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儿静脉输液不良反应调查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磊 《吉林医学》2009,30(14):1460-1461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方法:从患儿体质,季节因素,药物因素,输液操作因素,输液器材的质量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患儿体质弱、有过敏性病史患儿发生率高;输液反应在三季度发生率高;联合用药越多,输液反应发生率越高;中草药制剂不纯输液反应发生率高。另外,不溶性微粒超标,输液器材不合格、输液操作因素等均为诱因。结论:增强患儿体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治疗室空气消毒,液体及器具在配制使用前认真检查、核对,注意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时常发生热原反应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冷、继而寒战、发热、虚脱 ,如不及时抢救 ,可危及生命。微粒污染是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因此我们应严格无菌操作 ,认真把守输液过程的各个环节 ,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1 治疗操作中的污染及预防1.1 微粒污染造成的热原反应大量的微粒可引起“热原反应”。中国药典 1985版第二部曾对输液中的微粒做了具体规定 :即输入液体中不得检出 5 0um以上的微粒 ,同时规定每毫升液体中大于 2 5um的微粒不超过 5粒 ,大于 10um微粒不超过 5 0粒。静脉输液操作中引起的微粒污染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防治输液反应是静脉输液护理的重点。现将常见的静脉输液反应及其防治措施分述如下:1发热反应1.1原因药品质量不纯,药液消毒、保存不良,液体中加入药品过多,输液器或注射器无菌不完善或被污染,无菌操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反应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或输液 后,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空气栓塞等,分述如下。1.发热反应(1) 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之一,其原因众多,多由于药品质量不纯,药液消毒保存不良,液  相似文献   

5.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及空气栓塞。 1发热反应:是输液中较常见的一种反应 1.1原因: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致热原,游离菌体蛋白、死菌、其他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而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输液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所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陈丛贤 《中外医疗》2007,26(24):46-46
静脉输液是临床救治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输液反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时有发生,轻则发热、寒战、出现皮疹或是荨麻疹、皮肤瘙痒,重则昏迷、休克甚至死亡.输液反应可分为热原反应、类热原反应、变态反应及其他等几种类型.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很多,除了药物本身的问题外,与输液器具、操作也有关系.有时虽然是药物的质量合格,但是由于药物在临床上贮存或是在使用操作过程中被细菌污染等诸多不利因素,都会发生输液反应.输液反应不但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由此可见,加强临床输液护理,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如果输入的药物、输液器具或配药、加药及其环境被致热原、细菌及微粒污染可造成输液反应,不但加重病情,还可以引起休克,甚至死亡,为了有效减少输液发热发应,本文对临床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发生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姜南  刘红梅  曲红 《吉林医学》2008,29(22):2073-2074
静脉输液是将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人静脉以治疗疾病,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如果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可造成发热反应,不但加重病情,还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引起护患纠纷。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在工作中应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常见的一种,常因输入致热物质(骂热原、死菌苗、游离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等)引起[1],轻名加重病情,干扰治疗,重者危及生命,是临床护理中的主要归题之一。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应用抗组织胺药及糖皮质激素.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艾灸百会穴的方法治疗输液反应,115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输液反应常见原因:输液器具污染,一次性输液器过期或输液器袋有破损;皮肤污染:输液时医务人员进行皮肤消毒时不正规,或注射时用手去触摸已消毒的血管,造成人为的污染;操作者无菌观念差:如向输入液体内加药时不在处置室内进行。药物方面的原因:输入的药液原料不纯,液体铝盖封闭不严密,消毒不彻底等均可导致热原存在(输液反应)。输液反应一旦发生,应迅速做如下处理:立即停止输液并详查发生反应的原因。旧病人安静卧床休息,注意保暧。给予抗组织肢类药物。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及全身状况.如有虚脱或血压下降时…  相似文献   

11.
鲎法用于输血用枸橼酸钠注射液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鲎法检测细菌内毒素。结果 取10批经家兔法热原合格的枸橼酸钠注射液进行比较,二者结果吻合。结论 枸橼酸钠注射液可根据鲎试剂灵敏度进行稀释后通过加强抑制试验验证可行后,用鲎法做热原的初筛试验,若出现阳性时再选用兔法仲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23-125
目的调查碘伏消毒液细菌污染的情况,分析碘伏消毒液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倾注法对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碘伏消毒液染菌量进行监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碘伏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污染率为2.5%,超标率为1.8%。主要污染菌为革兰阳性棒状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结论碘伏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可造成细菌污染,需加强对采购、配置及使用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保证消毒液的质量及安全使用,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反复注射甘露醇致兔耳静脉组织炎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4):1665-1666,F0004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反复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兔耳静脉及周围组织炎症的病理变化。方法12只新西兰兔按左右耳静脉随机分为单次穿刺组(A组)和留置套管针组(B组),每组12例,经耳静脉反复注射等量20%甘露醇,观察静脉炎发生率和耳静脉及周围组织的常规染色病理变化。结果两组兔耳静脉均发生程度不同的血管内聚集红细胞和周围组织炎性浸润,静脉炎严重程度与病理变化一致。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大于A组。结论留置套管针组静脉炎发生率要高于单次静脉穿刺组,静脉炎表现程度与病理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两种剂量甘露醇治疗方案对中等量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发病时间在24 h内且血肿体积为15~30 m L的急性幕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20%甘露醇250 m L,连续7 d,另一组给予20%甘露醇125 m L快速静脉滴注,连续7 d;采用发病后3月时的mRS评分作为临床疗效指标。mRS评分为0~2分的定义为结局良好;治疗1 d后复查头颅CT,测量血肿体积,以血肿体积增大比入组时增大33%以上定义为早期血肿扩大。结果:共入选78例,两组各39例,采用250 m L甘露醇治疗组发病后3月时结局良好的有17例,占43.9%(17/39),采用125 m L甘露醇治疗组有26例,占66.7%(26/39),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采用250 m L治疗组血肿扩大比率为17.9%(7/39),125 m L治疗组为7.7%(3/39),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于中等量的幕上脑出血,125 m L甘露醇的临床疗效好于250 m L,且低剂量治疗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较小,临床应扩大样本深入研究有利于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用持续ICP(颅内压)监护方法分析以每6小时静注一个剂量20%甘露醉对降低颅内压的疗效。共对23例进行158次治疗。发现有效率只占55.7%,而使用甘露醇后ICP继续上升或出现反跳现象者占34.8%。当ICP在4~45mmHg时,甘露醇的治疗有效率随使用前ICP的增高而上升,且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降低.在ICP监护下,ICP达25mmHg时使用甘露醇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for elective surger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etween September 1983 and June 1985, 336 patients were assessed by the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 267 men, mean age, 65 (range, 16-75) years, and 40 women, mean age, 63 (range, 40-70) years, participated in the programme (29 patients were excluded as unsuitable). Orthopaedic and vascular surgery accounted for 80% of the cases. Complications were minor even in this elderly group. Surgical and transfusion details for a one-month period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Of the surgical cases that required crossmatched blood, 50% were for "emergency" and "burn" surgery, and 50% for elective surgery. Forty-five per cent of this latter group were unsuitable as autologous donors, 21%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programme, and an additional 34% were deemed to be suitable donors. The realistic upper limits of our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programme were determined as being 55% of elective cases that require crossmatched blood. To be efficient an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 must be incorporated into an existing hom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 and must complement, rather than replace, hom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等渗透摩尔浓度的20%甘露醇和7.5%NaCl溶液降低颅内高压的效果,以及比较等体积量的高渗盐水7.5%NaCl溶液和23.4%NaCl溶液降低颅内高压的效果。方法:通过侧脑室插管灌注恒定压力的人工脑脊液建立家兔颅内高压模型,观察一定剂量的上述三种高渗溶液,分别对颅内高压家兔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潮气量、人工脑脊液灌流速度和脑含水率的影响。结果:当颅内压力从15 cmH2O升高到75 cmH2O时,家兔的平均动脉压升高,潮气量降低;经上述三种高渗溶液分别治疗后,家兔的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在颅内高压前后的变化率与对照模型组比均无显著差异;经20%甘露醇5 ml/kg体重治疗或23.4%NaCl溶液2.2 ml/kg体重治疗后,颅内高压家兔的人工脑脊液灌流速度显著增加,脑含水率显著地降低,但两高渗溶液之间没有效应的差异;与对照组相比,7.5%NaCl溶液不能明显改变脑脊液的灌流速度和脑含水率。结论:在等渗透摩尔浓度下,20%甘露醇降颅内高压的效果要优于7.5%NaCl溶液;使用更高渗透摩尔浓度的高渗盐水23.4%NaCl溶液,能有效地降低颅内高压,可以替代甘露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戊二醛复合消毒剂对猪病病毒的杀灭效果。方法 将猪细小病毒 (porcinepavrovirusvirus ,PPV)、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 (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virus,PRRS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pseudorabiesvirus,PRV)分别与不同浓度的戊二醛复合消毒剂作用后 ,接种于长满细胞单层的细胞培养板中 ,根据细胞是否产生病变情况 ,确定消毒剂杀灭病毒的最佳浓度 ;同时 ,还将不同浓度的消毒剂与猪瘟病毒 (hogchloeravirus,HCV)作用后 ,对兔进行静脉注射 ,根据兔的体温变化情况 ,判断消毒剂杀灭病毒的最佳浓度。结果 1%浓度的消毒剂 ,可在 2 0min之内有效杀灭PPV、PRRSV和PRV ;0 5 %浓度的消毒剂 ,可在 10min之内有效杀灭HCV。结论 戊二醛复合消毒剂具有高效杀灭病毒的作用 ,适用于养殖场、医疗卫生行业及传染病流行地区的消毒灭菌 ;采用细胞感染法检测和评价消毒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是一种可行的体外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洗涤血小板的质量检验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洗涤血小板的制备方法、质量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改良的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制备洗涤血小板制剂。并应用生化方法、血细胞分析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对洗涤血小板中蛋白清除率、白细胞清除率、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和CD62P、PAC-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观察输注洗涤血小板的临床疗效、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与单采浓缩血小板比较。结果洗涤血小板的蛋白清除率为99%,白细胞清除率为85%,血小板回收率达95%;血小板洗涤前后的粘附率、聚集率、CD62P+和PAC-1^+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输注后有效率达83%,与单采浓缩血小板输注有效率90%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并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下降了94.12%(16/17)和100%(13/13)。结论经该方法制备的洗涤血小板质量符合要求,血小板功能未受影响,临床输注后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下降,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去除白细胞对添加剂红细胞质量影响及去除白细胞输血降低地中海贫血患者输血反应的效果。方法 对白细胞过滤前后的添加荆红细胞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血红蛋白(Hb)、钾离子(K^+)浓度、游离血红蛋白细菌生长状况,观察分析2002年1月-2005年7月间2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使用未过滤及过滤添加剂红细胞后的输血状况。结果 过滤后的添加剂红细胞白细胞去除率99.99%,红细胞回收率96.83%,其它指标去白细胞过滤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地中海贫血患者使用过滤的添加荆红细胞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较应用前24.8%明显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白细胞过滤器能高效地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性质功能影响极少且能有效降低地中海贫血患者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