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吸血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珍开发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吸血习性。方法:清晨搜捕全部人房和蚊帐内外以及牛房内的吸血按蚊;半通宵人牛诱捕;通宵人诱捕蚊。结果: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都嗜牛血兼嗜人血,整夜都有吸血活动,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夜间吸血高峰值同在下半夜。结论:防蚊措施的采用,特别在下半夜,是疟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辖区内传播疟疾媒介按蚊种群数量,为制订疟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县为单位,以东西南北设点.在媒介繁殖高峰季节每点捕人房按蚊50只或50顶蚊帐内全部按蚊;牛房按蚊50~100只,分别单个饲养.产卵后结合成蚊鉴定蚊种,对主要传疟媒介的分布、密度、季节消长、媒介能量以及对杀虫剂敏感性的研究.[结果]共发现按蚊属13种,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其次为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帕氏按蚊等其余按蚊数量相当少.40个区县.共调查37个,有嗜人按蚊分布的20个,占54.05%,主要分布于渝西南面的远郊县和近郊区.以壁山、江津、永川、铜梁密度最高.人房嗜人按蚊构成比依次为83.33%、49.49%、30.69%、30.21%;均为较平坦的浅丘地形,海拔高度在200~290 m之间,有溪流、池塘、稻田.嗜人按蚊媒介能量江津、铜粱分别为3.54和4.09.嗜人按蚊对常用杀虫剂敏感,中华按蚊已产生抗性.[结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是该市的传疟媒介,前者为主要媒介,媒介能量在3.54~4.09之间,嗜人按蚊对常用杀虫剂敏感,虽然中华按蚊已产生抗性,但是轮换使用杀虫剂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3.
用二维电泳法比较分析两种按蚊卵的蛋白质多肽图谱。结果: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卵分别显示多肽斑点172和160个,其中121个为两者共有斑点,中华按蚊显示49个特有斑点(占28.5%),嗜人按蚊显示38个特有斑点(占23.8%),嗜人按蚊的点A,在中华按蚊变异为点A和点B,两蚊卵平均差异为28.2%。文中还报告了两者特有斑点的等电点和分子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湖北省不同地区媒介按蚊的种型.方法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新建立的基因鉴别技术对现场捕获的按蚊分别进行形态特征鉴别和基因鉴别及比较.结果现场捕获181只按蚊,形态学确认176只为中华按蚊,而PCR鉴定172只为中华按蚊,另4只为八代按蚊;经形态学特征鉴别的5只嗜人按蚊中,PCR鉴别有4只为嗜人按蚊,另1只为八代按蚊.结论采用PCR基因鉴别技术能准确鉴别赫坎按蚊种团内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八代按蚊等近缘种按蚊,较传统的按蚊形态学鉴别方法准确,适用于复合媒介地区的疟疾媒介调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5.
广西疟疾媒介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疟疾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方法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疟疾流行区的传疟媒介进行研究,同时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西有78个县(市)发现微小按蚊,15个县发现嗜人按蚊,中华按蚊是全区广泛分布的蚊种;人血指数:微小按蚊在0.0458~0.1390之间,嗜人按蚊在0.2912~0.6330之间。子孢子自然感染率:微小按蚊为0.08%~8.11%,嗜人按蚊为0.25%~1.85%,中华按蚊为0.005%~0.32%,日月潭按蚊为0.06%~3.22%。结论广西传疟媒介有4种,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分别是山区和低山丘陵区疟疾的主要媒介,中华按蚊是平原区的媒介,日月潭按蚊是山区疟疾的次要媒介。  相似文献   

6.
三明市1978~1987年在88个乡、217个村进行了嗜人按蚊的分布调查。人房内共捕按蚊15159只,其中中华按蚊13600只占89.72%,嗜人按蚊1535只占10.13%,余为贵阳按蚊16只,棋斑按蚊7只,日月潭按蚊1只。牛房内共捕获按蚊28412只,其中中华按蚊28124只占99.16%,贵阳按蚊148只占0.52%,棋斑按蚊70只占0.25%,嗜人按蚊20只只占0.07%。嗜人按蚊分布于本市16个乡、34个村的丘陵和山凹地带,其优势区多为新开发的林区、山路和偏僻山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已知按蚊种类及其与疾病传播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湖北省已发现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八代按蚊、贵阳按蚊、林氏按蚊、巨型按蚊贝氏亚种、微小按蚊、潘氏按蚊、多斑按蚊、溪流按蚊、日月潭按蚊等11种。根据调查研究,认为中华按蚊为湖北省疟疾及马来丝虫的重要传播媒介;嗜人按蚊亦为疟疾传播媒介,在疟疾流行间歇期间起着保存病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传疟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比较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的传疟作用,1982~1987年选择安徽、广西,四川、广东四省各1~2个点作系统研究.通过人工感染、昆虫学、寄生虫学等调查表明,嗜人按蚊为髙效媒介,其传疟作用比中华按蚊高20倍,而且是传播恶性疟的主要媒介,凡有嗜人按蚊存在的地区,当地疟疾均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嗜人按蚊 (Anopheles anthropophagus)属赫坎按蚊种团 ,是中华按蚊 (Anopheles sinensis)的一个近缘种。 1938年姚永政等在南京地区首次发现该蚊称窄卵型中华按蚊。195 8年冯兰洲在杭州调查证实窄卵型中华按蚊传播丝虫病比宽卵型中华按蚊更为重要。 196 2年何琦在安徽南部证实窄卵型中华按蚊为主要的传疟媒介 ,并鉴定为雷氏按蚊。 1975年许锦江将“窄卵型中华按蚊”与菲律宾雷氏按蚊、马来西亚雷氏按蚊巴拉亚种进行形态和生态的比较 ,发现有明显不同 ,认为我国窄卵形中华按蚊是雷氏按蚊的一个新地理亚种 ,定名为雷氏按蚊嗜人亚种 〔1〕。 1…  相似文献   

10.
嗜人按蚊(Anopleles(A)anthropopha-gus)是我国北纬25°~33°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之一。该蚊种人工感染恶性疟原虫敏感性远高于中华按蚊的10倍以上。袁业春等调查嗜人按蚊对马来丝虫的感染期幼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分别比中华按蚊高10.45和2.04倍。  相似文献   

11.
用采自京山县宋河镇人房的按蚊经单管饲养产卵,隔离培养的嗜人按蚊377只,中华按蚊31只,以及在江陵县李埠镇牛房采集的中华按蚊100只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在两种蚊虫中,中、后足基节淡色鳞簇之有无及雄蚊抱肢基节、背面有无淡色鳞片可作为区别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的有效特征。  相似文献   

12.
按蚊rDNA ITS 2区段基因序列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鉴定浙江传疟媒介种类,为制定浙江省疟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媒介按蚊核糖体核酸内转录问隔2(rDNAITS2)区段基因特征,应用PCR基因鉴别技术。对浙江省现场捕捉的按蚊与嗜人按蚊、八代按蚊、中华按蚊、雷氏按蚊实验室标本进行基因鉴别和比较。结果 浙江省现场捕捉的按蚊DNA样本的PCR扩增产物均为250bp,与实验室中华按蚊标本一致。结论 浙江省的传疟媒介是中华按蚊,现场调查未发现嗜人按蚊。  相似文献   

13.
福建嗜人按蚊分布与传疟作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6~1984年对福建嗜人按蚊地理分布和传疟作用进行了调查,在36个县(市)中发现14个县(市)有嗜人按蚊,除1个县外,其余均在闽西北。嗜人按蚊子孢子自然感染率为0.32%(14/4376),人血指数和媒介能量分别为中华按蚊12.6和19.2倍,证实嗜人按蚊是闽西北地区的主要疟疾媒介。  相似文献   

14.
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实验室同步驯化实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嗜人按蚊 (AnophelesanthropophgusXuandFeng ,1975 )是我国疟疾和丝虫病的重要媒介 ,对其研究从未停止过。1938年姚永政等在南京发现中华按蚊卵的甲板有 3种类型〔1〕;195 8年冯兰洲在杭州调查 ,证实窄卵型中华按蚊传播丝虫病作用比宽卵型种群更重要〔2〕;196 2年何琦等将窄卵型中华按蚊鉴定为雷氏按蚊 (An .lesteri) 〔3〕;1975年许锦江等根据我国和东南亚的雷氏按蚊在形态和生态上有明显差别 ,定为雷氏按蚊嗜人亚种 (An .lesterianthropophagusXuandFeng 1975 …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嗜人按蚊分布、生态与传疟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查明湖北省嗜人按蚊分布范围、生态习性与传疟作用。方法 :全省定点和扩大范围调查嗜人按蚊分布 ,以卵块和成蚊形态鉴定蚊种 ,观察嗜人按蚊成蚊的生态及传疟能量。结果 :全省调查 4 2个县 (市区场 ) 2 87个乡镇 1151个村 ,捕获按蚊 574 4 8只 ,鉴定 4 6 130只 ,其中嗜人按蚊 396 7只 ,中华按蚊 4 2 0 14只 ,八代按蚊 149只 ,在 19个县 (市区场 ) 10 4个乡镇 6 96个村发现有嗜人按蚊分布。范围人口约 1456万 ,面积 4 .6万km2 。嗜人按蚊夜间活动高峰在 0~ 2时 ,白天主要栖息在人房 ,其次为牛房及猪栏 ,构成比依次为 84 .4 0 %、10 .30 %、9.2 5% ,少数栖息于室外。该蚊吸人血指数为 0 .86 8。传疟能量 5~ 11月平均为 0 .0 6 6 7,比同域中华按蚊 (0 .0 0 15)高 4 4 .4 7倍。结论 :嗜人按蚊分布在大洪山麓与桐柏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岗地及江汉平原结合部 ,是鄂中疟疾的重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四川省监测县传疟媒介种群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消除疟疾后疫点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5至9月随机选取了73个传疟媒介种群调查监测县和23个种群和密度调查监测县分别通过灯诱法和人帐诱法开展种群和密度监测,对捕获到的蚊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对捕获蚊虫、按蚊数量、密度利用WPS Office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2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描述性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2022年在5至9月期间有165个点开展种群监测,23个点开展了密度监测。共捕获180 402只蚊虫,其中按蚊有26 521只(14.70%)。中华按蚊26 274只(99.07%),嗜人按蚊19只(0.07%),未鉴定按蚊种70只(0.26%),未捕获到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通过灯诱法捕获到民房外3 712只中华按蚊(15.45%),牲畜房14 390只(59.88%),可孳生地5 927只(24.67%);仅青神县和洪雅县捕获到18只嗜人按蚊;未鉴定的按蚊位于资中县;不同场所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3,P<0.001)。有...  相似文献   

17.
<正> 嗜人按蚊(An、anthropophaga),是南方各省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近年来,江苏省的调查证明该蚊的分布与恶性疟的流行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安徽省调查结果表明该蚊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山区,丘陵区。1982年柳朝藩等在安徽省舒城县的研究结果证明,嗜人按蚊对恶性疟原虫的敏感性高于中华按蚊,为恶性疟的主要传播媒介。我省自1979年在商城首次发现嗜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苏州市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种群及密度现状,为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地继发感染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10月苏州市所辖7个县(区),采用全通宵诱蚊灯法和半通宵人诱法进行按蚊种群和密度监测;在水稻田及周边灌溉水体等环境用500 mL勺取20勺水观察按蚊幼虫密度。结果苏州市2019年6—10月全通宵诱蚊灯法室内共捕获中华按蚊40只,密度为0.19只/灯·夜,外捕获中华按蚊44只,密度为0.21只/灯·夜;2019年6—10月半通宵人诱法共捕获中华按蚊89只,平均叮人率为0.21只/人·h;2019年6—10月份水稻田及周边环境中华按蚊幼虫密度为0.37条/勺。结论消除疟疾后,苏州市的传疟媒介主要是中华按蚊,未监测到嗜人按蚊的存在;2019年6—10月中华按蚊的密度低于往年。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1994至2003年疟疾发病与媒介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传疟媒介在湖北省的分布规律及范围以及与疟疾发病的关系。方法调查各县(市)疟疾发病情况及当地传播媒介种类和分布规律。结果湖北省疟疾流行的媒介有单纯中华按蚊疟区以及兼有嗜人按蚊疟区,通过人血指数调查,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平均高出中华按蚊的44.47倍。嗜人按蚊区疟疾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数的81.38%~93.84%。结论湖北省疟疾近10年流行主要是在有嗜人按蚊的地区。其特点是发病率高、波动大,有些已形成顽固的疫点,目前防制重点应放在有嗜人按蚊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查明嗜人按蚊生态习性及吸血趋性 ,为制定疟疾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7~ 9月每旬 1次 ,调查嗜人按蚊在人房、牛栏、猪栏内密度 ,室外人帐诱蚊密度及季节和夜间活动高峰。调查该蚊对不同宿主吸血趋性和栖性、吸血习性。结果 :嗜人按蚊在人房内平均密度为 5 .70只 5 0顶 ,室外人帐诱 7.44只 (人·半通宵 ) ,牛栏 6.41只 (人工·h) ,猪栏 2 .3 7只 (人工·h)。嗜人按蚊季节高峰为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夜间活动高峰为 2 3时~ 1时 ,叮人率为5 .0 493。吸血习性为 0 .2 40 6,比中华按蚊高 7.76倍 ,趋吸人血蚊占 89.75 %。传疟能量为 1.73 15 ,比中华按蚊高 8.2 5倍。结论 :嗜人按蚊主要栖息在人房 ,趋吸人血 ,是主要的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