持续较长时间,组织内毒素在诱导器官功能损害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Wang Q  Yao YM  Wang YB  Wang WJ  Xian LM  Dou KF  Sheng ZY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7):1210-1213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肾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及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延迟复苏大鼠模型,7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n=18)、烫伤组(n=30)和EP治疗组(n=30);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HMGB1 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HMGB1蛋白表达;同时测定血尿素氮(BUN)含量并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假伤组比较,严重烫伤后。肾组织HMGBl基因/蛋白表达于伤后8~72h显著增强(P〈0.05),BUN含量在伤后8h及24h显著升高(P〈0.05)。与烫伤组比较,EP治疗组肾组织8、24、72h时HMGBl表达均显著下调,BUN含量在8、24h时亦明显下降(P〈0.05);光镜下观察烫伤组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结构破坏出现浊肿、变性,而EP处理后。肾脏病理改变不同程度地减轻。结论HMGB1作为晚期炎性因子参与了烫伤后。肾组织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应用EP治疗可有效下凋。肾组织HMGB1表达,并显著减轻烫伤延迟复苏所致的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