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早期有创干预对高危无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有创干预对高危无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近远期预后影响。方法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期间连续入院的无ST段抬高ACS患者545例,随机分成早期保守治疗组(284例)与早期有创干预组(261例),随访患者30d与6个月的复合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因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作住院),评价早期有创干预对肌钙蛋白(Tn)Ⅰ或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增高的高危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与早期保守治疗组比较,早期有创干预降低随访30d时的反复心绞痛发作住院事件及随访30d与6个月时的复合心血管事件(P值均<0·05);亚组分析示早期有创干预可明显降低TnI增高或hs-CRP增高患者30d及6个月的复合心血管事件及6个月硬性终点事件发生率(均P值<0·01),对TnI或hs-CRP水平正常者,早期有创干预无明显优势。结论早期有创干预能明显降低TnI或hs-CRP水平增高的高危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改善患者的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邱美云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3):272-273
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等临床特点,如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常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研究显示,除了尽快恢复冠脉血流等临床干预外,护理干预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综合护理干预是指护理工作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它是根据患者自身的一般情况制定的一种跨学科、综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患者获益最大[3].本研究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激性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老年AMI后应激性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01例不伴糖尿病的老年AMI患者根据入院早期空腹血糖水平分成3组.A组55例,血糖正常(≤6.1mmol/L).(2)B组21例,血糖介于6.1与8.0mmol/L之间.(3)C组25例,血糖≥8.0mmol/L.对3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组梗死部位无差异,P>0.05.B组,C组心衰发生率较A组高,P<0.05.C组心源性休克,死亡率较A组高,P<0.05.死亡组血糖水平高于存活组(8.1±3.1mmol/L vs6.6±2 1mmol/L,P<0.01).结论老年AMI伴应激性高血糖心衰发生率高,当血糖≥8.0mmol/L时,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率亦增加,AMI后应激性高血糖提示预后不良,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发二尖瓣关闭不全(MR)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2年来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45例分为MR组与no-MR组;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壁AMI组与下壁AMI组,前、下壁各组又根据是否伴发MR分为:前壁MR组与前壁no-MR,下壁MR组与下壁no-MR组4个亚组。观察各组的临床情况与心血管事件。结果:MR组63例,占43.4%,与no-MR组相比,其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终点心血管事件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间相比,前壁AMI-MR组与下壁AMI-MR组与相应的no-MR组比较终点心血管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该2组间随访期间临床心血管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壁AMI-MR组与no-MR组2组间的终点心血管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伴发MR提示预后不良,AMI患者伴有MR与梗死部位有关,且其部位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周雪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7):925-926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48例AMI患者入院后即刻检测血清钾浓度,根据血钾水平分为低血钾组(血钾〈3.5mmol/L)和正常血钾组(血钾3.5~5.5mmol/L),观察其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同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8例AMI患者低血钾者33例,低血钾组并发室性心律失常20例,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经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后,低血钾均能纠正。结论低钾血症与AMI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应尽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防止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小剂量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93年 6月~ 2 0 0 0年 1月 ,我院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 ,旨在探讨该药对临床预后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98例 AMI病人均符合 1979年 WHO/AMI诊断标准。病人发病后 1周内入院 ,无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55次 /分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低血压 (收缩压 <10 0 mm Hg,1mm Hg=0 .133k Pa) ,无非心脏性严重疾患 ,随机分为倍他乐克组( 50例 )和对照组 4 8例。1.2 方法病人入选倍他乐克组后立即给予倍他乐克 (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美托洛尔制剂 ) 12 .5mg,2次 /日 ,在心率、血压、心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将我院2008年—2010年180例AMI患者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95例)和血糖升高组(85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死率。结果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是47.2%(85/180),1年的总病死率是16.5%。与无应激性高血糖组患者相比,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年龄偏大[(64±12)岁vs(58±12)岁],女性患者较多,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者较多(51.8%vs 15.8%),1年病死率高(16.5%vs 5.0%)。结论 AMI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临床症状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病初期醛固酮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AMI患者160例,进行分析。按入院时醛固酮水平分为3组:最低值组(〈123.4 pmol/L),中值组(123.4~160.3 pmol/L)和高值组(〉160.3 pmol/L)。比较各组心肌酶水平,心功能指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及3年病死率。结果:①3组间住院病死率和3年病死率分别为低值组:4%,8%,中值组:5%,12%,高值组:12%,32%,高值组3年病死率与中低值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3组间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高值组分别与中低值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初期时高醛固酮水平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C反应蛋白水平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 h内C反应蛋白水平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 测定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 h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C反应蛋白升高组(>5 mg/L)和C反应蛋白正常组(<5 mg/L).所有患者均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等因素,随访记录心脏不良事件(再狭窄、同一部位再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功能衰竭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C反应蛋白升高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和C反应蛋白峰值均高于C反应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升高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多于C反应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升高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9%(7/27),明显高于C反应蛋白正常组(9.3%,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 h内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Killip Ⅱ~Ⅲ级患者的预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KillipⅡ~Ⅲ级患者 3 0天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功能Killip分级分为心功能KillipⅠ级组 91例 ,其中接受PCI治疗 3 8例 ;心功能KillipⅡ~Ⅲ级组 77例 ,其中接受PCI治疗 44例。分别比较第 1个月、第 2~ 12个月患者死亡率。结果 :在心功能KillipⅡ~Ⅲ级组中 ,接受PCI治疗患者第 1个月、第 2~ 12个月死亡率较非PCI治疗患者明显下降 ( 6 8%vs.18 2 %、9 1%vs.12 1% )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心功能KillipⅠ级组中 ,接受PCI治疗患者第 1个月死亡率较非PCI治疗患者下降 ( 2 6%vs .5 7%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第 2~ 12个月死亡率较非PCI治疗患者无显著差别。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KillipⅡ~Ⅲ级患者 1个月内行PCI治疗能减少死亡率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远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心室晚电位等检查。对94例急性心肌梗塞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于溶栓后6个月~3年对其进行随访。结果表明:经溶栓治疗后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可防止梗塞后心室重构,有效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患者晚期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对270例连续住院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观察了高血压病史对老年 AMI 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组中有高血压病史者住院死亡率和心衰明显多于老年组中相同病史患者;老年和非老年组中有单纯高血压病史者肌酸激酶(CPK)峰值与无病史患者无明显差异,而老年组中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和无病史患者的 CPK 峰值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相同病史患者(201±134对263±141;217±129对344±127IU)。提示长时间高血压引起的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反复发作可促使侧支血管形成,老年人虽 AMI 时 CPK 峰值低,预后却较差。 相似文献
15.
性别因素对心肌梗塞急性期预后影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两性在心肌梗塞急性期预后上的差别是许多研究观察到的客观现象 ,但性别因素对此差别是否具有独立的作用尚未明确。本文以北京地区 70万自然人群心血管病监测区 1985年 1月 1日至 1990年12月 31日发生的 76 3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为研究样本 ,对性别因素对心肌梗塞急性期预后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女性心梗病人急性期病死率 (35.6 % )明显高于男性 (2 1.8% )。在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调整了年龄、心功能不全等多个预后影响因素的作用后 ,女性急性期死亡的危险近 5倍于男性(RR =4 .99)。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价不同性别心梗病人的预后 ,同时也为今后从生理、病理角度探索性别因素与心梗急性期预后关系的本质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史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12 9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既往有无心绞痛史分为A (无心绞痛史 )、B (有心绞痛史 ) 2组 ,比较 2组间院内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存活患者心功能的差异。 结果 :①B组院内病死率显著低于A组 (5 15 %vs .11 72 % ,P <0 0 0 1) ;②B组患者因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而死亡的比例略低于A组 (3 40 %vs .5 73 % ,P =0 0 5 ) ,因心脏破裂而死亡的比例显著低于A组 (0 87%vs .4 69% ,P<0 0 0 1) ;③存活患者出院时 ,B组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均明显优于A组 (NYHA 1 2 5±0 5 5vs .1 40± 0 67,P <0 0 1;LVEF 0 5 2 3± 0 12 2vs .0 486± 0 10 9,P <0 0 1)。 结论 :既往有心绞痛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相对较好 ,原因可能与既往心绞痛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及缺血预适应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青年人(≤45岁)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年龄≤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预后不良为发病至随访时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脏骤停、急性心力衰竭发作、心肌梗死复发。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8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排除4例,失访5例,最后纳入分析109例。平均年龄41.0±7.0岁,其中男性97例(89.0%),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所有患者中,预后不良者12例(11.0%)。经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OR0.061,95%CI 0.008~0.474,P0.007)和入院心率(OR1.084,95%CI 1.029~1.143,P0.002 )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对于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是否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入院心率可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疗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标准方法对30例AMI患者行心肌梗塞相关动脉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30%、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2或3级血流,且围术期无心脏事件(死亡、冠状动脉再梗塞和心力衰竭)发生。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记录随访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3.3%,心肌梗塞相关动脉残余狭窄程度为(5.2±6.4)%。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为6.7%。随访期中(平均7.1±2.5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入院时测值显著增高(0.56±0.09比0.47±0.08,P<0.01),29例存活者中28例无心脏事件发生。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平均3.1个月),均示心肌梗塞相关动脉通畅,且残余狭窄程度无显著变化[(4.6±7.5)%和(6.2±9.4)%]。结论:AMI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安全可行,且有益于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9.
We evaluated the prognosis of 858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of whom 97 (11%) had a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Amo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he 1-year mortality rate was 41% versus 26% for non-diabetic patients (p < 0.01), and the 1-year reinfarction rates were 23% and 14%, respectively (p = 0.05).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had a similar mortality rate as comapred with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hypertension. In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cluding age and histor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 did not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death or reinfarction. Among diabetic patients the only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death was age. The place and mode of death appeared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 history of diabetes had a similar infarct size. We conclude that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ave a very poor prognosis. Within 1 year nearly half of them are dead and one-quarter develop reinfarction. The mode of death appeared to be similar in diabetic patients as compared with non-diabet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心室膨胀瘤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可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但目前国内外鲜有关于AMI患者心室膨胀瘤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4例,根据心室膨胀瘤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30)和未发生组(n=7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发病至治疗时间,入院时心率(HR),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发生情况,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前壁梗死情况,病变血管支数,贫血发生情况,冠状动脉溶栓或介入治疗情况,药物使用史〕、白细胞计数(WBC)及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预后;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价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男性比例、BMI、入院时HR、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NYHA分级>Ⅱ级及病变血管支数≥3支者所占比例、贫血发生率、行冠状动脉溶栓或介入治疗及有药物使用史者所占比例、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年龄大于未发生组,发病至治疗时间长于未发生组,前壁梗死发生率、WBC高于未发生组,LVEF低于未发生组(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49,95%CI(2.157,3.365)〕、发病至治疗时间〔OR=3.019,95%CI(2.053,4.162)〕、前壁梗死〔OR=2.408,95%CI(2.214,2.685)〕、WBC〔OR=2.680,95%CI(1.985,2.931)〕、LVEF〔OR=3.047,95%CI(2.013,4.121)〕是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影响因素(P<0.05)。(3)发生组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前壁梗死、WBC、LVEF预测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745、0.712、0.823、0.861。(4)发生组患者出院后1年预后不良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前壁梗死、WBC、LVEF预测AMI患者出院后1年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01、0.734、0.796、0.772、0.812。结论高龄、发病至治疗时间延长、前壁梗死、高WBC、低LVEF是AMI患者心室膨胀瘤的危险因素,且上述因素对AMI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