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未经治疗的63个乳腺病变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绘制TIC曲线,测量病灶的ADC值,并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各TIC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ADC值联合TIC曲线综合诊断与TIC或ADC值单独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DC值与TIC曲线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对鉴别乳腺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4例乳腺病变(113例恶性和61例良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并开展DCE-MRI及DWI扫描,比较DCE-MRI(形状、边缘、强化均匀度、TIC)、DWI(ADC值)中的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差异,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DCE-MRI、DWI、DCE-MRI联合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乳腺病变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强化均匀所占的比例均低于良性乳腺病变(P<0.05);良性与恶性病变的TIC分型相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病变ADC值高于恶性病变(P<0.05);DCE-MRI联合DW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DCE-MRI及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对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扩散峰度成像(DKI)、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良性组(n=63)和恶性组(n=59)比较良恶性乳腺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扩散峰度值(MK)、平均扩散率(MD)值。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ADC、MK、MD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 结果 良性组ADC、MD值显著高于恶性组,MK值明显低于恶性组(P<005);且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状、边缘及强化方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 ADC、MK、MD中,以MK值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最高,以ADC值最低;联合应用上述参数,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MK+MD+ADC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016%。 结论 MRI检查DKI、DWI成像参数均可有效鉴别诊断乳腺癌,DKI成像参数的诊断效能高于DWI,联合二者可提高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定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例女性正常志愿者(对照组),60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病变18例,恶性肿瘤4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MRI常规平扫、弥散加权成像(b值分别为500、1000 s/mm2)及动态增强扫描,比较正常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的ADC值,同时分析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1)全部病变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DWI显示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 (46/46),良性病变符合率90% (18/20);DWI诊断敏感性达97%(64/66),对照组诊断特异性达100% (20/20).(2)b=500 s/mm2时,正常乳腺及良、恶性乳腺病变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43,P=0.00);b=1000 s/mm2时,正常乳腺及良、恶性乳腺病变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46,P=0.00).不同b值下,良性病变ADC值均高于恶性(P<0.05),正常乳腺高于良、恶性病变(P<0.01).(3)良性、恶性病变患者DCE-MRI图像上所显示的病变部位形状、边缘、强化形式、早期峰值强化率和曲线类型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测定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6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行3.0 T MRI平扫,DCE-MRI及DW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CE-MRI检查、DWI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本组62例患者,共71个病灶,其中乳腺恶性病变40例(46个病灶),乳腺良性病变22例(25个病灶),恶性病灶中以浸润性导管癌(43.40%)为主,良性病灶中以纤维腺瘤(36.00%)为主;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边缘状态、病灶强化程度、TIC类型及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病灶的形态、乳头受累、皮肤增厚、腋窝淋巴结肿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及DWI单独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78.26%、89.13%),特异度(76.00%、64.00%)、准确率(77.46%、80.28%)均低于二者联合诊断(灵敏度91.30%、特异度92.00%、准确率91.5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MR,Magnetic resonance)弥散加权成像(DWI,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和表观弥散系数(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诊断椎体压缩骨折良恶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和89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MRI常规序列及DWI的影像资料统计学分析。结果 1、通过DWI信号强弱判断椎体病变的良恶性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3(p>0.05);2、在b=400s/mm2时,只是感染性病变和恶性肿瘤分别所致的压缩骨折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93,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的AD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采用常规MRI和采用常规MRI联合DWI时,在诊断椎体病变方面有显著差异,P=0.048(P<0.05)。结论通过DWI成像技术和测量ADC值,可做为鉴别椎体压缩骨折的良恶性一种新的诊断途径和标准;常规MRI序列与DWI技术相结合具有敏感度高、特异度强,在临床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RI平扫结合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增生患者MRI常规平扫及DWI成像,测量肿块各序列的信号强度,DWI图像后处理ADC和eADC值。对照分析,得出所用序列对乳腺癌和良性增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平扫及DWI对乳腺病变的显示良好。病变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乳腺癌及良性增生鉴别DWI明显高于常规MR平扫(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平扫结合DWI成像有助于提高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石爱军 《西部医学》2017,29(4):556-560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 M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肌骨系统良恶性病变的特异性与准确度。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的肌骨肿瘤患者80例,依照确诊结果分为恶性组35例和良性组45例。采用DCE MR和DWI分别对患者的ADC、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TIC)等参数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方法联用及单独使用对肌骨系统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敏感度及准确度。 结果 恶性组的ADC值、SEE值及Slope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绘制得出ADC最佳诊断阈值为115.43×105m2·s1。两组间DER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中TIC曲线类型III型为主,占总比例的89.1%;良性病变组中TIC曲线I型为主,占总比例的57.7%,两组TIC曲线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 MRI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7.09%,84.77%,89.02%;DWI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8.65%,85.01%,81.68%;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单用检测结果,分别为91.33%,94.22%,90.18%。结论 采用DCE MRI以及 DWI进行肌骨系统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与检查具有鉴别价值,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41个病灶)乳腺病变患者的MRT1WI、T2WI、DWI(b值=800 s/mm2)和MRI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对病灶信号特征、ADC值和增强TI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41个病灶中,TICⅠ型曲线,良性10个,恶性0个;Ⅱ型曲线,良性10个,恶性4个;Ⅲ型曲线,良性3个,恶性15个;Ⅳ型曲线,2个病灶均为良性病变。病灶的ADC值>1.2×10-3mm2/s的24个(其中良性21个,恶性3个);ADC值<1.2×10-3mm2/s的18个(其中恶性16个,良性2个)。结论:MRI动态增强联合DWI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增强TIC类型和ADC值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郭珺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400-3401
目的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肌肉骨骼病变患者良、恶性术前鉴别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宁陵县人民医院诊疗的肌肉骨骼病变患者62例,均行DWI、DCE-MR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DWI、DCE-MRI单独诊断与DWI联合DCE-MRI联合诊断的结果、效能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 62例肌肉骨骼病变患者经病理诊断为良性27例、恶性35例;DWI检出恶性病变30例、良性病变32例;DCE-MRI检出恶性病变33例、良性病变29例;联合诊断检出恶性病变34例、良性病变28例;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4.29%,高于DWI单独检测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准确度为85.48%,与DWI、DCE-MRI单独检测的72.58%和77.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为74.01%,与DWI和DCE-MRI单独检测的77.78%和7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病变ADC值低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WI联合DCE-MRI诊断良、恶性肌肉骨骼病变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增强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脊椎良恶性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椎良恶性压缩性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103个病变椎体均行MRI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良性组25例44个骨折椎体,恶性组18例31个椎体,结核组20例28个椎体,正常对照组63例共63个椎体。分析病变椎体与正常椎体DWI信号特点,定量分析比较各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病变组A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与结核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成像ADC定量测定能在很大程度帮助鉴别脊椎骨折的病因。DWI的信号改变不能非常准确地鉴别良恶性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的62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病变,良性34例,恶性28例,均接受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常规MRI检查,取弥散敏感系数(b)值为600 s/mm~2、1 000 s/mm~2时,计算病灶检出率,并比较不同b值下及正常腺体和良恶性病变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b值为1 000 s/mm~2时,病灶检出率为95.16%(59/62),明显高于b值为600 s/mm~2时的74.19%(4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 000 s/mm~2时,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b值为6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的恶性病变ADC值比较,b值为1 000 s/mm~2恶性病变的ADC值低于b值为6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的正常腺体组织ADC值明显高于良恶性病变,且良性病变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高b值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MR动态增强联合加权扩散在乳腺病变分级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MR动态增强联合加权扩散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动态增强联合加权扩散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病变分级的诊断价值,并对比良、恶性乳腺病变的形态及强化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弥散系数(ADC值)。结果:MR动态增强联合加权扩散对乳腺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1.3%,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88.9%,阳性预测值为80.6%,阴性预测值为98.0%;MR动态增强联合加权扩散对乳腺病变分级诊断的准确率为83.8%,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83.3%。乳腺恶性病变患者的病灶不均匀强化率61.5%、病灶形态不规则率65.4%及边界不清晰率76.9%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20.4%、29.6%、22.2%,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Ⅱ型TIC曲线比例19.2%、2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患者Ⅰ型TIC曲线比例15.4%显著低于良性病变患者66.7%,乳腺恶性病变患者Ⅲ型TIC曲线比例65.4%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11.1%,乳腺恶性病变患者ADC值(0.9±0.3)mm~2/s显著低于良性病变患者(1.4±0.6)mm~2/s,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病变患者采用MR动态增强联合加权扩散进行诊断,不仅能有效鉴别出病变的良、恶性,且还能对病变分级进行准确诊断,从而能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乳腺病变患者(浸润性导管癌45例,纤维腺瘤19例)临床病例,另选取同期正常乳腺2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于术前1周行3.0TMRI平扫、DWI(弥散敏感因b=1000s/mm~2)、DCE-MRI检查,测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值),并与检查后经手术或穿刺获得病理结果。结果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浸润性导管癌与对照组、纤维腺瘤与对照组各组间ADC值、K~(trans)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ADC值联合K~(trans)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单独使用ADC值及K~(trans)值鉴别。结论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K~(trans)值与DWI定量分析ADC值联合诊断,不仅可反映肿瘤形态学信息,还可反映肿瘤内部细胞水平及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预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多模态成像对乳腺超声BI-RADS 4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超声BI-RADS 4类病变的MRI影像学特征,计算联合病灶边缘、强化分布特征、TIC曲线、AVS、ADC值(方法A)及以TIC曲线为主,其他征象为辅(方法B)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 117例病灶MRI共检出115例病灶,其中恶性61例,良性54例,方法A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88.5%,特异度85.2%,准确率87.0%;方法B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93.4%,特异度90.7%,准确率92.2%。结论 以TIC曲线为主,其他征象为辅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高于几种征象联合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模态MR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上的鉴别价值,并对多模态MR成像技术的参数和乳腺癌预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某院2021年3月-2021年11月收治的患有乳腺病变的59例(67个病灶)患者,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多模态MR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之间的MR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之间的统计学差异进行分析;并分析ADC值和乳腺癌患者预后因子(肿瘤直径、肿块病理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病理检测后,67个病灶中共确诊35个恶性肿瘤、32个良性肿瘤。在本研究中恶性病变患者的ADC值显著小于良性病变,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临界值是0.983×10-3mm2/s,即当ADC值<该值时乳腺病灶是恶性病变。在本研究中恶性病变的主要TIC类型是Ⅱ型与Ⅲ型,良性病变的主要TIC类型的Ⅰ型,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DWI-ADC和DCE-TIC联合应用时则其诊断准确率最高,其诊断效能较为显著(P<0.05)。IDC肿块在DWI(b=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法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并与常规DWI检查对比。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例乳腺肿块患者(单发病灶23例,多发病灶8例,总病灶41个,良性病变23个,恶性病变18个),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行乳腺多b值DWI成像扫描,图像质量佳,并获得病理结果。后处理获得IVIM模型及常规扩散加权成像参数:单纯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t检验分析良恶性病变各参数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参数鉴别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病变的ADC、D值均高于恶性病变,而f值高于恶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7)。D、ADC、f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0.778、0.714,其中D值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且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佳。结论:采用IVIM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可为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提供更多定量信息,对鉴别病变良恶性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基于多模态MRI图像特征的简易评分模型,为肿块型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简便有效的工具。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肿块型乳腺病变的MRI资料,其中40例来自良性肿块病变,51例来自恶性肿块病变。对比良恶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找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最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多模态MRI简易评分模型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具有组间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良恶性组肿块形状、边缘、最大径、早期强化比值、达峰时间、内部强化类型、TIC曲线、ADC值)。经ROC曲线分析,筛选出AUC值大于0.8的指标(边缘,ADC值和TIC曲线),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了乳腺MRI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回归模型。该模型具有很高的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6%和96%。结论基于乳腺肿块ADC值、边缘、TIC曲线的的多模态MRI评分模型,可便捷有效地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具有较大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结合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多b值DWI扫描及DCE-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多b值DWI扫描、DCE-MRI及两者联合扫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当b值为500、800、1000s/mm2时,乳腺良性病变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显著高于恶性病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当b值为800s/mm2时,其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1.3%、90.0%、84.6%;DCE-MRI扫描对良恶性乳腺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0.6%、75.0%、84.6%;两者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6.9%、100.0%、98.0%,联合诊断准确度显著高于单纯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成像(P0.05)。结论 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DWI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两者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X线联合MRI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包括乳腺良性病变49例,乳腺恶性病变21例。统计乳腺良恶性病变X线征象、乳腺良恶性病变MRI检查的TIC分型。比较乳腺X线单独检查与乳腺X线联合MRI检查诊断乳腺恶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结果乳腺良性病变肿块边界清晰、形态呈圆形、无钙化的比例均高于乳腺恶性病变,乳腺恶性病变肿块边界模糊、形态呈分叶状、钙化的比例均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良性病变MRI检查TIC表现为Ⅲ型>Ⅱ型>Ⅰ型,乳腺恶性病变MRI检查TIC表现为Ⅲ型<Ⅱ型<Ⅰ型。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均低于X线联合MRI检查诊断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良性病变X线征象主要为肿块边界清晰,形态呈圆形,基本无钙化灶。乳腺恶性病变X线征象主要为肿块边界模糊,形态呈分叶,多伴有钙化灶。乳腺良性病变MRI检查TIC多为逐渐缓慢增强Ⅲ型,乳腺恶性病变MRI检查TIC多表现为速升、速降Ⅰ型。乳腺X线联合动态增强MRI对鉴别乳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