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结节(f GGO)良恶性病灶多层螺旋CT(MSCT)的特点及其与病理学基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5例f GGO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良性病灶21例(炎症15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6例);恶性病灶5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37例,腺癌17例)。分析良恶性病灶MSCT特点(位置、大小、形态、边缘、病灶-肺界面、常见征象、磨玻璃密度结节量化分型)。结果恶性病灶患者年龄较大、病灶也较大,与良性病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灶形态多呈圆形/类圆形,边缘多分叶征、毛刺征、棘状突起;病灶-肺界面多清晰;常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与良性病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病灶多以Ⅰ型为主,恶性病灶多以Ⅱ/Ⅲ型为主,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病灶MSCT特点与其病理学基础有关,病灶大小、形态、边缘、病灶-肺界面、分型,以及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常见征象,是鉴别诊断良恶性f GGO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的64排容积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AAH12例64排容积CT影像资料,与同期确诊的76例局限性磨玻璃密度结节(GGO)患者的CT资料对比,对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征象、内部结构和邻近结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AAH以纯GGO多见,GGO良性组纯磨玻璃密度结节和混合密度结节均可见,GGO恶性组以混合密度结节为主,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AAH与良、恶性GGO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AAH与良、恶性GGO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H以纯GGO为主,直径多<10mm,无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分析GGO内部实性成分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但最终确诊仍需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不同病理种类直径≤1cmpGGN肺腺癌MSCT影像学征象。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7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对不同病理类型患者MSCT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病灶基本影像学特征:病变部位、大小、密度、CT值、病灶边缘情况、“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肺瘤界面、血管情况等。结果 AAH、AIS、MIA、IA四者病变大小、血管改变情况、瘤肺界面存在差异(P<0.05),IA病变最大为(0.87±0.17)cm,AAH与其他三者病变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之间比较并无意义(P>0.05)。AAH仅5.88%患者出现血管改变情况,MIA出现几率最多为68.75%;四者瘤肺界面均以清楚为主。结论 不同病理种类直径≤1cm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在一些MSCT影像学征象存在差异,随着病情进展,病变增大,血管改变情况越明显,瘤肺界面更清楚。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良恶性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病灶的影像学形态特点,以期望提高这类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2013年10月-2016年5月间在我院行CT扫描发现肺内存在孤立性磨玻璃密度病灶且有病理结果的56例患者的原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良恶性GGO组男女性别比例、年龄、病灶平均截面大小、病灶分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GO更容易出现支气管截断征、分叶征、毛刺征、小气泡、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P0.05);肺良恶性部分GGO中实性部分CT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分实性GGO病灶为恶性的几率高于肺纯GGO病灶,当肺GGO病灶出现分叶征、毛刺征、血管截断征、小气泡、血管集束征时,病灶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FGGO在多层螺旋CT(MSCT)征象表现,对其性质进行鉴别,分析MSCT在FGGO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5例肺部FGGO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良、恶性病变的病灶形态,边缘是否光整,边界是否清楚,常见征象表现以及病灶类型分型。结果良、恶性病变病灶形态、边缘、常见征象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良性病变病灶形态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边缘光整,大部分边界清楚;恶性病变病灶大多呈不规则形态,边缘以不光整为主,出现"毛刺征",边界大部分清楚,少部分呈现模糊状态;良性病变无胸膜"凹陷征"和血管"纠集征","支气管征"与"分叶征"分别出现3例,恶性病变主要出现"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P>0.05);MSCT检查对良、恶性FGGO总诊断正确率为90.89%,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MSCT可反映病变组织内结构变化、病理改变以及血管征象,对判断FGGO性质判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 cm以下局灶性磨玻璃密度(f GGO)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亚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最大直径≤1 cm的f GGO患者的CT、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将CT征象(包括位置、大小、密度、形状、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病灶边缘、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与病理亚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PA)]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1、HER-2、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拓扑异构酶Ⅱα(Top-Ⅱα)]对照,患者年龄、病变大小、密度与病理亚型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患者性别、病变位置、形状、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病灶边缘、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与病理亚型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照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CT表现为1 cm以下f GGO的肺腺癌各病理亚型间,性别分布、年龄大小、病变位置、形状、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4、0.126、0.609、0.678、0.091、0.374、0.339),各病理亚型间病变大小、密度、空泡征的有无以及边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8、0.002、0.003、0.046),Ki-67在不同形状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HER-1在瘤肺界面是否清晰的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HER-2在是否有空泡征的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而CT征象与VEGF和Top-Ⅱα的表达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表现为1 cm以下f GGO的肺腺癌中,IPA的空泡征出现率最高,而AAH最低,且浸润前病变(AAH+AIS)多表现为边缘光滑,MIA和IPA则多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且一些CT征象在特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之间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特征以及与周围型肺癌(PLC)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临床病理确诊的30例FOP患者和41例PLC患者,分别记为FOP组和PL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征象差异。结果:FOP组大病灶(直径>3 cm)出现空洞、紧贴胸膜征象明显多于PLC组,两组大、小病灶(直径≤3 cm)的病灶分布、毛刺、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以及结构疏松、胸膜凹陷等CT征象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增强CT扫描显示,病灶均呈渐进性强化特征,组间平扫CT值、静脉期CT增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P组动脉期CT增加值和总增加值明显高于P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能较好显示FOP和PLC的CT征象差异,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智标 《吉林医学》2014,(13):2807-2808
目的:探讨多层CT显示肺结节分叶征及其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结果情况。方法:分析影像科诊断的疑似肺癌病灶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影像学征象的恶性和良性比例情况。结果:深分叶征、胸膜切迹征、血管集中征及毛刺征恶性比例均明显高于良性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内结节的深分叶征、胸膜切迹征、血管集中征及毛刺征等影像学征象恶性比例较高,可以作为螺旋CT诊断肺部病灶良恶性的依据,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采用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6例,均行多层螺旋CT胸部检查后薄层重建,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肺部磨玻璃影像进行鉴别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标准,将其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同时选取多平面CT扫描层厚5mm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两组患者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及边界清楚等征象相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不规则形、圆或椭圆、斑片状及多结节融合状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mm层厚常规螺旋CT扫描与1mm薄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照,对GGO恶性征象的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良性病变组多表现为圆或椭圆为主,恶性病变组多表现为不规则形和多结节融合状为主。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增强CT三维重建(3D成像)对肺内磨玻璃密度影(GGO)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3—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影像学表现符合GGO的52例手术患者(36例术后病理为肺腺癌,分期为T_1M_0N_0;16例术后病理为良性)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64层CT增强扫描并经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3D重建。对比恶性GGO中三维图像与轴位图像在影像学上的表现以及轴位图像和3D图像对GGO早期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三维重建对GGO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36例恶性GGO中,64层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对恶性肿瘤征象(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均高于轴位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4层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轴位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64层增强CT三维重建对GGO早期肺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肺CT检查发现的磨玻璃结节(GGO)的外科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肺GGO患者,总结其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临床资料,分析GGO的外科诊治特点。结果共纳入663例患者,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者614例,恶性比例为92.6%。良性GGO组病变直径小于恶性GGO组〔(0.8±0.2) cm vs. (1.5±0.8) cm,P<0.001〕。恶性GGO组患者在胸部CT出现边界不清征象的比例高于良性GGO组(93.8% vs. 20.4%,P<0.001),而两组患者在空泡征、胸膜牵拉、毛刺和分叶征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2例(98.3%)患者行胸腔镜手术,仅11例(1.7%)患者行开放手术。336例(50.7%)患者行肺叶切除术,226例(34.1%)患者行肺段切除术,101例(15.2%)患者接受肺楔形切除术。共60例(9.0%)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0.2%)患者死亡。结论由经验丰富的医生筛选的GGO病例,恶性病变比例高,可结合患者的病史资料、影像学资料、年龄、身体状况和心理等情况决定是否行手术切除。手术以微创为主,行亚肺叶或肺叶切除,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行CT检查有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学资料,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边缘、内部结构特点、周围结构特点等。结果 86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纯磨玻璃肺结节35例,混杂磨玻璃肺结节51例,肺癌或癌前病变占比65.12%(56/86),良性病变占比34.88%(30/86);良性病变中边界模糊病例显著高于肺癌或癌前病变,边界清晰毛糙状病例、病灶边缘分叶、毛刺病例显著低于肺癌或癌前病变,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病例显著低于肺癌或癌前病变,小叶间隔增厚病例显著高于肺癌或癌前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恶性病变在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光滑、支气管充气征、含气腔隙等CT征像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磨玻璃结节病灶在病灶边界,边缘、周围结构上有一定差异性,或能为良恶性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诊断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对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的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肺腺癌(包括微浸润性肺腺癌和浸润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影像表现为pGGN的病灶156例,其中浸润前病变组58例,浸润性肺腺癌(TNM分期为T1N0M0)组98例,比较两组病灶的CT征象及患者的性别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CT征象及患者性别之间的差异进行x2检验,对两组病灶大小做ROC曲线.结果 病灶形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穿行征、瘤-肺界面清晰及血管集束征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当病灶大于15.35 mm时,浸润性肺腺癌的准确率为75.0%.结论 pGGN的病灶大小、形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穿行征、瘤-肺界面及血管集束征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探讨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以术后病理活检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MSCT检查征象与病理学检查中病灶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组织病理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其病灶部位分布及直径大小比较均无差异(P0.05);空泡征、毛刺征、磨玻璃征、胸膜凹陷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在腺癌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鳞癌和大细胞和小细胞癌患者,而钙化佂、分叶征、空洞形成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发生率在腺癌和鳞癌中比较无差异(P0.05);不同组织病理类型周围型肺患者其平扫CT值、增强60s后CT值比较差异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其病灶部位分布、大小以及CT扫描中平扫、强化CT值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中其相关CT征象存在差异,故掌握好MSCT在周围型肺癌中的特征表现对其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结节的高分辨CT征象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在我院行高分辨CT征象检查的56例肺内孤立结节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比较良恶性肺内孤立结节患者不同征象特征以及不同指标诊断准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恶性肺内孤立结节患者影像学图片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和分叶征发生率比良性肺内孤立结节患者要高,而钙化发生率较良性肺内孤立结节患者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肺内孤立结节患者空泡征/支气管征和卫星灶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影像学特征联合进行鉴别时,分叶征和毛刺征联合鉴别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结论高分辨CT影像学检查能清晰显示肺内孤立结节患者形态特征,分叶征联合毛刺征有助于提高良恶性肺内孤立结节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恶性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 GGO)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点及18F-FDG PET/CT鉴别肺GGO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2例行PET/CT检查的肺GGO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ET/CT影像学特点行回顾分析,其中51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31例随访疗效后明确诊断。结果 82例患者中,50例为恶性病变,32例为良性病变。单因素分析显示,PET/CT下GGO的密度类型、分叶、边界、毛刺、胸膜凹陷征、充气空泡征以及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 take value, SUV)平均值、最大值对于良恶性鉴别有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混合型GGO、边界不清GGO及分叶GGO是恶性GGO的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UV最大值与平均值对于GGO的良恶性鉴别准确性较低(AUC=0.679、0.682)。结论 18F-PET/CT对恶性GGO的诊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椎体压缩骨折患者CT、MRI影像学特点及良恶性鉴别要点。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基准对患者CT及MRI征象进行统计,并明确良性与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CT、MRI征象差异。结果 5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18例为良性、32例为恶性。CT与MRI征象均以双边征、充气征、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影、骨膜反应、辐条车轮状高密度征为主。其中良性与恶性患者双边征、充气征、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影、骨膜反应等征象的出现率无显著差异(P0.05);77.8%(14/18)的良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出现辐条车轮状高密度征,显著高于恶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所出现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边征、充气征、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影、骨膜反应、辐条车轮状高密度征为椎体压缩骨折的常见CT与MRI征象,其中辐条车轮状高密度征可作为鉴别良性及恶性椎体压缩骨折关键征象,利于椎体骨折病变性质的判定,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多层螺旋CT(MSCT)征象特点及其筛查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73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观察患者MSCT征象特点,分析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良性结节平均直径短于恶性结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结节边缘模糊、内部分叶征及内部毛刺征检出率均低于恶性结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检出率低于恶性结节,实性结节检出率高于恶性结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结节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卫星灶检出率均低于恶性结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良好。结论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有良好的临床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学上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p GGN)的肺浸润性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并接受胸部多排螺旋CT扫描检查,检查结果提示肺部伴有p GGN的4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肺癌组织学类型分为浸润性腺癌组(24例)和非浸润性腺癌组(22例)。比较两组病灶大小、密度、病灶周边及内部征象等影像学表现差异。结果:浸润性腺癌组p GGN大小、密度均显著高于非浸润性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 GGN病灶三维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腺癌组p GGN病灶分叶征、血管集束征与非浸润性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5.097、5.502,P0.05);浸润性腺癌组p GGN病灶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与非浸润性腺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影像学上p GGN病灶大小、密度以及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象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鉴别浸润性腺癌和AIS、MIA、AAH等非浸润性腺癌,有助于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BI-RADS3-4类乳腺病变的X线征象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4-01~2015-08被评估为BI-RADS3-4类的181例患者共220个病灶的X线征象,采用χ2检验分析其与良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被分类为BI-RADS3类的病变71例,经病理证实为良性者60例,恶性者11例;被分类为BI-RADS4类的病例共149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者97例,良性者52例。X线征象中,肿块形态、边缘、周围结构,钙化类型、钙化分布及淋巴结密度、形态在良恶性病变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腺体类型、肿块大小、密度及淋巴结大小、数目与病变良恶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I-RADS3-4类乳腺病变的X线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肿块边缘征象及周围结构在良恶性病变的定性分析中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