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TM)和D-二聚体(D-D)与DR的关系。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按眼底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期(NDR),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SDR)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PDR)。另选健康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测定各组血浆TM浓度及D-D浓度,同时研究TM与D-D的相关性。结果 (1)NDR、SDR和PDR组血浆TM水平[(27.17±18.30)、(39.67±18.41)和(61.83±24.31)ng/ml]均高于NC组[(15.63±13.79)ng/ml](P0.05);(2)NDR组血浆D-D水平[(0.19±0.07)μg/ml]与NC组[(0.17±0.06)μ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R、PDR组[(0.24±0.06)、(0.57±0.09)μg/ml]均高于NDR组与NC组(P0.05);(3)血浆TM与D-D呈正相关(r=0.508,P0.01)。结论检测血浆TM及D-D水平可帮助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情况,以及眼底视网膜病变程度,同时可反映体内是否存在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T-1)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12月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眼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VEGF和PAT-1水平。结果(1)糖尿病患者的血浆VEGF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C组)[(17.86±12.25)ng/L],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BDR组)[(93.41±54.69)ng/L]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52.17±21.81)ng/L]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61.24±37.55)ng/L],但PDR组与N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糖尿病患者血浆PAI-1高于正常对照组,BDR组[(58.29±20.53)μg/L]和PDR组[(66.84±23.81)μg/L]明显高于NDR组[(44.88±16.36)μg/L],但BDR组和P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着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低纤溶状态,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VEGF和PAI-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0例无DR的糖尿病患者(NDR)、29例非增生性DR患者(NPDR)、31例增生性DR患者(PDR)和32名正常人的血清sCD40L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NDR组、NPDR组和PDR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依次增高,分别为4.55±3.66μg/L、6.65±4.24 μg/L、8.31±5.23μg/L ,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DR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显著增加,提示其可能与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IL1、IL6水平。其中30例经散瞳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为DR组,其余50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为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20例,系本院正常体检者。结果DR组IL1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分别为(30.65±9.67)ng/L、(21.37±8.24)ng/L和(26.26±9.3)ng/L,D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R组与糖尿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IL6测定值糖尿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及DR组,分别为(1.421±0.76)μg/L、(0.952±0.47)μg/L和(1.053±0.76)μg/L,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R组与糖尿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IL6均对糖尿病和DR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放免法分别测定93例糖尿病患者(包括无神经病变组45例,神经病变组48例)和50例健康人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并相互对比。周围神经病变组分为病情轻组和病情重组,比较其MBP水平。结果:糖尿病有神经病变组和无神经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的MBP含量分别为(7.224±0.772)μg/L、(2.115±0.633)μg/L、(1.008±0.244)μg/L,组间比较P均〈0.001;糖尿病有神经病变组和无神经病变组MBP水平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均无相关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轻组和病情重组MBP水平分别为(5.443±0.221)μg/L,(8.376±0.162)μg/L(P〈0.01)。结论:MBP水平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及疗效评价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液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以及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LISA及乳胶免疫分析测定DM患者血浆PAI-1、t-PA、TAFI、D-D活性;并与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DM组PAI-1、t-PA、D-D和TAFI含量分别为(48.36±7.92)ng/mL、(12.52±3.17)ng/mL、(0.75±0.58)mg/L和60.82%±14.7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PAI-1、t-PA及D-D水平与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PAI-1、t-PA、D-D、TAFI水平与血管损伤和功能变化的进程有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折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活性的影响及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测定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年龄、体质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组间进行比较. 结果糖尿病合并骨折组的6-keto-PGF1α测定值为(49.86±6.01)ng/L,糖尿病组为(58.92±6.44)ng/L,健康对照组为(75.34±8.21)ng/L,前两组较健康对照组的6-keto-PGF1α测定值均下降,且糖尿病合并骨折组的6-keto-PGF1α值较糖尿病组下降(F=238.776,P=0.000);糖尿病合并骨折组GMP-140、TXB2、FIB和D-D测定值分别为(21.86±2.57)μg/L、(139.46±16.80)ng/L、(5.19±0.89)g/L和(1.13±0.27)mg/L,糖尿病组的相应测定值分别为(17.92±2.50)μg/L、(126.07±7.64)ng/L、(4.52±0.80)g/L和(0.73±0.27)mg/L,健康对照组的相应测定值分别为(13.85±1.20)μg/L、(76.94±10.60)ng/L、(3.26±0.84)g/L和(0.29±0.15)mg/L,前两组的各测定值较健康对照组均升高,且糖尿病合并骨折组较糖尿病组升高(F=191.407、463.307、90.705、202.685,均P=0.000).结论 骨折可增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活性,加剧其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应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杨可  孟宪华 《山东医药》2010,50(43):61-62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2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1组)、38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观察2组)及7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1、2组及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48.04±113.81)、(238.47±216.66)、(120.55±70.39)μg/L,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P〈0.05;观察2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反映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对早期糖尿病并发症诊断及其程度监控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骨质疏松的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与25羟维生素D(25OHD)的关系。方法 纳入256例无骨质疏松的男性T2DM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152例,合并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74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30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25OHD水平;分析T2DM患者的25OHD营养情况,并对DR与25OHD水平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DR的危险因素。结果 NDR组、NPDR组、PDR组的25OHD水平依次下降[分别为(15.92±6.84)μg/L、(13.00±5.56)μg/L、(10.35±3.25)μg/L,P<0.05]。25OHD严重缺乏患者DR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R与25OHD呈负相关(r=-0.30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和空腹C肽是DR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无骨质疏松的男性T2DM患者25OHD...  相似文献   

10.
刘莹  刘丹 《山东医药》2011,51(28):41-43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时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2型糖尿病无DR患者30例(NDR组)、2型糖尿病合并DR背景期患者30例(BDR组)、2型糖尿病合并DR增殖期患者30例(PDR组)和健康对照30例(NC组)的血清APN和PAI-1水平,氧化酶法测定FPG、TC、TG、HDL-C、LDL-C水平,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HbA1c水平,计算BMI。结果 NC组、NDR组、BDR组、PDR组血清APN和PAI-1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N与BMI、FPG、LDL-C、TG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AI-1与TG、HbA1c、BMI呈正相关。结论 APN和PAI-1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和发展,高TG血症、肥胖、高血糖可能是导致PAI-1升高和APN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伴糖尿病(DM)患者中水平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149例冠心病分为3组:(UAP+DM)组40例,UAP组5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3例。分别检测入选者血清hs-CRP及血浆PAI-1的水平,分析它们在各组中的水平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AP+DM组hs-CRP水平高于UAP组[(5.2±2.7)mg/L vs (3.8±1.9)mg/L]和SAP组[(5.2±2.7)mg/L vs (2.0±0.9)mg/L],UAP组高于SAP组[(3.8±1.9)mg/L vs (2.0±0.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浆PAI-1水平UAP组高于SAP组[(1.8±0.2)A vs (0.7±0.4)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UAP+DM)组虽高于UAP组[(1.9±0.1)A vs (1.8±0.2)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149例研究对象以hs-CRP>3 mg/L 为界分为两组,hs-CRP>3 mg/L组PAI-1[(1.7±0.9)A vs (1.2±0.6)A)]、空腹血糖(FPG)[(5.9±1.3)mmol/L vs (5.1±0.7)mmol/L]及UAP发生率(40.94% vs 23.48%)均高于hs-CRP≤3 mg/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PAI-1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为0.62(P<0.01);hs-CRP与FPG呈正相关,rs为0.34(P<0.01);PAI-1与FPG呈正相关,rs为0.38(P<0.01)。结论 (UAP+DM)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hs-CRP、PAI-1水平较单纯UAP及SAP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规范治疗的GDM患者(治疗组)、12例未规范治疗的GDM患者(GDM组)及3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瘦素,分析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为(22.6±5.8)μg/L,GDM组为(24.5±4.7)μg/L,对照组为(8.8±2.4)g/L,治疗组、GDM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为(10.0±3.4)μg/L,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例,巨大儿3例,胎儿窘迫3例,新生儿低血糖0例,产后2型糖尿病5例;GDM组分别为3、8、2、2、3例,对照组分别为3、4、2、0、0例,治疗组、对照组与GDM组比较,P均〈0.05。血清瘦素水平与GDM患者产后2型糖尿病和巨大儿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015、0.018,P均〈0.05)。结论GDM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可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张艺  胡克  徐旭燕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9):1347-1349
目的探讨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研究visfatin与CRP对机体糖脂代谢与炎症免疫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visfatin水平;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RP;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生化指标。结果 COPD合并2型糖尿病组血清visfatin与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36.20±3.62)μg/L/(69.75±8.92)mg/Lvs(15.04±0.71)μg/L/(4.75±2.43)mg/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isfatin与CRP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控制血压、降血糖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21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内脂素、脂联素脂肪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内脂素水平为(20.0±1.0).μg/L、脂联素水平为(12.2±0.8)mg/L、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为(152.8±52.7)μg/min,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33.1±0.6)μg/L、(17.3±1.0)mg/L、(200.9±76.6) μg/min,两组比较P均<0.05;且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炎性脂肪因子水平,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晨尿检测结果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4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UACR 30~300 mg/g)33例、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31例;选择正常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TM、PIC、PT、APTT、FIB、TT和D-D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正常白蛋白尿组FIB水平升高,微量白蛋白尿组TM、PIC、FIB水平升高,大量白蛋白尿组TM、PIC、FIB、TT、D-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大量白蛋白尿组TM、PIC、FIB、TT、D-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大量白蛋白尿组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血清MMP-9、TIMP-1、Ⅳ型胶原(CIV)水平进行检测,并按眼底结果分为三组:未合并视网膜病变(NDR)组25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SDR)组32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组18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DM血清TIMP-1、CIV的水平是升高的且随着DR病情程度进展及病程的延长愈加明显,而MMP-9及其MMP-9/TIMP-1比值呈相应递减趋势,MMP-9水平与UAER、FBG显著负相关,TIMP-1水平与UAER、血压呈正相关。结论MMP-9及TIMP-1参与DR发生发展,检测其血清水平可反映DR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散射浊度法分别测定5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Hcy与Hs-CRP水平,另取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t检验及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组Hcy、Hs-CRP水平[分别为(20.9±5.8)μmol/L,(12.4±6.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1±4.2) μmol/L,(2.4±0.9)mg/L].从相关分析看,两组患者Hcy,hs-CRP浓度随着尿素氮、肌酐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普遍存在高Hcy血症,hs-CRP也明显升高,这几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选择40例DR患者,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2例正常人做对照组,测定的血小板5-HT、血浆NO、血浆ET水平。结果:血小板5-HTDR组低于糖尿病组(P〈0.05)及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NO水平DR组低于糖尿病组(P〈0.05)和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低于健康对照(P〈0.05)而ET水平DR组高于糖尿病组(P〈0.05)和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R血小板释放5-HT异常增多,血浆NO水平的降低,ET水平的升高,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Yang G  Lu J  Pan C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34-38
目的 观察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 5 5例 2型糖尿病 (DM)和 19例 (男 12例 ,女 7例 )非DM健康对照者 (CON)。DM组分为两个亚组 :无微血管并发症 (NDC)组 39例 (男 17例 ,女 2 2例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组16例 (男 8例 ,女 8例 )。所有患者肾功能和尿白蛋白 /肌酐 (Alb/Cr)均正常。根据眼底荧光造影判断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应用高效液相 反相色谱分析和荧光检测的方法测定空腹血浆总Hcy水平。结果 DR组、NDC组和CON组间的血浆总Hcy浓度差异有显著性 (F =2 4 0 5 ,P =0 0 31) ,DR组血浆总Hcy水平 [(14 7± 5 2 8) μmol/L]显著高于NDC组 [(11 3± 4 94) μmol/L]和CON组 [(9 6 5± 2 6 6 )μmol/L]。NDC组与CON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DR组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PDR)亚组总Hcy水平显著高于背景性视网膜病变 (BDR)亚组 (t=2 4 0 5 ,P =0 0 31)。本研究中 ,总Hcy超过 14 97μmol/L即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其中PDR亚组有 4例 ,BDR亚组为 1例。结论 伴视网膜病变的 2型DM患者血浆总Hcy水平高于正常人 ,其中PDR组的血浆总Hcy浓度高于BDR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是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及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248例,根据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BMI对照组(95例)、超重组(87例)、肥胖组(66例),均测定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等相关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正常BMI对照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3.37±0.55)g/L比(4.04±0.70)g/L比(5.20±0.69)g/L]、尿微量白蛋白(UMA)[(14.46±8.90)mg/g比(47.33±42.54)mg/g比(104.45±60.78)mg/g]、空腹血糖(FBG)[(7.15±0.97)mmol/L比(8.84±1.81)mmol/L比(10.06±2.28)mmol/L]、空腹胰岛素(FINS)[(10.09±8.21)IU/ml比(14.33±15.55)IU/ml比(19.69±10.86)IU/ml]、HOMA-IR[(3.19±2.59)比(5.51±5.38)比(8.48±4.62)]及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PT)[(13.33±0.69)s比(12.74±0.69)s比(11.43±0.53)s]、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7.32±2.31)s比(36.55±2.41)s比(34.61±1.53)s]、HDL-C[(1.54±1.12)mmol/L比(1.27±0.41)mmol/L比(1.09±0.28)mmol/L]水平均明显降低,且随肥胖程度的加深而呈下降趋势(P均〈0.05)。结论:超重及肥胖加重2型糖尿病凝血功能及代谢障碍,并加重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且此异常随肥胖程度的加深而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