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NF-α对PTZ点燃大鼠海马Glu能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在癫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TNF-α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海马Glu能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大鼠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改变;戊四氮致癫痫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干扰组明显高于戊四氮致癫痫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GABA能神经元的改变;戊四氮致癫痫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NF-α干扰组明显低于戊四氮致癫痫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TNF-α可以通过增强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活性和降低GABA能神经元的活性而促进癫痫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戊四氮致痫和免疫抑制剂抗痫效应过程中谷氨酸(glutamate,Glu)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在大脑皮质及海马内表达的变化,探讨IL-1β、IL-6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免疫抑制剂的抗痫效应。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IL-1β组;IL-6组;戊四氮组;IL-1ra(IL-1受体拮抗剂) 戊四氮组;地塞米松 戊四氮组。行侧脑室注射相应试剂120min后观察大鼠行为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质及海马内Glu及GABA的表达变化。结果动物行为学观察,IL-1β组、IL-6组癫痫发作程度达中度;戊四氮组癫痫发作程度达重度。IL-1ra 戊四氮组癫痫发作较戊四氮组减轻,地塞米松 戊四氮组无明显癫痫发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L-1β组、IL-6组、戊四氮组Glu表达在大脑皮质及海马较对照组明显升高,GAB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IL-1ra 戊四氮组及地塞米松 戊四氮组与单独注射戊四氮组比较,Glu免疫染色减弱,GABA免疫染色增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L-1β或IL-6可能通过升高Glu含量并降低GABA的含量参与致痫过程,从而使神经元兴奋性升高促进癫痫发作。免疫抑制剂具有抗痫效应。  相似文献   

3.
GAD在颞叶癫痫大鼠海马内源性促痫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AD65、GAD67在颞叶癫痫发生后海马内源性促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70)与对照组(n=42),实验组大鼠选用海人酸腹腔注射法建立颞叶癫痫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选取腹腔注射后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天、30天为研究的时间点,颞叶海马的CA1区、CA3区、齿状回为研究部位。腹腔给药后每天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大鼠处死前进行EEG描记。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海马不同区域GAD65、GAD67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D65、GAD67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海马GAD6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随时间呈逐渐增高趋势,致痫后48小时~30天,GAD65 mRNA及其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高(48小时P<0.05;7~30天P<0.01);海人酸致痫后6小时、24小时实验组大鼠海马的GAD67mRNA及其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分别为P<0.01、P<0.05)。结论:颞叶癫痫急性期海马GAD67表达的增高及慢性期海马GAD65表达的增高是癫痫发生后机体的内源性抗痫机制。  相似文献   

4.
神经元GAD和GABA—T的活性与癫痫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探索神经元内谷氨酸脱羧酶(GAD)和γ-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的活性与癫痫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致痫剂马桑内酯(CL)和抗痫剂苯妥因钠(PHT)处理大鼠培养海马神经元,用液体闪烁计数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培养神经元内GAD和GABA-T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L致痫组培养神经元内GAD活性和GABA-T的活性显著增高,运用抗痫剂PHT处理致痫神经元后,与CL致痫组比较,神经元内GABA-T活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在癫痫发病中,痫性神经元GAD和GABA-T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在激活物作用下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表达,进一步探讨癫痫发病机制。方法 将大鼠海马神经尢被戊四氮(PTZ)作用后的激活物(实验组)及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注入大鼠侧脑室后观察其行为、脑电图(EEG)及脑组织GABA,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注射后15~30min出现Ⅱ~Ⅲ级惊厥反应,EEG呈短程中高幅尖波、尖慢复合波;对照组的行为及EEG未见异常;各时点实验组大鼠脑组织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大脑皮质、海马回、齿状回。结论 海马神经元激活物具有明显致痫作用,其致痫效应与GABAA受体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AD67/GAD65在颞叶癫痫发生后大鼠海马内源性促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70)与对照组(n=42),实验组大鼠选用海人酸腹腔注射法建立颞叶癫痫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选取腹腔注射后3 h、6 h、12 h、24 h、48 h、7 d、30 d为研究的时间点,颞叶海马的CA1区、CA3区、齿状回为研究部位.腹腔给药后每天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大鼠处死前进行EEG描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D65、GAD67蛋白的表达.结果海人酸致痫后6 h,实验组大鼠海马CA1区、CA3区GAD67/GAD65的比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海人酸致痫后30 d,实验组大鼠海马齿状回GAD67/GAD65的比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颞叶癫痫急性期CA1区、CA3区GAD67/GAD65比率的增高及慢性期齿状回GAD67/GAD65比率的降低与颞叶癫痫发生及癫痫发生后机体的内源性抗痫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癫痫演变过程中特定脑区选择性神经元损伤与修复机制。方法 采用分子杂交方法动态观察了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CL)诱导的癫痫状态大鼠海马区早期神经元损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70mRNA及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n acid decarboxylase,GAD)67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也观察了大鼠行为学及脑电图改变。结果 侧脑室注射CL后20分钟,大鼠出现连续发作的四肢抽搐伴有EEG持续性的棘慢波及尖波发放。注射CL后2小时组大鼠海马GAD67 mRNA表达水平有所降低,但HSP70mRNA变化不明显,注射CL后8小时组大鼠海马GAD67mRNA表达水平有所降低,但HSP70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注射CL后8小时组大鼠海马GAD67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SP70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癫痫状态期间大鼠海马区可能存在神经元损伤与修复过程,而且GABA能神经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癫痫状态大鼠海马HSP70 mRNA及GAD67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卒中与神经疾病》2001,8(3):135-137
目的研究癫痫演变过程中特定脑区选择性神经元损伤与修复机制。方法采用分子杂交方法动态观察了马桑内酯(coriariaLactone,CL)诱导的癫痫状态大鼠海马区早期神经元损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70mRNA及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naciddecarboxylase,GAD)67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也观察了大鼠行为学及脑电图改变。结果侧脑室注射CL后20分钟,大鼠出现连续发作的四肢抽搐伴有EEG持续性的棘慢波及尖波发放。注射CL后2小时组大鼠海马GAD67mRNA表达水平有所降低,但HSP70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注射CL后8小时组大鼠海马GAD67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SP70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癫痫状态期间大鼠海马区可能存在神经元损伤与修复过程,而且GABA能神经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氯喹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区腺苷激酶(ADK)表达的影响,探讨ADK与癫痫发作的关系及氯喹在癫痫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戊四氮(PTZ)致痫组和氯喹干预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记录其脑电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区ADK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大鼠无癫痫发作,PTZ致痫组大鼠出现Racine评分中Ⅳ~Ⅴ级严重发作,氯喹干预组大鼠出现Ⅰ~Ⅲ级发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Z致痫组大鼠脑电记录呈频发高幅的痫样波,氯喹干预组大鼠脑电记录显示慢波、小棘波.PTZ致痫组大鼠脑内ADK表达明显增强,以海马区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喹干预组大鼠脑内ADK表达降低,但距离正常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癫痫脑组织中存在ADK的表达异常,氯喹可以抑制这种表达,有效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对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海马神经元PUMA(P53上调的细胞凋亡调控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对照组10只,海人酸组10只,雷公藤内酯干预组10只。结晶紫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PUMA蛋白的表达。结果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海人酸组中,海马神经元变性或丢失,胞体皱缩,形态不规则。而雷公藤内酯干预组中海马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与对照组相似,胞浆清晰淡染,核仁清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海人酸组中海马神经元PUMA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P<0.05);雷公藤内酯干预组中海马神经元PUMA蛋白表达水平与海人酸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对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可下调海马神经元PUMA蛋白的表达,抑制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凋亡诱导因子(AIF)mRNA在戊四氮(PTZ)点燃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腹腔注射戊四氮建立急性点燃大鼠模型,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分析AIFmRNA在大鼠癫痫发作后的表达情况。结果癫痫发作后海马组织AIFmRNA的表达水平早期即出现升高(6h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且持续较长一段时间(48h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AIF可能参与了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新生大鼠早期发育过程中及缺氧性痫性发作后海马组织病理改变以及原癌基因c-fos蛋白、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的变化,探讨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lic acid,GABA)能神经元在缺氧性痫性发作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出生后10d的SD大鼠建立改良Jensen缺氧诱导痫性发作模型,分为痫性发作后1d、3d、7d、14d 4组,并选取相应时间点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采用尼氏染色方法检测海马组织的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海马c-fos蛋白灰度值以及GAD阳性神经元数量的改变.结果 尼氏染色结果显示,各缺氧性痫性发作组海马区形态结构正常,细胞排列略稀疏,但未见明显的细胞丢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fos蛋白灰度值在痫性发作后7d,在缺氧性痫性发作组海马CA2、CA3和DG区明显地降低(P <0.05);GAD阳性细胞数在痫性发作后7~ 14d,缺氧性痫性发作组海马CA1、CA3和DG区明显地减少(P<0.05).结论 缺氧性痫性发作后14d内并没有造成大鼠海马区及时或迟发性细胞丢失,但c-fos表达在大鼠海马区有迟发性增高;缺氧性痫性发作后海马GABA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可能是新生大鼠缺氧诱导痫性发作后癫痫易感性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氯喹对戊四氮致痫大鼠GFAP、PCNA及Cyclin D1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氯喹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PCNA及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探讨氯喹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皮质和海马GFAP和PCNA的变化,用Westernblot检测CyclinD1含量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无痫样发作,戊四氮致痫组有重型的痫样发作(Ⅲ~V级),氯喹干预组有轻型的痫样发作(Ⅰ~Ⅲ级)(P〈0.05);戊四氮致痫组脑电记录呈频发高幅的痫样波,氯喹干预组痫样波幅低且缓。GFAP和PCNA在戊四氮致痫组表达强,以海马为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氯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yclin D1在戊四氮致痫组的皮质和海马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氯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氯喹通过抑制胶质细胞的增生和GFAP的表达,影响致痫大鼠痫样发作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0.5Hz经颅磁刺激预处理对毛果芸香碱致大鼠癫痫作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0.5Hz重复颅磁刺激(rTMS)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连续2周的相应预处理后腹腔注射毛果芸香碱,观察注药后90min内痫性发作潜伏期和痫性发作行为表现。应用免疫组化学方法观察两组大鼠海马区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rTMS组癫痫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发作程度显著减轻(均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rTMS组大鼠海马区表达GAD65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0.5HzrTMS预处理有明显抗癫痫作用,而海马区GAD65阳性表达神经元的增加可能是其抗瘸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杏仁核点燃癫痫鼠GAD67mR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后脑组织谷氨酸脱羧酶(GAD)mRNA的表达及其在癫痫发作后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 通过建立与人类癫痫发生,形成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杏仁核点燃大鼠癫痫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癫痫鼠颞叶及海马组织不同点燃时程GAD67mRNA表达。结果 点燃后1d,GAD67mRNA表达增多并且表达信号增强,至7d时达高峰,以后表达逐渐下降,但在点燃后49d,表达仍高于正常,与对照组及手术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慢性癫痫发作中,GABA能神经元的活性增强,考虑是由于癫痫过程中兴奋性增强,引起GABA能神经元抑制功能代偿性增加的结果,即癫痫发作后GABA能神经元介入的抑制功能代偿性增加的,这可能是机体内源性抗癫痫机制增强的一种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抗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在SD大鼠腹腔内注射戊四氮(PTZ)诱发大鼠惊厥急性发作,制作癫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点燃癫大鼠海马内NMDA受体和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戊四氮致组大鼠海马内NMDA受体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明显低于戊四氮致组,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戊四氮致组大鼠海马内HSP70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明显高于戊四氮致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降低癫大鼠海马内NMDA受体的表达,其可能通过此种机制来抑制癫的发生和发展。银杏叶提取物可增加癫大鼠海马内HSP70的表达,以此来减轻癫发作后所致的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癫痫大鼠皮层和海马N-甲基-D-天氡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动物是否致痫及接受伽玛刀照射,将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伽玛刀组、药物致痫组、伽玛刀+药物组。腹腔连续注射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制备癫痫大鼠模型,以双侧额叶为照射靶区对大鼠进行低剂量伽玛刀照射,边缘剂量为15Gy。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伽玛刀照射前、后癫痫发作情况,并于伽玛刀照射后12周后留取脑组织,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蛋白印迹法对大鼠皮层及海马NMDA受体亚基NR1、NR2A和NR2B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及伽玛刀组大鼠无痫性发作表现,与药物致痫组大鼠相比,伽玛刀+药物组大鼠经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后12周,痫性发作明显减轻(P0.05)。与对照组相比,药物致痫组大鼠额叶皮层及海马CA1、CA3区NR1、NR2A和NR2B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阳性神经元数目及平均吸光度值均明显增加(P0.05);与药物致痫组比较,伽玛刀+药物组额叶皮层及海马CA1、CA3区NR1、NR2A和NR2B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阳性神经元数目及平均吸光度值明显减少(P0.05);伽玛刀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癫痫大鼠额叶皮层及海马NR1、NR2A及NR2B亚单位蛋白表达增强,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可能引起癫痫大鼠皮层及海马NMDA受体亚基表达减少,这可能是低剂量伽玛刀抑制癫痫发作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毛果芸香碱致痫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rTMS刺激组、假刺激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连续2周的相应预处理后,制作氯化锂-毛果芸香碱急性癫痫(EP)模型,观察造模后90min内痫性发作潜伏期和痫性发作行为表现。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的表达。结果rTMS刺激组大鼠痫性发作潜伏期较假刺激组和对照组延长,发作程度减轻(均P<0.05);rTMS刺激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GAD65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NMDAR1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假刺激组与对照组二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预处理有明显抗痫作用,可能通过调节海马区GAD65和NMDAR1表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托吡酯对戊四氮致癫癎大鼠海马AQP4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戊四氮致癫癎大鼠海马AQP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戊四氮致癫癎组、托吡酯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癫癎模型点燃后在不同时相点灌注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AQP4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托吡酯干预组神经元变性和坏死较戊四氮致癫癎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戊四氮致癫癎组在致癫癎后12hAQP4的表达显著增强,致癫癎后24h达高峰,托吡酯干预组在致癫癎后12h~36h各时相点AQP4表达水平均分别低于戊四氮致癫癎组相应时间点(P〈0.05)。结论托吡酯通过下调大鼠海马AQP4的表达可能参与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干预癫痫大鼠自噬活性对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及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对神经元以及癫痫状态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与癫痫组(24只);癫痫组大鼠采用戊四氮制作癫痫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致痫对照组、3-甲基嘌呤(3-MA)组及雷帕霉素(RAPA)组,每组各6只。观察记录各组大鼠行为学及脑电图变化,采用HE及Nissl染色观察CA1区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LC3、CD68及TNF-α的表达。结果致痫对照组显示癫痫可导致神经元损伤,LC3、CD68、TNF-α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3-MA组与致痫对照组相比癫痫发作等级降低;神经元损伤数目减少;LC3、CD68、TNF-α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RAPA组大鼠癫痫发作等级、CD68和TNF-α的表达较致痫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但神经元损伤数目及LC3的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结论癫痫过程中存在自噬现象,其可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TNF-α分泌,导致神经元损伤;而抑制自噬活性可调控小胶质细胞,减少TNF-α的分泌,保护神经元,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