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神经肽P物质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中药治疗的相关性。方法:用中药复方治疗变应性鼻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神经肽的含量,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血浆SP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空白组血浆S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血浆SP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治疗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浆中P物质含量明显降低,症状减轻,表明对变应性鼻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P物质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物质(substance P,SP)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病过程中的原理,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总结近10余年关于SP在AR发病过程中的机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SP作为一种神经肽,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并在AR发病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不仅参与AR的发病过程,并且起着重要作用。结论:鼻黏膜中SP的含量对于AR的发生与转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掌握两者的变化规律有利于AR的诊治。因此,有必要对与AR密切相关的神经肽-SP及其作用进行综述,以利于今后的研究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穴位刺血对变应性鼻炎大鼠P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大鼠的机理.方法以卵清蛋白建立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穴位刺血治疗前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血浆、鼻黏膜P物质含量,并设立中药穴位敷贴、二丙酸氯地米松喷雾治疗和正常健康对照.结果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血浆P物质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穴位刺血治疗后鼻黏膜P物质明显下降,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内P物质升高(P<0.05),与阳性治疗对照组结果相似(P>0.05).结论穴位刺血疗法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和鼻黏膜异常的P物质水平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神经免疫学机制。方法:将100例PA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选取蝶腭神经节、印堂、迎香、上迎香为主穴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于饭后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次,每日3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IP和SP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VIP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P<0.05)。结论: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的方法能显著降低PAR患者升高的鼻神经肽,推测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PAR可能是通过调节鼻神经肽类物质,控制鼻神经源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6.
临床中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中药制剂鼻泰喷雾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疗效,为探讨其作用机理,我们对该药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中P物质(substance P,SP)含量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大鼠鼻腔黏膜P物质(SP)和P物质受体(SPR)表达活性的干预效应。方法:常规方法制作SD大鼠(AR)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补中益气组、玉屏风组,并另设正常组。药物干预完毕后,处死动物,取鼻腔黏膜组织,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肥大细胞(MC)密度及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法检测鼻腔黏膜中SP和SPR活性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指标差异,分析观察药物的药效学特点。结果:补中益气组的症状积分、MC浸润密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玉屏风组,鼻腔黏膜组织SP和SPR表达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0)。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对AR症状的缓解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鼻腔黏膜SP的释放以及SPR的表达,降低MC浸润程度,减轻组织炎性反应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鼻中隔黏膜P物质(SP)、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n Receptor Positive,ER+)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大鼠及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的表达变化,以研究脾气虚证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以卵清蛋白为变应原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AR组),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综合因素再加上卵清蛋白建立大鼠脾气虚变应性鼻炎模型(脾气虚AR组)。取该2组和健康大鼠血清行组胺检测,并取鼻中隔黏膜行常规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动物鼻中隔黏膜SP、ER+细胞表达。结果SP、ER+在2组动物中的表达均增高,与AR组相比,脾气虚AR组鼻中隔黏膜SP表达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但2组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鼻黏膜ER+细胞数目没有明显变化。结论SP的表达增加可能是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病情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鼻黏膜ER+可能与脾气虚变应性鼻炎大鼠病情加重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12-2515
在探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神经与免疫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尤其体现在神经肽(NP)与肥大细胞(MC)之间的交互作用。二者不仅在形态结构上有密切联系;而且在其功能上的双向作用也在变应性鼻炎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引申出变应性鼻炎发病,并不是免疫系统孤立参与,还受神经系统调控,二者通过共有介质如:神经递质、受体、细胞因子等信息联络来实现,加深了对变应性鼻炎发病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甘露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3):57-57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口服扑尔敏,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中药口服+外敷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探讨中药治疗顺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的辨证论治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可以获得较稳定的疗效。同时,临床医生也应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进行辨证,以不同的证型为基础进行立法处方,从而更好地治疗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1.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西药虽可迅速有效控制症状,但难以根治。本病类似中医"鼻鼽",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分析,仍在指导临床诊治,诊断标准、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等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使用玉屏风散、鼻鼽汤、鼻鼽冲剂、针灸配合刮痧、滴鼻剂多种手段辨证施治,疗效满意。未来有待于统一诊断治疗标准、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占全部鼻病的40%左右,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少年.根据国际耳鼻喉科学会联合会31个成员国的综合报道,人群患病率为10%~40%[3],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患病率为37.74%,我国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1%~5%[4].本研究从中医体质入手,寻找患者的体质规律,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方法灵活多变,疗效显著,包括中药内服(玉屏风散、黄芪建中汤、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针灸、伏天敷贴、雾化吸入、滴鼻及综合疗法,可迅速控制症状,调节阴阳平衡,提高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近十几年有关变应性鼻炎报道的分析 ,从辨证论治规律、单验方及其他疗法、中药调整 Ig E的机理等几方面对本病加以全面概述 ,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就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联合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中药组、针灸组及针药组,分别予玉屏风散加减。针灸鼻三针以及玉屏风散联合鼻三针治疗。根据各组内自身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以及3组间症状改善率的统计学分析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中药组、针灸组及针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00%、87.18%和97.37%;患者各组内自身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比较。针药组均优于针灸组及中药组(P〈0.05)。结论玉屏风散和鼻三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症状,鼻三针配合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服中药并外用西药雾化吸入,对照组单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56例有效率91.0%,对照组52例,有效率71.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优于单纯中医疗法。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晨  王胜  白月宇 《中医药学报》2011,39(6):110-113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本病临床方法很多,本文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临床治疗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认为应加强治疗机制研究,加强改善过敏体质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测定致敏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抗体含量,观察其与过敏反应是否具有相关性,为提高过敏反应实验预测的准确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多种中药注射剂进行被动皮肤过敏实验(PCA)实验和类过敏反应研究,用ELISA 法对致敏动物血清进行血清IgE 水平检测。结果:双黄连注射液(SHL)、清开灵注射液(QKL)、鱼腥草注射液(YXC)、血塞通注射液(XST)、葛根素注射液(GGS)、穿琥宁注射液(CHN)的PCA 实验结果均为阴性,刺五加注射液(CWJ)的PCA 实验结果为阳性。SHL、QKL、YXC、XST、GGS、CHN、CWJ 注射液组血清总IgE 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SHL、QKL、YXC、XST、GGS、CHN、CWJ 注射液均引起了豚鼠的类过敏症状。结论:SHL、QKL、YXC、XST、GGS、CHN、CWJ 均能引起豚鼠的类过敏反应,其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血清IgE 抗体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