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树锋  段小嬿  关浩增  陈英 《内科》2013,8(1):4-6,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三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A组患者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B组患者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均在入院48 h内开始用药,治疗8周。分别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IL-6、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三组患者TC、LDL-C、hs-CRP、IL-6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A组和B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B组TC、LDL-C、hs-CRP、IL-6、TNF-α显著降低治疗A组TC、LDL-C、hs-CRP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B组的LCL-C、hs-CRP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1);治疗B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比治疗A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炎症反应,明显提高血管内皮舒张功能,20 mg/d剂量比10 mg/d剂量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2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22例。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白蛋白定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的24 h尿白蛋白定量、hs-CRP和抵抗素水平依次升高(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的抵抗素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呈明显正相关(r=0.342,P〈0.05)。结论抵抗素可能在DN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DN严重程度的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3.
袁移安  陈智龙 《山东医药》2011,51(41):77-78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D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27例DN患者进行基础实验室指标、hs-CRP及微量白蛋白尿检测,根据白蛋白尿水平将患者随机分为正常及微量白蛋白尿组,根据hs-CRP四分法将患者随机分为H1~H4四组,比较不同分组方法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患者hs-CRP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在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s-CRP升高,体质量指数(H1~H4)、血压(H1与H3、H1与H4)、甘油三酯(H1与H3、H1与H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s-CRP升高,微量白蛋白尿比例依次升高(χ2=9.0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及收缩压为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0.05)。结论 hs-CRP及收缩压与微量白蛋白尿独立相关,参与早期DN肾损伤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IGR)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情况与缬沙坦的短期干预效果.方法 顺序纳入275例高血压合并IGR的患者测定尿微量蛋白,对高血压合并IGR早期肾损害患者,使用缬沙坦80 mg/d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尿微量蛋白[尿白蛋白(Alb)、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UAER)].结果 共筛查275例高血压合并IGR患者,有189例存在早期肾损害(68.73%),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5.45%、43.27%,女性较男性高(x2=9.573,P=0.00).高血压合并IGR伴早期肾损害189例患者在缬沙坦治疗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有明显下降(均为P<0.05);虽然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但可以显著降低餐后2h血糖水平(P<0.01),微量白蛋白尿也显著降低.结论 高血压合并IGR的患者存在早期肾损害者较多.缬沙坦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具有改善糖代谢异常,降低微量蛋白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焦东梅  李伟  武尚文  肖振忠 《山东医药》2007,47(19):106-107
检测10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生化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阳性率,分析尿mAlb、β2-MG显著相关性因素;比较尿白蛋白正常组(N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硬化斑块指数(PI)。发现高血压患者尿mAlb、β2-MG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二者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高血压患者尿mAlb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P〈0.01),MAU组、NAU组颈动脉IMT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提示尿mAlb、β2-MG增高可以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敏感性指标,且尿mAlb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分为糖尿病组(DM组,UMA定量〈30 mg/24 h)、微量白蛋白尿组(早期DN组,UMA定量30~300 mg/24 h),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血、尿等生化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舒张期末左室内径(LVD)、舒张期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并对影响左室结构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三组间LVD、IVS、相对室壁厚度(R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组、早期DN组LVPW、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早期DN组LVPW、左室质量(LVM)、LVMI高于DM组(P均〈0.05)。早DN组LVH发生率(11.864%)高于DM组(1.298%)及对照组(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MA、年龄为LVMI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者更易发生心室重构,UMA是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郝清顺  杨传梅  周晶 《山东医药》2011,51(21):94-9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2例MAU升高的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MS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厄贝沙坦及百令胶囊,对照组加服厄贝沙坦,疗程均为1 a。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血脂、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24 h mAlb、BMI、TG、hs-CRP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UA、hs-CRP、Scr、HDL-C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或〈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可有效降低MS患者的24 h mAlb、UA、hs-CRP、Scr,升高HDL-C,保护其肾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和治疗组(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两组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C、LDL—C、TG、UAER、24hUPro、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UAER、24hUPro、CRP及IL-6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可下调DN患者体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减少蛋白尿,延缓肾损害,疗效优于单用瑞舒伐他汀。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病血小板聚集率和胱抑素C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和胱抑素C(cys-C)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高血压所致的肾损伤提供依据。方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70例,按照尿微量白蛋白是否正常分为A1组(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35例);A2组(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组,35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5例,均于入院第3d抽血测PAR、cys—C含量,并行组间比较。结果:A1组的PAR(25.6±2.6)%、cys—C(1.25±0.40)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2±2.1)%、(0.48±0.25)mg/L],P〈0.01。A2组的PAR(48.1±10.3)%、cys—C(1,92±0.96)mg/L又较A1组明显升高。P〈0.01。高血压病患者PAR与cys—C呈正相关(r=0.653,P〈0.01)。结论:高血压早期即有血小板聚集率、胱抑素C水平升高,发生。肾脏损害时两者升高更为明显,二者呈正相关,且能较尿微量白蛋白更早反应高血压病所致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高血压肾病病人24h尿总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肾病病人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规范的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螺内酯,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总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病人24h尿总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功能轻、中度损坏的高血压肾病病人在规范的降压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可以更好地降低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9例,根据24h 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尿蛋白正常组75例(24 h尿白蛋白<30 mg/24 h),微量蛋白尿组54例(24h尿白蛋白30~300 mg/24 h),并根据微量白蛋白水平将后者为3个亚组.观察尿蛋白正常组与微量蛋白尿组及微量蛋白尿组内3个亚组间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情况的关系.结果 两组CIMT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各亚组间CIM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有斑块人数占该组人数百分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糖尿病病史及血压、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空腹血糖是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上海中心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 2004年2月至8月,整群抽样上海市中心城区30岁以上已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039例,其中最后人组的574例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hs-CRP,排除hs-CRP>10 mg/L者54例,并根据资料完整性,最终有515例患者进行本次分析.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hs-CRP与白蛋白尿的相关情况.结果 (1)log hs-CRP与年龄、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尿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142、0.305、0.243、0.225、0.264、0.126、0.105、0.168,均P<0.05);(2)随着hs-CRP的升高,正常白蛋白尿的比例下降,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的比例升高(x2=18.31,P<0.01);(3)组间比较显示,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hs-CRP水平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36、9.61,均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β值0.035)、hs-CRP(0.110)、HbA1c(0.246)为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hs-CRP与微量白蛋白尿独立相关,提示慢性亚临床炎症可能参与了社区糖尿病人群早期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IL-10、IL-18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单纯T2DM组(DM组)及伴微量白蛋白尿的T2DM组(DM-I-UAER组)的IL-10、IL-18水平,并分析其与UAER的关系。结果①DM组及DM+UAER组的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②DM组与DM+UAER组的IL-18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0水平元统计学差异(P〉0.05)。③HbA,c、SBP、年龄、IL-18与UAER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L-18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有关,因此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IL-10可作为T2DM的早期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更年期高血压女性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对初发未治疗的更年期高血压女性患者135例进行动态血压测定,按血压昼夜节律划分为杓型(34例)、超杓型(34例)、非杓型(33例)和反杓型(34例)4组,对颈动脉IMT及24hMAU进行测定,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杓型组比较,非杓型组、反杓型组IMT[(0.6659±0.1235)mm比(0.9615±0.2368)mm比(1.0138±0.3058)mm]显著增厚(P均〈0.01),超杓型组[(0.7238±0.0762)mm]亦显著增厚,P〈0.05。与杓型组比较,非杓型组、反杓型组MAu[(27.2285±7.6955)mg/24h比(187.7682±112.9837)mg/24h比(199.2179±147.4490)mg/24h]水平显著升高(P均〈O.01)。结论:女性更年期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微量白蛋白尿显著增加,需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血糖水平者血清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比较糖耐量减低(IGT)者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后IL-6、hs-CRP的变化。方法选择166例受试者,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糖耐量水平分正常糖耐量(NGT)组51例、IGT 70例、2型糖尿病(T2DM)组45例,同时将IGT患者分2组,分别予二甲双胍、安慰剂干预治疗,测定各组及干预治疗前后IL-6、hs-CRP水平。结果 NGT组、IGT组、T2DM组血清IL-6、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1);IL-6、hs-CRP水平与OGTT 2h PG、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C呈正相关(P均〈0.01)。二甲双胍治疗组血清IL-6、hs-CRP水平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安慰剂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血清IL-6、hs-CRP水平随着糖耐量受损加重逐渐升高。应用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后,随着糖脂代谢的改善,血清IL-6、hs-CRP水平也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醛固酮(ALD)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行ACEI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加用ALD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尿24h蛋白定量、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24h蛋白定量、α1-MG、M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且未出现明显的高钾血症及血肌酐升高。结论ACEI联合ALD受体拮抗剂可以更好地降低尿蛋白,延缓肾损害进展。  相似文献   

17.
早期慢性肾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早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MAER)的关系。方法以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N组),71例肾功能稳定的CKD1期患者作为疾病组(D组)。收集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资料及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UMA)、尿肌酐(UCr)等临床资料,计算UMAER及其对数,分析早期D组24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及其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关系。结果与N组相比,D组夜问收缩压、昼、夜及24小时平均舒张压均升高(P均〈0.05);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及舒张压下降率均低下(P均〈0.05)。D组高血压及非杓型血压发生率分别达47.9%、62.0%。与杓刭血压组相比,非杓型血压组Ln(UMAER)值及MAU发生率均增高(P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UMAER与夜间收缩压呈正相关(P〈0.05)、与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及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早期CKD患者即已出现血压升高及血压节律改变;MAU产生与早期CKD患者夜间高血压及非杓型血压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MBPS)对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13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常规检查血脂,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血清胱抑素C(CystainC)、血清肌酐(Scr)、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pressure monitoring,ABPM),计算体重指数(BMI)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晨峰组的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P〈0.05),晨峰组血β2-MG、尿mAlb、血清胱抑素C明显高于非晨峰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血脂谱、空腹血糖、血清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具有MBPS的高血压患者较无MBPS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常规西药治疗3个月;脑心通组100例,常规西药+脑心通治疗3个月。分别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治疗后2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脑心通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佐治具有显著改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将高血压患者105例,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肾功能、血糖及血脂、动态血压检测。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UACR30mg/g),50例和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30UACR300mg/g),55例。结果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24h收缩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24h平均收缩压、24h收缩压标准差是UACR的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BPV升高与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