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P糖蛋白水平与儿童难治性癫痫(RE)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RE患儿(RE组)、非难治性癫痫患儿(NRE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P糖蛋白浓度。结果 RE组初诊时血清P糖蛋白含量高于NRE组及对照组(P均〈0.05),而NRE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规治疗1 a后,RE组血清P糖蛋白含量明显高于NRE组(P〈0.01)。结论 P糖蛋白在癫痫耐药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在外周血高表达可作为癫痫患者耐药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外周血多药耐受(MDR)基因表达与难治性癫痫耐药性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癫痫病人血中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难治性癫痫组血清Pgp明显高于癫痫治疗有效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Pgp在癫痫耐药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在外周血的高表达可作为癫痫患者耐药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顾浩  许贤瑞  齐明山  董通  张庆 《山东医药》2011,51(29):22-24
目的探讨汉族癫痫(EP)患者ATP结合盒蛋白B亚家族成员1(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与脑脊液、血清P—gp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汉族EP患者118例,其中对抗癫痫药物(AEDs)敏感57例、耐药61例;AB—CB1基因cc型39例、非CC型79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的脑脊液及血清P-gp,PCR—RFLP分析ABCB1C3435T基因型。结果CC型、非CC型,CC型或非CC型对AEDs敏感及耐药患者的脑脊液、血清P-gp及其比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与EP患者的P-gp表达、AEDs耐药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P糖蛋白与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约1%-2%^[1],国内有600万-700万的患者,其中约30%的患者因对抗癫痫药物耐药或其他原因而出现癫痫发作难以控制的现象,导致病程迁延并发展成为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或顽固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2]。现公认的难治性癫痫定义是:无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疾病或占位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和耐药性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癫痫发作复发率及耐药发生率,应用生存分析及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癫痫发作复发和耐药的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74例连续的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龄(66.64±11.50)岁;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26例,迟发性癫痫发作患者48例。迟发性癫痫发作[优势比(odds ratio, OR)2.5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11~5.88;P =0.027]和部分性发作(OR 3.68,95% CI 1.29~10.48;P =0.015)是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的预测因素;早发性癫痫发作是耐药性的独立预测因素(OR 6.20,95% CI 2.04~18.84;P =0.001)。结论迟发性癫痫发作和部分性发作患者易复发,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易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115例结核性毁损肺的耐药分析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情况及临床特征,为耐药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结核性毁损肺患者115例的耐药分型、耐药的分布、病变部位情况、结核性毁损肺病程与耐药关系、耐药结核性毁损肺是否规律治疗情况、及肺内临床表现与耐药关系进行分析。并对结核性毁损肺耐药的60例患者,分为病程>5年、1年<病程≤5年和病程≤1年的3组,对病程与耐药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统计。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15例结核性毁损肺中,耐药60例,非耐药55例。结核性毁损肺耐药率为52.2%。在60例耐药的结核性毁损肺中,单耐药3例,占5.0%;多耐药15例,占25.0%;耐多药(MDR-TB)29例,占48.3%;广泛耐药(XDR-TB)13例,占21.7%。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广泛耐药比较,耐多药易发生毁损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33, P<0.001)。在60例耐药患者中,抗结核药物中最易发生耐药的是利福喷丁(Rft),占90.0%(54/60),其余依次为RFP(占86.7%,52/60)、INH(占71.7%,43/60)、S(占68.3%,41/60)、Lfx(占53.3%,32/60)、丙硫异烟胺(Pto)(占40.0%,24/60),其中卷曲霉素(Cm)和Ofx耐药最低[占10.0%(6/60)和13.3%(8/60)]。60例耐药患者病程与耐药关系:病程≤1年与其他比较易发生耐药,病程>5年(4例)、1年<病程≤5年(14例)和病程≤1年(42例)。3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0,P<0.001),耐药肺结核可能在短时间内(1年内)发生毁损肺,治疗耐药肺结核的关键是第一年。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患者,不规律治疗易发生耐药规律治疗17例(28.3%),不规律治疗43例(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7,P<0.05)。 结论 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耐药患者以耐多药多见,结核性毁损肺耐药的患者耐药率高与毁损肺本身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7.
《传染病信息》2010,(6):I0001-I0002,385
产NDM-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1,I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以下简称产NDM-1细菌)是新近报道的泛耐药细菌,由于其广泛耐药性导致感染治疗十分困难。为指导I临床正确认识与诊疗这类细菌感染,特制定本指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癫痫耐药患者脑脊液(CSF)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浓度的变化。方法共入选两组研究对象:癫痫组和对照组。分别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CSF和外周静脉血各5 ml。留取足够量的样本行CSF常规检测和外周血清白蛋白浓度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检测TGFβ1浓度。结果癫痫组和对照组间CSF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耐药亚组的CSF-TGFβ1浓度较癫痫非耐药亚组显著更高(P=0.021),而颅内感染对照亚组的CSFTGFβ1水平比癫痫非耐药亚组显著增加(P=0.012)。癫痫耐药亚组的血清TGFβ1水平比两个对照亚组均显著较低(P0.05),而癫痫非耐药亚组与两个对照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癫痫的CSF-TGFβ1水平增加,且其水平增加与癫痫反复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9.
热休克蛋白70(HSP70)可抑制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热疗、化疗疗效,但其与化疗耐受性的关系不甚明确。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蛋白产物P-糖蛋白(P-gp)是一种耐药蛋白,在肿瘤耐药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观察儿茶素单体(EGCG)及热休克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HSP70和P-gp表达的影响及其增强肿瘤化疗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粪肠球菌DNA促旋酶A亚单位(gyrA)基因突变与氟嚎诺酮类耐药的关系。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粪肠球菌对各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检测gyrA中氟哇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情况。结果粪肠球菌对诺氟沙星耐药率为78.1%(50/64),加替沙星为54.7%(35/64)。41株耐药菌的第87位氨基酸编码碱基发生突变(GAA→GGA)。结论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优于其他氟哇诺酮类药物;gyrA基因突变是粪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自治区患艾滋病(AIDS)儿童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病例的耐药规律及特点。方法分析16例患AIDS儿童接受过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出现病毒学失败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并对耐药突变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AIDS儿童的平均年龄(3.4±1.6)岁,平均治疗的时间为(13.2±5.5)个月,平均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11.08±7.05)%个,病毒载量的平均值(4.02±0.58)log10 IU/ml。在16例儿童中,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为耐药的有15例,病毒学失败后耐药发生率为93.75%。在15例耐药的儿童中,7例(占46.67%)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三种药物全部高度耐药,15例(占100%)对NVP耐药;10例(占66.67%)对DLV高度耐药,1例(占6.67%)为可能耐药;7例(46.67%)对EFV高度耐药,8例(占53.33%)为可能耐药。在15例耐药的儿童中,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的耐药突变结果显示:13例(占86.67%)对3TC和FTC高度耐药,1例对AZT高度耐药;1例对ddI高度耐药,1例为可能耐药;1例对d4T高度耐药,2例为可能耐药;1例对ABC高度耐药,2例为可能耐药;1例对TDF高度耐药,1例为可能耐药。结论 15例病毒学失败的艾滋病患儿,对正在使用的抗病毒药有不同程度耐药,需考虑更换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刘继烈  李明春  田秀芹  阎文泰 《心脏杂志》2006,18(5):559-561,56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硝酸甘油(n itroglycerin,NTG)耐药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8),戊巴比妥钠(50 mg/kg)麻醉后,取心室内血液2 m l测内皮素-1(endthelin-1,ET-1)含量,并取胸主动脉用于检测血管组织ET-1含量及用于动脉环实验,测出最大舒张反应百分率,绘出浓度-效应曲线,测出舒张50%时NTG的浓度值。结果①动脉环的最大舒张反应:耐药+他汀组与耐药组相比显著增强(P<0.01),耐药+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②舒张50%时的NTG的浓度值:耐药+他汀组与耐药组相比显著减小(P<0.01),耐药+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③浓度-效应曲线:耐药+他汀组与耐药组相比显著左移,耐药+他汀组与对照组、他汀组相比浓度-效应曲线右移。④耐药组血管壁组织内ET-1浓度及血浆内ET-1浓度与对照组、他汀组和耐药+他汀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耐药+他汀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他汀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NTG的耐药性,但并不能完全逆转NTG的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DCBSI)对戊四唑(PTZ)诱导的大鼠癫痫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癫痫组和DCBSI 3个剂量组(20、40、80 mg/kg)。观察大鼠腹腔注射PTZ前后癫痫发作的情况,按Racine分级标准记录,同时记录皮层脑电图(ECOG),观察癫痫样放电的潜伏期及1 h内癫痫样放电活动持续时间。应用Western blot电泳分析海马内CA1区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其上游MKK3、下游c-MYC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给予PTZ后均出现癫痫发作,程度均为5级;DCBSI组发作程度明显减轻。ECOG潜伏期延长,痫样放电1 h持续时间缩短。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和DCBSI 3个剂量组大鼠CA1区蛋白表达强度升高(P〈0.05);与癫痫组相比,DCBSI 3个剂量组大鼠CA1区蛋白表达强度降低(P〈0.05)。结论 DCBSI对PTZ诱导的癫痫大鼠的发作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癫痫大鼠海马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其抑制P38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外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抗体阳性者中,耐药毒株的流行情况。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广州市2008-2010年新确证的外籍HIV-1抗体阳性样本中,扩增蛋白酶(PR)和反转录酶(RT)基因序列,并与斯坦福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突变位点,分析耐药性。结果共获得90例外籍HIV-1抗体阳性者的PR和RT序列,耐药率为23.33%(21/90),其中对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率为15.56%(14/90),且集中表现为对NFV/r耐药,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率为6.67%(6/90),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率为5.56%(5/90);发现1例对除DRV/r外的所有其他PIs耐药,4例对所有NNRTIs耐药,2例对所有NRTIs耐药;发生频率较高的突变是L10I/V和K20I。结论广州市外籍HIV-1抗体阳性病例中存在耐药株的流行,尤其是耐多药毒株的存在,增加了广州市耐药毒株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对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广西龙潭医院就诊的可疑耐药结核病患者2345例的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培养阳性标本通过硝基甲酸培养基生长试验法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比例法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1814例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临床分离株中,总耐药率23.59%(428/1814);新发耐药率23.37%(248/1040),复治耐药率23.90%(185/774);各类型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为:单耐药率10.14%(184/1814),耐多药率9.04%(164/1814),多耐药率4.19%(76/1814),广泛耐药率0.22%(4/1814)。本研究结果提示,就诊患者中总耐药率、耐多药率较高,以获得性耐药为主。应加强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行为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单克隆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活检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溃疡性结肠炎病程12个月、18个月时表达率分别为40.5%、45.9%、48.6%和51.4%,分别与患病初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和MRP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表达率分别为36.4%、18.6%和46.1%、25.4%,两期分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和MRP活动期轻度、中度和重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内镜活检组织P-gp和MRP检测可了解溃疡性结肠炎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安全可靠、简便可行.P-gp和MRP表达在活动期严重程度间无差异,不宜作为严重程度是否耐药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红河州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体内HIV基因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2011年入组的、抗病毒治疗超过1年的在治病人3371例,于2010-2012年间检测血浆HIV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1000拷贝/mL的样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扩增测序,使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对比得到基因耐药结果。结果治疗1年以上的3371例病人做过血浆HIV病毒载量检测,HIV毒株总耐药率为4.5%(152/3371),对核苷类反转酶抑制剂(NRTIs)的耐药率为3.1%(105/3371)、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率为3.7%(121/3291)、对蛋白酶抑制剂(PIs)的耐药率2.5%(2/80),对NRTIs、NNRTIs的耐药程度明显高于PIs类(χ^2=94.791,P〈0.05)。最为常见的耐药基因位点有M184V、D67N、T215Y、K219R、K70R、K103N、Y181C、G190A、K101P。经静脉吸毒感染者,HIV的耐药发生率高于性接触途径感染者(χ^2=10.898,P〈0.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近期吸毒、无固定性伴、不规范服药与耐药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论云南省红河州进行HAART治疗的HIV/AIDS病人中,HIV毒株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对PIs耐药率极低,PIs仍可作为非核苷类药物耐药后的替代药品。应加强吸毒、无配偶或无固定性伴病人的随访,提高服药依从性,及时检测血浆病毒载量,有利于降低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与癫痫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脑卒中(初发或复发)患者50例,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为6%。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脑卒中部位、类型(出血性或缺血性)无关(χ^2分别为2.286、3.435、0.955,P〉0.05),与患者性别及脑卒中次数有关(分别χ^2=5.673,P〈0.05;χ^2=6.996,P〈0.01)。结论复发性脑卒中使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提高,危险性增大,更易在合并感染等某种因素下诱发,加重病情。应积极预防脑卒中复发,控制感染等诱发因素,降低癫痫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北京地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HIV-1毒株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以2014年4-7月北京地区601例未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为对象。采集病人的静脉血,提取血浆病毒核糖核酸(RNA),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病毒pol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在Stanford University HIV耐药数据库查询,分析是否存在基因型耐药以及耐药种类。结果 601例未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人中,扩增成功的458例,其中男性434例(94.8%),女性24例(5.2%);平均年龄33岁(17~77岁)。主要感染亚型依次为CRF01_AE(211例,46.1%)、CRF07_BC(126例,27.5%)、B亚型(106例,23.1%)和C亚型(15例,3.3%)。在扩增成功的病人中,7.4%(34/458)的病人存在原发耐药基因变异,其中7例病人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16例病人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8例对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3例病人同时对NRTIs和NNRTIs耐药。结论北京地区未经治疗的HIV/AIDS病人中,有部分病人存在原发耐药基因变异,极少数病人同时存在对两种主要治疗药物耐药,因此治疗前需要根据耐药检测结果制定用药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避免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20.
中风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48例中风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与中风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风后癫痫的发生率为6.4%,早期癫痫发作4.3%,晚发性癫痈2.1%。中风后癫痫的发生率与中风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早期癫痫发作、脑水肿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晚发性癫痫可因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疤痕形成癫痫灶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