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了解应用Keller截骨治疗外翻的疗效 ,对采用第一跖趾关节半关节切除成形术同时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的11例的随防观察。结果 :11例 18足随访 7个月~ 4年 ,平均 19 2个月。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Keller手术是治疗外翻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了解应用Keller截骨治疗Mu外翻的疗效,对采用第一跖趾关节半关节切除成形术同时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的ll例的随防观察。结果:ll例18足随访7个月~4年,平均19.2个月。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Keller手术是治疗Mu外翻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足母)外翻.方法:先采用改良McBride术,包括收肌止点移位、第一跖骨头内侧(足母)囊炎骨赘切除、关节囊紧缩缝合矫正外翻,再行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矫正跖内翻治疗38例52足(足母)外翻,结果:优良率达98%,与改良McBride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外翻,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运用改良的Keller手术方法治疗疼痛性(足母)外翻畸形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21例26足(足母)外翻畸形患者,应用改良Keller手术治疗,术前、术后配合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随访1~3年,平均1.8年.疗效属优19足,良5足,差2足,优良率达92%.结论 改良的Keller手术对年龄较大、中重度疼痛性(足母)外翻的矫正,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Keller手术治疗中老年不同年龄组的(母)外翻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典的Keller手术.结果:35~55岁年龄组优9足,良4足,中1足,差1足,优良率86.7%;56~70岁年龄组优11足,良5足,中2足,差0足,优良率88.9%.35~55岁年龄组蹄外翻角和第Ⅰ、Ⅱ跖骨间角分别从术前(34±19)°和(17±1)°改善到术后的(13±6)°和(12±1)°.结论:Keller手术操作方法简单,疗效肯定,不但适用于老年患者,对35~55岁的中年患者只要有第1跖趾关节骨关节炎表现或者有关节半脱位的(母)外翻患者同样适合行Keller手术.  相似文献   

6.
(足母)外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此种疾病的治疗受到多种临床因素影响,由于临床上遇到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还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作为通用方法使用.所以目前大约有250余种手术治疗方法.我院2008-2010年对12例16足中重度(足母)外翻患者采用(足母)囊切除、周围软组织松解、第一跖楔关节截骨融合方法治疗,并且经过3个月~2.5年随访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足/母)外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u外翻是足部常见的畸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老年mu外翻患者,常合并第一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局部持续疼痛和活动障碍,保守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多数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我们采用改良Keller手术治疗伴有骨性关节炎的重度mu母外翻,配合术后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McBride术式与Keller术式及滑囊骨赘切除术式治疗躅外翻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52足(足母)外翻的临床资料,其中改良McBride术18例26足,Keller术14例18足,滑囊骨赘切除术4例8足,对切口长度、生物力学特征、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改良McBride术式具有稳定足弓,瘢痕平坦,易于骨性融合和不易复发的优点,但步骤多,切口长.随访结果,三组优良率分别为94.67%、72.55%和42.86%.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按技术要领操作,改良McBride术式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Keller手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对拇外翻患者30例(50足)行Keller手术治疗,均为比较术前术后HVA和IMA的变化。结果优24足,良20足,差6足,优良率为88%。HVA和IMA术前术后比较分别纠23°和10.1°。结论Keller手术仍是目前治疗50岁以上的中重度拇外翻畸形患者的一种较好术式,尤其是合并拇跖趾关节有退行性改变的患者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0.
对135例185足拇外翻曾先后采用 Keller 术、改良 McBride 术及第一蹠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术三种方法手术.经85足随访,认为第一蹠骨基底部外侧楔形截骨矫形术效果优于 Keller 和 MeBride 术.我院自1963年~1987年共手术治疗135例185足拇外翻,曾先后采用 Keller 术、改  相似文献   

11.
外翻畸形是骨科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很多,其中手术治疗,大多在第一跖趾关节处进行。随着手术的广泛应用,有关并发症相对增加,最近对纠正不足和过度矫正引起重视。田氏报道77例行McBride手术者,34例得到随访,8例出现(足母)内翻,呈“杈状趾”畸形;14例行骨赘切除、内侧关节囊紧缩术,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改良keller截骨术治疗足中重度拇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患足手术前后常规拍摄足正位片,测量拇外翻角(IMA),第(1~2)跖骨间夹角(HVA),手术方法选择小切口Keller截骨+拇内收肌部分切除并转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疗效评定参照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标准,优良率10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138例(218足)拇外翻术后患者应用前足免负重鞋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8月—2014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拇外翻138例(218足),对1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96足)于术后4~6d开始穿前足免负重鞋下地活动,主、被动活动第一跖趾关节,术后12周穿普通鞋正常负重行走;对照组78例(122足)于术后患足禁止负重,术后4~6周(28~42d)开始前足逐渐负重。二组均于术后10~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通过治疗前后的对比,对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患者开始下地负重时间、术后2个月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时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时前足功能评分、术后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开始下地时间、术后2个月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术后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拇外翻术后穿前足免负重鞋,可早期下床活动,对早期恢复第一跖趾关节功能、防止拇趾僵硬和提高早期生活质量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孔矫形术治疗(足母)外翻术后复发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0例32足(足母)外翻畸形采用微孔矫形术治疗,术前均摄片定位,测量(足母)外翻角度帮助确定截骨矫形多少,术后摄片.采用局部麻醉5例,局部神经阻滞麻醉15例,在(足母)趾近节内侧上开一3~5mm微孔,在微孔内手术,去除骨质增生,(足母)趾近节内侧斜行截骨.术中采用牵、接、按、摩、推、拿等中医手法,整复畸形,矫正(足母)趾脱位,复位一次完成.术中电视监测确定效果,30分钟达到矫形的手术效果.结果本组随访6月~60个月,平均3年,参照温建民等拟定标准[3],优良率:98.3%,稍差:1.7%.结论微孔矫形术治疗(足母)外翻术后复发畸形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价廉、易掌握,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孔矫形术治疗(足母)外翻术后复发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0例32足(足母)外翻畸形采用微孔矫形术治疗,术前均摄片定位,测量(足母)外翻角度帮助确定截骨矫形多少,术后摄片.采用局部麻醉5例,局部神经阻滞麻醉15例,在(足母)趾近节内侧上开一3~5mm微孔,在微孔内手术,去除骨质增生,(足母)趾近节内侧斜行截骨.术中采用牵、接、按、摩、推、拿等中医手法,整复畸形,矫正(足母)趾脱位,复位一次完成.术中电视监测确定效果,30分钟达到矫形的手术效果.结果本组随访6月~60个月,平均3年,参照温建民等拟定标准[3],优良率98.3%,稍差1.7%.结论微孔矫形术治疗(足母)外翻术后复发畸形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价廉、易掌握,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拇外翻术后并发症的起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于1998-03/2008-02选择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拇外翻畸形患者113例(186足)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选择Keller术式67例,Macbfide术式56例,Mitchell术式12例.wilson术式18例.Scafe术式4例,Loison术式20例,跖趾关节融合术9例.分析并发症原因,参照原术式症状严重程度和患者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首先保守治疗,无效则再次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理疗、按摩、主被动功能锻炼和支具固定等.手术参照并发症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所有患者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评分系统中拇跖趾关节评分标准评分,其中疼痛占40分,功能占45分(包括日常生活及体育活动10分,穿鞋情况10分,跖趾关节活动5分,趾间关节活动5分,关节稳定性5分,拇趾有无胼胝5分),外观占15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低于70分为差.结果 术后2.5-41个月,平均13个月出现并发症,其中拇外翻复发6例,拇内翻3例.转移性跖骨痛10例.截骨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3例,第1跖骨头坏死2例及第1趾列活动受限21例.该组患者首次术后评估,优97足(52%),良45足(24%),可31足(17%),差13足(7%),优良率为76%.针对并发症采取保守治疗38例,手术治疗7例,治疗后评估,优111足(60%),良61足(33%),可12足(6%),差2足(1%),优良率为93%.结论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出现并发症后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足母)外翻手术常见失败原因.方法105例144足(足母)外翻,行手术矫正,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年~6年的随访发现,14例疗效不满意,其中1例病人出现(足母)趾仰趾畸形,使双足不能穿同号鞋,2例术后长时间疼痛,7例术后复发,3例术后疤痕形成,1例术后(足母)趾过短.结论外翻治疗需根据疼痛的部位、畸形的程度、病人要求等选择手术方法,强调治疗的个体化,术中需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Lapidus截骨术微切口与传统切口治疗重度拇外翻的疗效.方法 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25例25足重度拇外翻患者采用Lapidus截骨术传统切口(传统组),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24例25足重度拇外翻患者采用Lapi-dus截骨术微切口(微创组).所有患者均行第一跖趾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资料、围术期数据、术后并发症、术后拇外翻角(HVA)及第一、二跖骨间角(IMA)、术后AOFAS踝与后足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7至24个月,传统组平均随访(12±2.7)个月,微创组平均随访(12±1.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HVA、IMA及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微创组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pidus截骨术微切口治疗重度拇外翻能取得与传统切口相同的手术疗效,同时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籽骨系统在拇外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45足正常足和141足拇外翻足籽骨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以胫侧籽骨位置(tibialsesamoidposition,TSP)来表示]进行测量,并与拇外翻角(halluxvalgusangle,HVA)、跖间角(intermetatarsalangle,IMA)、跖趾关节半脱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足与拇外翻足籽骨的绝对位置无差异,TSP与HVA、IMA呈明显的相关关系.245足正常足TSP的正常值范围为TSP≤3.92足拇外翻足行手术治疗中,19足行改良McBride手术,24足行跖骨头颈部截骨术,29足行跖骨基底截骨术,20足行Keller手术.因为Keller手术并不能矫正TSP,故共随访72足拇外翻足,随访时间1~6年,平均4年.术后HVA为5°~10°,平均7°;IMA为5°~9°,平均7°;TSP均为3或4.根据孙俊英等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优60足(83%),良8足(11%),差4足(6%),优良率为94%.结论TSP应该作为常规术后疗效评价及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对于TSP位置异常者,应首选骨性手术,以恢复正常的跖骨籽骨系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赘切除及软组织手术治疗足拇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应用自制骨刀经皮肤小切口切除第1跖骨远端及趾骨近端的骨赘,用2-0不可吸收缝线在内侧关节囊紧缩缝合牵引固定跖趾关节,拇收肌腱切断,术后"8"字形绷带包扎。结果共治疗40例患者,74足,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足拇外翻畸形明显改善。随访8个月~5年,优良率为98.6%.结论骨赘切除及软组织手术治疗足拇外翻疗效可靠,简单易行,可作为基层医院矫正足拇外翻畸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