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5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纵隔肿瘤。其中:胸腺肿瘤及囊肿26例,占52%;神经源性肿瘤12例,占24%;畸胎样瘤4例,占8%。全组均完整切除或大部切除,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在原发性纵隔肿瘤中,病率最高为胸腺肿瘤及囊肿,其次为神经源性肿瘤及畸胎样瘤。无论肿瘤良恶性,外科手术均是确诊及治疗的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2.
纵隔肿瘤是胸部较为常见的疾病 ,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 9月。我院共收治纵隔肿瘤 1 1 2例。现报告如下 ,并就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1 1 2例 ,男 5 9例 ,女 5 3例 ;年龄 3~ 72岁 ,平均 43 .8岁。其中胸腺瘤 3 5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肺与纵隔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30例肺与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胸腔镜手术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与治疗。结果在11例纵隔肿瘤中,转移性小细胞癌4例,恶性胸膜间皮瘤2例,神经鞘瘤2例,结核1例,恶性Schwann瘤1例,胸腺癌1例;在19例肺部肿瘤中,原发性肺癌8例,错构瘤3例,炎性假瘤2例,肺结核球2例,转移性肺癌1例,肺囊肿1例,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肺隔离症1例。无严重并发症,且并发症均经非手术治疗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适用于术前无法明确病理诊断的纵隔及肺部病例,损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对心肺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8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肿瘤MSCT表现特点,重点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果68例纵隔肿瘤中,前纵隔肿瘤51例,其中胸腺瘤32例,生殖细胞肿瘤15例,淋巴瘤4例;中纵隔肿瘤10例,包括淋巴瘤9例,胸腺瘤1例;后纵隔肿瘤7例,均为神经源性肿瘤;其中CT定位准确率100%(68/68),定性准确率93%(63/68)。结论 MSCT对纵隔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胸腺瘤是前纵隔最常见肿瘤 ,其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类、外科治疗方式、术后辅助治疗等问题目前仍有争议。1 984年 3月~ 1 999年 1月我院收治胸腺瘤患者 6 5例 ,现就其外科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8例 ,女 2 7例 ;年龄 2 0~ 70岁( 2 5~ 6 0岁者 5 6例 ) ;病程 1周~ 4年。其中临床无症状经查体发现者 2 4例 ,有胸闷、胸痛、咳嗽等 2 0例 ,有眼睑下垂、全身乏力、吞咽困难等重症肌无力症者 1 5例。Osseimen分型 : 型 (眼肌型 ) 2例 , a 型 (轻度全身型 ) 3例 , b型 (中度全身型 ) 7例 , 型 (急性暴发型 ) 1例 , 型 (慢性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纵隔CT对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行胸腺切除治疗的老年MG患者的胸部CT和胸腺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1例MG患者CT诊断胸腺异常23例(74%),其中胸腺增生7例(23%),胸腺瘤16例(51%),正常胸腺8例(26%);病理诊断胸腺异常29例(94%);其中胸腺增生17例(55%),胸腺瘤12例(39%),正常胸腺2例(6%)。CT诊断胸腺增生7例,异常率为41%,CT诊断胸腺瘤12例,异常率为100%,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呈斑点状、索条状胸腺增生易出现漏诊。结论老年MG患者94%有胸腺异常,胸腺瘤占39%,但CT检查对鉴别胸腺增生与正常胸腺及胸腺瘤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7.
楚社录 《山东医药》2006,46(18):57-57
2003年1月~2005年6月,我们共实施小切口开胸手术5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39例,女17例1年龄16~72岁,平均56.4岁。食管癌及贲门癌17例,肺大疱10例,肺癌10例,肺结核瘤8例,肺部良性肿瘤3例,炎性假瘤2例,纵隔肿瘤2例,肺囊肿1例,肺出血3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纵隔胸腺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病理特征和外科治疗,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80~2008年经病理证实的27例外科治疗的纵隔胸腺囊肿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临床经验。结果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1~69岁,平均43岁。约66.7%的纵隔胸腺囊肿患者就诊时有症状,术前确诊2例,所有病例均完整切除,8例采用胸腔镜,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及死亡,22例随诊4个月~28年无复发。结论纵隔胸腺囊肿首选外科手术切除,可去除病灶,消除症状,明确诊断。诊断依据术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9.
1994年 6月至 2 0 0 2年 8月 ,我们对 1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MG)患者施行手术治疗 ,无围手术期死亡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3 5~ 5 7岁 ,平均 40 .5岁 ;病程 3~ 2 6个月 ;均有 MG表现。根据临床症状、胸部 CT及 MRI检查 ,发现前上纵隔内有可疑肿块影者 10例 ,另 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胸腺瘤。按新的 Osserman分类标准 , 型 4例 , 型 6例 , 型 1例。手术方法 :本组 11例均采用全麻单腔插管 ,正中劈开胸骨 ,完全清除肿瘤及胸腺的同时 ,自上而下清除前纵隔脂肪组织 ,近胸骨上窝、胸骨后的脂肪组织也尽量切…  相似文献   

10.
老年恶性胸腺瘤16例放射治疗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是前纵隔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前纵隔肿瘤的50%,占胸腺肿瘤的90%。恶性胸腺瘤因侵犯胸膜,心包膜及纵隔内大血管而无法彻底手术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必不可少。本院自1999年起收治≥60岁老年恶性胸腺瘤16例,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射治疗对于老年恶性胸腺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儿童纵隔肿瘤误诊漏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丹  李瑞  周芃  刘继贤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43-1444
目的探讨误诊漏诊儿童纵隔肿瘤的原因。方法分析我院25例误诊漏诊纵隔肿瘤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25例误诊漏诊的纵隔肿瘤患儿中,畸胎瘤10例,淋巴瘤7例,神经母细胞瘤4例,胸腺瘤3例,神经纤维瘤1例,大部分患儿因反复咳嗽,喘息,发热就诊而被误诊为肺炎。结论儿童纵隔肿瘤易于误诊的主要原因为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或被肺炎掩盖以及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或对摄胸部X线片、CT不够重视而被误诊漏诊,因此临床医生要对儿童纵隔肿瘤高度警惕,以便尽早做相应检查以确诊。  相似文献   

12.
<正>胸腺瘤是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较低,约每年0.15/100 000人〔1〕。胸腺瘤通常来源于胸腺的胸腺上皮细胞,它与一种可变异的T淋巴细胞增殖有关〔2〕。侵袭性胸腺瘤可直接穿透胸膜,心包膜或其他纵隔结构。1病历摘要患者68岁,女性。胸部X线片示:纵隔异常阴影(图1A)。胸部CT显示前纵隔可见一个占位,肿物侵及到右肺上叶,双侧  相似文献   

13.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人胸部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人胸部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人胸部肿瘤356例,其中肺癌228例,肺部良性肿瘤23例,食管癌62例,纵隔肿瘤39例,胸膜肿瘤4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食管癌手术时间3.5~4.5h,平均4.0h;其他手术时间0.5~3.5h平均2.0h。术中延长手术切口至12cm 23例,占6.5%,均为中央型肺癌患者,需作支气管或肺血管成形。开胸时间5~12min,平均8min;关胸时间15~30min,平均23min。开胸过程出血量少于30ml,切口均Ⅰ期愈合。胸腔引流时间2~7d,平均2.5d、住院天数5~19d,平均11.2d。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胸部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对心肺功能影响小,开关胸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脾脏肿瘤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脾脏肿瘤的术前MSCT平扫及增强影像资料,探讨脾脏肿瘤MSCT影像特征。结果 26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诊断19例,经穿刺活检诊断7例。术前MSCT正确诊断21例(80.77%),误诊4例(15.38%),漏诊1例(3.85%),MSCT诊断脾脏肿瘤的灵敏度为81.0%。脾脏良性肿瘤15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4例,窦岸细胞血管瘤3例,毛细血管瘤1例,增强扫描渐进性强化的强化方式较有特点;淋巴管瘤3例,增强扫描其内分隔及周缘片絮状轻度强化,有一定特征性;错构瘤1例,为红髓型,增强扫描各期明显不均匀强化;脾脏囊肿3例,其中单纯性囊肿2例,增强扫描通常无明显强化。恶性肿瘤11例,淋巴瘤7例,增强扫描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转移瘤4例,增强扫描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 MSCT检查对脾脏肿瘤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纵隔气管支气管囊肿51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纵隔气管支气管囊肿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分析51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纵隔气管支气管囊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51例中41例术前有临床症状,10例为体检发现;43例术前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胸腺瘤、肺癌和纵隔肿瘤,8例术前影像学诊断支气管囊肿;术后恢复均顺利,45例术后症状消失,5例术后胸痛及咳嗽,1例术后3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治愈。余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手术完整切除可明确诊断,解除症状,防止并发症和改善预后,是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纵隔囊肿是原发性纵隔肿瘤类型之一,为良性肿瘤,大多数因先天性因素引起.由于生物学特性,纵隔囊肿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及阳性体征.本文对8例老年纵隔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材料,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微创方法对老年纵隔囊肿诊治的临床应用.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6月至2012年8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例纵隔囊肿患者,年龄60 ~ 78岁,男6例,女2例.临床表现:有症状3例,表现为胸闷、气短,经治疗后症状消失;无症状5例,在体检时发现病变;均为胸部CT检查提示纵隔囊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型探头超声内镜(InEus)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疑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患者进行微型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根据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部分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结果mEUS检查的30例患者中,发现消化道壁外压迫1例(主动脉弓1例);黏膜下肿瘤29例,包括平滑肌瘤12例,良性间质瘤4例,恶性间质瘤1例,脂肪瘤4例,静脉瘤3例,异位胰腺1例,囊肿4例。12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肿瘤行高频电切除术切除,3例静脉瘤行尼龙圈套结扎,4例脂肪瘤及4例囊肿行高频电切除。结论mEUS检查能清楚显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大小.起源层次、生长方向及邻近组织结构关系,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性质。进而指导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1992~2000年,我院应用纯酒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22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85例,女41例;年龄25天~6岁。肿瘤位于头面部134例、胸部72例、腹部4例、会阴部2例、四肢12例,锁骨上窝累及纵隔2例。其中囊状淋巴管瘤212例,海绵状淋巴管瘤12例,巨大淋巴管瘤2例、瘤体大小为  相似文献   

19.
1992~2000年,我院应用纯酒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22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85例,女41例;年龄25天~6岁。肿瘤位于头面部134例、胸部72例、腹部4例、会阴部2例、四肢12例,锁骨上窝累及纵隔2例。其中囊状淋巴管瘤212例,海绵状淋巴管瘤12例,巨大淋巴管瘤2例、瘤体大小为  相似文献   

20.
1992~2000年,我院应用纯酒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22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85例,女41例;年龄25天~6岁。肿瘤位于头面部134例、胸部72例、腹部4例、会阴部2例、四肢12例,锁骨上窝累及纵隔2例。其中囊状淋巴管瘤212例,海绵状淋巴管瘤12例,巨大淋巴管瘤2例、瘤体大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