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纲领,又是各种辨证的基础~([1])。从西医临床诊断认识中医"八纲辨证"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内涵,可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物质和功能是一个阴阳整体阴阳是古代哲学用语,古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赋于运动的、温热的、明亮的、上升的、外向的为阳的  相似文献   

2.
八纲系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对性质相反的证候。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基础,通过八纲辨证确定疾病的性质,为临床护理指明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护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笔者仅从八纲辨证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谈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3.
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方法概括起来有汗、吐、下、(?)、温、清、补、消等八种主要治疗方法,总称治疗八法。现从汗法又称解表发汗法来试谈表证的辨证护理。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之一,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表里这纲主要是指病位的深浅。外感  相似文献   

4.
子午流注音乐治疗思想与八纲辨证的联系 八纲辨证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辨证的过程即是诊断的过程.辨证,就是从整体观出发.运用中医理论对病情进行分析.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用来说明病情的辨证方法.子午流注音乐治疗正是通过八纲辨证从整体观念出发而对症下药(此"药"指特定的中医治疗音乐).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为汉代张仲景作。它是祖国医学经典医籍之一,也是治疗杂病的最早专著。全书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并在《内经》脏腑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施治体系,为内伤杂病的证治及其发展奠定了基础。此书是学习和研究内伤杂病的基础书籍。  相似文献   

6.
八字辨证说     
正八字辨证说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新安医学家程国彭(1662-1735)提出来分析归类病情的辨证总要和纲领。《黄帝内经》中已引入阴阳、虚实、寒热、内外、表里等概念,内含"八字"但未涉及到辨证纲领;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经辨证,"八字"也有所应用;《中藏经》脏腑辨证则突出"寒、热、虚、实、生、死、顺、逆"八字。宋代治伤寒有朱肱之识阴阳二证、许叔微之论表里虚实四字,临证有寇宗奭审辨虚实、冷热、邪正、  相似文献   

7.
疗养院在“治未病”中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祖国医学特别重视"治未病"的健康理念.在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有许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相似文献   

8.
《新医学》1970,(8)
问诊中医的问诊和现代医学的问诊与采集病历在内容上基本相同。中医问诊的主要特点是:(1)重视了解症状的演变、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之间的关系,配合其他三诊的材料,找出主证和兼证;(2)重视询问与八纲辨证有关的症状,由于寒热:出汗,二便、饮食,头身疼痛和胸腹等情况对分辨寒热,表里、虚实、阴阳是重要的根据,因此,这些项目是中医问诊的基本内容。一、寒热询问寒热,有助于辨别病情表里虚实。急性起病,初起即有恶寒、发热,多是外感表症。如恶寒重,发热轻,是风寒;恶寒轻,发热重,伴口渴的,是风热。恶寒是机体对抗病邪的一种反应。在急性感染性疾病时也是表示病邪在表的一种指征,中医临床经验认为: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这是十分确切的论  相似文献   

9.
八纲辩证     
<正>八纲辩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并将之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对纲领,分成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基本证候。(摘自《中华护理学辞典》)  相似文献   

10.
洪宋贞  朱华宇  林毅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4):4099-4100
"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发挥,使其有了更丰富的含义."治未病"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其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预防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施今墨在继承、活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研究、临床总结,对八纲辨证作了发挥和补充,指出应将阴阳作为总纲,补充气血辨证的内容,而成“十纲”辨证,以指导对杂证的分析、治疗;对于外感病应根据病人的病证特点,“详查表里比重”而用药。施氏的发挥,无论是在对传统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上,还是拓宽临床辨证方法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洪玲  王世贵 《全科护理》2013,11(13):1238-1239
中医"治未病"始见于《黄帝内经》提出的"上工治未病",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学角度辩证发热,有外感内伤之分,有表里虚实之分,有内外上下真假寒热之分。伤寒论有太阳病发热恶寒,阳明病但恶热不恶寒,少阳病寒热往来等不同辨证,叶天士分卫气营血,吴鞠通分上中下三焦等等,各执一言。笔者就近年来通过中医经典理论辩治"发热待查"的粗浅体会,兹举典型病案七则,略予说明如下。外感风寒,邪郁太阳,发汗解之某女,46岁,2010年11月6日初诊。以"发热待查"入院。  相似文献   

14.
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中医"黄疸"病的范畴,临床常见于患者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其中尤以目黄为本病的主要特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理论多认为主要是湿邪为患,病机有湿热和寒湿之异,辨证以阴阳为纲,治以利湿退黄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对临床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陈进春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痹病的临床研究,非常重视"治未病"思想在痹病防治中应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防治体系.该文分别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介绍了其"治未病"思想在痹病中的应用经验.指出如能充分应用"治未病"思想,不仅可提高痹病的疗效,而且可有效降低痹病的发病率、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辨病辨证的基本方法,其中问诊具有重要地位. 问诊的方法和内容历代前贤已详细论述,如张景岳<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相似文献   

17.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早在《黄帝内经》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论述。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  相似文献   

18.
仲景方用芍药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芍药入药,首载于<五十二病方>,详述其药用功效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经>将芍药列于"中品",谓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而将其配方广泛运用于临床者,则首推汉代名医张仲景.仲景<伤寒论>载方113首,用芍药者33方次,<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载方205首,用芍药者34方次(其中9首与<伤寒论>同),两书用芍药合计67方次(其中4首为方后加减法用芍药),占全部方剂的1/5以上,运用频数仅次于甘草、桂枝、大枣和生姜.仲景用芍药范围十分广泛,无论寒热虚实、表里内外具可用之,病变涉及伤寒六经各经病证及诸多杂病病证,如:痉湿暍病、血痹虚劳病、中风历节病、痰饮病、水气病、奔豚气病、疟病和妇人诸病等等.  相似文献   

19.
人禽流感是由禽A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中国香港首次报告了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死亡病例,随着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暴发,逐步蔓延到中亚、欧洲、非洲及中东等10多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社会一度引起恐慌[1].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禽流感是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我国已经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我国中医"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这种防重于治的学术思想,被国际社会评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治未病,就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其思想包括两大内容即"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3].要想降低人禽流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必须将在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灌输到社会民众的思想中.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诊脉之道博大精深,历代关于脉诊的记载可谓汗牛充栋,各家立说,众说纷纭.对于脉之提纲,有以"缓急大小滑涩"为纲,有以"浮沉长短滑涩"为纲,有以"弦紧浮沉滑涩"为纲,有以"浮沉迟数滑涩"为纲,有以"浮沉迟数滑涩大缓"为纲,有以"大小迟数滑涩长短浮沉"为纲,有仅以"浮沉迟数"为纲.然此诸说者,词虽稍异,义实相通,不出表里寒热虚实六者之辨而已.学说虽多,将脉象之纲领条目,从自心中,一一为之分析,不必倚傍旧说,而自推见本源,了然心中,然后彼此参互,临诊自有条理,不致疑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