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腔内治疗效果。方法50例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均采用腔内治疗,经股静脉人路行左髂静脉病变段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合并血栓形成者,先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和左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术,二期处理左髂静脉病变;合并静脉曲张者,二期手术治疗。结果球囊扩张成功39例,支架置入30例,本组无死亡和肺栓塞发生。出院时肢体肿胀明显减轻;血栓完全溶解15例,部分溶解2例,血栓后遗症表现4例;静脉曲张者曲张静脉症状减轻;7例溃疡愈合。41例随访患者中,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支架狭窄移位。结论血管腔内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对老年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讨腘静脉置管溶栓术治疗非急性期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亚急性和慢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腘静脉置管溶栓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其中3例未能通过髂静脉;出院前影像学检查示,完全再通4例,达到ⅡB型再通15例,其中5例接受髂静脉球囊扩张术,并继续置管溶栓,实现完全再通4例;其余2例为ⅡA型再通。结论 亚急性期甚至慢性期的血栓是可以溶解的,不能完全再通的病例,常存在血管狭窄或压迫,尤其是髂静脉,需结合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小隐静脉—腘静脉途径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择DVT患者47例,置管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采用经小隐静脉—腘静脉途径置入溶栓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5~10万U/次,3次/d。术后每36~48 h经溶栓导管行深静脉顺行造影观察血栓变化,调整溶栓导管位置及尿激酶用量,共应用尿激酶7~12 d。观察术中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情况及置管情况。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随访2年,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小隐静脉—腘静脉置管均获成功,溶栓导管均通过髂静脉置入,置管成功率100%。治愈23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小隐静脉—腘静脉路径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操作简便可行,溶栓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腘静脉血流顺向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穿刺患侧腘静脉,以腘静脉为入路,行血管内溶栓、血栓消融器消融和(或)球囊成形及腔内支架置人术等治疗。结果经皮腘静脉穿刺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患侧腘静脉为入路,血流顺行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慢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6例血栓后综合征伴髂静脉病变(血栓后综合征组)及原发髂静脉病变(非血栓组)的腔内治疗结果。结果:26例均行球囊扩张术,5例支架置入。技术成功100%。21例(81%)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52个月,平均17个月。其中支架2年通畅率100%(5/5),单纯球囊扩张16例:血栓后综合征组1年通畅率67%(4/6)。非血栓组1年通畅率100%(10/10)。症状体征改善率:血栓后综合征组与非血栓组分别为,酸胀50%,45%;下肢肿63%,46%;色素沉着改善率零,22%;2组静脉曲张均无改善;2组踝部溃疡3例均治疗后1个月内愈合。结论:腔内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微创、安全及有效的方法,单纯球囊扩张非血栓病例较血栓后遗症病例通畅率高。对于髂静脉狭窄闭塞扩张后仍存在明显狭窄时,支架置入是治疗的首选,中期通畅率高。慢性髂静脉高压所致的下肢静脉反流病变,应做相应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临床应用。方法入选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收治的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混合型血栓15例,中央型2例;16例血栓位于左侧深静脉,1例血栓位于右侧深静脉。所有患者均经健侧股静脉插管置入滤器后,将溶栓导管置入患侧下肢静脉进行尿激酶溶栓,期间定期复查下肢深静脉造影及下肢静脉超声。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OptEase下腔静脉滤器并成功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在溶栓5~10 d后均明显改善及消失,其中7例溶栓后下肢静脉造影左髂总静脉狭窄大于90%;5例经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小于40%;2例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大于50%,并行支架置入术,术后残余狭窄小于20%。结论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直接、有效,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顺行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及髂静脉支架植入术一站式治疗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2020-01入住该科确诊的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采用超声引导下顺行穿刺左下肢腘静脉或小隐静脉建立通路,采用AngioJet血栓清除技术后置入溶栓导管,一期或二期植入髂静脉支架。结果16例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中有11例患者选择左侧腘静脉穿刺,5例患者选择左侧小隐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为100.00%,平均抽吸量为(178.20±14.20)ml,技术成功率为100.00%,尿激酶用量为(150.59±60.92)万U。7例患者一期植入髂静脉支架,9例患者为溶栓后植入髂静脉支架,血栓清除率Ⅲ级患者13例,血栓清除率Ⅱ级患者3例。无致命性出血、症状性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顺行左下肢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及髂静脉支架可以为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简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可提高远期效果,降低远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胫后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7例急性DVT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患肢胫后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至髂、股、腘静脉血栓进行溶栓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溶栓治疗后,患者患、健侧大腿及小腿周径差均明显小于溶栓前(P均<0.01);患肢大腿消肿率为(89.74±7.16)%,小腿消肿率为(86.74±7.57)%.溶栓后静脉通畅评分明显高于溶栓前(P<0.01),溶栓后静脉平均通畅率为(75.34±7.36)%.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对33例患者随访5~12个月,均无血栓再发.结论 胫后静脉置管溶栓是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月年至2011年5月,采用导管溶栓和支架治疗1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采用静脉节段性病变评分和静脉临床程度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16例患者中,中央型静脉血栓14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1例。病史中位数为5 d(范围1~14 d)。患者均行静脉导管溶栓,其中12例接受髂静脉支架。随访中位数为6个月(范围1~24个月),术后30 d静脉通畅程度评分平均(1.38±0.90)分,低于术前〔(5.5±2.6)分;P=0.001〕,术前静脉临床程度评分平均(4.69±0.7)分,术后1个月、6个月静脉临床程度评分分别为(1.44±1.27)分、(1.42±0.9)分,低于术前(P=0.001,P<0.01)。术后1个月,6个月髂静脉支架通畅率均为83%。结论:选择性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经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297例,其中经患肢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95例;经足背浅静脉输液顺行溶栓102例;经患肢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100例)。对三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大隐静脉置管组显效41例(42.86%),有效50例(52.38%),无效4例(4.76%),总有效率95.24%。足背静脉组显效13例(12.74%),有效49例(48.03%),无效40例(39.21%),总有效率66.67%。腘静脉置管组显效44例(44%),有效52例(52%),无效4例(4%),总有效率96%。结论经大隐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有效的方法,主要优点是方法简便、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静脉置管化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行股静脉置管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血栓的情况及溶栓方法、效果。结果行股静脉置管化疗182次,发生股静脉血栓9例,右侧7例,左侧2例,置管化疗血栓发生率4.90%。临床表现为置管同侧下肢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淤血,B超显示血流阻断。9例血栓形成后立即行溶栓治疗,其中2例行下腔静脉滤网放置。9例经溶栓、抗凝治疗后血管均通畅,下肢肿胀、疼痛减轻,复查血管B超显示血流通畅。结论肺癌行股静脉置管化疗存在一定血栓发生率,及时行溶栓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胭静脉血流顺向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穿刺患侧胭静脉,以胭静脉为人路,行血管内溶栓、血栓消融器消融和(或)球囊成形及腔内支架置人术等治疗。结果经皮胭静脉穿刺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患侧胭静脉为人路,血流顺行性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13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手术取栓,术中留置导管,术后每天经导管行溶栓治疗.结果平均置管5 d.留置导管静脉造影示120例患肢深静脉全程通畅,静脉壁光滑无反流,5例胭静脉狭窄50%,10例胫前静脉部分再通,3例胫后静脉部分再通.随访86 d~5 a,118例症状全部消失,2例穿弹力袜能正常工作.认为手术取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左髂静脉压迫并发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治疗方案,并评价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科收治32例左髂静脉压迫并发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Ⅰ到Ⅴ级。术后随访1,6,12个月和24个月行CTV。评估静脉血流通畅情况,支架断裂受压及通畅情况。根据Villalta评分标准评估血栓后综合征及分级。在综合治疗方案中,选择电话、门诊或住院进行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或者下肢CTV的方法进行随访,观察下肢深静脉通畅率,肢体肿胀情况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24个月,髂静脉支架通畅率为100%,其中3例为支架内附壁血栓,支架内血流仍通畅,术后下肢遗留轻度肿胀,均能耐受。术后左下肢肿胀症状均快速减轻或消失,造影显示左股静脉至髂静脉血栓基本完全消除,下肢血管CTV检查示:髂静脉支架均通畅,随访3~24个月临床疗效满意。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静脉血流,治疗效果评价:Ⅰ级28例,Ⅱ级4例,无Ⅲ~Ⅴ级。所有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症状均缓解,无围手术期出血、肺栓塞等并发症及死亡。平均随访8个月(1~24个月),下肢静脉均血流通畅,无复发,3例患者于6个月后出现轻度血栓后综合征。结论: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明显增加减溶效果,缩短溶栓药物用量和使用时间,减少出血并发症,同时显著减少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髂静脉支架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有髂静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并行腔内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80例。根据手术是否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通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髂静脉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CDT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效果、患肢消肿率、静脉通畅率分别为及流行病学和经济研究-生活质量/症状(VEINES-QOL/SYM)问卷调查评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2组大腿、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及消肿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3、6、12个月后,观察组静脉通畅率分别为45例(100.0%)、43例(95.5%)、41例(91.1%)及41例(91.1%),对照组分别为29例(82.8%)、27例(77.1%)、26例(74.2%)及25例(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0(0.00%)与4例(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VT复发率分别为4例(8.89%)与5例(1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EINES-QOL/SY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VEINES-QOL/SY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髂静脉支架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有髂静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置管溶栓。  相似文献   

16.
经皮腘静脉穿刺置管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更确切地判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方法,我们对38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共42条下肢,进行经皮静脉穿刺置管造影检查。其结果显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2条,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8条,先天性无瓣症2条。  相似文献   

17.
血管重建术是血管外科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尤其在我国静脉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特别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病因无理想的静脉替代品多以保守治疗为主。然而,目前布—加氏综合征、上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肢深静脉阻塞和瓣膜功能不全多采用人工血管移植、静脉瓣成形术、自体静脉移植等。人工血管价格昂贵且易形成血栓而致通畅率低,静脉瓣成形效果亦欠佳。自体静脉因有较高的通畅率一直是首选材料。自体静脉常因已用于冠脉、周围动脉重建以及因静脉本身病变、口径不符等已渐难于满足临床需要。同种异体静脉具有…  相似文献   

18.
深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其中股静脉置管较其他置管术风险小,操作简便、易掌握,但有一定的危险和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当会导致残疾甚至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下肢深静脉血栓就是其中之一。我科于2009年6月收治1例脑梗死患者,在行股静脉置管10d后出现右下肢肿胀,B超证实右股静脉血栓形成,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症状消失,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伴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患者血栓清除术后行髂静脉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3例急性下肢DVT伴IVCS、行血栓清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药物治疗组32例,支架治疗组51例。观察2组患者出院时肢体消肿率,术后6、12个月静脉通畅率及Villalta评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单纯药物治疗组大腿与小腿消肿率分别为(29.75±11.74)%和(30.40±10.79)%,支架治疗组分别为(64.35±12.67)%和(61.0±18.89)%;单纯药物治疗组术后6、12个月静脉通畅率分别为87.50%和75.00%,支架治疗组分别为96.07%和92.15%;单纯药物治疗组术后6、12个月Villalta评分分别为(8.16±1.80)和(7.44±1.50),支架治疗组分别为(6.76±2.40)和(6.17±2.1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DVT伴IVCS患者血栓清除术后一期行髂静脉支架治疗能显著提高静脉通畅率,改善下肢症状。  相似文献   

20.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是指髂静脉受压、且腔内存在异常黏连结构所引起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又称May-Thurner综合征或Cockett综合征.其不仅是造成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的原因之一,也是静脉血栓好发的潜在因素.目前临床中的主要检查方式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