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褚庆明 《山东医药》2010,50(39):67-68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36例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行传统鼻胃管置入胃肠减压治疗,48h后腹痛、腹胀无明显缓解者改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行胃肠减压治疗。观察两组成功率及腹围减少量、胃肠减压量、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成功率、腹围减少及胃肠减压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平均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胃肠减压效果确切,优于传统的鼻胃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肠梗阻导管在老年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肠梗阻导管组(41例)和鼻胃管组(45例)前2 d的胃肠减压量、腹胀改善情况(24 h腹围减少值)、整体有效率和手术率等临床指标。结果与鼻胃管组相比,肠梗阻导管组在24 h胃肠减压量、腹围减少值、整体有效率均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手术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过程中,肠梗阻导管组较鼻胃管组的手术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减压在老年肠梗阻尤其是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中比常规鼻胃管减压疗效更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肠梗阻导管在老年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118例老年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分为实验组60例实施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治疗,对照组58例实施鼻胃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首个24 h消化液引流量、首个48 h腹围缩小程度等明显增加(P<0.01),肠鸣音、白细胞等恢复时间缩短(P<0.01),手术率明显降低(P<0.01),患者满意度增加(P<0.01)。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2例EPISBO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鼻胃管减压及常规治疗,分别观察腹围缩小量、胃肠减压量、呕吐停止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腹围缩小(17.6±4.1)cm,较对照组(5.7±3.1)cm更明显,胃肠减压量(1082.6±264.8)ml/d,较对照组(625.3±312.5)ml/d明显增多,呕吐停止时间(2.1±1.6)d、排气恢复时间(1.7±1.2)d、排便恢复时间(4.3±2.4)d和气液平面消失时间(8.7±6.2)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在EPISBO的治疗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蒋立新 《山东医药》2009,49(48):55-5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补充电解质液、维持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等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3d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75.6%),解除肠梗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能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n=18)、普通鼻胃管(n=18)减压治疗,分别观察腹围缩小、胃肠减压量、呕吐停止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鼻肠梗阻导管的腹围缩小(16.4±5.2)cm较普通鼻胃管(5.9±3.2)cm更明显,胃肠减压量(1035.6±274.5)ml/d较普通鼻胃管(626.8±304.6)ml/d显著增多,呕吐停止时间(2.2±1.8)d、排气恢复时间(1.8±0.9)d、排便恢复时间(5.2±3.4)d和气液平面消失时间(9.3±7.5)d均较普通鼻胃管显著缩短(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较普通鼻胃管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与传统胃肠减压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鼻胃管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肠梗阻导管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梗阻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 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 00%(P 0. 05)。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管时间和进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两组肠梗阻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可显著缩短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鼻肠减压管置人技术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09年1月收治的13例小肠梗阻患者,在使用常规鼻胃减压管治疗无效后在胃镜辅助下放入鼻肠减压管,并进行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置管效果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胃镜辅助下鼻肠减压管置入平均时间19.4min,成功率100%,导管头端到达梗阻上方的平均时间4.3d,经造影观察均能明确病变部位并对病变性质作出初步判断;置管后病人腹痛、腹胀均有显著缓解,引流量增加,腹围减少;7例患者经减压治疗后小肠梗阻完全缓解,6例需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均能依据导管头端位置准确定位。结论鼻肠减压管治疗小肠梗阻安全有效,应作为治疗小肠梗阻的首选方法;胃镜辅助置人鼻肠减压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胃镜置管行残胃、输出袢同时减压治疗毕Ⅱ式胃手术后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毕Ⅱ式胃手术后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胃镜置入导管行残胃、输出袢同时减压,对照组采用经鼻胃管减压。比较腹胀改善程度、胃肠减压量、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腹胀改善程度、胃肠减压量、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胃镜置管行残胃、输出袢同时减压治疗毕Ⅱ式胃手术后肠梗阻效果优于鼻胃管行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26例均经以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腹痛腹胀的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全组病例于6~21 d(平均16d)治愈出院。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行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行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80例,依据是否发生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因素、病理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老年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危险因素。依据观察组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患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B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手术安全性。结果老年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发生率为23.33%。阑尾切除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肠吻合术、伴糖尿病、肿瘤患者TNM为Ⅲ~Ⅳ期、患者ASA为Ⅲ级、留置引流管和术后发生感染是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A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切口感染、肠壁损伤、再次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老年发生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尽快回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徐胜  麦威  黄顺荣 《山东医药》2012,52(30):74-75
目的观察经鼻小肠减压管置入术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内镜或X线引导下经鼻小肠减压管置入行胃肠减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21例,X线检查观察导管造影情况,观察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本组总有效率为90.48%(19/21),2例肿瘤性肠梗阻腹胀无明显缓解,中转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未出现穿孔和肠坏死。结论经鼻小肠减压管置入治疗急性肠梗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王戒  卢晓飞  王磊  付廷海 《山东医药》2011,51(30):74-75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等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和七叶皂苷钠,平均治疗7 d。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56例(93.3%),中转手术治疗4例;对照组分别为39例(78.0%)和11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奥曲肽联合七叶皂苷钠能提高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我们将鼻胃镜经鼻插入28例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患者十二指肠降段,经活检孔引入亲水性超滑导丝至空肠,退出鼻胃镜,将肠梗阻导管沿导丝送入空肠上段,充盈前气囊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有无缓解、腹围缩小情况及24 h引流量等指标。结果 显示28例患者均1次置管成功,成功率100%。置管时间为10~35 min,留管时间为3~18 d。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4 h引流量480~1 550 mL,平均885 mL;置管24 h后患者腹围(79.1%±20.3%)显著小于置管前(100%,P〈0.05)。可见经鼻胃镜放置肠梗阻导管简便、易行,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确切,应作为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7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并发症及粘连复发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止痛药物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或χ~2值=3.051,11.886,23.762,22.029,P0.05);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7.834,11.357,10.381,P0.05);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26%vs 23.68%,0.00%vs 15.79%,χ~2=5.208,6.514,P0.05);满意度(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χ~2=3.943,P0.05)。结论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能够减轻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手术创伤,改善胃肠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应用介入技术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小肠梗阻患者,均在DSA引导下应用介入技术放置肠梗阻导管。结果应用介入技术放置肠梗阻导管技术成功率为100%,肠梗阻导管头端均成功置放在Treiz韧带远端空肠内,平均操作时间6 min。49例减压后梗阻完全解除,有效率为94.2%;日引流量1 500~3 600 ml。患者仅有轻度鼻部不适或轻度疼痛,7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恶心、呕吐。无腹部疼痛、胃肠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引导下应用介入技术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的研究显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nasointestinal tubes,NITs)减压在小肠梗阻(small-bowelobstruction,SBO)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肠梗阻导管置入的时机目前尚无定论.目的对比胃镜下早期(48 h)及延期(≥48 h)经NITs置入术在SBO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01/2018-02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李惠利医院确诊的非绞窄性SBO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早期经NITs置入,对照组采用延期经NITs置入.对比分析两组的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3名SBO患者,其中治疗组65名.两组患者间临床特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肠梗阻导管减压能增加单次治疗有效率(P=0.04),同时减少48 h内急诊手术率(P=0.04),但无法减少6 mo内手术率(P=0.4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P=0.91)和手术并发症(P=0.21)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经NITs置入能够增加SBO患者的单次治疗有效率,同时减少48 h内急诊手术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76%泛影葡胺和全程精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精细疗护组6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先予禁食、胃肠减压、清洁灌肠、抑制消化液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4~6h后无效,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60~100ml,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胃肠减压和灌肠护理及加强饮食指导,并与一般疗护组64例作对比分析。结果精细疗护组64例痊愈出院率92.19%,中转开腹手术率7.81%,明显优于一般疗护组之57.81%、42.19%。结论粘连性肠梗阻应用泛影葡胺并进行精细护理,可以降低手术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48例肠梗阻患者分为奥曲肽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间年龄、性别及肠梗阻的病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奥曲肽组25例采用奥曲肽(善宁)0.1mg H q 6 h或q 8 h,连用3~14 d,同时按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23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结果:奥曲肽组的治愈率为76%,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奥曲肽组的症状缓解率为80%,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3.4±1.4 d,平均住院时间8.5±2.6d,副作用发生率为12%;对照组症状缓解率为26%,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6.8±2.4d、平均住院时间10.7±2.3 d,副作用发生率为4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结论:奥曲肽在治疗肠梗阻上是一种新的、安全及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经肠镜导管减压术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评价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11例急性完全性机械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行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冲洗引流7 d 后手术。结果 11例患者9例成功,2例失败,其中1例系导丝无法通过狭窄部、另1例是肿块位于横结肠中部。成功9例患者的腹围由术前的(91±4)cm,减小到(82±2)cm;导管内每天引流量-600~3 200 ml 不等,术后7 d 腹部平片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是有效的,安全的,有望成为治疗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