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与高分辨磁共振(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8例,分别行CT增强扫描与高分辨率MRI检查,对比两种术前诊断肿瘤T分期和N分期影像学结果 ,并与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对比,评估两种检查方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评估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以直肠癌术后病理结果 作为诊断金标准,CT增强扫描检测术前各T分期的准确率为70.97%、80.00%和77.27%,低于高分辨MRI诊断准确率87.10%、91.11%和90.91%(P<0.05)。CT增强扫描检测术前各N分期的准确率为80.86%、79.25%和70.00%,显著低于高分辨MRI诊断准确率91.43%、88.68%和80.00%(P<0.05)。高分辨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评估中的诊断效能均优于CT增强扫描(P<0.05)。结论 与CT增强扫描方式相比,直肠癌患者术前行高分辨MRI可更加有效地评估肿瘤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可辅助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MRI检查在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胃肠外科与肿瘤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在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对比分析CT、MRI检查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检查T分期准确.率为8714%(61/7.0),明显高于CT检查T分期[7286.%(51/70),P<005],MRI检查N分期.准确率为7000%(49/70),高于CT检.查N分期[5429%(38/70)],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MRI、CT均可有效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病理分期,MRI检查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准确率优于CT,临床医师可结合患者情况、需求选择最佳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增强CT结肠造影在结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的结直肠癌患者38例,手术治疗前均给予增强CT结肠造影检查,结合手术病理分析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并评估患者的病理和临床分期.结果 以病理结果作为检查的金标准,增强CT结肠造影的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N095.0%,N1...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96-98+11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平扫+增强及多平面重组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8月我院5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行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后处理,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 59例结直肠癌患者,升结肠癌2例,横结肠癌5例,降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14例,直肠癌32例;影像表现为管腔不规则肿块、溃疡、肠壁不规则增厚、狭窄,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肠梗阻及周围淋巴结肿大等。本组数据采用Kappa系数检验,k值分别为0.719及0.687,说明结直肠癌术前CT诊断TN分期与病理结果 TN分期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多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可较好的显示结直肠腔内外情况,在临床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63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这63例患者的术前CT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方面的准确度。结果: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TNM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5.3%。其中,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T分期、N分期、M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83.8%和98.4%。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为直肠癌术前分期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患者选用CT平扫与动态增强CT扫描诊断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硬化性肺泡细胞瘤患者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均实施CT平扫(对照组)、动态增强CT扫描(观察组),统计两组CT值、检出率、影像学特征.结果 (1)CT值:观察组30 s(61.78±5.62)HU、60s(95.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平扫与增强扫描在肝衰竭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诊治的47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平扫与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结果 47例肝衰竭患者中急性肝衰竭6例、亚急性肝衰竭12例、慢加急性肝衰竭14例和慢性肝衰竭11例。CT影像特征上早期肝衰竭表现为大块状融合病灶有42例,中期肝衰竭显示为弥漫性多发结节状病灶有16例,晚期肝衰竭患者表现为多发小片状病灶有7例。结论 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肝衰竭是一种安全、便捷且可信的术前检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其它检查方式带来的潜在危害。此外根据CT平扫与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可以较准确的确定肝衰竭的类型以及时期,经病理学确定,CT诊断肝衰竭及分期结果正确率很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究 MRI 与 CT 在直肠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5例,分为 CT 组(32例)和 MRI 组(33例),分析在不同的分期中 CT 及 MRI 的应用价值。结果:CT 的影像学资料中,总体准确度达72%(23/32)。MRI 的影像学资料中,总体准确度达85%(28/33)。T 分期中 T1、T2、T3三个分期 MRI 的诊断预测值较 CT 高,差异明显(P <0.05)。结论:MRI 与 CT 相比准确度及敏感度更高,基于实际临床治疗,二种成像方式可结合实际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在子宫多发肌瘤术前分期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0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手术证实及病理诊断比较,观察CT平扫、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的子宫多发肌瘤分期情况。结果 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为82.2%,明显高于CT平扫诊断符合率61.1%,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对子宫多发肌瘤的术前分期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68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依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良性组37例,恶性组31例,均先后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比较两组平扫及增强扫描时的CT值变化情况.结果:恶性组平扫、增强20 s、增强60 s CT值均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两组20 s CT相对强化值均明显高于60 s CT相对强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使用CT增强扫描时,应用延迟20 s增强扫描的准确率更高,更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食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判断肿瘤浸润情况及制定手术方案.方法 选择我院2009-10~2013-10间共213例诊断明确拟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行128层CT增强扫描评价肿瘤情况,判断分期.结果 213例食管癌患者中,癌肿位于食管颈段12例,胸上段20例,胸中段151例,胸下段30例.CT分期:Ⅱ期63例,Ⅲ期106例,Ⅳ期44例.结论 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肿块位置、大小、范围及周围组织器官受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分辨清晰,有利于全面观察食管癌的病变范围和程度,提高了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对指导临床分期,制定治疗及手术方案,判定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延迟期对肝脏占位病变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深圳市坪地人民医院诊断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36例,术前行延迟期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病变进行定性诊断与术前评估。结果医师对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与全部三期增强扫描图像的病灶及血管显示情况的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医师通过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诊断符合率为75%,通过全部三期增强扫描图像诊断符合率91.67%,B组医师的为72.22%、86.11%,A、B组医师两次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 2组医师诊断具有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迟期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病变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陈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6)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CT增强扫描在结肠癌患者术前TNM分期判断及术后复发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6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部CT增强扫描评估患者术前TNM分期及评估患者术后复发的情况,并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结果:腹部CT增强扫描TNMⅠ、Ⅱ、Ⅲ及Ⅳ期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3.33%、88.00%、100.00%、100.00%;TNMⅠ、Ⅱ、Ⅲ及Ⅳ期术后复发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6.67%、50.00%、100.00%、100.00%。其中,术前、术后TNMⅠ、Ⅱ期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通过腹部CT增强扫描可有效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及术后复发等情况的评估,能够清晰观察其相邻组织的受侵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应用MSCT三期增强扫描评估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检查对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SCT检查对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5.42%;对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2.92%(60/87);对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7.92%。结论 MSCT检查可很好的显示结直肠癌的影像学特征,准确评估肿瘤分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肝脏平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行肝脏平扫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同定其它扫描参数,分别采用360mA和250mA进行扫描,然后统计分析两组主观质量评分、客观噪声和有效剂量(ED)之间的差异。结果A、B两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分别为(4.61±0.42)和(4.43±0.31),客观噪声分别为(10.23±1.39)和(10.72±1.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42,0.432,P〉0.05);B组有效剂量(6.31±0.98)mSv与A组(8.15±3.20)mSv相比明显降低了约22.6%(t=1.651,P〈0.05)。结论在肝脏CT平扫中,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明显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吉林医学》2015,(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影响CT诊断的因素。方法:对51例电子肠镜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的患者,术前CT行扫描及多平面重组,根据图像资料进行临床分期,并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CT术前诊断T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的Kappa值分别为T1期0.77,T2期0.61,T3期0.81,T4期0.92;N分期的Kappa值分别为N0期0.80,N1期0.67,N2期0.81。结论:MS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组图像能够很好地显示直结肠癌的部位、大小、形态、累及范围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等,能够对肿瘤术前分期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CT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直肠癌的CT影像表现,统计局部影像特点,邻近组织侵润情况及远处脏器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癌灶为腔内肿块15例,腔内肿块伴有肠壁增厚12例,肿瘤突破浆膜层并周围组织侵犯7例;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或伴有远处转移4例;与术后病理对照符合率为84.2%(32/38).结论多层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的诊断和分期与术后病理的对照一致性较高,因此术前CT增强扫描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