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烧伤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手术治疗的糖尿病烧伤患者68例,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36例(CSII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32例(MSII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治疗后血糖变化以及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等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CSII组对空腹血糖的控制优于MSII组(P〈0.05),术前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总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MSII组(P〈0.01,P〈0.05)。结论在糖尿病烧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缩短术前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总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蓝海云  张萍  梁慧  陈奇盛 《内科》2007,2(2):229-230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的疗效差别。方法 将6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CSII组32例,MSII组28例,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的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CSII组与MSII组在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MSII组相比,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缩短,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CSII和MSII治疗,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血糖水平、待手术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和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前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差异均不显著。治疗后两组各时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减少。结论:CSII与MSII相比,明显缩短待手术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能平稳、迅速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准备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分为甘精胰岛素输注组(甘精组,20例)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II组,25例)。比较两组降糖效果、血糖控制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及降血糖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达到目标血糖值;血糖、血糖控制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甘精组降血糖费用显著低于CSII组(P〈0.01)。结论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中,采用甘精胰岛素可以快速、有效、安全、经济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围术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围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T2DM)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泵入(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结果 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比MSII组明显短(P<0.01),胰岛素用量较MSII组明显少(P<0.05),且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围术期T2DM患者使用CSII治疗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将38例随机血糖≥20.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胰岛素泵治疗(CSII)为18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为9例,口服降糖药物治疗11例,进行治疗观察空腹及餐后血糖。结果: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的天数明显少于MSII组和口服药物组,而且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CSII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并且能满意地控制黎明现象的发生。结论:CSII能明显缩短住院日,是目前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拟行白内障手术治疗68例随机血糖≥13.9mmol/l的T2DM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CSII组治疗达到目标血糖所用的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少于MSII组(P〈0.01),血糖达标优于MSII组(P〈0.01),低血糖及创口愈合延迟发生率低于MSII组(P〈0.01)。结论CSII在糖尿病病人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应用优于MSII。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泵在白内障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行白内障手术治疗68例随机血糖≥13.9mmol/l的T2DM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CSII组治疗达到目标血糖所用的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少于MSII组(P〈0.01),血糖达标优于MSII组(P〈0.01),低血糖及创口愈合延迟发生率低于MSII组(P〈0.01)。结论CSII在糖尿病病人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应用优于MSII。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CSII和MSII治疗,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血糖水平、待手术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和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前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差异均不显著.治疗后两组各时点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减少.结论CSII与MSII相比,明显缩短待手术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能平稳、迅速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0.
选择36例拟行外科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csn,对照组给予MSII,观察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胰岛素日剂量、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血糖均明显下降,CSII组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SII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中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能迅速控制血糖,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在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2013年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30例,根据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分两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CSII) 15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 15例.观察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CSII组与MSII组患者比较,其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平均住院日少及溃疡愈合好.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是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中控制血糖的最佳方法,其快速降低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溃疡愈合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将38例随机血糖≥20.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胰岛素泵治疗(CSII)为18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为9例,口服降糖药物治疗11例,进行治疗观察空腹及餐后血糖.结果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的天数明显少于MSII组和口服药物组,而且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CSII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并且能满意地控制黎明现象的发生.结论CSII能明显缩短住院日,是目前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研究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类似物(CSII)和多次注射胰岛素类似物(M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诺和锐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入,对照组用诺和锐30特充餐时皮下注射,每日2次。结果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的天数和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CSII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CSII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58例空腹血糖10 mmol/L的初诊T2DM患者,分为CSII治疗组和每天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组(MSII治疗组),每组29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胰岛素用量等。结果两组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血糖达标胰岛素日最大用量CSII组〔(0.60±0.15)U/kg〕较MSII组〔(0.89±0.21)U/kg〕明显减少(P0.01);血糖达标平均控制天数CSII组〔(6.3±2.1)d〕与MSII组〔(9.5±4.9)d〕相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 CSII较MSII能更快速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5.
选择140例需择期手术的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0例,A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CSⅡ]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水平,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和延迟愈合发生率及降糖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和延迟愈合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CSⅡ组控制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较地特胰岛素短,且地特胰岛素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CSⅡ。结论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中更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优泌乐25)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需择期手术的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给予优泌乐25治疗,B组给予分次皮下注射动物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降糖费用、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水平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A组降糖费用略高于B组,但是A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及平均住院天数较B组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优泌乐25能有效、平稳、迅速地控制血糖。针对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优泌乐25明显优于分次皮下注射动物胰岛素,是目前围手术期控制血糖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选择60例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B组:三餐前诺和锐及睡前诺和N皮下注射。观察两组在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切口愈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控制血糖是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组),与甘精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Glar组)两种治疗方法对临床指标的影响,以寻找围手术期最佳的血糖控制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但CSII组较Glar组血糖控制更理想、达标时间短,但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与甘精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法,都是安全有效的,在达标时间及血糖控制方面胰岛素泵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DHC)的疗效。方法对DKA和DHC患者首先用静脉泵小剂量胰岛素持续输注,在生命体征平稳并能进半流食后分别用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式进行治疗:(1)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2)常规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治疗目标为FBG≤7.0mmol/L、2hBG≤10mmol/L。结果两组每日胰岛素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平均达标天数CSII组较MSII组明显缩短(P〈0.01),CSII组血糖波动小,发生低血糖次数明显减少,且FBG及晚餐后2hBG控制亦明显优于MSII组(P〈0.01)。结论在治疗DKA和DHC时采用静脉泵连续小剂量胰岛素输注急救后,使用CSII较MSII能更快、更平稳、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法(MSII)和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法(CSII)在治疗1型糖尿病的优势和护理风险。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62例,根据知情同意权分成两组,实验组32例,运用CSII法;对照组30例实施MSII,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总结护理风险。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应用于小儿糖尿病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MSII,血糖控制理想,护理风险小,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