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寄生种子结构与种子萌发过程及其影响萌发的因素。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广寄生种子萌发过程和智能人工气候箱培养观察广寄生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广寄生种子由种皮、胚与胚乳构成,胚由胚芽与“类胚根”构成,其中“类胚根”为分化形成种子初生吸器的器官;②种子不具休眠期,可以独立萌发。萌发时首先见“类胚根”从种孔“露头”膨大并逐渐分化形成初生吸器,同时芽也从种孔长出;③广寄生种子含水量为50%,种子对干燥脱水敏感,当含水量下降到25%时种子的萌发率为0;④广寄生种子适宜萌发温度为20~30℃,低于10℃和高于40℃萌发率为0;⑤种子无论有无光照均能独立萌发,在有光照条件下分化形成的初生吸器通常为一个,并呈现避光性分化;在无光照条件下种子则能分化形成多个吸器;⑥在有寄主情况下,种子的初生吸器分化形成朝向寄主;⑦种子不耐储藏,寿命短暂。结论:广寄生种子不具休眠期,种子一经成熟即可萌发生长,属于顽拗型种子类型,种子由种皮、胚与胚乳构成,成熟的胚由胚芽与“类胚根”器官构成,初生吸器在种子萌发时在“类胚根”基础上逐渐分化形成。  相似文献   

2.
管花肉苁蓉种子萌发和寄生过程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管花肉苁蓉寄生过程。方法:变档体视显微镜观察管花肉苁蓉种子萌发和寄生过程的形态结构。结果:①管花肉苁蓉种子不接触寄主柽柳根,可独立萌发。②种子萌发首先从种孔长出芽管,其顶端与寄主根接触并膨大为吸器,吸器侵入寄主根,使寄主根维管束内充满褐色物质。③管花肉苁蓉幼体撑破芽管而出,其上可见6~7个鳞叶突起的;断裂的芽管、胚乳细胞残留体及种皮脱落。④近茎端的根明显膨大变粗;远茎端的寄主根则逐渐萎缩。结论:寄生过程遵循种子萌发长出芽管,接触寄主根形成吸器并侵入寄主根,管花肉苁蓉幼体出现3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组织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组织结构差异。方法:利用石蜡切片法、徒手切片法及解离组织等方法对两种植物的茎、叶、花等器官的解剖学特征进行比较,显微观察并照相。结果:管花肉苁蓉与荒漠肉苁蓉在内部构造上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两者在形态结构方面都有抗旱的适应性,荒漠肉苁蓉更能适应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4.
肉苁蓉种子中抑制发芽物质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开展肉苁蓉人工栽培试验研究,笔者曾作过一系列的肉苁蓉种子发芽试验,发现不论在什么样的水分、温度、通气条件的配合下,肉苁蓉种子均不能萌发。为了解开肉苁蓉种子萌发之谜,笔者对肉苁蓉种子中是否存在抑制发芽物质进行了初步研究。材料肉苁蓉种子当年采自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  相似文献   

5.
外源信号物质对根寄生植物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被子植物中有一类寄生在寄主根部,通过摄取寄主的水分和养分而生存的特殊植物类群即为根寄生植物。近年来有关外源信号物质对根寄生植物作用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外源信号物质对根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吸器形成的刺激作用及其刺激机制的研究。对根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具有刺激作用的外源信号物质主要是倍半萜、氢醌类物质以及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对根寄生植物的吸器形成具有刺激作用的外源物质主要包括醌类、酚类、黄酮类3大类物质,其核心结构是对苯醌。外源信号物质刺激根寄生植物的种子萌发很可能是通过受体介导的信号机制进行作用的;而刺激吸器形成则与氧化还原机制密切相关。外源信号物质对根寄生植物作用的研究对揭示根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吸器形成的机制及其寄生关系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并有助于对有害根寄生植物的防治和有价值根寄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肉苁蓉种子和胚的整体透明染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研究寄生植物肉苁蓉种子萌发对环境刺激反应,需要一项观察胚发育的简便技术,以观察肉苁蓉种子萌发过程中胚的形态变化和对不同刺激(如神州4号人造卫星搭载、植物生长物质等)的反应。整体透明与染色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受精前与受精后的向日葵、烟草胚珠生长发育的一项有效技术[1],也在拟南芥受精后胚的发育[2]、水稻受精后胚的发育等研究成功应用[3],但在肉苁蓉种子的透明效果不明显,因而有必要探索肉苁蓉种胚整体透明与染色技术及细节。本试验从固定、抽气、染色时间、水合时间、脱水时间、去种皮等环节研究了各因素对种胚透明、染色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种植管花肉苁蓉的可行性。方法:用挖沟接种方法,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引种管花肉苁蓉,调查管花肉苁蓉接种率和生长状况;收获种子,用氟啶酮预处理,测定种子萌发率;利用色谱法分析黄河三角洲所产的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管花肉苁蓉能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正常生长、开花、结实,完成生活史。黄河三角洲野生柽柳接种管花肉苁蓉的接种率为81.9%,管花肉苁蓉生长状况良好,能正常开花结果;收获种子的萌发率在46~63%之间;肉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之和为22.1%,符合药典规定。结论: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引种管花肉苁蓉获得成功,生产的管花肉苁蓉指标成分符合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8.
肉苁蓉种子发芽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氟啶酮预处理浓度、时间、发芽温度和盐分对3种肉苁蓉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用培养皿法培养种子,统计发芽率。结果:0.1 mg·L-1氟啶酮预处理的管花肉苁蓉、荒漠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种子发芽率最高,预处理时间为24~29 h。适宜温度为20~30 ℃,低于5 ℃或高于35 ℃,种子不能发芽。盐生肉苁蓉种子耐盐性强,NaCl浓度临界值为0.04 mol·L-1,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种子耐盐性较弱,NaCl浓度临界值为0.02 mol·L-1。结论:3种肉苁蓉种子发芽率测定方法和条件是:用0.1 mg·L-1氟啶酮预处理24 h后,温度为20~30 ℃,盐分低于0.02 mol·L-1。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黄精根茎的形成大致分为初生和次生两个阶段。从种子萌发至初生根茎形成约100—120天。根茎的发育类型有单芽发育、二歧腋芽发育、腋芽阶梯发育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有效提高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的接种率。方法 本实验选用柽柳和梭梭及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种子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激素浸种处理、不同接种深度、不同浸种时间、生根粉、保水剂和接种装置处理对肉苁蓉接种率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 将肉苁蓉种子用500 mg·L-1的激素A浸泡24 h,用牛皮纸信封作为接种装置,接于40 cm土层深度,并灌溉3 g·L-1生根粉和4 g·L-1保水剂混合溶液2 L。结论结果可有效提高中药肉苁蓉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肉苁蓉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的花粉活力和寿命以及柱头的可授期,为肉苁蓉种子生产和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不同生理测定方法对肉苁蓉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测定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与田间人工授粉结实率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相比较;应用适宜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肉苁蓉的花粉和柱头的活力变化.结果:确定肉苁蓉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测定方法分别为MTT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得肉苁蓉开花3 h后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为最高水平,此时花粉在柱头的萌发率高达95%以上,活性可保持4~5 d,而低温保存的花粉寿命可保持10 d以上.结论:肉苁蓉花粉与柱头的生理特征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适宜大面积田间栽培.  相似文献   

12.
陈君  王霞  徐荣  于晶  刘同宁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4):1066-1068
 目的 研究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花粉原位萌发特性,初步判定其自交不亲和类型。方法 应用荧光显微法观察肉苁蓉花粉粒的原位萌发、花粉管在柱头及花柱中的生长路径;比较不同授粉方式和授粉不同时间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并通过胼胝质的产生部位判断自交不亲和类型。结果 观察结果显示,授粉后40 min花粉管开始萌发,1 h后长度达一个花粉粒径,但自花花粉总量较少,仅萌发的部分留在柱头上。异花授粉10~12 h后,花粉管已经在花柱的中空处集成一束,远离柱头花粉管长度达8~15 mm;自花授粉48~72 h后花粉管基本停止伸长,测量长度仅为2.8~5.6 mm,仍处于柱头与花柱交界处,末端出现较长胼胝质样亮点。结论 肉苁蓉种群内存在自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类型属配子体型;同花的花粉与柱头成熟期相同且空间分离较小,花粉容易落到自花的柱头上萌发但不能结实,这可能是肉苁蓉自然结实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肉苁蓉种子质量进行评价并建立种子质量分级标准;考察不同初加工方法对肉苁蓉主要有效成分影响,确定肉苁蓉的适宜加工方法。方法:以种子千粒重、空胚率、水分含量等方面对肉苁蓉种子进行质量评价;分别对冷冻干燥法、自然烘干法和热风循环烘干法进行初加工方法考察,采用HPLC-UV法测定不同初加工方法下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的含量。结果:建立肉苁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并根据评级指标将种子分为Ⅰ、Ⅱ、Ⅲ 3个等级;通过对加工方法的考察表明最优加工方法为冷冻干燥法,该方法有效成分损失少、饮片外形美观、质地酥脆、干燥速度快。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肉苁蓉种子资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也为肉苁蓉鲜品的初加工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栽培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的繁育系统和传粉昆虫,明确栽培条件肉苁蓉的繁育系统类型和传粉昆虫种类。方法 运用田间定位观测、杂交指数(OCI)、花粉胎珠比(P/O);田间人工授粉实验等方法综合判定肉苁蓉的繁育系统类型,并对访花昆虫行为进行初步观察和采集鉴定。结果 肉苁蓉OCI为4;P/O为292.78,人工异株异花传粉结实率最高,平均结实率为79.1%,种子饱满度达82.2%,未发现孤雌生殖等现象。初步鉴定肉苁蓉访花昆虫共计43种,隶属6目16科,以膜翅目昆虫种类最多,占65.1%。其中传粉昆虫有6科27种,24种属膜翅目的蜜蜂总科,其余3种为双翅目的食蚜蝇科,主要有意大利蜜蜂、阿尔泰原木蜂、盗条蜂、黑白条蜂等。结论 肉苁蓉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类型,需要传粉者;栽培肉苁蓉传粉昆虫种类丰富,保证了较高的田间结实率。  相似文献   

15.
管花肉苁蓉松果菊苷次生代谢部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管花肉苁蓉寄生生长和柽柳-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松果菊苷含量的研究,为明确管花肉苁蓉松果菊苷的次生代谢部位及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高效液相系统分析了指标性成分松果菊苷含量,比较分析了管花肉苁蓉干物质积累量、松果菊苷积累量和寄生柽柳根粗的相关关系。结果:随着管花肉苁蓉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植株内的松果菊苷积累量显著增加,两者与寄生的柽柳根粗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吸器韧皮部的松果菊苷质量分数为1553%,高于吸器木质部、管花肉苁蓉植株及其他部位的松果菊苷含量。结论:吸器韧皮部可能是管花肉苁蓉松果菊苷的次生代谢部位。  相似文献   

16.
胡珂  李广来  李娟  王德群 《中药材》2012,(7):1022-1025
目的:探索贮藏条件对延胡索种子发育过程的影响。方法:采集野生延胡索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贮藏,对其胚的形成过程跟踪观察,测定它们的发芽率并进行对比。结果:不同的贮藏条件对延胡索种子的发育有不同影响,层积后种子发芽率最高;而干藏种子完全丧失生命力;恒温贮藏培养的种子发芽率极低。切片显示,只有经过层积处理的种子才能形成完整的胚。结论:延胡索种子为胚未完全发育及需生理后熟作用的种子,季节性、年度性很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肉苁蓉花序挥发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为其综合利用和种子繁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研究近自然状态下肉苁蓉花期花序挥发物成分。结果:现蕾期到盛花期共从肉苁蓉花序中鉴定出40种挥发性化合物。现蕾期主要为烃类与绿叶挥发物,随着肉苁蓉花序上花朵开放,部分挥发物相对含量消失或减少,部分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并出现一些新化合物。初花期和盛花期肉苁蓉花序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芳香性酯类与苯环类化合物,其相对含量较现蕾期显著增加。结论:肉苁蓉花序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多,且随开花进程出现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变化,构成了肉苁蓉不同花期的香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