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骨质疏松(OP)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疾病,双生子和家系遗传基因的研究有力证明了遗传因素对骨量有决定性作用,遗传因素约占80%〔1〕。迄今已发现近100种OP相关基因,其中研究较多的是:维生素D(VD)受体(VDR)、雌激素受体(ER)、Ⅰ型胶原(COL1)、载脂蛋白E(ApoE)基因等。对OP相关基因的探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1 VDR基因VD是重要的骨代谢调节激素之一,可调节骨钙的内环境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L-10通过下调促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激活,以及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从而减少骨吸收;同时还可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和骨形成。另外,IL-10基因启动子区有高度多态性,决定了IL-10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并与骨密度的变化和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相关。IL-10及其遗传多态性影响骨代谢机制的研究可能为骨质疏松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骨量疾病骨硬化症(sclerosteosis)和Van Buchem病由SOST基因表达缺失导致.由于SOST基因突变导致骨硬化蛋白不能表达或功能缺陷,可造成该病患者的过度骨形成,其作用机制与抑制Wn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骨硬化蛋白通过与该通路共受体LRP5/6结合来阻断Wnt通路,进而对成骨细胞分化及矿化起抑制作用.由于骨硬化蛋白在抑制骨形成起关键作用且仅在骨组织表达,其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低骨量疾病如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4.
SOST是新近发现的基因,该基因突变可导致其编码蛋白Sclerostin的异常表达,引起严重的骨代谢性疾病———Sclerosteosis和Van Buchem病。Sclerostin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抑制物,通过竞争性与BMP受体结合,下调BMP的活性而抑制成骨,并通过与核结合因子α1(Cbfα1)和osterix(Osx)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骨代谢过程。由于Sclerostin抑制骨形成,今后有望成为骨质疏松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年龄增大其发病率不断增高。骨质疏松病因复杂,其中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影响骨代谢的主要因素。性激素在两性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芳香化酶活性是影响雌激素水平的关键因素。编码芳香化酶的基因的多态性决定这些酶的活性,因此被认为是影响骨代谢的遗传因素之一。本文就近年国内外所开展的芳香化酶相关基因(CYP17基因、CYP19A1基因、CYP1A1基因和COMT基因)的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关联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瘦素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原代培养的骨髓脂肪细胞有高水平的瘦素表达;瘦素可促进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抑制其向脂肪细胞分化;另外,血瘦素水平影响老年人成骨细胞活性及胎儿的骨骼发育,这些均提示瘦素影响骨代谢。成骨细胞上有瘦素及其受体表达,表明瘦素可直接作用于骨。瘦素也可通过中枢抑制骨形成。瘦素并不影响骨吸收。瘦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还可能介导了糖尿病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瘦素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前景值得评价。  相似文献   

7.
瘦素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原代培养的骨髓脂肪细胞有高水平的瘦素表达;瘦素可促进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抑制其向脂肪细胞分化;另外,血瘦素水平影响老年人成骨细胞活性及胎儿的骨骼发育,这些均提示瘦素影响骨代谢。成骨细胞上有瘦素及其受体表达,表明瘦素可直接作用于骨。瘦素也可通过中枢抑制骨形成。瘦素并不影响骨吸收。瘦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还可能介导了糖尿病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瘦素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前景值得评价。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及Klotho G395-A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非骨质疏松老年患者50例为非骨质疏松组(非OP组),骨质疏松非骨折老年患者50例为骨质疏松组(OP组),选取同期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骨科住院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50例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OF组).采用双能X...  相似文献   

10.
骨量峰值和骨丢失速度是骨质疏松及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 ,家系调查显示骨量峰值受遗传控制 ,有腰椎和髋部骨折史的绝经后患者的女儿 (绝经前 )与没有此家族史同年龄的女性相比 ,前者腰椎、股骨颈处的骨密度更低 ,年轻女性(平均年龄 18.6岁 )的骨密度与其母亲的骨密度明显相关〔1〕。双胞胎的研究也提示遗传对中轴骨和外周骨骨量及骨丢失速度有一定影响。各种遗传基因可能也与骨质疏松有一定关系。一、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在各种可能影响骨密度和骨质疏松危险性的候选基因中 ,维生素D受体基因是最受人关注和引起争议的。VDR基因由 9…  相似文献   

11.
肥胖和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疾病。两者关系尚存争议,未能统一。研究表明骨量与脂肪代谢间存在联系,脂肪分泌的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雌激素、抵抗素、瘦素、脂联素、IL-6等都参与骨代谢过程。同时,影响干细胞分化的几个调控途径也会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本文就脂肪组织对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纤维凝胶蛋白基因(M—ficolin)的FCN1基因启动子1981碱基G〉A突变rs2989727多态性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8例,老年男性非骨质疏松症者(对照组)90例,检测骨密度和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与M—ficolin的FCN1基因启动子1981碱基G〉A突变rs2989727多态性。结果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组与对照组M—ficolin的FCN1基因启动子1981碱基G〉A突变rs2989727多态性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CN1基因M-ficolin的FCN1基因启动子1981碱基G〉A突变rs2989727多态性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发病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实验研究证实,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密切相关,且可占其遗传因素75%左右,正常高加索人群可通过VDR基因多态性预测BMD,其中bb基因型者比BB基因型者其BMD值可高出15%左右,日本人的VDR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显著不同于高加索人,其中BB型仅占1%,但不同基因型之间仍有相似于高加索人的BMD差异;学者们对美国人、法国人、朝鲜人的观察,未发现VDR基因多态性与BMD有明显相关性。关于V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相关基因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是以骨质量的丢失以及骨组织的退变为特征的骨代谢疾病。近年来,骨质疏松相关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雌激素受体(ER)基因型,I型胶原A1(COLIAI)基因型,骨钙素基因,白细胞介素基因等在骨质疏松的形成和转归方面的作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雌激素可以增加破骨细胞的产物-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骨中富含,对病人带有的T等位基因发挥作用。中国妇女的BMD与VDR基因型有关。白细胞介素1(IL-1)是促进皮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因子,它随雌激素的减少而增加;在成骨细胞中近似于对雌激素的受体后效应,还可以促进破骨细胞凋亡,这种多效性维持着骨的稳态(homeostasis)。  相似文献   

15.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骨质疏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在骨质疏松骨质丢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自然拮抗物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可以在实验中有效地抑制它的作用,后者的产生与基因型有关,通过对基因型的分析可能预测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炎性衰老是机体在衰老过程中所显现出的慢性促炎症反应状态,并随着衰老而进行性加剧。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国外一些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炎性衰老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本文对炎性衰老的概念、机制以及炎性衰老与骨质疏松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一些胃肠以外的疾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H.pylori感染与根除可能对钙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一些临床观察性研究对H.pylori与骨质疏松之间相关性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对两者的相关性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是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常见但易被忽视的并发症之一.炎症性肠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炎性细胞因子的增加、维生素D的缺乏及遗传等众多因素均可能参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者应及早诊断及治疗,早期干预可减轻IBD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OP)的发病率已达10%,因此,对OP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他汀类药物作为降低胆固醇的主要药物,具有稳定动脉斑块、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发现以辛伐他汀为主的他汀类药物可促进骨形成、减少骨折发生率、恢复骨骼微结构、增加骨骼强度.随着对成骨细胞的发育分化、激活和作用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证明,辛伐他汀是通过增加骨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基因表达而激活成骨细胞,促进新骨形成,并且不同浓度剂量对骨合成代谢作用也不同,可能成为新的有效的治疗OP的药物而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1,2].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不断升高.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约5%,骨量减少发生率30%~50%.近期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髋骨骨折中男性占30%,且老年男性髋骨骨折的死亡率至少是女性的两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