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药药代学研究是中药现代研究的热门话题。其研究对于阐明中药作用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使中药真正走向世界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中药的药代学的研究报道非常多,内容涉及多方面。本文针对近几年来中药领域非临床药代学研究中的研究方法、检测手段和新的思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药含药血清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洪武  倪青  林兰 《北京中医药》2008,27(9):698-701
主要论述了药物血清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当前药物血清的制备,从给药量、给药时间、采血时间及采血后的处理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含药血清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范围之泛,能够较好地反映中药的药效,推动中药药代学的发展,建立国际认可的中药及复方质量标准,促进新药开发,阐明中药复方配伍机制.针对含药血清存在的不足,提出药物血清制备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中药药代学、中药药效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共同发展,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药对,作为单味药应用的拓展和方剂形成的雏形,在中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药复方研究绕不开的环节,更是探求复方机理的突破口。运用体内外模型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中药药对进行药效药代学的研究并深入探究其机制,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药对临床应用的准确性,有助于深入了解中药复方的特点和内涵,而且能够为推进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思路和推动中药复方国际化提供依据。本文对近年来药对的现代药理和药物代谢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加以整理,分析药对配伍的机制,并探讨了未来中药药对药效研究的方向,以期为复方研究和中药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苗药药理学是研究苗药用于疾病防治的一门学科,其研究药物的作用及其机理。苗药药理学由药效学和药代学及其他部分构成。苗药药理学的研究与应用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积累了大量单味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药理效应研究基础,关于中药复方的研究的突破与创新也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传统的复方配伍理论有七情配伍和君臣佐使等,是古代医家的智慧凝练与经验汇总。而现代复方配伍规律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复方的有效组分配伍、给药后的入血成分和仿生学筛选得到的潜在活性成分研究,药效与配伍量或是指纹图谱的关系,活性成分的药代学-药动学特征以及复方的代谢组学等层次,结合化学,药理,数据分析,代谢多角度多交叉学科,证明其内在蕴含的科学性与协同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查阅有关雷公藤甲素近10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选取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及学术意义的内容,按雷公藤甲素的药理、药代学、毒理、临床应用及其半合成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拟对雷公藤甲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雷公藤及雷公藤甲素是目前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鉴于它们的两面性(生物活性及毒性),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剂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中药复方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已逐渐成为中医药理论研究的热点。中药复方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可分为实验动物药物动力学和临床药物动力学两个阶段、已有的中药复方药动学以实验动物药物动力学研究为主,着力于研究中药药理、新药开发、质量控制、安全有效等主要问题,建立了中药复方有效成分检测方法、药理效应法、效量半衰期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中药本身特点的科学的中药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规程,为临床药物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药复方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则刚刚起步。在实验动物药动学研究的基础上,临床药动学直接研究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在人体内的药动学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特殊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沈群  罗佳波 《中成药》2004,26(8):665-666
1引言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对于阐明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作用机制,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药复方药动学按照观察、测定指标的不同,可分为成分药动学(血药浓度法)和效应药动学(生物效应法)两大类,前者属于微观的药动学研究方法,后者属于宏观的药动学研究方法.中药复方由于存在多成分、多靶点、多效应的特殊性,在其药动学研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单体化合物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崔俊波 《河南中医》2014,34(2):345-347
镇肝熄风汤原为治疗中风的临床常用方剂,但诸多医家拓宽临床应用范围,开拓了本方应用和研究的思路。镇肝熄风汤在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研究较为全面、深入,但在治疗帕金森病、舞蹈病、面肌痉挛、哮喘、便秘等方面仅有少量临床报道,疗效机制探讨方面明显不足。在坚持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明确该方各成分的药效学及药代学,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麻黄汤中臣佐使药对君药中伪麻黄碱的人体药代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贺丰  罗佳波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8):1454-1457
目的:以君药效应成分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PE)为指标,用GC-MS法考察不同配伍对PE药代学参数的影响规律,探索麻黄汤方中臣佐使药对君药人体内过程的影响。方法:对麻黄汤作正交设计拆成8个配伍组,每组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服药后在不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PE的含量,绘制药-时曲线;选用药代软件Win-Nonlin4.0.1求算药代学参数;采用SPSS10.0软件对药代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药时曲线均符合无滞后开放式一房室动力学模型;不同配伍对PE的部分药代学参数有显著影响(P<0.05);方中各药味对PE的部分药代参数的影响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臣佐使药对方中君药有效成分伪麻黄碱的药代学参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药肺部吸入给药具有快速起效、避免口服给药产生肝脏首过效应的优点。近年来以中药注射剂、中药汤剂等雾化吸入为主的普通剂型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以微球、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等肺部吸入方式为代表的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得到较大发展。通过文献检索,对中药肺部吸入给药系统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展望,为今后中药肺部吸入给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药注射剂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中药药代动力学对指导中药注射剂给药方案设计、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中药研究思路、技术和方法的进步,研究者对中药注射剂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该文对近十年来中药注射剂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基于分析技术的临床前体内经时过程、分布、代谢和排泄研究、中药注射剂组分相互作用、疾病状态的影响、中药注射剂与化药相互作用以及中药注射剂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产品开发及临床合理应用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药临床药动学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和化学药物的临床药动学相比,中药临床药动学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领域的研究逐渐活跃起来,而且已经取得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现就中药临床药动学的研究概况及前景阐述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山药与茯苓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山药和茯苓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突出配伍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方法:山药和茯苓均为临床常用中药,基于药对配伍的原则、药对配伍组合特点及现代研究认识等,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于Excel,对山药和茯苓配伍组成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与山药配伍频率最高的中药是补益药类,与山药配伍频率最高的中药是茯苓.结论:山药与茯苓配伍补泻结合,适宜病症较为广泛,对临床和保健养生运用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近30年来经临床验证治疗银屑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90首,分析中医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在90首复方所涉及的146种中药中,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较高.结论 目前中医治疗银屑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祛风为主要治则,所使用的药物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规范化研究"是国家科技部"九五"1035工程课题之一,经过3年努力已于2000年第一家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中药临床试验实施GCP是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Ⅰ期临床试验病房,第一家完成中药二类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率先规范并建立一套Ⅰ期临床试验设计-实施-分析总结体系,在全国中药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研究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率先建立中心安全实验室,确保试验检测指标严格质控.率先开展中药新药复方及单一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为明确认识中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时效、量效关系,指导临床科学用药打下良好基础.制定SOP 65项,建立了完善可行的中药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体系.3年中承担SFDA下达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任务85项,其中中药二类新药Ⅰ期临床试验11项,中药三类Ⅱ、Ⅲ期临床试验负责项目61项,进口注册药8项,上市药再评价5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规范化研究总体处于中医药行业领先水平,为我国建立中药新药临床规范化研究成功地摸索了经验,建立了模式,为GCP的推广和实施,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芒果苷最新研究和开发情况,简述含芒果苷的植物资源分布、提取分离方法、药理活性、药代学及制剂学研究;芒果苷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主要对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中药经鼻腔给药可以在鼻腔起局部治疗作用,或经鼻吸收后向脑内递药发挥中枢治疗作用,还可以起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经鼻腔给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主要包括鼻用制剂国内现状、中药经鼻腔给药基础实验研究(给药途径的选择、剂型的选择、辅料的选择、体外释药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研究、脑靶向性、安全评价)、中药鼻用制剂的临床观察实例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经鼻腔给药临床疾病治疗应用和中药鼻用制剂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药子及含黄药子的制剂在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百日咳、食道癌、胃癌等疾病中有显著的作用,疗效确切,但是黄药子长期或者大量使用会导致肝损伤,甚至肝脏衰竭。临床及研究发现将黄药子与其他中药(当归、五味子等)配伍使用,能有效减少和预防其对肝脏的损伤。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梳理总结了黄药子与其他中药配伍减毒的相关研究,以期总结黄药子与其他中药配伍减毒的作用及其减毒机制,为黄药子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缓控释制剂具有给药次数少、作用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释药稳定、不良作用小等特点,已经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剂型。通过回顾中药缓控释制剂的历史沿革,梳理中药缓控释制剂分类及释药原理,归纳临床常用中药缓控释剂型,探讨中药缓控释制剂制备方法以及临床应用人群,结合相关文献对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对中药缓控释制剂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