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欧洲和北美洲,杨属和柳属植物皮和树叶普遍用来治疗头痛和风湿性疾病,从这两类植物里发现的化合物是酚甙,主要是水杨酸的酯类,如水杨甙(Salicin)、水杨皮质素(Salicortin),白杨甙(tremulacin),2-氧乙酰水杨皮质素(2-O-acetyl salicortin)和毛果杨甙(trichocapin),其中水杨甙被证明是有效的。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 Hook)叶子用热水浸泡,10 min后将其溶液给试验者服用。用两种比色法测定血清中水杨酸盐的  相似文献   

2.
小花棘豆中黄酮醇和黄酮醇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小花棘豆的地上部分分离到九个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五个为山奈酚,檞皮素,山奈酚-7-鼠李糖甙,山奈酚-3-葡萄糖甙和山奈酚-3-双葡萄搪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黄酮是药用植物中特别重要的化合物,而且在植物中分布很广,一般以甙的形式存在。在植物的粗提物中很难将其全部定量,因为大多数参照化合物不易买到。异鼠李黄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杨梅黄素和槲皮素是下列药用植物的主要甙元,例如:山金车属(Arnica spec.)、桦属、金盏花、柳叶菜属(Epilobium spec.)、问荆、款冬。像榆蚊子草(Filipendula ulmaria)、银杏、胡桃、报春花属(Primula spec.)、李属,某些柳属  相似文献   

4.
曾有报道,齐墩果(Olea europaea Linn)茎中(+)-1-乙酰氧基松脂素-4’-β-D-葡萄糖甙的分离和结构确定及九种木脂素化合物的分离.本文报道该植物中的四种酚性化合物,即山奈酚(Ⅰ).槲皮素(Ⅱ).七叶内酯(Ⅲ)和七叶甙(Ⅴ)的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5.
封士兰  胡芳弟  段生玉  苏策  陈立仁 《中草药》2002,33(12):1067-1068
山生柳为杨柳科柳属植物 Salix oritrephaSchneid,藏医用其入药 ,藏名朗玛 ,能解热 ,治妇科病 [1] 。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我们做了部分药理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其水提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2 ] ,多糖具有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首次分离得到了水杨苷、水杨酰水杨苷、tremuloi-dine、salicortine。这些化合物都是柳属植物的特征成分 ,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的。并对水杨酰水杨苷的13 CNMR谱数据进行了归属。1 材料和仪器山生柳地上部分 1 998年 7月采集 ,原植物由兰州…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娑罗子(天师栗A.Wilsonii Rehd.种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①山奈酚-3-O-[-D-木糖基(12)]——D-葡萄糖甙;②山奈酚-3-O-[-D-木糖基(12)][-D-葡萄糖基(16)]——D-葡萄糖甙;③山奈酚-3,7-O——L-二鼠李糖甙;④山奈酚-3-O——D-葡萄糖甙。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杜仲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从杜仲叶中分离化学成分。方法 :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 ,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杜仲叶中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 ,鉴定为 5个黄酮 :山奈酚 (1)、槲皮素 (2 )、紫云英甙 (3)、陆地锦甙 (4)、芦丁 (5 ) ;1个简单的酚 :3,4 二羟基苯甲酸 (6 )和 1个葡萄糖乙甙 (7,ethylglucopyranoside)。 结论 :其中化合物 3~ 7为首次从杜仲叶中获得。  相似文献   

8.
从秦岭柴胡全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五个结晶化合物,其中四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及光谱分析等,分别鉴定为芸香甙(Ⅰ),水仙甙(Ⅱ),槲皮素(Ⅲ)和异鼠李素(Ⅳ)。  相似文献   

9.
帽蕊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从帽蕊木(MitragynarotundifoliaKuntze)的茎皮乙醇提取物乙醇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分别为β胡萝卜甙(1),3,4-二羟基苯甲酸(2),β-谷甾醇(3),莨菪亭(4),3,4,5-三甲氧基苯醇-1-葡萄糖甙(5),蒲公英赛醇(6),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7),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8),咖啡酸(9),Gambirine(10),Gambireine(11),1,1-dimetheyl-2-acetldiethylether(12)。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以与第1报相同的方法,将所得的水组分反复上各种柱分离,得到酚性糖甙成分丁香甙(1)、(2)、(3)、(4),苄糖甙(5)、(6)、(7),zizybeoside(8)、(9)以及其他的糖甙成分异丙基糖甙(10),根据各种仪器所显示的数据确定了各自的结构。(4)、(6)、(7)及(10)为从天然物中首次分离到的化合物。已知茴香精油成分的酚性化合物有茴香脑、蒿脑、茴香醛,此次又分离到酚性糖甙(1)~(9)。  相似文献   

11.
Huang DH  Yang YF  Ai LQ  Lu Y  Wu HZ 《中药材》2011,34(3):375-378
目的:研究通城移植毛喉鞘蕊花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ToyopearlHW-40F凝胶渗透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并辅以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通城移植毛喉鞘蕊花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齐墩果酸(2)、熊果醇(3)、β-谷甾醇(4)、colonicacid(5)、去甲基柳杉树脂酚(6)、coleolic acid(7)。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2、6、7均具有抗肿瘤活性。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
光茎大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魏玉辉  武新安  张承忠  李冲 《中药材》2005,28(8):658-660
目的:对光茎大黄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MS、1HNMR、13CNMR等技术进行分离、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七个化合物,分别是:正二十六烷酸(n-hexacosnic acid,Ⅰ),棕榈酸(palmitic acid,Ⅱ),胡萝卜甙(daucosterol,Ⅲ),大黄酚甲醚(chrysophanol-8-Me ether,Ⅳ),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Ⅴ),大黄酚-8-O-葡萄糖甙(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Ⅵ)和2,5-二甲基-7-甲氧基色原酮(2,5-dimethyl-7-methoxychromone Ⅶ).结论:该七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娑罗子(天师栗A.Wilsonii Rehd.种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0-β-D-葡萄糖甙(1)、山奈酚-3-0-β-D-半乳糖甙(2)、槲皮素-3-0-[β-D-木糖基(1→2)]-β-D-葡萄糖甙(3)、槲皮素(4)。结论:化合物1、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9,(9)
目的:研究瓣蕊唐松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反复分离纯化,通过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瓣蕊唐松草中分离纯化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鹅去氧胆酸(1)、鹅去氧胆酸甲酯(2)、香豆素(3)、5-羟基香豆素(4)、香橙素(5)、山柰酚(6)、3-甲氧基槲皮素(7)、6,3′,4′-trihydroxyaurone(8)、(2S)-eriodictyol-5-O-β-D-glucoside(9)、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10)、芦丁(11)、emodinbianthrones A(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6、8、9、1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怀牛膝中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从怀牛膝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解析并与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α-菠甾醇(1),β-谷甾醇(2),大黄酚(3),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软脂酸(5),α-菠甾醇葡萄糖甙(6),胡萝卜甙(7)和脱皮甾酮(8),1~7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王欣  王强  汪红 《中草药》2000,31(12):891-892
对山杨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得22个化合物,鉴定了19个化合物的结构,主要为酚苷及黄酮类化合物,均为从本植物中首次分得。报道了7个酚苷化合物,分别为7—水杨酰—2′—苯甲酰水杨苷(salicyolyl—tremuloidin,Ⅰ)、特里杨苷(tremulacin,Ⅱ)、2′—苯甲酰水杨苷(tremuloidin,Ⅲ)、柳皮苷(salicortin,Ⅳ)、水杨酰水杨苷(salicyloylsalicin,Ⅴ)、大齿杨苷(grandidentatin,Ⅵ)和葡萄柳苷(salireposide,Ⅶ)。  相似文献   

17.
天山大黄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天山大黄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结果:从天山大黄根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大黄酚-8-O-β-D-葡萄糖甙、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甙及β-谷甾醇。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心叶淫羊藿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系统开发淫羊藿属植物,控制淫羊藿的质量。方法:采用聚酰胺及大孔吸附树脂AB-8柱层析方法提取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分析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出4种黄酮类化合物,为巫山淫羊藿甙,宝藿甙Ⅵ,山奈酚-3,7-O-α-L-鼠李糖甙及hexandraside。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9.
密蒙花中苯乙醇甙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密蒙花中分离得到4个苯乙醇甙类化合物,经光谱等方法鉴定为毛柳甙(1),毛蕊花甙(2),异毛蕊花甙(3)和仙人球甙(4),除化合物2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获得。  相似文献   

20.
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的根具有降压和解痉作用,从其苯提取物中分得拉巴丹型二萜成分,包括毛喉萜(forskolin),毛喉萜是青光眼、充血性心肌病和哮喘的重要诊断药物。其水蒸汽蒸馏物中还含有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作者曾报道从其根提取物中分得咖啡酸和一种新的单萜甙鞘蕊花甙(coleo-side),最近又发现了另一种甙,命名为鞘蕊花甙B(cloeoside 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