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原因复杂,目前认为该病与感染、过敏反应、遗传、自身免疫反应及神经因素等有关,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多采用综合治疗。近年发现甲硝唑、甲氰咪呱、左旋眯唑、利多卡因、心痛定、云南白药等一些老药根据不同的作用原理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效果。本文介绍如下: 一、甲硝唑:治疗组37例,口服甲硝唑0.4g,每日3次;半个月后改为0.2g,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效果不佳者,一周后再开始第二疗程。对照组10例,服酵母片0.5g,每日3次,服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问题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忠慧  欧阳钦 《四川医学》1997,18(6):340-342
  相似文献   

3.
小儿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3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霞云 《当代医师》1997,2(9):29-29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与性格的关系附属肛肠医院王香琢中医系楚更五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性格,心理社会因素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一些资料报道,除与某些生物、化学因素有关外,与心理社会因素也有一定关系。为此,本文运用艾森克个性量表对本病的心理社...  相似文献   

5.
笔者应用瑞巴派特联 合外用溃疡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48例,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iNOS与c-fos mRNA的表达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提取结肠组织总RNA,经半定量RT-PCR检测iNOS与c-fos 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iNOS mRNA表达较正常结肠组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os mRNA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iNOS mRNA表达水平升高,证实iNOS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有关;c-fos 在mRNA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推测c-fos蛋白可能与UC相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关溃疡性结肠炎(UC)的肠外表现报告甚多,如多发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而以肺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较为少见,我院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女性,50岁,因胸闷、咳嗽、咳痰、低热反复发作于1984年9月20日入院,曾经在外院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而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入院体检:消瘦、贫血貌,右下肺可闻及干性罗音,心律齐,无杂音,左下腹有压痛,末们及包块,X线胸片,肺纹理增多,右下肺可见环状透明阴影,入院后继续抗感染,治疗4周无效,追问病史,患者有间断性腹痛,粘液脓血便史,查纤维结肠镜:肠粘膜充血…  相似文献   

8.
自拟清肠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1.病因 近年来由于免疫学及遗传学研究的发展,目前认为本病的病因与免疫、感染、精神因素等有关.1.1免疫因素 本病常并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有较好疗效,在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结核上皮细胞抗体,提示本病的发生与自体免疫反应可能有关,此外患者免疫球蛋白IgM明显增高,IgG,IgA在血清中以及在肠粘膜间蛋白质和腺腔内皆见增高,研究还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大肠杆菌O14个抗体,由于这种抗体与人的结肠上皮细胞抗体起交叉免疫反应,这种抗肠菌抗体的耐受性降低时,从而损伤结肠粘膜,此外病变的结肠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浸润,经组织培养显示患者的淋巴细胞对胎儿结肠上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说明本病的发生与细胞免疫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易玲 《中外医疗》2014,(17):102-103
目的:探讨全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PUC)与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DUC)临床特点与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PUC及DUC患者各80例的临床、内镜资料。结果两组各种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存在明显区别,DUC 大便次数(4.15±2.42)次/d、血便程度(0.29±0.11)分、红细胞沉降率(21.9±5.83)mm/h、临床活动指数(168.1±32.62、血红蛋白(112.1±16.5)g/L、白蛋白(35.1±4.57)g/L;PUC大便次数(6.63±4.45)次/d、血便程度(0.67±0.15)分、红细胞沉降率(38.5±8.17)mm/H、临床活动指数(216.7±28.26)、血红蛋白(96.7±11.2)g/L、白蛋白(30.7±3.12)g/L。与DUC比较, PUC大便次数、血便程度、红细胞沉降率、临床活动指数明显增高,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UC组轻、中、重度分别占17.5%、45%、37.5%,DUC组轻、中、重度分别占12.5%、77.5%、10%。PUC组中度患者所占比重明显少于DUC组,而重度患者明显多于DUC组,P〈0.05;但轻度患者所占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UC在临床特点方面与DUC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在发病机制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师艺 《广东医学》1990,11(1):38-40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在结肠粘膜上有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改变的疾病,从直肠可发现连续性的弥漫性病变,有糜烂、溃疡,以腹泻、粘液血便为主要症状,有复发、缓解反复发作的临床特征。与欧美相比在日本属罕见疾病,近年由于诊断方法进步,发病逐见增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娟 《黑龙江医学》2008,32(7):540-540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不易彻底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临床经验总结了此病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 (UC)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血栓形成作为UC的一种并发症国外报道逐渐增多 ,但国内有关报道还较少。现将我们遇到的 1例UC并脑血栓形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性 ,4 2岁 ,农民。因“腹痛、腹泻 ,解粘液脓血便4个月”于 2 0 0 2年 10月 13日来院就诊。患者于入院前 4个月出现左下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 ,日泻 6~ 7次 ,呈粘液脓血便 ,每次量不多 ,伴有肛门后坠及里急后重感。 2个月前在其他医院拟诊为“溃疡性结肠炎”予以“锡类散”灌肠半月 ,大便次数减少到每日 2~ 3次。平素无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归属中医的“泄泻”、“久痢”、“肠风”、“腹痛”、“肠痹”范畴。近年来,笔者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上取得了一定经验,治宜取抑木扶土法、通因通用法、泄肝中之火而坚肠中之阴、收涩止泄兼以养阴生津扶中,合参而断而奏效。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不易彻底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临床经验总结了此病的护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