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EEG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86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N082B八道EEG记录仪,在人院时和病情稳定后进行描记。结果 86例患者EEG均有明显变化,且与中毒程度显著相关。结论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EEG变化一定程度上可反应中毒程度,在评价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治疗转归、病程及预后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毒鼠强中毒患者的脑电图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者的脑电图(EEG)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并进行EEG追踪。结果:35例脑电图异常(94.59%),EEG追踪表明脑电图异常程度与中毒者恢复时间长短相平行。结论:脑电图对毒鼠强中毒者脑功能损害情况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评价有较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5.
急性毒鼠强中毒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毒鼠强 ,化学名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 ,为神经毒性灭鼠药。急性毒鼠强中毒 (ATI)近年来渐增 ,集体中毒也屡有发生 ,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 3 ] 。ATI为投毒或误食发病者多无明确服药史 ,加之毒鼠强检测需气相色谱仪或质谱仪 ,绝大多数医院均未能开展 ,而ATI在有关中毒与急救专著中一般较少提及 ,临床医师对ATI又缺乏足够认识 ,故散发病例极易误漏诊 ,为增强对本病的认识和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 ,现分析如下。1 典型病例例 1,男 ,2 7岁 ,凌晨回家约 0 5小时后家人发现其四肢抽搐 ,两眼上翻 ,牙关紧闭 ,全身发绀 ,呼之不应 ,强直… 相似文献
6.
毒鼠强又名四亚基二砜四胺 ,无味 ,剧毒 ,属国家禁用杀鼠剂。目前在国内关于毒鼠强中毒的报道不多。为提高对毒鼠强中毒的认识 ,防止误诊误治 ,现将近 4年间共收治 1 0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抢救及治疗措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性 4例 ,女性 6例 ,年龄 1 6~ 42岁 ,全部病例均为口服中毒 ,均于服毒 1 0~ 3 0分钟内出现中毒症状。从发现中毒到就诊时间为 3 0分钟至 3小时。1 .2 临床请表现 :1 0例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主要症状 :恶心呕吐 1 0例 (1 0 0 %) ;头晕头痛 1 0例(1 0 0 %) ;惊厥 1 0例 (1 0 0 %) ;昏迷 (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7.
毒鼠强是我国严禁使用的一种对人畜有剧毒性的灭鼠药。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当 ,时有人员中毒 ,现将我科 1998年 8月至 2 0 0 0年 6月收治的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防疫站毒物分析证实和 (或 )家人确认系误服混有毒鼠强毒饵的急性毒鼠强中毒 2 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6例患者中 ,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为 1岁 4个月 ,最大为 8岁。均为直接误服混有毒鼠强的灭鼠饵米所致。1 2 临床表现 2 6例患者均在进食毒饵米后 2~ 4 0min内发病 ,首发症状为恶心、呕吐、头痛、腹痛。随即出现抽搐、昏迷。本组 2 6例 ,表现为恶心、呕… 相似文献
8.
毒鼠强为剧毒灭鼠剂.人体一旦发生严重中毒,则迅即出现全身严重痉挛性抽搐、昏迷,甚则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死亡.临床上较易误诊、漏诊.我院1998年4月和1999年4月两次共收治的39例中毒病人,现将救治过程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毒鼠强属神经毒性灭鼠剂,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兴奋中枢神经。具有强烈的致惊厥作用。中毒者脑电图(EEG)变化情况未见有报导,现将我院4例轻至重度中毒的患者EEG改变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将我们救治的 8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中毒患者共 87例 ,其中女性 4 6例 ,男性 4 1例 ,年龄 13- 14岁。均系进食了混有毒鼠强饵的大米干饭所至。 (防疫部门作食物和呕吐物毒鉴定证实 )。1 2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发病时间 :最短 相似文献
11.
血液灌流加常规急救治疗小儿毒鼠强中毒33例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鲁娟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0(2):119-120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加常规急救治疗小儿毒鼠强中毒疗效.方法:血液灌流加常规急救治疗小儿毒鼠强中毒20例,利用13例过去常规治疗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血液灌流加常规急救治疗组20例中成活19例,成活率为95%,死亡1例,死亡率为5%;对照组13例中成活7例,成活率为53.85%,死亡6倒,死亡率为4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症状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 对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资料及救治经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8例中毒患者均成功救治,1例出现二次中毒.结论 经口毒鼠强中毒的潜伏期短,临床主要表现为惊厥、全身抽搐.早期彻底洗胃、防治脑水肿和控制癫痫发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苯巴比妥使用要早,减量要慢,配合血液灌流和综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心肌酶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动态测定 4 2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和 4 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心肌酶 ,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轻、中、重三组 ,所测得的结果分别与健康对照组对照 ,同时做心电图检查。结果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且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 ,但轻型组的各酶和中型组的CK MB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随着骨骼肌抽搐被控制 ,升高的心肌酶逐渐下降 ,重型组心电图异常者占 4 1 7% ,重型组中心电图异常组的CK MB高于心电图正常组。结论 急性毒鼠强中毒可使血清心肌酶升高 ,其升高的程度与中毒的轻重呈正相关 ,动态观测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67例儿童毒鼠强中毒心脏损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毒鼠强中毒后对心脏的损害。方法 动态监测心肌酶及心电图。结果 全部中毒患儿6h心肌酶均升高,24h达高峰,以肌酸激酶MB型同功酶(CK MB)明显,心电图异常的患儿高达77.6%,提示存在心肌受损及传导系统损害。结论 在抢救毒鼠强中毒病例中应积极保护心肌功能,防止心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在毒鼠中毒中的作用。方法:对十年来66例毒鼠中毒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进行高压氧治疗34例病人作为治疗组,按常规治疗3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大剂量的维生素B6、二巯基丙磺酸钠,神经营养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好转6例,无效1例,昏迷患清醒时间平均7天;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8例,无效8例,清醒平均时间11天,两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疗效好,能缩短昏迷时间,提高治愈率,是治疗毒鼠强中毒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动态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W-JH2000AR智能化脑电监护仪,对50例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EEG进行动态检测。结果:观察组EEG基本节律异常98%,病例慢波优势76%。早期EEG异常较CT敏感(P<0.01),其异常程度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及病情轻重相关;其中8例超早期(<6h)尿激酶静脉溶栓病例,随肌力迅速改善异常EEG明显改善。结论:(1)脑电图对急性脑缺血敏感,脑电图病理波的出现及改变程度有助于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2)发病超早期(<6h)EEG异常程度对早期选择溶栓治疗有指导意义,同步行EEG检测有助于对患者早期病情演变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71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对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的认识和抢救水平。方法 对 7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儿进行中毒程度分类 ,分析救治措施并进行疗效统计。结果 中毒患儿多在 1h内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 ;重症为肢体间歇性痉挛性抽搐 ,伴昏迷 (2 3例 ) ,呼吸衰竭 (2 1例 ) ,急性肺水肿 (5例 )和咯血 1例。本组有 14例死亡 ,均死于呼吸衰竭 ,病死率与中毒程度相关。结论 小儿毒鼠强中毒重症患者死亡率高 ,主要原因为呼吸衰竭 ,早期应彻底清除毒物 ,重症早期人工支持呼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