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iu B  Liu CW  Song XJ  Guan H  Shen K  Miao Q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153-157
目的评价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时的诊断和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自2000年7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6例累及下腔静脉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结果6例患者中3例行Ⅰ期,2例行Ⅱ期手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或并发症,其中4例患者的原发肿瘤和静脉内瘤栓完整切除,1例患者因多次手术,肿瘤与盆腔粘连严重,残余少许肿瘤,但术后给予抗雌性激素治疗后,瘤体有明显缩小。所有患者术后均复发。结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极为少见,血管外科临床医师应当对该病有足够的重视,该病累及下腔静脉时可以选择多种治疗方式,手术是最佳选择,能否完整切除瘤体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累及右侧心腔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华  张超纪  杜振宗 《北京医学》2006,28(9):513-516
目的探讨累及右侧心腔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累及右侧心腔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采用腹部B超和心脏超声、增强CT等检查。手术治疗官分期进行,一期行心脏及下腔静脉肿瘤切除术,二期于术后1个月行子宫切除并盆腔清扫术。结果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例随访3年,另1例随访4.5年,均存活。结论累及右侧心腔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罕见,详尽的术前检查、分期手术切除以及相关学科的协作是根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V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X线、超声、CT及核磁共振成像特点.结果 9例患者中5例为首次发病,4例为复发患者.5例有子宫肌瘤病史.所有患者初发或复发病程中累及下腔静脉.7例患者病程中肿瘤通过下腔静脉进入心脏,其中6例经盆腔血管进入下腔静脉.首发症状4例表现为心慌气短,2例为下肢肿胀,2例为腹胀,1例为月经量增多.超声表现为盆腔(子宫)和(或)受累静脉及心腔内低回声占位,其内可见血流.CT表现为相应部位低密度占位,增强后不均匀强化.核磁共振成像表现为相应部位等T1稍长T2信号占位,静脉内流空信号消失.结论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具有特定的临床病史及好发部位.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手术计划制定和随访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伸至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式;提高对延伸至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例延伸至心脏内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临床资料、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一期一站式经胸腹联合切口行"子宫、附件、盆腔肿物切除+心脏、下腔静脉肿物取出术",另1例患者手术分2期进行,一期先行"右心房肿物切除+三尖瓣成形术",术后1周二期行"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下腔静脉肿物取出+右侧输尿管支架植入术"。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康复出院。结论:延伸至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少见,彻底切除瘤体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手术需多学科联合,可一期一站式完成,也可分期分站式完成,2种手术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侵犯心血管系统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侵犯心血管系统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点及MS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病例CT平扫均表现为子宫及子宫旁团块影,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增粗、迂曲的子宫或卵巢静脉影,子宫旁病灶由下至上向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室)蔓延,形如麻绳、拐杖头,其中1例可见瘤体进入肺动脉。结论 "麻绳"征、"拐杖头征"作为侵犯心血管系统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较为特殊的影像学,结合子宫及子宫旁肿块影及临床病史,可以在术前对侵犯心血管系统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并对术前手术评估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累及右侧心腔的静脉平滑肌瘤病罕见并具有潜在致命性、激素依赖性及沿血管腔蔓延的特点,以手术治疗和内分泌治疗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最佳疗法并有望改善预后。文章报道1例累及右心房的静脉平滑肌瘤病病例,经心脏超声、胸部和腹部CT、CT血管造影、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予三苯氧胺联合诺雷德内分泌治疗并行分期手术;一期行心脏及下腔静脉肿瘤切除术获成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学来源的肿瘤侵犯肾上段下腔静脉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2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11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8例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31例,年龄26~76(50.1±12.8)岁,患者均得到病理确诊,并接受开放或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50例患者完成手术切除,1例患者术中中止手术.32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中,单纯取栓30例,切除下腔静脉2例(1例右侧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未行下腔静脉重建,1例左侧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下腔静脉重建);11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中,6例因肿瘤侵犯静脉壁而切除下腔静脉并行人工血管置换,4例切除肿瘤侵犯的部分下腔静脉壁并缝合重建,1例术中探查后无法切除肿瘤而中止手术;8例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均未行下腔静脉切除及重建.随访1~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4.4%(27/32)、63.6%(7/11)和100.0%(8/8).围手术期死亡4例,其中术中肾癌下腔静脉癌栓脱落并在围手术期死亡2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及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肝淤血导致术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各1例;随访期间死亡5例,均死于肿瘤转移.结论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和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在人口学、侵犯血管情况、癌栓/瘤栓脱落风险、疾病预后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手术,但目前尚无在术前评估手术难度、避免癌栓/瘤栓脱落及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少见生长方式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寄生性平滑肌瘤6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3例、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3例和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2例,分析这些少见生长方式子宫平滑肌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寄生性平滑肌瘤发生在盆腔腹膜,与子宫相分隔;6例CT平扫呈等密度,增强呈中度强化;2例MRI与臀肌比较,T1WI/T2WI呈等信号。3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均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1例左肾静脉受累,2例经静脉累及到右心房,1例经右心房累及到右心室;CT示下腔静脉扩张,增强显示血管内和右心腔内充盈缺损,呈"血管内血管"征;2例MRI显示腔静脉扩张,流空效应消失。3例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表现为腹膜多发结节(直径约1-2 cm)2例,腹膜和腹膜后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和肿块1例。2例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表现肺多发转移灶,1例胸膜受累。结论:在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的女性,影像学表现局部病变进展或转移时,应考虑到子宫平滑肌瘤的一些少见生长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少见生长方式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寄生性平滑肌瘤6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3例、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3例和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2例,分析这些少见生长方式子宫平滑肌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6例寄生性平滑肌瘤发生在盆腔腹膜,与子宫相分隔;6例CT平扫呈等密度,增强呈中度强化;2例MRI与臀肌比较,T1WI/T2WI呈等信号.3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均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1例左肾静脉受累,2例经静脉累及到右心房,1例经右心房累及到右心室;CT示下腔静脉扩张,增强显示血管内和右心腔内充盈缺损,呈"血管内血管"征;2例MRI显示腔静脉扩张,流空效应消失.3例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表现为腹膜多发结节(直径约1-2 cm)2例,腹膜和腹膜后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和肿块1例.2例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表现肺多发转移灶,1例胸膜受累. 结论:在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的女性,影像学表现局部病变进展或转移时,应考虑到子宫平滑肌瘤的一些少见生长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来源于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8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经病理确诊的子宫静脉起源的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3.14±5.28)岁;8例患者均(100%)有生育史;1例患者有子宫切除手术史;6例(75.0%)患者就诊时无临床症状,在超声检查或妇科检查时发现;1例患者因胸闷、气促、双下肢浮肿由外院转至我院心外科,后由CT明确诊断。术前无确诊病例,所有患者均由术后病理诊断。手术方式: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1例行经腹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2例行全子宫+单侧附件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肿物切除+子宫静脉内肿物切除,1例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行子宫静脉肿物切除,1例体外循环下行右心房+下腔静脉血管平滑肌瘤切除。术后1例失访,随访的7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结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发病率低,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治疗是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可切除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可切除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X线征象进行分析。方法 :对 2 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胃肠道造影及CT征象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总结。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腺癌 2 2例 ,平滑肌肉瘤 3例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例。描述包括肿瘤的部位 ,造影X线表现 (黏膜破坏 ,充盈缺损及龛影 ,管腔不规则狭窄 ,肠腔外改变等 )及CT表现 (肠壁增厚肠腔狭窄 ,局部肿块 ,梗阻性改变及转移 )。不能手术切除的影像学征象为 :肿瘤直径大于 6cm ;腹腔、系膜淋巴结成团肿大 ;腔静脉、肠系膜动静脉等重要血管管径被包绕大于 2 / 3时。结论 :CT与X线造影对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 ,肿瘤的继发征象的术前评价 ,能够提供能否手术切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其生长方式类似恶性肿瘤,达下腔静脉甚至累及右心腔者非常罕见,具有潜在的致命性.本文报道1例伴有心脏受累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患者41岁,女性,因"间断右上腹疼痛,伴双下肢轻度肿胀20天"入院.既往有子宫肌瘤及子宫次全切除病史.超声心动示:右心房内可见团块,与心腔无黏连,左室射血分数60.00%.腹部CT示:下腔静脉全程、左侧髂总、髂内静脉内软组织肿物,病变卜极达右心房,增强扫描示肿物有明显强化.妇科及盆腔血管彩超可见下腔静脉下段、左侧髂总静脉内占位,左侧附件区髂内、外静脉之间可见一分叶状团块,其内见营养血管,子官次全切除术后.初步诊断:下腔静脉、右心房肿瘤.行胸腹联合心脏、下腔静脉伞程肿瘤切除,左侧髂内静脉结扎术,术后未予激素治疗,病理示肿瘤细胞呈梭形,未见核分裂相,无凝固性坏死,免疫组化SMA(+++),desmin(+),PR(+),ER(+),S100(-),CD117散在个别细胞(+),CD34(-),Ki67<50%.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确诊主要依靠病理,鉴别心脏、下腔静脉原发肿瘤和血栓后,临床治疗主要是肿瘤彻底手术切除,术后短期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道1例罕见的静脉内子宫平滑肌瘤病病例。方法 通过病史,体检、手术所见和病理检查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 病理诊断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伴壁间型平滑肌瘤。结论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良性肿瘤。肿瘤可沿腔静脉生长直至右心房而产生相应症状。可复发并发生肺转移,但预后良好。病理上需与内膜间质肉瘤,平滑肌肉瘤和子宫肌瘤伴血管浸润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道1例罕见的静脉内子宫平滑肌瘤病病例。方法 通过病史,体检、手术所见和病理检查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 病理诊断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伴壁间型平滑肌瘤。结论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良性肿瘤。肿瘤可沿腔静脉生长直至右心房而产生相应症状。可复发并发生肺转移,但预后良好。病理上需与内膜间质肉瘤,平滑肌肉瘤和子宫肌瘤伴血管浸润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血管内平滑肌瘤病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的5例血管内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资料,总结血管内平滑肌瘤病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治疗经验.结果 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46~60岁(平均51.8岁),均有子宫肌瘤病史,其中2例有子宫及双侧附件全切除术史.2例患者平滑肌瘤侵及右心房,表现为心功能受损症状,余3例分别以右下肢肿胀不适、腹部肿块、下腹胀就诊.4例患者行超声及下腔静脉CT造影检查,2例行盆腔或腹部MRI平扫+增强检查,1例行血管造影检查.5例患者均行血管平滑肌瘤切除+血管成形术.2例病灶累及右心房的患者中,1例患者行一期手术治疗,1例行二期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1例患者因术后4年复发再次手术.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较多,未切除右侧髂总静脉内肿瘤,行肿瘤大部切除+髂总静脉起始端结扎术.5例患者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表现为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钙调理蛋白(CALP)(+)、抑癌基因P53(-)、CD31(-)、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仅1例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均为阳性,1例ER、PR均为部分阳性,1例为ER部分阳性、PR少量阳性,2例患者未见ER、PR染色相关资料.5例患者术后均定期复查,随访至2021年2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血管内平滑肌瘤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影像学检查特征明确,结合临床表现及妇科病史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肾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肾癌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图像,观察健侧和患侧肾动脉有无变异,肾静脉及腔静脉有无癌栓及肿瘤血管情况并结合手术中所见进行分析。结果 23例中12例可见确切的1支或多支粗大的肿瘤供血动脉以及瘤体内明显的肿瘤血管影或血池影;7例可见邻近肾动脉分支的受侵改变,4例肾静脉有癌栓,2例肾静脉及腔静脉同时有癌栓,1例病人患肾出现副肾动脉,为1支;所有病人健侧肾动脉均无异常。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精确提供双肾及肿瘤的血管情况,有效地提高肾癌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评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作为对象,对其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了解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结果 11例患者中,有6例为初次发病,其余5例为复发,6例患者曾患子宫肌瘤。患者下腔静脉受到影响,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脏器、组织受累问题,影像学资料也呈现出对应特点。结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与受累的器官和组织直接相关,通过影像学评估,可以获取与疾病态势相应的资料,作为诊断的支持之一,后续工作中可予以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本院诊治的5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CT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47例行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并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3例,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结果 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48例患者术后经3~75个月的随访,未见脂肪瘤复发且肾功能良好.结论 B超和CT检查是术前确诊的主要依据.直径大于4 cm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平滑肌瘤病的影像诊断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通过病理确诊的5例血管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影像检查、免疫组化、手术治疗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1.8岁,均有子宫肌瘤病史,其中2例行子宫全切+双附件切除术史。2例血管内平滑肌瘤侵及右心房,表现为心功能受损症状;其余3例分别以腹部肿块、右下肢肿胀不适、下腹胀就诊。4例患者行超声及下腔静脉CT增强造影,2例行女性盆腔MR平扫+增强检查,1例行血管造影检查。5例患者均行血管平滑肌瘤手术切除术+血管成形术,术后定期随访。结论: 血管内平滑肌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影像学检查特征明确,结合临床表现及妇科病史,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5年10月--2010年11月经手术、病理确诊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无一例确诊,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结论 子宫IVL术前诊断困难,术中能否正确诊断处理关系到患者预后.提高术中确诊率、彻底切除原发和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