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DCE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9例乳腺患者行扩散加权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其MRI表现,探讨扩散加权、动态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扩散加权DWI扫描序列中,乳腺良恶性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明显结论:乳腺MR检查DWI序列和动态增强DCE结合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检出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收集在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61例,全部病例均行磁共振平扫、DCE扫描。 DCE用Fischer法评分及用BI-RADS法分级后判断良恶性,以病理结果对照,统计平扫加DCE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结果61例患者中,恶性40例,良性21例,平扫加DCE的诊断敏感性87.5%,特异性85.7%,准确率86.6%。结论磁共振平扫加DCE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序列对女性乳腺疾病性质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72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经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比较良、恶性乳腺疾病的形态及强化特征。结果 72例乳腺疾病患者,经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查出恶性疾病患者22例,良性疾病患者44例,诊断准确率为91.67%,敏感性为95.65%,特异性为89.80%;恶性乳腺疾病形态规则、边界不模糊、强化均匀所占的比例均低于良性乳腺疾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可有效显示乳腺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在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疾病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治疗乳腺疾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联合成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恶性31个,良性16个。所有病灶均行常规MRI、DCE-MRI及DWI。以术后标本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4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疾病定性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MRI及DCE-MRI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74.2%、87.1%,特异性为50%、62.5%,准确率为70%、78.7%。ROC曲线分析确定ADC良恶性诊断阈值为1.20×10-3mm2/s,ADC值诊断及联合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3.55%、87.1%,特异性为75%、81.3%,准确性为87.23%、85.1%。结论:①常规MRI及DCE-MRI诊断良恶性病变特异性较低,结合DWI综合诊断能提高特异性。②DWI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高,可作为乳腺癌的筛查序列。恶性病变ADC值多≤1.20×10-3mm2/s。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在乳腺疾病诊断中运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的诊断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经病例检查确诊为乳腺疾病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再选取20例体检正常健康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全体人员均接受MRI常规平扫、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正常乳腺和良、恶性乳腺的动态增强到秒特点。结果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DWI检查显示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100%(46/46),良性病变符合率为90%(18/20),敏感性为97%(64/66),对照组中特异性为10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技术能够有效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诊断,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5T MRI在动态增强扫描(DCE)、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联合应用(DCE+DWI)在肝癌治疗后检出复发微小癌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肝癌治疗后36例45个复发微小病灶的DWI及DCE扫描序列,与最终复发诊断结果对照,计算不同方法诊断复发微小肝癌(MHCC)的敏感度、特异度及Kappa值。结果 DCE在复发MHCC诊断中敏感度83.3%、特异度90.9%、准确性为88.9%,与最终诊断的Kappa值为0.857;DWI对复发MHCC判断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76.0%、准确性为62.2%,Kappa值为0.786;DCE+DWI对复发MHCC诊断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6.6%、准确度为93.3%,Kappa值为0.965。结论 1.5TMR检查(联合DWI+DCE)在诊断复发MHCC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优于单独DWI或DCE序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对临床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意义。方法对伴有乳腺肿块的80例患者(良性肿瘤40例,恶性肿瘤40例)行磁共振平扫T1W1、T2W1,Flash-3D动态增强扫描,分别对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与动态增强表现进行评估,绘制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判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后行弥散加权成像,计算弥散加权成像在不同b值时乳腺良性、恶性肿瘤ADC值,利用ROC曲线判定诊断阈值、敏感性、特异性;最后MRI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对肿瘤良恶性进行判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研究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动态增强扫描中,乳腺恶性肿瘤多为Ⅱ、Ⅲ型曲线,乳腺良性肿瘤多为Ⅰ、Ⅱ型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62.5%;b值800 s/mm2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75.0%;二者联合应用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90.0%。结论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可以提高临床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平扫与动态增强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淮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5例(106个病灶)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成像,且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估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动态增强成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态增强成像可为临床提供更为丰富的形态学特征,提升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治乳腺癌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85例乳腺疾病患者(94个病灶)为研究对象,行MRI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评估MRI平扫与MRI增强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 MRI平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1%、84.2%、83.0%。MRI增强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92.9%、94.7%、93.6%。MRI增强诊断准确率为93.6%显著高于MRI平扫的83.0%(χ2=5.148,P0.05)。结论 MRI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动态增强成像可以强化乳腺良恶性病变形态学特征,提高MRI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联合DWI扫描在宫腔积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确诊的宫腔积脓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对所有患者分别依据常规MRI联合DWI扫描、常规扫描联合DCE扫描和常规MR扫描、DWI联合DCE扫描读片分析,分别计算三种扫描方法准确度,并采用Fisher检验两两者比较差异。结果 常规MR、DWI扫描的准确率为68.2%,常规MR、DCE扫描的准确率为77.3%,常规MR、DWI联合DCE扫描的准确率为100%,三者间两两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DWI联合DCE扫描优于常规MR+DWI扫描、常规MR+DCE扫描;结论 常规MR+DWI联合DCE扫描能提高对宫腔积脓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MRI平扫结合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增生患者MRI常规平扫及DWI成像,测量肿块各序列的信号强度,DWI图像后处理ADC和eADC值。对照分析,得出所用序列对乳腺癌和良性增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平扫及DWI对乳腺病变的显示良好。病变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乳腺癌及良性增生鉴别DWI明显高于常规MR平扫(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平扫结合DWI成像有助于提高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对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不同检查序列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20例疑似肛瘘患者纳入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MRI检查,分别进行MRI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enhanced scanning, DCE)序列、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扫描,以手术诊断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和比较MRI常规平扫、DCE序列、3D-SPACE序列对肛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比较MRI常规平扫、DCE序列、3D-SPACE序列对肛瘘内口、肛瘘外口、瘘管分支的显示率。结果 120例疑似肛瘘患者中,有40例经手术诊断确诊肛瘘,其余80例患者为肛周脓肿。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DCE序列、3D-SPACE序列对肛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常规平扫(P<0.05),而DCE序列与3D-SPACE序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钼靶X线联合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经病理检查诊治的乳腺肿块患者62例,患者均进行钼靶X线检查、MRI平扫、MRI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检查,观察乳腺疾病分别在钼靶X线、MRI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准确率,分析钼靶X线检查联合动态增强MRI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钼靶X线检查准确诊断乳腺疾病患者43例,其诊断准确率为69.35%(43/62);MRI检查准确诊断乳腺疾病患者57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1.93%(57/62);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6.77%(60/62),高于单纯钼靶X线及动态增强MRI检查的准确率,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度高于钼靶X线检查,钼靶X线检查联合动态增强MRI检查能提高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及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相关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简易乳腺支架配合SPINE matrix线圈MRI动态增强减影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分别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DWI,对比分析其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及存在的不足。结果 MRI动态增强减影扫描以形状不规则、毛刺征、环形强化和Ⅱ型或Ⅲ型曲线作为诊断乳腺癌标准,其敏感度分别为78.4%、70.3%、94.6%和89.2%。DWI中b=0时病灶呈明显高信号,随b值增加病灶信号强度依次降低。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癌具有特征性的诊断价值;DWI具有重要辅助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3.0TMR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共计30个病灶进行f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利用常规T1WI与T2WI平扫影像,动态增强扫描(DCE)绘制时间-信号曲线,计算最大强化率,确定病灶范围,并分析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初步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展示表面扩张系数.结果:T1WI与T2WI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0%(3个)与53.3%(16个).动态增强扫描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6.7%(26/30),特异性为70%(21/30),诊断正确率为86.7%(26/30);本文所见,扩散敏感因子在(b)值600~1000s/mm2时,DWI均能很好的鉴别各类病灶.结论:MR平扫、动态增强相结合联合诊断能较好的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做出诊断,敏感性93.3%(28/30),特异性76.7%(23/30),诊断正确率90%(27/30)均较高;与DWI、MRS相结合的诊断可望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短TI反转恢复序列(STIR)成像联合检出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行磁共振MRI乳腺检查,评价DWI和STIR联合成像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假阴性率及诊断pT分期的敏感性。结果:50例病例中,48例DWI和STIR成像联合诊断为乳腺癌(敏感性为96%,假阴性率为4%)。诊断pT分期的敏感性分别为:pTis为66.7%,pT1为100%,pT2为95%,pT3—4为100%。pT2与pT3—4期间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病例(1例导管原位癌和1例浸澜性导管癌)误诊。结论:不管肿瘤的大小,MR非增强扫描(DWI和STIR成像联合)精确检出乳腺癌是可能的。非增强乳腺磁共振成像,即联合DWI和STIR成像将成为一项乳腺病变的临床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3.0 TMR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深度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2年7月~2014年5月74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MR资料,包括T1WI和T2WI、DCE和DWI序列(b=0、700、1 400、2 100),双盲法分析DCE、DWI联合常规MR序列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和术前分期,对照术后病理结果 ,计算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Mc Nemar配对卡方检验统计两者准确率的差异性。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分析两种成像方式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的影响因素。结果:DCE和DWI结合常规MRI序列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分别为70.1%和89.6%,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CE和DWI诊断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3.5%和82.4%,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CE和DWI评价肌层浸润深度时均不受混杂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多b值DWI联合常规MR序列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和术前分期准确性均优于DCE序列,应成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的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013年来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14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乳腺癌62例,良性肿瘤78例,且术前均行动态增强及弹性成像检查,将所得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分别获得弹性成像、动态增强及两者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80.8%,准确性80%;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77.4%,特异性78.2%,准确性77.9%;两种方法结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91.9%,特异性91%,准确性91.4%;弹性成像、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弹性成像、动态增强与两者联合的诊断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和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独一种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增强(DCE)扫描对前列腺癌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穿刺活检疑似前列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DCE-MRI与DW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不同b值的ADC值。结果以病理学活检为"金标准",DCE-MRI联合DW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33%、89.19%、91.46%,其敏感性与病理学比较无差异(P0.05);前列腺癌不同b值的ADC值均小于前列腺增生,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3.0T MRI多b值DWI与DCE-MRI在诊断前列腺癌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术前可有效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磁共振DCE检查与DWI检查在临床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疗效价值。方法对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采用DCE与DWI成像技术进行检查,详细观察患者磁共振DCE与DWI影像学成像特征。结果在检查肿瘤肌层浸润程度时,DWI成像整体检查准确率为91.54%、灵敏性为90.77%、阳性预测率为90.77%,明显高于DCE成像检查(77.69%、76.15%、83.08%),P0.05。且在肿瘤分期检查时,DWI成像检查准确率为93.85%,明显高于DCE成像检查(79.23%),P0.05。结论运用磁共振DWI成像技术在检查子宫内膜癌分期情况与肌层浸润程度时,其临床诊断价值显著优于磁共振DCE成像检查,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