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拇指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利用8具尸体16只手进行解剖学研究,观察了拇指背动脉、第1掌背动脉及食指桡侧指背动脉。临床上分别以拇指背动脉、示指桡侧指背动脉为蒂于手背侧设计岛状皮瓣进行应用。结果 拇指背动脉外径0.24~0.46mm,平均0.37mm,示指桡侧指背动脉0.26~0.56mm,平均0.44mm,血管恒定。临床应用拇指背血管蒂逆行皮瓣、示指桡侧指背血管蒂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12例;皮瓣带人桡神经指背支形成有感觉皮瓣,效果更满意。结论 以指背血管为蒂的手背侧皮瓣是修复拇指组织缺损的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手指背侧微血管网为血管蒂的手指近、中节背侧皮瓣逆行修复手指不同平面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以近节及中节手指桡、尺背侧的手指背侧微血管网为血管蒂,逆行修复手指近指间关节掌侧,及其以远指体掌背侧及侧方皮肤缺损60例78指,皮瓣大小为1.2 cm×2.0 cm~2.5 cm×3.5 cm.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73指皮瓣成活,5指中节指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皮瓣两点辨别觉8~10 mm,指间关节活动功能好.结论 该皮瓣具有操作简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等优点.近节指背皮瓣面积大、血管蒂长、旋转弧大、成功率高.中节指背皮瓣血管蒂短,可用于修复末节甲根及甲中段平面背侧及指侧方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10只成人新鲜手标本 ,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桡神经浅支—掌背皮神经在手部的走行、分布情况及其横径的大小。临床设计以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和中指尺侧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 ,急诊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 6例 6指。结果 :临床应用 6例 ,皮瓣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 6~ 12个月 ,伤指除缺少指甲及稍短外 ,外形及皮肤色质与健指相似 ,食指掌侧远端指腹两点辨别觉为 3 .5~ 6 .0mm ,运动功能按TAM系统标准评价 :优 1指 ,良 3指 ,可 2指。结论 :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和中指尺侧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是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告以指固有动脉为蒂的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手指中远节皮肤缺损的患者,在应用逆行掌背动脉皮瓣修复中,采用延长掌背动脉指蹼交通支至指固有动脉,以指固有动脉为蒂旋转,修复手指中远节皮肤缺损.结果 术后15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平均为10个月,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采用指固有动脉为蒂的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皮肤缺损,明显延长了皮瓣蒂部,减少了静脉危象的发生,使皮瓣可以达到手指远节任意长度,弥补了传统掌背动脉皮瓣蒂长度不足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2007年以来,我院运用近节指背筋膜蒂皮瓣及掌背筋膜蒂皮瓣治疗手指皮肤缺损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5~50岁,平均36岁.采用近节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14例,其中甲床缺损4例,残端皮肤缺损3例,远指间关节侧方皮肤缺损1例,指腹合并甲床部分缺损6例;切取皮瓣面积为1.0cm×1.5cm~1.5cm×2.5cm.采用掌背筋膜蒂皮瓣修复16例,其中中节以远皮肤缺损4例,近节以远掌侧皮肤缺损1例,近节掌侧皮肤缺损3例,中节掌侧皮肤缺损2例,指腹皮肤缺损3例,甲床缺损合并大部分指腹皮肤缺损3例;切取皮瓣面积为1.5cm×2.5cm~2.5cm×8.0cm.其中9例皮瓣携带皮神经与创面指神经进行缝合.  相似文献   

6.
手背U - I型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应用手背U - I型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示、中指近侧指间关节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以第一掌背动脉为皮瓣血管轴,部分桡动脉、腕背动脉弓及第二掌背动脉为血管蒂,第二掌背动脉远端为旋转点的手背U -Ⅰ型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示、中指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 10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因伤口感染导致皮瓣坏死.结论该皮瓣血管蒂长,转移范围大,是治疗示、中指近侧指间关节以远掌、背侧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手背U-Ⅰ型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应用手背U-Ⅰ型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示、中指近侧指间关节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以第一掌背动脉为皮瓣血管轴,部分桡动脉、腕背动脉弓及第二掌背动脉为血管蒂,第二掌背动脉远端为旋转点的手背U-Ⅰ型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示、中指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 10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因伤口感染导致皮瓣坏死。结论 该皮瓣血管蒂长,转移范围大,是治疗示、中指近侧指间关节以远掌、背侧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食指桡侧固有动脉岛状筋膜皮瓣修复食指指腹大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7年 5月~ 2 0 0 3年 10月 ,对 2 1例食指指腹大缺损应用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于第 2掌骨 ,食指近节中、远段背桡侧设计皮瓣 ,皮瓣轴点位于中节指骨桡侧或背桡侧 ,轴心线与手指纵轴平行 ,掌侧创缘以近 1.5~ 1.8cm为转位点。近端分离出皮瓣内的指神经侧背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食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8月-2012年10月,采用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食指皮肤软组织缺损35例,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本组35例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两点辨别觉达6-10mm,无虎口挛缩,拇食指的对捏、对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食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供血血管变异率低,无需再次手术断蒂,也可制成带血运的掌骨、伸肌腱复合组织瓣,且能携带掌背皮神经重建感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指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利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与掌背动脉的终末支形成的指背动脉网,设计指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方法分别以近节及中节手指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掌背及指背皮瓣35例43指,修复位于近位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对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损伤者,同时修复骨关节及肌腱等损伤。皮瓣最大切取面积1.5cm×3.5cm。结果随访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两点辨别觉8~10mm,指间关节功能好。结论该皮瓣具有操作简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管蒂长、旋转弧大、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逆行筋膜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方法 我院于1997~2003年,采用第一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9例,该皮瓣以第一掌背动脉在第二掌骨背侧的纵轴为轴线,以筋膜为蒂,蒂部设计在皮瓣的远侧,供血动脉为示指桡侧指动脉。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半年以上5例,修复后指腹两点辨别觉为6mm~11mm(平均7.9mm),外形满意,患均恢复原工作。结论 切取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示指皮肤缺损安全可行,是修复示指皮肤大面积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设计第2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临床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获得成功。方法:对50只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手标本,在放大镜下观察第2掌背动脉及伴行静脉的起端,皮支、终末支的走行;测量血管各部位的直径。结果:第2掌背动脉终末支分布于第2指蹼、示中指近节皮肤;皮支和其它掌背、掌指动脉间有丰富的吻合支。临床应用8例,顺行皮瓣7例,逆行1例。修复手背、拇指皮肤缺损,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临床应用第2掌背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时,可设计成顺行或逆行皮瓣,均能成活。  相似文献   

13.
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修复手指中节和末节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16例新鲜肢体血管灌注氧化铅-明胶混合液,通过X线片显示手背及指背皮肤内的血管结构和血管之间吻合类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应用了两种不同的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1999年以来共应用14例(以指动脉侧支为蒂的掌背逆行岛状皮瓣8例和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邻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6例)。结果:对指背及掌背皮肤进行解剖,结果表明指动脉背侧皮支与掌背动脉的指背支相互吻合形成皮下血管吻合支,是上述两种皮瓣的解剖基础。临床应用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厚度与质地与手部受区皮肤接近。结论: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扩大了指背和掌逆行岛状皮瓣的旋转弧度,为修复手指中节和末节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拇指邻近带蒂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9—2015-01采用多种安全易行的拇指邻近带蒂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26例。掌侧软组织缺损为主的2例选择矩形推进皮瓣修复,背侧软组织缺损为主的3例选择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掌侧和背侧缺损均衡的6例采用指端V-Y推进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主要在尺侧的7例采用第1掌骨背尺侧皮瓣修复。8例以桡侧软组织缺损为主,6例采用第1掌骨背桡侧皮瓣修复,2例采用拇指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结果 26例获得平均9.6(6~21)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弹性好。3例示指背侧皮瓣和2例拇指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两点辨别觉正常,其余患者两点辨别觉为6~8 mm。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评分评定:优22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拇指邻近带蒂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易于掌握、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且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2003年6月收治1例左手因梳棉机绞伤患者,食指IV°缺损,拇、环指指腹缺损,中指掌侧皮肤缺损,利用四块游离组织一期修复获得成功,现将其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18岁,因被梳棉机绞伤左手急诊入院。专科检查:拇、环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食指近节远1/3以远缺损,中指近节中部以远掌侧皮肤缺损,部分骨质缺损。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即在臂丛+连硬外麻醉下游离双侧趾趾腹皮瓣及骨间背动脉皮瓣修复拇、环、中指创面,游离右足第2趾再造食指。手术历时11时30分,术后“三抗”治疗。术后先后两次出现动脉危象,保守治疗无效,经手术探…  相似文献   

16.
掌背皮神经皮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修复食指食肤脱套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临术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的一种新方法。方法:10只成人新鲜手标本,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桡神经浅支一掌背皮神经在手部的走行、分布情况及其横径的大小,临床设计以滨背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和中指尺侧指动脉岛状皮瓣瓦合,急疹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6例6指。结果:临床应用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伤指除缺少指甲及稍短外,外表及皮肤色质与健指相似,食指掌侧相似,食指滨侧远端指腹两点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第2~5指中远节皮肤缺损伴骨折、肌腱断裂的新的修复方法. 方法 以指固有动脉-指总动脉-指蹼动脉-掌背动脉-掌背动脉皮支为蒂,设计掌背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切取皮瓣时,皮瓣近端沿掌背神经方向做延长口,切取足够长度掌背神经,以便与指固有神经吻合,恢复指腹感觉.2003年6月至2009年3月应用此方法修复24例(26指)伴骨折、肌腱断裂的手指中远节皮肤缺损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16 ~63岁,平均37岁.掌侧皮肤缺损15例17指,背侧缺损9例9指.合并肌腱缺损2例,切取皮瓣时一并切取一段示指(小指)固有伸肌腱修复. 结果 皮瓣切取面积为3.1 cm×1.6 cm~6.0 cm ×4.0 cm.24例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血管危象.22例患者术后获4 ~32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2例失访.皮瓣质地、色泽好,外形良好,指腹较饱满,恢复痛温觉,两点辨别觉为5~9 mm,平均7.5 mm,按感觉功能评定标准为S3+~S4.4例发生肌腱粘连,术后3~6个月行松解术,手指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以指固有动脉为蒂的掌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伴骨折、肌腱断裂的手指中远节皮肤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个组合皮瓣移植修复多手指皮肤脱套伤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年 5月对 1例多手指皮肤脱套伤 ,一次用多个皮瓣组合移植进行修复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1 9岁。左手食、中、环指皮肤连同指甲、指蹼及手背部分皮肤完全撕脱。肌腱、血管、神经等软组织挫伤 ,环指末节甲床挫伤。骨与关节 X线片未见异常。  手术食指修复 :右口止母甲瓣套在左食指中末节上 ,右跖底皮瓣修复指近、中节掌侧皮肤 ,右足背皮瓣修复近、中节指背及第二掌骨背侧皮肤。第一跖底动脉与左食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 ,作主要供血血管 ,跖背动脉与第二掌背动脉吻合供应近、中节背侧皮肤 ,可增加食指血供。第一跖…  相似文献   

19.
第一跖背区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 1996年起 ,采用第一跖背动脉腓深神经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17~ 35岁。右手 3例 ,左手2例。急诊 2例。拇指掌侧皮肤缺损 2例 ,其中 1例桡侧指动脉、指神经损伤 ,屈指肌腱部分损伤 ;拇指背侧热压伤致皮肤坏死缺损 1例 ;食指掌侧皮肤缺损 1例 ,合并桡侧指神经、指动脉损伤 ,屈指肌腱鞘于 A3处部分损伤 ,末节指骨部分外露 ,指甲部分缺损 ;环指掌侧皮肤缺损 1例。缺损范围 2 .5~ 2 3.5 cm×4 .0~ 6 .0 cm。  手术于第一跖背区根据受区情况设计皮瓣 ,于足…  相似文献   

20.
第一掌背动脉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于1995年以来,以第1掌背动脉为蒂顺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虎口及食指皮肤缺损,临床应用5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