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CT的临床运用,使得CT对肺部结节的检测敏感性大大提高,对某些征象的显示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尤其对周围型小肺癌,可在结节形态学、内部结构、肺一病灶交界带及强化前后等方面深入研究,从而提高对早期肺癌术前定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螺旋CT征象特点,探讨其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和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27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螺旋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早期周围型肺癌螺旋CT的主要诊断依据是:(1)分叶征26例(96.0%);(2)细短毛刺毛锯齿征24例(89.0%);(3)血管集束征21例(77.8%);(4)胸膜凹陷征21例(77.8%);(5)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18例(66.7%);(6)沙砾状钙化6例(22.0%)等。本组27例中有24例(89.0%)出现上述3个以上征象。结论 螺旋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熟悉并掌握基本的螺旋CT征象是提高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肺癌按解剖学部位分为中央型与周围型,周围型肺癌发生于肺段以下的支气管,见于各种组织学类型,其临床症状出现晚,待到出现症状时,肿瘤已到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1]。笔者回顾性分析4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16例经螺旋CT检查的早期周围型肺癌从发现到诊断的影像分析,观察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及其演化过程.结果 16例中10例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的特征性影像分析作出早期诊断并即时手术,4例在CT定位下穿刺活检证实,2例经CT动态追踪观察分析后作出诊断.结论 螺旋CT是早期周围型肺癌较为理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手段,能及时准确地对早期周围型肺癌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周围型小肺癌CT平扫具有以下特征:肺小结节边缘分叶征,棘状突起和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动态增强CT扫描周围型小肺癌病灶于增强1~2min扫描其强化峰值最高,随后于3~4min后病灶强化缓慢下降,强化值在20-60HU,其时间密度曲线呈抛物线状。[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正确诊断率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99)
目的探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SPLC)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收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早期SPLC患者78例进行对比研究,78例患者均分别采用X线(对照组)及多排螺旋CT(观察组)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探讨多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80.77%(P0.05),64排螺旋CT征象包括支气管血管聚集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等。结论临床上针对早期SPLC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可有效降低误诊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7.
赖建红 《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7,6(3):24-25
目的 利用螺旋CT快速成像,薄层扫描的优点,进一步了解肿瘤血管成像机理,掌握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搜集38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以3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100ml)。记录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查找手术病理切片及临床追踪。结果恶性与炎性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但炎性结节强化峰值提前于肺癌。炎性与良性结节增强的CT值无显著差异。炎症结节的峰值位于注药后30S附近,而小肺癌的峰值位于1~3min。结核结节无明显强化。结论 MSCT增强扫描依肿瘤血管峰值时间有助于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周围型肺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CT图像以磨玻璃改变41例(51.25%)、毛刺征49例(61.25%)、分叶征40例(50%)、胸膜凹陷征47例(58.75%)、血管集束征32例(40%)占主要征象。MPR在磨玻璃改变、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SSD在分叶征、胸膜凹陷征,VR图像在血管集束征等方面敏感性较好。结论: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在诊断周围型肺癌征象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收治的5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螺旋GT扫描,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58例患者经CT扫描诊断,结果1例腺鳞癌,19例鳞癌,36例腺癌,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病变部位:左肺16例,右肺42例。36例息者的癌细胞呈肿块状,19例呈结节状,3例呈斑片状。病灶以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中征最为多见,有741%的病灶为分叶征,62.1%为毛刺征,50.c%为血管集中征。32例患者做CT增强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14例呈均匀强化,13例呈不均匀强化,5例可见周围强化影。结论在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诊断、鉴别中,应用螺旋CT及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早期中央型肺癌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合理运用 CT技术 ,研究中央型肺癌的早期 CT表现 ,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2 5例具有完整 CT动态资料并经手术或支气管镜病理活检证实的中央型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 CT采用 GE Synergy型螺旋 CT机自肺尖至肺底层厚 10 mm,间距 10 mm连续扫描 ,肺门处加扫 3 mm ,层厚、螺距 4mm连续扫描 ,间距 2 mm重建。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必乐 75 m L,以 1.5 m L/s速率注入肘静脉后 40 s进行扫描。结果 :中央型肺癌早期多表现为主或叶支气管狭窄 ,管壁不规则增厚 ,或管腔外不规则小结节状改变 ,其中 4例早期合并亚段支气管黏液柱 ,11例合并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8例良性病例中 ,CT检查均不排除恶性 ,支气管镜检查未见癌细胞。结论 :螺旋 CT肺门薄扫能可靠地显示主或叶支气管的形态结构 ,并能指导支气管镜活检的位置及深度 ,对早期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加深对周围型小肺癌高分辨螺旋CT(HRSCT)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2002年05月~2005年06月螺旋CT诊断、临床病理或随访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HRSCT征象有:分叶征30例,边缘细短毛刺征26例,空泡征和(或)空气支气管征15例;次要HRSCT征象有:血管支气管集束征14例,胸膜凹陷征13例,胸膜尾征6例,磨玻璃征2例,蜂窝征2例.结论 高分辨螺旋CT扫描(HRSCT)能够清晰显示周围型小肺癌的形态、边缘、密度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周围性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直径≤3cm的周围性肺癌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MPR,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18例中具有深分叶征15例,短毛刺征13例,空泡征5例,支气管截断5例,局部狭窄或增厚4例,胸膜局限性增厚、胸膜凹陷征8例,血管受侵犯4例,血管束征6例,细支气管气相8例.结论 16层螺旋CT的MPR技术对周围性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手术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CT征象特点。结果CT均显示为肺内孤立性小结节,29例为实质型、3例为含气型。病变均位于肺外周。有深或浅分叶征24例,毛刺征21例,胸膜凹陷征16例,血管集中征11倒,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4例,病灶内沙粒样钙化2例。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薄层CT(HRCT)扫描能更好地显示肿块边缘特征、内部结构及胸膜之间的关系,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可提高本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周围型小肺癌在螺旋CT高分辨(HRCT)扫描中的CT图像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2年6月继螺旋CT诊断,临床病理或随访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CT征象有:分叶征45例,边缘细短毛刺征40例,空泡征和(或)空气支气管征29例;次要CT征象有:血管支气管集束征23例,胸膜凹陷征22例,胸膜尾征11例,蜂窝征3例,磨玻璃征2例。结论:螺旋CT高分辨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周围型小肺癌的形态、边缘、密度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早期周围型肺癌是指癌灶在2cm以内,无淋巴结或脏器转移。国内学者将癌灶定在3cm以内,无淋巴结或脏器转移列入早期肺癌。也有学者把隐性肺癌列为早期肺癌。早期周围型肺癌有时在64排螺旋CT表现上没有特点,与结核球和炎性假瘤等鉴别比较困难,从而影响诊断和治疗。64排螺旋CT的增强扫描对早期周围型肺癌(EPLC)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上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82例疑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2例可疑周围型肺癌患者经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为周围型肺癌者63例,而术前螺旋CT诊断为周围型肺癌者65例,两者诊断一致者60例,CT诊断灵敏度为952%,漏诊率为48%,特异度737%,误诊率为263%,CT诊断符合率为902%,经一致性检验,Kappa=0716,P<005.CT影像上以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磨玻璃样改变多见.结论 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率高,可作为周围型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状24例,肿块状18例,不规则斑片状5例,其中见分叶征32例,细短毛刺征25例,胸膜凹陷征24例,血管集束征20例,棘状突起12例,空泡征16例,细支气管征12例,空洞征2例,钙化2例。增强扫描特征:CT值增强幅度在20~60 HU之间。结论:CT平扫的典型征象及增强扫描后强化特点有助于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研究周围型小肺癌应用薄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间诊治的106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均经手术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病理证实,对病变部位进行薄层CT扫描.结果 通过分析,80例为边缘分叶,82例为毛刺征,60例为血管集束征,69例为胸膜凹陷征,49例为空泡征或细支气管充气征,4例为钙化灶,4例为空洞征,6例为边缘光整结节、密度均匀.结论 薄层螺旋CT扫描能够为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