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垂体瘤卒中的MRI表现和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结合临床分析垂体卒中的MRI表现,探讨MRI对诊断、治疗垂体卒中的意义。方法 对31例垂体卒中患者行MRI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手术情况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①本组所有病例均为大腺瘤或巨腺瘤。②MRI中瘤体出血多表现为T2WI高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坏死或囊变表现为T2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根据卒中部位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不规则型和全瘤型。③发现垂体瘤卒中存在某些特殊的MRI表现,如靶心征,分层现象等。④本组病例中侵袭性垂体瘤占58%,非侵袭性垂体瘤占42%。PRL腺瘤占52%,其它激素腺瘤占48%。结论 MRI对于垂体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侵袭性垂体瘤比非侵袭性垂体瘤,PRL激素腺瘤比其他激素腺瘤都更易出现垂体腺瘤卒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CT与MRI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颅底脊索瘤患者的CT与MRI资料。结果 17例脊索瘤中,发生在斜坡6例、鞍区5例、颅中窝3例、鼻咽部2例、蝶窦1例。MRI表现为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则以高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呈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CT见病灶呈不均匀或稍高密度肿块,10例见骨质破坏。结论颅底脊索瘤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大多可以确诊,但需与脑膜瘤、垂体瘤、鼻咽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总结46例垂体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46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垂体瘤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肿瘤类型、大小与形态等方面的特点。并对垂体瘤的CT及MRI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微腺瘤及大腺瘤的CT平扫、增强扫描及MRI平扫与增强扫描特点。结果垂体瘤患者以女性居多,且女性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小于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以头晕、呕吐、视力模糊或下降、溢乳、闭经、月经紊乱等为主,微腺瘤多无症状。垂体瘤各类型中以催乳素瘤、混合瘤、ACTH腺瘤较为常见。微腺瘤平扫检出难度大,多呈等密度或低密度病灶,增强早期垂体腺中呈局限性低密度区,边界清晰;大腺瘤CT平扫可见鞍上池肿物,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呈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区。微腺瘤与大腺瘤的平扫TI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呈局限性低密度区,边界清晰。结论垂体瘤具有一定临床特点,多发于女性育龄期,以大腺瘤较多见,患者多可见头晕、呕吐、视力模糊或下降、溢乳、闭经、月经紊乱等症状。垂体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坏死、囊变、出血的显示良好,作为垂体瘤临床检查手段具有较大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MRI影像对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垂体功能保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择期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垂体瘤患者34例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均行MRI检查。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82.61%行肿瘤全切。术前MRI表现为肿瘤呈类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等;垂体大腺瘤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垂体微腺瘤为TI略低信号或等信号,T2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为低信号。质软以高信号为主,质中和质硬以低信号为主,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术后MRI显示瘤影消失,鞍区内容物明显消失,高信号明显减少。术前和术后7天GH、TSH、FSH、LH水平无显著变化,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RI影像对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有一定指导意义,且可减少对垂体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或放疗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1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中,9例位于松果体区,3例位于基底节区及丘脑,6例位于鞍区。松果体区肿瘤MRI呈长T1、等或长T2信号,边缘光滑,出血少见,CT呈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松果体钙化常被肿瘤包埋,增强呈均匀显著强化。鞍区肿瘤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正常短T1信号消失,肿瘤T1WI呈等信号,T2WI上信号可以表现为等或高信号,CT上肿瘤实体部分呈高密度,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基底节及丘脑肿瘤,瘤体较大,信号及密度不均匀,边缘欠清晰,出血多见,增强呈不均匀强化。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沈金丹  范光明  周楠  罗弦  韦莎莎  杜明良 《重庆医学》2021,50(12):2041-2044
目的 总结鞍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60例经病理证实的鞍旁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60例中脑膜瘤36例,垂体瘤侵犯鞍旁7例,转移6例,神经鞘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表皮样囊肿、神经纤维瘤、白血病浸润各1例.脑膜瘤呈等/稍高密度,MR I上信号与灰质类似,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垂体瘤侵犯鞍旁时,表现为鞍区较大的肿块,多有囊变,包绕颈内动脉;神经鞘瘤多呈哑铃状,跨中后颅窝生长,呈囊实混合性;转移多呈等或稍低密度,常伴有颅底骨质的破坏;海绵状血管瘤呈等/稍高密度,T2 WI上可见特征性的高信号,不均匀明显强化,中心延迟强化.结论 大部分鞍旁肿瘤具有相对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少数诊断较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7.
沈金丹  范光明  周楠  罗弦  韦莎莎  杜明良 《重庆医学》2021,50(12):2041-2044
目的 总结鞍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60例经病理证实的鞍旁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60例中脑膜瘤36例,垂体瘤侵犯鞍旁7例,转移6例,神经鞘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表皮样囊肿、神经纤维瘤、白血病浸润各1例.脑膜瘤呈等/稍高密度,MR I上信号与灰质类似,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垂体瘤侵犯鞍旁时,表现为鞍区较大的肿块,多有囊变,包绕颈内动脉;神经鞘瘤多呈哑铃状,跨中后颅窝生长,呈囊实混合性;转移多呈等或稍低密度,常伴有颅底骨质的破坏;海绵状血管瘤呈等/稍高密度,T2 WI上可见特征性的高信号,不均匀明显强化,中心延迟强化.结论 大部分鞍旁肿瘤具有相对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少数诊断较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垂体微腺瘤的MRI表现。其中6例先行CT扫描。结果:18例垂体微腺瘤中有12例肿瘤位于垂体的一侧,垂体柄向对侧偏移,病变处鞍底有不程度的向下凹陷。3例肿瘤位于垂体中间。2例肿瘤位于垂体内呈散在沙粒状,1例肿瘤位于垂体之下,即垂体与鞍底之间。MRI平扫时18例患者中12例病变在T1WI上为低信号,在T2WI上为稍高信号;6例病变在T1WI上为等信号,在T2WI上为等信号,局部略有隆起,鞍底有不同程度凹陷;所有病变行MRI动态增强后,肿瘤区信号明显低于正常垂体强化信号,形成显著的差别,随着时间延长。肿瘤也逐渐强化。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是垂体微腺瘤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操作简单、无创伤、无痛苦。  相似文献   

9.
黄色瘤样垂体炎临床上极少见.1例33岁女性患者,因头痛、视力障碍、停经入院,实验室内分泌学检查提示皮质功能减退;MRI检查表现为鞍区占位,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增强后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垂体柄增粗,视交叉被向上推压移位,左侧海绵窦受侵,肿块包绕左侧颈内动脉,冠状位上略呈“三角形”.术前诊断为垂体腺瘤,在全身麻醉下行鞍区及鞍上占位病变切除术+视神经减压术,病理检查表现为镜下见间质泡沫细胞、淋巴浆细胞、粒细胞明显增生,支持黄色瘤样垂体炎.黄色瘤样垂体炎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其最典型的MRI特点是垂体柄增粗及由于增粗的垂体柄、侵犯海绵窦而在MRI冠状位上表现为“三角形”.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黄色瘤样垂体炎临床上极少见。1 例33 岁女性患者,因头痛、视力障碍、停经入院,实验室内分泌学检 查提示皮质功能减退;MRI 检查表现为鞍区占位,T1WI 呈等信号,T2WI 为略高信号,增强后病变明显均匀强化, 垂体柄增粗,视交叉被向上推压移位,左侧海绵窦受侵,肿块包绕左侧颈内动脉,冠状位上略呈“三角形”。术前 诊断为垂体腺瘤,在全身麻醉下行鞍区及鞍上占位病变切除术+ 视神经减压术,病理检查表现为镜下见间质泡沫细 胞、淋巴浆细胞、粒细胞明显增生,支持黄色瘤样垂体炎。黄色瘤样垂体炎的MRI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其最典型 的MRI 特点是垂体柄增粗及由于增粗的垂体柄、侵犯海绵窦而在MRI 冠状位上表现为“三角形”。分析其影像学特 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的常见病变及其CT、MRI影像学表现,探讨CT、MRI对颅底脊索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病例临床资料及CT、MRI平扫和增强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脊索瘤MRI表现为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以高、低信号为主。MRI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轻到中度强化。CT表现病灶呈不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影,均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结论:MRI检查可以准确显示颅底脊索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其信号特点。CT检查在显示病灶的骨质破坏、残存骨质方面较MRI具有优势。因此,CT、MRI检查相结合在颅底脊索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能在与垂体瘤、颅咽管瘤、软骨肉瘤、鼻咽癌、脑膜瘤等颅内肿瘤鉴别诊断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鞍区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青少年鞍区肿瘤的CT及MRI表现,其中13例经病理证实,2例经药物治疗随访病灶消失而证实.结果(1)颅咽管瘤8例,CT表现为鞍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部分囊壁蛋白壳样钙化;MRI T2W像表现为高信号,T1W像分别表现为高中低信号;(2)生殖细胞瘤5例,CT表现为鞍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大部分均匀强化;MRI T2W像表现为高信号,T1W像表现为等或低信号;(3)垂体微腺瘤2例,CT无异常发现,MRI T1W像表现为垂体内略低信号小结节.结论MRI在青少年鞍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近5年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脊索瘤发生于颅底中线处的斜坡和(或)鞍区,并广泛侵犯大血管等重要结构;在T1W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Gd—DTPA静脉注射增强后,均有较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结论MRI检查颅内脊索瘤的临床意义在于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范围,评价肿瘤的生长方式和对大血管等重要结构的侵犯情况,从而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MRI与CT对鞍区常见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9例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RI及MSCT检查对鞍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析鞍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MRI检出垂体腺瘤25例,鞍区生殖细胞瘤12例,颅咽管瘤20例,鞍区脑膜瘤18例,诊断正确率为94.37%;MSCT检查检出垂体腺瘤24例,鞍区生殖细胞瘤7例,颅咽管瘤12例,鞍区脑膜瘤17例,诊断正确率为77.22%,明显高于MSCT检查(P<0.05)。结论 MSCT检查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鞍区瘤的影像学特点,MRI的总体诊断正确率高于MSCT,但是MSCT显示钙化的能力优于MRI。  相似文献   

15.
鞍区胶质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鞍区胶质瘤的MRI特点及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胶质瘤7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鞍区胶质瘤在MRI上的表现有以下特点:①肿瘤体积较大,分叶状,多无瘤周水肿;②囊实性或实性,囊性部分常位于肿瘤前下部,实性部分内多见散在小囊变区;③T2WI上肿瘤呈稍长或长T1信号,T2WI上呈稍长和长T2信号,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此外,患者就诊时多有眼部症状,而无下丘脑及垂体内分泌异常症状。结论 鞍区胶质瘤具有比较典型的MRI特点,结合其临床发病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垂体腺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分型,各型特点及有关鉴别诊断。结果大腺瘤(>10mm),鞍上池前部肿物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分叶状,肿瘤可有坏死、囊变,亦可有占位效应。微腺瘤(<10mm)有局限性鞍底下陷变薄,垂体柄偏移,垂体高度增加和上缘局限性隆凸。结论鞍内肿瘤、肿瘤形态及结构特征、肿瘤MRI信号特点、增强表现及临床表现等对诊断垂体腺瘤有一定特异性。CT、MRI能明确垂体腺瘤向周围侵犯范围,有诊断及估计预后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垂体瘤98例,其中GH腺瘤51例,微腺瘤18例,大腺瘤33例;非GH腺瘤47例,微腺瘤18例,大腺瘤29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泌乳素(PRL)腺瘤。患者均行垂体MRI平扫,71例患者行增强检查。评估腺瘤在MRI上的形态、信号特点及向周围侵犯情况。结果:GH腺瘤T2WI上呈等或低信号,较少囊变坏死。GH微腺瘤易使鞍底下陷,大腺瘤与PRL大腺瘤一样向周围生长,但多向下突入蝶窦。部分GH腺瘤患者可见颅骨板障增厚。结论:GH腺瘤T2WI上呈等或低信号,较易向下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1例垂体瘤,6例脑膜瘤,4例颅咽管瘤的MRI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MRI检查,T1WI上肿瘤大多呈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结论: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垂体转移癌为罕见鞍区恶性肿瘤.文中探讨垂体转移癌的临床表现与MRI特点,总结垂体转移癌的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垂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 结果 转移灶位于垂体柄和垂体后叶,呈浸润性生长,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哑铃状,中等强化;临床表现有尿崩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视力下降,误诊为垂体腺瘤;接受开颅手术治疗,肿瘤次全切除,术后放化疗. 结论 手术可明确垂体转移癌病理诊断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术后需综合治疗,同时积极寻找原发灶.  相似文献   

20.
廉立新   《中国医学工程》2010,(2):22-24,29
目的探讨不同分泌类型垂体大腺瘤的磁共振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不同分泌类型垂体大腺瘤在MRI上的信号强度、强化程度、瘤体最大径及其周围侵犯特征。结果 53例不同激素分泌类型垂体巨腺瘤患者中,泌乳素(PRL)细胞腺瘤21例,生长激素(GH)细胞腺瘤8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腺瘤3例,多种激素细胞腺瘤5例,无功能分泌腺瘤16例。GH、多种激素细胞腺瘤及无功能分泌腺瘤在T1WI上多表现为等信号(75%、60%、62.5%);GH、ACTH及多种激素细胞腺瘤在T2WI上多表现为低等信号(75%、100%、100%);PRL及无分泌功能细胞腺瘤则在T2WI上多表现为高信号(67%、75%)。各型垂体大腺瘤的实性部分增强后的强化程度无明显差异,但呈中等及明显强化者均在67%以上。肿瘤的大小与周围侵犯情况无直接关系。结论不同分泌类型垂体大腺瘤在磁共振上有一定的表现特征,对定性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