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存档的乳腺癌病理切片,根据WHO分类标准,结合HE形态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断浸润性微乳头状癌6例,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淋巴结转移率为91.5%(86/94)?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不良的生物学行为,无论肿瘤中IMPC结构比例占多少都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387例乳腺癌病理标本,筛选出符合IMPC形态学和免疫标记标准的病例12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2病例ER、PR、HER-2进行检测,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发病年龄51~69岁,平均(57.7±12.6岁),IMPC发生率占同期乳腺癌的3.1%,形态学均具有典型IMPC的表现,免疫组化结果ER阳性率为58.3%,PR阳性率为50%,HER-2阳性率为16.7%。结论:IMPC是一类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乳腺癌,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IMPC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郭云娣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8,(Z1)
目的:观察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从300余例乳腺癌中筛选出符合IMPC(单纯型)形态学标准的病例5例,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石蜡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分析研究。结果:5例IMPC无特殊临床症状、体征、肉眼观察及术中冷冻镜下特征;石蜡切片光镜下特征为: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的微乳头或腺泡状细胞簇在纤细网状或胶原纤维性间质分隔形成的透明间隙中浸润;IMPC微乳头边缘EMA(+),肿瘤CD31(-),表明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E-cad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间连接面的细胞膜,而微乳头朝向间质面的细胞膜则表达减弱或消失。结论:IMPC只能通过组织形态借助免疫组化诊断;IMPC的高淋巴管侵袭和高淋巴结转移要引起病理医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IMPC患者55例,根据病理诊断学分类中是否伴有其他类型乳腺恶性肿瘤,分为单纯组(n=10)和混合组(n=45),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5例患者平均年龄(57.6±12.4)岁,平均肿瘤大小2.0(1.5, 3.6)cm,54例(98.2%)患者的免疫组化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和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均为阳性,49例(89.1%)患者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阴性。28例(50.9%)存在腋窝转移。25例(45.5%)存在脉管癌栓。与混合组相比,单纯组患者年龄更高[(60.3±17.5)岁比(57.0±11.1)岁],淋巴结转移总数更多[2.0(1.3, 3.5)个比1.8(1.5,4.1)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 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 结果: 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 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 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 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 结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12年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25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325例患者分为纯合型微乳头状癌及微乳头状癌伴浸润性导管癌(IDC) 2组进行比较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T分期为3期、淋巴结转移(N分期)分期为2~3、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为无病生存(DFS)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Ki-67为DFS预后相关因素(P<0.05)。总生存(OS)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块大小、淋巴结及ER阳性影响总生存(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淋巴结转移(N分期)为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分期(N2以上)及高表达Ki-67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及淋巴结转移分期影响患者OS。 相似文献
10.
25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5例IMPC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对该组病例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分析其与预后关系。结果 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22例( 22/25, 88% ),平均淋巴结转移率为46.82%;肿瘤组织中IMPC成分大于> 51%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IMPC成分小于<50%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肿瘤最大径大于等于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最大径小于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ER、PR、cerbB2、Ki67、P53的表达情况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和生存预后没有显著性关系(P>0.05)。 结论 IMPC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增殖、高转移潜能的浸润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11.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2003年WHO乳腺肿瘤新分类中,将其列为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7年10月以来确诊的7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2003年WHO乳腺肿瘤新分类在乳腺上皮性肿瘤项下增加的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占乳腺癌的3%~6%[1].IMPC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其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已被公认,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临床及病理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IMPC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infiltrating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乳腺浸润性癌中的少见类型。1993年Siriaunkgul和Tavassoti[1]首次提出IMPC的概念,并描述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3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3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每个微乳头细胞团和周边的纤维组织均存在无细胞的间隙样结构;瘤细胞CerbB-2、CgA和EMA( ).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4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经活检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IMP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其中20例行MG检查,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受体状态。结果 25例患者中20例可触及肿物;MRI共检出33个病变,1例患者为非肿块病变,24例患者为肿块样病变。肿块形状以不规则为主,边缘多不规则或毛刺样,表观扩散系数为(0.862×10–3±0.135×10–3)mm2/s;肿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平台或流出型为主。MG显示1例患者无异常,19例患者共检出22个病变,肿块形状多不规则,边缘不清或毛刺状,10例患者显示肿块伴有微钙化。乳腺MRI、MG检查分别检出11例、6例淋巴结异常,最终病理显示14例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阳性24例、孕激素受体阳性22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7例。结论 IMPC影像学上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边缘多毛刺、不均匀强化、软组织肿块伴微钙化,同时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对IMPC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可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资料,探讨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分子分型及预后(生存曲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2例IMPC患者(IMPC组)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及分子分型特点,抽取同期乳腺癌中的136例IDC患者(IDC组)作为对照。结果与IDC组比较,IMPC组在生育状态、乳腺良性病史、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软组织侵犯、乳头侵犯、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民族、月经状况、肿瘤家族史、临床表现、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分子分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ER阴性和病理分期Ⅲ期的患者2年预后较差。结论既往有乳腺良性病史与未育女性中IMPC组发病危险性较高,其2年无瘤生存情况可能与淋巴结转移、ER和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55岁,已婚,因发现右乳肿块2个月余入院.入院查体:右侧乳房外上象限皮肤稍红,呈橘皮样改变,乳头轻度内陷,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8 cm×6 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尚可推动,与皮肤及基底无明显粘连.右侧乳腺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质硬.左侧乳腺未及异常.行乳腺肿块细胞学穿刺结果为:右乳腺癌.遂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病理检查:肿瘤组织排列成实性微乳头状,小灶性浸润性生长,周边有空隙,癌细胞圆形、卵圆形,核深染、异型,间质中纤维组织增生,透明变性,乳头和基底未见肿瘤,腋窝淋巴结(59/60)及另送"锁骨下淋巴结"(3/3)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IM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这组病例ER、PR、Her-2、EMA、E-Cadherin、CD31、p53、Ki-67的表达。结果:11例IMPC患者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或腺样排列,细胞呈里面朝外(inside-out)的排列方式;肿瘤细胞团由纤细的纤维组织分隔,形成主间质分离。印片细胞特征性形态学表现为桑葚体样细胞球表面细胞质呈微绒毛样改变。11例中7例有血管淋巴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率63.64%。免疫组化EMA线状表达于微乳头和腺样结构的外侧缘;E-Cadherin肿瘤细胞间连接面的细胞膜强表达,而间质面的细胞膜表达减弱。Ki-67表达率平均30.3%。ER阳性率81.81%,PR阳性率72.73%。Her-2阳性率(+++)18.18%。结论:IMPC为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增殖、高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特征性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E-Cadherin、EMA等检测有助于IMP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