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必康颗粒水提醇沉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橙皮苷量和干膏率综合评分作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最佳工艺。以饮片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水提的影响因素;以水提浓缩液相对密度,醇沉浓度和醇沉时间为醇沉的影响因素。结果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饮片加水12倍,加热煎煮提取3次,每次1 h;水提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10(60℃),用乙醇沉淀,乙醇浓度为60%,并将其静置48 h。结论通过实验得出该优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稳定合理可行的,适合作为本制剂的标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六月青多糖胶囊提取、醇沉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煎煮次数及煎煮时间对六月青多糖胶囊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多糖含量及多糖收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醇沉时间、醇沉次数、加醇量及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醇沉工艺;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结果:六月青多糖胶囊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2 h。最佳醇沉条件为水提液过滤后浓缩至0.5 g.mL-1,加7倍量95%乙醇沉淀12h,沉淀1次。醇沉后多糖纯度达71.05%,收率6.83%。结论:优选的提取及醇沉工艺条件稳定合理,可为六月青多糖胶囊的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交设计结合药效学实验优选桂栀助眠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优选桂栀助眠胶囊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法,以干膏得率和栀子苷转移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优选桂栀助眠胶囊最佳水提工艺;以药液浓度、药液含醇量、醇沉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桂栀助眠胶囊最佳醇沉工艺;通过改善睡眠药效学实验对醇沉前后提取物进行比较。结果桂栀助眠胶囊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0.5 h;最佳醇沉工艺为水提滤液浓缩至1 mL药液相当于原药材1 g,药液含醇量为80%,醇沉时间为12 h。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桂栀助眠胶囊水提取物能延长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P0.01),且能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小鼠入睡率(P0.05);水提醇沉物有延长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增加小鼠入睡率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醇沉前后提取物药效存在差异,为不影响药效,最终选择水提工艺作为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康胶囊制备工艺,优选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芪甲苷含量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然后考察了醇沉浓度、药液浓度、放置时间3因素对醇沉效果的影响。结果:乳康胶囊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的的水,提取2次,每次2 h;纯化工艺以醇沉浓度75%,药液浓度1∶1.5,放置时间24 h为佳。结论:获得优化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妇舒宁颗粒水提醇沉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 ,以小檗碱得率作为考核指标 ,对影响水提醇沉工艺的药材破碎度、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醇沉浓度等因素水平进行考核。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切为0.2cm的薄片 ;加水煎煮3次 ;首次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 ,其余为7倍 ;首次煎煮1.5h ,其余煎煮1.0h ;醇沉时乙醇浓度为50%。结论 :以上条件为妇舒宁颗粒水提醇沉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葛根降糖胶囊水提醇沉的工艺条件。方法:选用L9(34)正交表,以提取葛根素总量为评价指标,葛根素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因素A(煎煮次数)和B(提取时间)对水提工艺有显著影响,煎煮工艺确定为A3B2C3。因素A(醇沉浓度)对醇沉工艺有显著影响,醇沉工艺确定为A3B3C1。结论:该水提醇沉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葛根降糖胶囊水提醇沉的工艺条件。方法:选用L9(34)正交表,以提取葛根素总量为评价指标,葛根素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因素A(煎煮次数)和B(提取时间)对水提工艺有显著影响,煎煮工艺确定为A3B2C3。因素A(醇沉浓度)对醇沉工艺有显著影响,醇沉工艺确定为A3B3C1。结论:该水提醇沉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柴苓护肝颗粒的工艺优化研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以干膏得率和总皂苷含量为指标,对水提工艺和醇沉工艺分别进行了优化,水提部分对药材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进行了考察,醇沉部分对醇沉浓度、醇沉时间、浓缩液相对密度进行了优选,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柴苓护肝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药材浸泡3小时,提取2次,每次提取2小时。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1.2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静置36小时。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9.
芎归散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芎归散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阿魏酸、咖啡酸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全概率评分法考察最佳的浸泡时间、加水体积、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以及醇沉浓度、醇沉时间、水煎液密度。结果:煎煮次数、加水体积、醇沉时间对工艺影响较大,综合考虑最佳提取工艺为:适量95%乙醇浸泡0.5h,10倍水,煮沸0.5h,煎煮3次;醇沉工艺为将水提液浓缩到密度为1.07,醇沉浓度为70%,时间12h。结论:该工艺可信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痔康口服液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处方中君药黄芪所含成分黄芪甲苷为评价指标,对影响煮提效果的诸因素(醇沉浓度、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优选.结果痔康口服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沉浓度65%,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结论试验结果为确定痔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优选神光源颗粒剂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神光源颗粒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总多糖的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浓度四种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8倍,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醇沉浓度60%。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对神光源颗粒剂的开发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咳喘平片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咳喘平片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醇沉浓度为因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咳喘平片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h,醇沉浓度为80%.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法优选平哮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平哮颗粒的水提醇沉工艺条件.方法:以出固率、盐酸麻黄碱和芍药苷的总提取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盐酸麻黄碱和芍药苷的总转移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考察药液与药材比例、醇沉时间、醇沉体积分数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平哮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最佳醇沉工艺为水煎液浓缩至生药质量浓度2 g·mL-1,加乙醇使含醇体积分数达60%,搅匀,静置8h.结论:该优选工艺可确保有效成分最大限度保留,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九味合剂制备工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九味合剂的生产工艺。方法对处方中药物进行分析,查找文献来确定其中人参和炮山甲的生产方法,余药再用正交试验法,以水提取物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前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九味合剂的最佳生产工艺为当归,麦冬等7味中药采用水提浓缩的方法,其水提工艺为:煎煮前冷浸1h,加水总量为药材的16倍,煎煮3次,每次煎煮1.5h;人参用75%乙醇回流提取制成流浸膏,炮穿山甲粉碎成细粉,二者在配制时加入。结论该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黄连及其复方提取工艺条件的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黄连及其复方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盐酸小檗碱提取率为指标对黄连醇提与水提、单独提取与复方提取的不同条件进行比较,并以正交实验优选其提取工艺。结果黄连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分别加10,10,8倍量水,煎煮3次,煎煮时间分别为1.5,1.5,1.0 h。结论实验结果为黄连及其复方制剂的工艺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宣肺止咳口服液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含量为指标,优选最佳水提取工艺条件和醇沉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60min。最佳醇沉工艺为:浸膏相对密度1.10~1.15(60℃),加95%乙醇至乙醇浓度为60%,冷处静置24h。结论: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科学合理,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优选栀子的水提醇沉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优选栀子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采用HPLC-DAD在238,440 nm处检测特征峰,以栀子苷峰面积和HPLC指纹图谱确定的14个化学成分峰面积之和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栀子水提工艺的影响,考察提取液相对密度、醇沉浓度、搅拌速度和醇沉时间对栀子水提液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在238,440 nm处分别确定了栀子中10,4个化学成分的特征图谱。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0 min;最佳醇沉工艺为醇沉浓度70%,药液初始相对密度1.10 g·mL-1,搅拌速度200 r·min-1,醇沉时间10 h。结论:采用已知、未知结构成分HPLC指纹图谱相结合的方法优选的工艺准确性更高,为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冯淑华  周晶  乔卫  符敬伟  张晓梅 《中草药》2001,32(9):793-794
目的:研究清血降脂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总有机酸,总多糖为指标,对制备胶囊浸膏的提取溶剂比,煎煮时间,醇沉浓度等关键工艺步骤进行考查。结果:该制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与溶剂比为1:10,煎煮2次,每次为60min,醇沉浓度为50%。结论:以本工艺条件提取有效成分,不仅保证有机酸的含量,同时也使多糖不受损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承逆缩脾颗粒的提取方法及其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浸泡时间、粉碎度、提取时间和加水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水提工艺的浸泡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时间;通过筛选辅料种类及用量和润湿剂的浓度及用量,开展承逆缩脾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结果:确定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0.5 h,提取时间为5 h;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水,浸泡1 h,煎煮1.5 h;采用湿法制粒,以蔗糖与糊精的混合辅料作为填充剂,85%乙醇为润湿剂。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制备工艺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出右归饮散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收膏率和梓醇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右归饮提取工艺影响程度,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筛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右归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将药材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试验为右归饮散剂制作的工艺条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