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抗青光眼滤过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对老年青光眼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的影响。方法抽选老年青光眼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其中左眼78例,右眼42例,据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在小梁切除术后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及术前术后两组眼压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眼压均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青光眼滤过术后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可有效提升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滤过泡瘢痕化的产生,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降低眼压,从而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且并未明显增加并发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季杰  郑永军  陈世云  柏文 《山东医药》2006,46(15):37-37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角膜水肿、变性,虹膜前后粘连,房角闭塞,白内障、滤过泡消失等并发症。因此,尽早明确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并及时予以治疗十分重要。2000年9月-2005年9月,我们对121例(136眼)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滤过术.术后发生浅前房35例(37眼,27.21%),现将发生原因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2000年10月至2002年12月间,我们对46例(52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两种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仇宜解 《山东医药》1996,36(10):44-44
玻璃体切除治疗感染性眼内炎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仇宜解眼内炎是由于内眼手术或穿通性眼外伤后,致病菌侵入眼内造成感染,从而引起的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等眼内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因眼球对致病菌的抵抗力很弱,且眼内屏障结构限制了药物在眼内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TRABE)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态与眼表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行TRABE治疗的86例青光眼患者,根据术后眼表改变情况分组,其中加重组24例,无变化组62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整术眼眼表改变情况,分析滤过泡面积、夹角眼部感觉改变情况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平均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随访6个月,薄壁滤过泡计56眼,厚壁滤过泡计30眼。术后患者的角结膜荧光素染色(FSS)评分、虎红染色(RBSS)评分、泪膜仪分级、对称指数(SRI)、不规则指数(SAI)均显著高于术前,潜在视力(PUV)及泪膜破裂时间(BUT)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手术前后比较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变化组相比,加重组眼部感觉改变的患者滤过泡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重组有异物感、畏光感、视力波动以及睁眼困难的患者滤过泡夹角均显著小于无变化组(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可知,上述指标均与滤过泡夹角呈显著负相关(r=-0.615,-0.589,-0.712,-0.698,P=0.000,0.002,0.000,0.000)。与无变化组比较,加重组有干涩感和有痒感的患者滤过泡夹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接受TRABE之后,恢复效果较好,但加重组的有异物感、畏光感、视力波动以及睁眼困难的患者滤过泡夹角更小,因此应重视其滤过泡角度情况。  相似文献   

6.
李霞  韩英 《山东医药》2009,49(18):47-47
2006年6月-2007年12月,我们将生物羊膜应用于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术中,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芳  李运 《山东医药》1996,36(12):28-28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治疗和预防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张芳,李运我们统计青光眼滤过手术72例76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74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4眼.开角型青光眼2眼).继发青光眼2眼。均在显微镜下行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李笃军  刘梦阳  刘宵  李杰 《山东医药》2012,52(47):60-62
目的探讨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防措施。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100例(10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50眼)。所有患者使用加替沙星滴眼液点眼,每2 h 1次,共8次。观察组术前用0.5%聚维酮碘液点眼3 min,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所有患者在应用抗生素点眼前、点眼24 h后及术前予聚维酮碘液点眼或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后采集结膜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在超声乳化手术结束时抽取0.1~0.2 mL前房水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两组加替沙星点眼24 h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用药前(P均<0.05)。观察组予0.5%聚维酮碘液点眼之后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清洗前的阳性率相比,P<0.05。手术结束前两组前房水的培养阳性率为6.0%(6/100,其中表皮葡萄球菌5株),观察组1例,对照组5例,两组相比,P<0.05。结论表皮葡萄球菌是白内障患者结膜囊和术后前房水的主要细菌。白内障术前应用加替沙星滴眼液结合手术开始前使用0.5%聚维酮碘液进行结膜囊冲洗可进一步地降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者不断寻找新的手术途径和技术,作者就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灌注液中加入妥布霉素注射液对术后眼内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2014年在该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2 0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手术中灌注液加入妥布霉素注射液,对照组为单纯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术后眼内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有1例术后发生眼内炎,对照组术后没有眼内炎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中灌注液内加入妥布霉素注射液对预防术后眼内炎的发生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薇婴  关禹博 《山东医药》2013,53(15):33-35
目的 分析导致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一些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80例确诊为真菌性眼内炎患者的房水和玻璃体液进行直接涂片以及细菌和真菌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外伤性眼内炎房水和玻璃体液直接涂片查真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3%和38%,术后眼内炎患者房水和玻璃体液直接涂片查真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4%和26%.真菌阳性者经鉴定其中茄病镰刀菌7例、串珠镰刀菌5例、白色念珠菌2例、烟曲霉菌5例、黄曲霉菌4例、链铬孢霉菌4例.镰刀菌、曲霉菌和链铬孢霉菌对特比奈芬和伏立康唑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多数常用抗真菌药物较敏感但对特比奈芬耐药,对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一.结论 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链铬孢霉菌等,镰刀菌、黄曲霉菌、链铬孢霉菌对特比奈芬和伏立康唑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多数常用抗真菌药物较敏感但对特比奈芬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青光眼患者房水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2含量变化及其与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形成的关系。方法 手术进入前房之前采集74例8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组)、9例1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G组)、21例21眼再次手术的青光眼(SOG组)和14例16眼单纯老年白内障(正常对照组)患者的房水。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其总的和活化的TGF-β2水平。并将其中初次行小梁切除术未使用丝裂霉素(MMC)的82眼做为期16个月的随访,分析房水中TGF-β2水平与滤过泡形成的关系。结果 SOG组房水中总的和活化的的TGF-β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PACG组,NG组房水中总的TGF-β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ACG组房水中总的和活化的TGF-β2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统计学意义。82例未用MMC初次行小梁切除术者随访结果表明手术失败组房水中总的TGF-β2水平明显高于手术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GF-β2在青光眼术后滤过口愈合及瘢痕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眼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因滤过不良导致眼压升高的17例患者采用5-FU球结膜下注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形成非功能性滤过泡致眼压升高17例(19眼),男8例(10眼),女9例(9眼);年龄8~82岁,平均56岁。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复明手术后眼内炎的预防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对1045例(1189眼)白内障患者行复明手术,均未出现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致病原因、病原学培养结果、治疗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参与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眼内液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与鉴定,根据患者眼内炎严重程度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主要为外源性眼内炎(65例)。37例有眼部手术史,主要为白内障术后(28例),28例有外伤史,主要为穿通伤(18例)。72份眼内液标本中,28份标本培养结果阳性。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9株)为主。外源性眼内炎患者与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13.89%行前房或玻璃体注射抗菌药物及全身药物治疗,83.33%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2.78%经药物及手术治疗无果行眼内容剜除术或眼球摘除术(均为内源性眼内炎)。经过治疗,眼球保留率为97.22%。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结果,60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45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玻璃体溢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白内障手术时间>30 min、术中玻璃体溢出为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主要为外源性眼内炎,其中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占比最高。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时间长、术中玻璃体溢出容易引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行滤过泡剥离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状况。方法 选取行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6个月复查恢复正常患者(A组)、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行滤过泡剥离治疗患者(B组)及查体健康成年人(C组)各3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评分,比较三组SAS、SDS、PSQI评分以及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阳性率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行滤过泡剥离治疗患者SAS、SDS、PSQ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均衡可比。三组SAS、SDS、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SAS、SDS、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C组比较,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SAS评分≥45分、SDS评分≥50分、PSQI评分>7分作为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阳性判定标准。三组抑郁和睡眠障碍阳性率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患者接受小梁切除等滤过性手术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手术之一,但术后能促进患者晶状体变混浊,常常出现白内障,或者加重白内障现象而导致视力下降[1~3].白内障患者在治疗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角膜内皮、晶状体悬韧带以及视功能受到程度不一的损伤,多有浅前房、瞳孔扩大或缩小、眼压较高、虹膜后粘连以及存在滤过泡等现象,进行白内障摘出手术具有较高的难度[4].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又摘出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状体(IOL)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进行青光眼滤过手术和植入晶状体手术之后患者视力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报道1例肝衰竭合并黄曲霉眼内炎的病例,患者起病为肝衰竭表现,症状逐渐缓解后出现眼内炎相关临床表现,视力迅速下降,玻璃体混浊,病情进展迅速,眼内分泌物培养提示黄曲霉,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无明显好转,病情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19.
孔宇  袁军  王卫群  孔令训 《山东医药》2007,47(17):25-25
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常见的手术并发症,现对1998年1月~2004年12月68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8例(86眼)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男29例,女39例;年龄8~72岁,平均58岁。单眼50例,双眼18例;右眼56例,左眼34例。浅前房发生时裂隙灯下Speath分级为Ⅰ级  相似文献   

20.
硝酸甘油对冠心病伴青光眼患者眼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对冠心病伴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 :4 5例冠心病伴青光眼患者均以硝酸甘油舌下含化 ,观察其含药前 ,含药后 3、5、10、30min眼压变化。结果 :含药后 4次测眼压均较含药前均有所下降 ,且用药后 5、10min眼压下降明显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伴青光眼患者使用硝酸甘油不会引起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