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喉癌CT灌注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喉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经临床活检证实的喉癌病例23例,行术前CT灌注检查并计算各灌注参数(BF、BV、MTT、PS)值,术后取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证实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VEGF积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分别对喉癌组织和正常肌肉组CT灌注参数以及喉癌组织CT灌注参数和喉癌术后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积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各CT灌注参数值与VEGF积分的相关性。 结果 喉癌组织和相应区域正常肌肉间各灌注参数BF值、BV值、MTT值及PS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喉癌的灌注参数明显高于正常肌肉(P<0.05)。喉癌的灌注参数的BF值和BV值与其VEGF积分呈正相关(r=0.502,0.327,P<0.05),MTT值与其VEGF积分呈负相关(r=-0.511,P<0.05),而PS值与其VEGF积分无相关性(r=0.275,P>0.05)。 结论 喉癌CT灌注参数BV、BF值与其VEGF积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血供情况,术前通过CT灌注成像观察其参数值可以明显提高术前喉癌检查的准确性以及对指导临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CT灌注成像表现及其生物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胰腺癌CT灌注值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 正常胰腺42例,胰腺癌患者18例,行多层螺旋胰腺CT灌注检查,采用螺旋CT自带软件绘制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ROI强化峰值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流容积(BV)、灌注起始时间(TTS)、达峰时间(TTP)、渗透性、patlak血流容积(pBV)的平均值.选择20例(胰腺癌组11例,慢性胰腺炎9例)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同的组织层面切片,行CD34、VGE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CT灌注成像表现与MVD、VEGF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胰腺癌组的BF、BV、pBV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1),胰腺癌组的渗透性高于正常胰腺组 (P<0.01);两组间的灌注起始时间和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例慢性胰腺炎的MVD为(13.8±9.6),11例胰腺癌的MVD为(30.5±1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在胰腺癌呈强阳性表达者8例,弱阳性表达者3例,在慢性胰腺炎中呈强阳性表达者1例,弱阳性表达者8例,VEGF的表达阳性率在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患者MVD(中位数40.2)与BF(中位数26.9)、TTS(中位数14.8)和TTP(中位数145.3)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0.63和0.45,P均<0.05),VGEF(中位数为4.3)表达与BV(中位数18.2)呈负相关(r=-0.39,P<0.05). 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MVD、VEGF与CT灌注值相关,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肿瘤微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CT灌注参数与血管新生、细胞增殖以及肿瘤负荷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通过CT灌注成像测定肺癌病灶及健侧肺组织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峰值时间(TTP),收集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测定血管新生分子、细胞增殖分子的表达量。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病灶组织的BV、BF显著高于健侧肺组织,TTP显著短于健侧肺组织;非小细胞肺癌病灶组织中PCDGF、bFGF、FGFR、VEGF、VEGFR、TCF3、Skp2、Livin、Survivin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与BV、BF呈正相关,与TTP呈负相关。结论:CT灌注参数BV、BF、TTP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灶内血管新生分子、细胞增殖分子的表达密切相关,对血管新生、细胞增殖具有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癌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管腔化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管腔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6例肺癌结节进行CT灌注成像,记录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最高增强值(PEI),将各值分别与肺癌的微血管密度(MVD)、未形成完整管腔的MVD以及分化程度做相关性分析;将36例肺癌按灌注参数高低分为高灌注组与低灌注组,分析2组微血管管腔化程度和分化程度的差异。结果:36例肺癌结节灌注参数BF,BV和PEI的值分别为(39.7±11.5)mL/(100 mg·min),(8.6±3.8)mL/100 g 和(20.1±8.6)HU。PEI与MVD呈正相关(r=0.645,P<0.01),BF与MVD呈负相关(r=-0.280,P=0.048);BF,BV,PEI与未形成完整管腔的MVD均呈负相关(均P<0.05),其中BF与未形成完整管腔的MVD相关性最高(r=-0.882,P<0.01)。高灌注组中未形成完整管腔的MVD低于低灌注组,2组MVD无明显差别。BF,BV,PEI与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其中BF与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最高(r=-0.751,P<0.01)。结论:CT灌注成像有助于判定肺癌分化程度与血管生成状态,其病理基础主要与病变微血管管腔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r)治疗兔VX2肝癌模型和临床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T灌注参数(BF、BV、PS)的变化情况.方法 60例兔VX2肝癌模型均分为三组,单纯TACE治疗组、联合治疗组(TACE联合Endostar)、对照组.40例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均分为两组,单纯TACE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TACE联合Endostar).分析各组实验动物或病例在治疗前后病理免疫组化(VEGF、MVD)和CT灌注扫描(BF、BV、PS)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三组兔VX2肝癌模型、两组HCC患者在BF、BV、PS和VEGF、MVD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兔VX2肝癌模型、HCC患者)的VEGF、MVD均较单纯TACE组降低,BF、BV、PS均较单纯TACE组升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联合Endostar可以有效抑制兔VX2肝癌模型和临床HCC TACE术后的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几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白萍 《四川医学》2014,(8):1054-1056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前后灌注参数值的改变,评估CT灌注成像在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30例,分析其化疗效果和化疗前后CT灌注成像参数值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PR 2例、CR 10例、SD 13例和PD 5例。化疗前有效组患者BF值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BV、MTT及P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化疗后BF值下降、MTT值升高,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V和PS值治疗前后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患者化疗前后BF、BV、MTT和PS值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非小细胞肺癌的血供情况,化疗前高血流量状态及化疗后平均通过时间升高提示其对化疗反应相对敏感,近期疗效好,缓解率高。  相似文献   

7.
闫少宁  平学军  刘云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2):118-120,9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血管生成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周围型NSCLC(肺部恶性结节/肿块),记录MS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对42例NSCLC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MVD),对NSCLC的MVD计数与CT各项灌注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42例NSCLC的免疫组化MVD计数与BV、BF、PS之间呈显著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NSCLC的CT灌注参数能够评价肿瘤微血管生成情况,是一种无创性、理想的活体肿瘤血管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给予化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双源CT灌注成像检查,根据化疗效果分为敏感组(n=81)和不敏感组(n=4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双源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双源CT灌注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敏感组BF、PS、BV均高于不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F、PS、BV均低于治疗前,且敏感组低于不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BF、PS、BV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0.824、0.803、0.932,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参数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评价在甲状腺病变中应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甲状腺CT平扫定位检查以及灌注成像检查,对比分析良恶性结节患者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灌注达峰时间(TTP)等各项灌注参数平均值以及时间-密度曲线(TDC)波形差异。结果良性结节患者BF及BV灌注参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良性结节患者PS水平明显低于恶性结节患者,但TTP水平明显高于恶性结节患者,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肾癌与乏脂肪型肾错构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7月到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肾实质内病变病例78例,其中肾癌28例(肾癌组),乏脂肪型肾错构瘤(肾错构瘤组)50例,两组都进行常规CT扫描、CT灌注成像和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常规CT扫描显示肾错构瘤组的杯口征与劈裂征阳性率分别为82.0%和72.0%,而肾癌组分别为21.4%和25.0%,肾错构瘤组明显高于肾癌组(P0.05)。CT灌注成像参数检测显示肾错构瘤组的BF、BV、PS值均低于肾癌组,而MTT值明显高于肾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肾错构瘤组的MVD计数与VEGF OD值明显低于肾癌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肾癌、乏脂肪型肾错构瘤的PS、BV、BF值和肿瘤的VEGF OD值、MVD计数有着正相关的关系(P0.05),MTT值与VEGF OD值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在肾癌与乏脂肪型肾错构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能准确地反映肾实质内病变内微血管的生成及肿瘤的血流状态,且与免疫组化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在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肺癌病理分型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经病理证实的40例周围型肺癌,其中腺癌25例,鳞癌15例,记录术前MS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对40例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对腺癌组与鳞癌组的MVD计数及CT各项灌注参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肺腺癌MVD计数高于鳞癌,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各项灌注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参数对于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分型尚无明确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化疗疗效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于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的NSCLC患者,分析患者CT灌注成像图像与数据,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CT灌注成像评估患者放化疗疗效的价值。结果治疗后,80例患者血容量(BV)、血流量(BF)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对比剂达峰时间(TTP)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缓解患者BV、BF降低率均高于未缓解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V降低率与BF降低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6与0.914,在BV降低率47.37%、BF降低率21.53%时疗效评价效能最佳,敏感度分别为94.70%和89.50%,特异度均为91.30%。结论 CT灌注成像BV降低率与BF降低率在NSCLC患者放化疗疗效评价中具有较高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肾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与MVD、VEGF和Ki-67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患者20例作为健康组;对患者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级肾癌患者与健康组灌注参数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级肾癌患者中MVD、VEGE、Ki-67表达关系,以及其和MSCT灌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肾癌组中1级,2级患者BF、r BV、Pm、TTP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肾癌患者中BF、r BV、Pm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计数随肾癌级别上升逐渐上升(P<0.05),与MVD计数呈正相关性(P<0.05);Ki-67表达也随级别增加而高表达越多,为正相关(P<0.05);VEGF表达随级别增加而增加,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显示,MVD、Ki-67与CT灌注BF、r BV、Pm参数呈正相关(P<0.05);VEGE与肾癌患者BF为正相关(P>0...  相似文献   

14.
CT灌注成像对评估原发性骨肿瘤血流灌注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 imaging,CTPI)可以得到体内动态的定量血流参数,但用于骨肿瘤的研究报道很少。文中通过应用CTPI来评价各种原发性骨肿瘤的血流灌注,并进一步探讨各灌注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原发性骨肿瘤的患者,治疗前行CTPI检查,获得肿瘤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和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灌注参数。其中28例为骨肉瘤,11例为软骨肉瘤,8例为骨巨细胞瘤。对3组间灌注参数基础值数据用one-way ANO-VA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的TDC明显不同,且3组间BF、BV、TTP和PS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肉瘤组与骨巨细胞瘤组的BF、BV及PS值显著高于软骨肉瘤组(P均<0.05),而TTP值显著低于软骨肉瘤组(P均<0.05)。骨肉瘤组的BF、BV及TTP值与骨巨细胞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PS值显著低于骨巨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与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成像中诊断价值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与CT灌注成像检查,其中多层螺旋CT扫描包括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对比平扫、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对比分析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密度、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检测值。结果在多层螺旋CT扫描中,胰腺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最高,胰腺期、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大于平扫、动脉期对胰腺癌的检出率(P0.05);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密度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胰腺期的CT差值显著大于动脉期、门脉期(P0.05);多层螺旋CT平扫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的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CT灌注成像中,胰腺癌组织的BF、BV及PS的检测值小于正常胰腺组织,MTT的检测值大于正常胰腺组织;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灌注参数BF、BV、MTT及PS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模型中CT能谱成像参数与灌注参数及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只种植VX2肝癌的大白兔,于种瘤后第14天行能谱及灌注一站式扫描,同时获得CT灌注图像和CT能谱图像。对肿瘤周边CT强化较明显区域行CD34的免疫组化染色,根据CD34阳性结果计数测定MV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能谱图像肿瘤的碘基值与灌注参数值及MVD值的相关性。结果瘤组织动脉期碘基值与BV、BF、HAF、PS及MVD值呈正相关(P均<0.05),与MTT呈负相关(P<0.05);瘤组织静脉期碘基值与BV、BF、PS及MVD值呈正相关(P均<0.05),与HAF、MTT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CT能谱图像碘基值与灌注参数及MVD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反映肿瘤的血供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喉癌术后复发患者CT灌注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喉癌术后复发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6年3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喉癌术后半年内定期复查经临床明确诊断的喉癌复发病例40例,未复发病例20例,复查时均行CT灌注检查并计算各灌注参数(BF、BV、MTT、PS)值,同时抽取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e-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血清中的VEGF含量。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分别对喉癌术后复发组织和未复发喉癌组织CT灌注参数和喉癌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各CT灌注参数值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术后复发喉癌组织和术后未复发喉癌组织间各灌注参数BF值、BV值、MTT值及P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复发喉癌组织的灌注参数明显高于未复发喉癌组织(P<0.05)。术后复发喉癌的灌注参数的BF值和BV值与其血清VEGF含量呈正相关(r=0.471、0.389,P<0.05),MTT值与其VEGF含量呈负相关(r=-0.427,P<0.05),而PS值与其VEGF含量无相关性(r=0.302,P>0.05)。 结论 喉癌术后复发组织CT灌注参数BV、BF值明显高于未复发组织,且与其血清VEGF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血供情况,喉癌术后复查通过CT灌注成像观察其参数值及血清VEGF含量可以明显提高早期发现及诊断喉癌术后复发的准确性以及指导临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低剂量CT灌注成像在早期评估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以21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按照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在治疗前后患者进行低剂量CT灌注成像扫描。记录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低剂量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治疗后有效组和无效组低剂量CT灌注成像参数,使用ROC曲线分析低剂量CT灌注成像参数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评价效能。结果 68例患者经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后,1例完全缓解,35例部分缓解,28例稳定,4例进展,临床控制率为52.94%(36/68);68例患者治疗后对比剂达峰时间(TTP)短于对照组,血容量(BV)、强化峰值(PEI)、灌注值(perfusion)均小于治疗前(P0.05);有效组治疗后TTP短于无效组,BV、PEI、灌注值均小于无效组(P0.05);根据ROC曲线知,TTP、BV、PEI、灌注值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0.734、0.718、0.744、0.886,特异度分别为84.33%、81.56%、77.78%、82.54%、88.57%,敏感度分别为72.87%、70.12%、68.75%、71.56%、80.65%(P0.05)。结论低剂量CT灌注成像有利于早期评估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对肾癌的灌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癌的灌注特点。方法: 对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患者(肿瘤组)和22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所得数据送入Advanced Workstation 4.2工作站,应用perfusion3软件分别测量肿瘤组与对照组肾皮质、髓质的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系数(PS)、强化峰值(PV)和峰值时间(TTP)。结果:肿瘤组BF、BV、MTT和PS与对照组肾皮质、髓质的相应灌注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TTP与对照组肾皮质TTP差异无显著性,而PV差异有显著性。肿瘤组BF低于对照组肾皮质、高于肾髓质;BV高于对照组肾皮质及肾髓质;MTT与PS高于对照组肾皮质、低于肾髓质;PV低于对照组肾皮质;TTP高于对照组肾皮质。结论:肾癌CT灌注参数BF、BV、MTT、PS、PV和TTP不同于正常肾皮、髓质,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MS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正常胰腺64排螺旋CT灌注参数特征。方法:对非胰腺疾病60例患者行胰腺64排MSCT灌注扫描及常规双期增强扫描,计算出BF,PEI,TTP,BV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分析正常胰腺的灌注参数及特点。结果:正常胰腺的BF值随着年龄的增大呈明显下降趋势,且灌注参数BF值与年龄呈负相关。TTP值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之间PEI、BV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正常胰腺胰头部和胰体尾部BF、PEI、TTP、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方法简单可行,能反映胰腺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