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ndostatin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胃癌患者(胃癌组)术前及术后2周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并与慢性胃炎患者(胃炎组)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胃癌组术前血清VEGF、Endostatin水平均显著高于胃炎组及对照组(P均〈0.01)。②胃癌组术前血清VEGF、Endostatin水平与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与性别、肿瘤部位等因素无关(P〉0.05)。③胃癌组术后2周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而血清Endostatin水平较术前升高(P均〈0.01)。结论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是评价胃癌恶性行为、预测浸润和转移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葛夫军 《山东医药》2014,(15):78-80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剂(TIMP一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两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liT—PCR法检测43份胃癌组织、35份癌旁组织和8份胃溃疡组织中MMP-9和TIMP-1的mRNA表达,分析两指标表达的相关性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MMP一9mRNA、TIMP一1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胃溃疡组织,尤以T。级、有淋巴结转移、Ⅲ期者为著(P均〈0.05);MMP-9mRNA、TIMP一1mRNA表达均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MP-9mRNA、TIMP一1mRNA的表达升高,且与肿瘤浸润、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中胸苷磷酸化酶(T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不同胃黏膜组织(正常胃黏膜组10例、慢性胃炎组10例、胃癌组39例、胃癌转移的淋巴结组10例)中TP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及淋巴结胃癌转移灶中TP与MMP-2的表达较正常组及慢性胃炎组显著增高(P〈0.05)。TP与MMP-2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肿瘤≥5cm组及T3-4组TP阳性率湿著高于〈5cm组及T1-2组,有远处转移的胃癌组TP阳性率高于无远处转移组,差具有显著性(P〈0.05);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之间TP阳性率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01)。MMP-2在T1-2组与T3-4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0.87%和93.75%,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MMP-2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临床Ⅰ-Ⅱ期阳性表达59.09%,Ⅲ-Ⅳ期阳性表达为94.1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MMP-2表达却与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无关。TP表达阳性的胃癌中MMP-2阳性率88.00%高于TP阴性组的50.00%。结论胃癌中TP与MMP-2表达增高与肿瘤进展的病理临床参数有关;TP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有关,提示TP在影响肿瘤进展的过程中可能通过MMP-2促进肿瘤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血小板反应素-1(TSP-1),微血管密度(MVD),微淋巴管密度(MLD)在胃癌组织表达,探讨与生存期关系。方法调查患者的生存期,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COX-2、u—PA、TSP-1、MVD和MLD的表达,分析对生存期的影响,另设同期30例浅表性胃炎作为对照组。结果COX.2、U—PA、TSP-1在胃癌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MVD、ML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PA阳性、COX-2和U—PA双阳性、MVD高表达、弥漫型、肿瘤直径≥5cm、淋巴结转移、低分化、肿瘤浸润至浆膜层及以外组的平均生存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ox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U—PA和COX-2双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OX-2、u—PA、TSP-1在胃癌组织呈高表达,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U-PA和COX-2双阳性表达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胃癌患者60例作为胃癌组(G组),同期体检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C组)。测定血清Hcy、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 G组血清Hcy、CA125、CA199、CEA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血清Hcy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TNM分期Ⅲ~Ⅳ期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血清Hcy水平和胃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P>0.05)。血清Hcy、CA125、CA199、CEA水平与胃癌发生呈正相关(P<0.05)。血清Hcy、CA125、CA199、CEA水平与胃癌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血清Hcy水平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在胃癌的发生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东 《山东医药》2011,51(38):67-68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内皮抑素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0例胃癌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分别是(172.6±45.3)pg/ml、(158.6±39.4)pg/ml、(69.9±18.5)ng/ml,对照组分别为(69.2±18.2)pg/ml、(71.9±19.5)pg/ml、(29.8±8.5)ng/ml,两组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相比P均〈0.05。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9、内皮抑素水平明显升高,其与胃癌生长、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VEGFR-3信号途径相关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信号途径相关蛋白C、D(VEGF—C、VEGF—D)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80例胃癌手术病例分为淋巴结阳性组(n=48)和淋巴结阴性组(n=32),另设胃溃疡病例为对照组(n=10)。采用ELISA技术进行血清VEGF—C和VEGF-D水平检测,然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两步法检测胃溃疡组织和胃癌标本VEGF—C、VEGF-D表达。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GF-C和VEGF—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VEGF—C、VEGF—D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VEGF-C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更高(P〈0.01)。结论血清VEGF—C可作为胃癌的标记物,对术前判定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术前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20例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并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同时,术前检测该220例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72-4,CEA和AFP的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SCT对胃癌T和N分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78.64%和74.09%,对胃癌远处转移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5.63%,99.47%和94.55%,对胃癌肝脏、腹膜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判断的敏感度及TNM分期和可切除性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3.33%,33.33%和78.57%,58.54%和91.36%.采用ROC分析评价时,血清CA125对胃癌浸润深度、远处转移、腹膜转移和TNM分期判断的准确率均较高,血清CA19-9对胃癌可切除性判断的准确率较高,血清CA72-4对胃癌腹膜转移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均较高.当10μg/L和11μg/L分别作为血清CEA和AFP的临界值时,血清CEA水平与患者性别、胃癌最大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远处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但血清AFP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转移、TNM分期和可切除性均无关.结论:多层螺旋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72-4和CEA对胃癌术前评估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血清AFP对胃癌术前评估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于该院诊治的胃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以及病理切片检查证实,同时选取80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以及8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RIA、ELISA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清以及组织中CEA、CA19-9、CA125的含量,分析三个指标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以及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CEA、CA19-9、CA125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可提高至83%。血清中CEA、CA19-9以及CA125的浓度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CEA浓度对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准确率较CA19-9、CA125更高(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以及组织中CEA、CA19-9、CA125的表达对诊断胃癌有着重要的意义;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中CEA、CA19-9、CA125的浓度与胃癌的多项临床参数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血清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胃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60例胃癌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CEA、CA125、CA19-9阳性率分别为24.4%、37.5%、23.1%,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4.4%;CEA阳性率与性别、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是否转移无明显相关,CA19-9阳性率与性别、肿瘤浸润深度无关,CA125女性高于男性,且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是否转移密切相关。三者均与肿瘤部位和组织学类型相关。结论CEA、CA125、CA19-9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郑佳  黄智铭 《山东医药》2006,46(31):7-8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52例未经放化疗结直肠癌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MIC-1、癌胚抗原(CEA)及糖链抗原19—9(CA19—9)zk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MIC-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MIC-1水平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相关(P〈0.01),与年龄、组织类型无关。MIC-1表达与CEA呈正相关(r=0.514;P〈0.01),联合CEA及CA19-9检测可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结论血清MIC-1联合CEA及CA19-9对结直肠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取确诊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测定CEA、CAl25、NSE、CYFRA21—1、AFP、CA19-9、CAl5-3、CA724、SCC;与非肺癌患者对照,采用多组均数的非参数检验(krus—wallis检验)、T检验;结果在腺癌患者CEA、CA15-3水平最高;NSE、CA19-9在小细胞癌患者水平最高;CYFRA21—1在鳞癌最高;CA724在大细胞癌中最高(P〈0.01);与非肺癌患者具有显著差异的是CEA、NSE、CYFRA21—1、CA19-9、CA15-3、CA724(P〈0.01)。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前后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NSE、CA19-9、CYFRA21—1、CA724对一些肺癌的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中VEGF-D、VEGFR-3表达及淋巴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VEGF-D、VEGFR-3的表达、D2-40阳性淋巴管特点以及淋巴管生成,分析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8例大肠癌VEGF-D、VEGFR-3表达及淋巴管密度(LVD)。结果 大肠癌中VEGF-D、VEGFR-3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9%、52%)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1%、34%),复发转移组阳性率(82%、52%)高于无复发转移组(59%、34%),生存期≤3年组阳性率(8l%、62%)高于生存期〉3年组(59%、35%)(均P〈0.05);YEGF-D在淋巴管受累组阳性率(85%)高于无淋巴管受累组(60%)(P〈0.05);LVD值在溃疡型和浸润型组中高于肿块型组,DukesC、D期高于DukesA、B期,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管受累组高于无淋巴管受累组,复发转移组高于无复发转移组,生存期≤3年组高于生存期〉3年组(均P〈0.05)。结论 大肠癌中VEGF-D、VEGFR-3表达升高与促进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复发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刘爽  吴志宇  屈顺喜 《山东医药》2010,50(46):79-80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胃癌(胃癌组)、25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血清TNF-α、IL-6、IL-8,并与25例健康者(正常组)作对照。结果胃癌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正常组(P〈0.05),且TNF—α、IL-6、IL-8水平随着胃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肿瘤根治手术后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良性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与正常组近似(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增高;检测胃癌患者血清TNF—α、IL-6、IL-8有助于病情判断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铁、铜、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胃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铁、铜、锌的检测,探讨微量元素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u、Zn和Fe离子浓度,分析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血清铜、锌和铁离子含量及铜/锌比值的差异,分析血清铜、锌和铁离子含量及铜/锌比值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1)胃癌患者组血清铜、铜/锌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铁含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初治胃癌患者血清铁含量高于非初治胃癌患者(P〈0.01);血清锌、铜、铜/锌比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初治胃癌患者中低分化和未分化患者组血清锌含量低于高分化和中分化患者组(P〈0.05),铜/锌比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患者组(P〈0.05),而血清铜含量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浸润程度T3和T4患者组血清锌含量低于浸润程度T1和T2患者组(P〈0.05),铜/锌比高于浸润程度T1和T2患者组(P〈0.001),血清铜含量高于浸润程度T1和T2患者组(P〈0.05);血清锌、铜、铜/锌比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定位、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无关。结论 (1)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异常与胃癌的发病存在内在的联系。(2)胃癌的病程发展也影响了铜、锌、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erbB—2和c—myc癌基因在胃癌组织中扩增的意义。方法应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1例胃癌标本中c—erbB—2和c—myc的扩增情况。结果C—erbB—2和c—myc在胃癌中的扩增率分别为50.6%和67.9%。c—erbB—2基因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分化程度越差、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有转移,c—erbB—2基因表达率越高,而C—myc癌基因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两基因的扩增具有显著的相关性(x^2=7.26,P〈0.01)。结论c—erbB—2和c—myc扩增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因素,且两者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血清miR-93-5p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老年胃癌患者160例和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160例分别作为胃癌组和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血清miR-93-5p水平。结果胃癌组血清miR-93-5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胃癌患者血清miR-93-5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血清miR-93-5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高、局部浸润深度深、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血清miR-93-5p水平明显高于TNM分期低、局部浸润深度浅、无淋巴结转移者。血清miR-93-5p诊断胃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95%CI为0.868~0.874,根据此截断值判断胃癌的灵敏度为71.25%,特异度为96.25%。血清miR-93-5p高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51.09%)和无病生存率(39.13%)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79.41%、70.59%,χ^2=13.477、15.516,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血清miR-93-5p水平、TNM分期、局部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为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miR-93-5p水平升高,且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在胃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胃癌组织中CD147、MMPs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常  钟愉  陈佳 《山东医药》2009,49(10):12-13
目的探讨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30例慢性胃炎及50例胃癌组织中的CD147及MMP-1、2、3。结果CD147及MMP-1、2、3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两组相比,P均〈0.05。胃癌组织中CD147及MMP-1、2、3的高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期有关(P均〈0.05)。结论CD147及MMP-1、2、3可作为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对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人胃癌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化疗组(注射5-氟尿嘧啶)、低分子肝素组(注射低分子肝素)、联合组(注射氟尿嘧啶加低分子肝素),每组9只。注药每周2次,共5周。第8周处死动物,测定肿瘤质量、抑瘤率、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癌细胞凋亡指数(AI)及血清CEA、CA199水平。结果低分子肝素组肿瘤质量、MVD、VEGF、AI及血清CEA、CA19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VD、VEGF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肿瘤质量、AI及血清CEA、CA199及抑瘤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肿瘤质量、AI及血清CEA、CA199明显低于另三组(P〈0.05),抑瘤率明显高于另三组(P〈0.05),MVD、VEGF与肝素组无差异(P〉0.05)。认为低分子肝素对胃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能增强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表达与术前血清中蛋白水平关系,探讨MMP-9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相关性。方法45例胃癌组织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组织中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测定术前血清中蛋白水平。结果肿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程度、蛋白染色阳性率、血清中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组织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是否侵犯至浆膜层相关(P〈0.05);术前血清中蛋白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对胃癌有一定诊断意义;胃癌组织中蛋白表达率及术前血清中蛋白水平对临床肿瘤病情评估具有指导意义;也许多种机制参与了胃癌术前血清中MMP-9蛋白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