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呼吸道感染是施行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 ,可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 ,住院治疗费用增加 ,病死率增高。其发生与护理操作有密切关系 ,现对其预防护理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为 2 0 0 2 - 0 1~ 2 0 0 3- 0 5入住我院 ICU治疗的患者 2 9例。其中男 15例 ,女 14例 ,年龄最大 82岁 ,最小 3岁 ,平均年龄37岁 ,应用机械通气时间 8h~ 6 9d。本组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呼吸哀竭 6例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4例 ,重度食物中毒1例 ,脑出血 3例 ,先天性心脏病 11例 ,急性心肌梗塞 2例 ,急性左心衰竭 1例 ,重症肺炎 1例。 1例因机械通气相关…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可改善肺通气量,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减少呼吸肌作功。若呼吸道管理不当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其感染相关因素有气管粘膜损伤、人工气道加温湿化不足、呕吐误吸、呼吸治疗仪未严格消毒处理等。其护理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做好气管切开护理;注意口腔清洁。医务人员除加强无菌观念外,还应加强消毒隔离、人工气道的管理,才能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华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610041@石蓉@陈克芳$华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610041@胡晓莉$华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610041…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1989年8月至2002年12月在ICU机械通气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因机械通气而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新生儿,通过气管内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病源菌以G^-杆菌为主,感染率为82.76%,县插管时间愈长,感染率愈高,因此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我科1992~1996年共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小儿呼吸衰竭97例,其中38例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现就机械通气与下呼吸道感染谈谈体会。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疾病,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70%,其中又以绿脓杆菌最多,革兰阳性球菌占20%,其中以金黄色葡萄菌为常见,还有真菌与病毒。病原体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侵入患者下呼吸道:口腔和咽部的微生物侵入;含细菌的气溶胶吸入;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源性播散。我院2007年下呼吸道感染27例,现将下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技术的飞越,机械通气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患者抢救和术后患者的呼吸支持中。ICU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差、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机械通气时间长等,均是导致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也是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国外文献报道VAP的发病率为6%~52%[2],死亡率为15%~50%[3],国内VAP发病率为30%~50%[4]。VAP不仅增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感染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预防及护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过程中所获得的肺部感染。通过调查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状况,并分析其感染的因素.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呼吸道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指利用机械装置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主要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其他常见疾病还包括心肺复苏、昏迷、神经肌肉疾病、重症哮喘、急性肺水肿、外科手术后等.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病人的通气状况,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纠正缺氧,减少呼吸做功的消耗,是抢救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持续机械通气易发生肺部感染,可能加重病人的呼吸衰竭,甚至引起病人的死亡.此点亦是临床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其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管理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械通气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呼吸道管理不当会发生通气机相关性肺炎,增加院内感染,延长带机时间,增加病死率.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机械通气患者加强气道管理,提高脱机成功率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提出了几个护理观点.  相似文献   

12.
李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4):3001-3002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及了解临床上机械通气的注意事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重症监护病房10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26株。培养结果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155株,68.58%),其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真菌占第2位,共44株,占19.47%,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第3位(27株,11.9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敏感性在70%以下的只有哌拉西林。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年龄大,多有基础疾病,在机械通气的状态下患者极易发生混合病原菌感染,且存在多重耐药,应动态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道的护理的意义。方法:对20例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进行护理。认真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并给予雾化吸入后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控制医原性感染。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道的护理是抢救治疗机械通气患者的关键。总结:20例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护理,认为加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很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机械通气是在危重病人的急救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确保各项治疗实施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护理对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93例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是在危重病人的急救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确保各项治疗实施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护理对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93例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机械通气病人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从护理学角度上探讨预防措施,以降低机械通气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丁德良 《临床荟萃》1999,14(16):723-72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关因素及致病菌谱。方法:对84例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病例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48.8%,其发病的平均时间为通气后(6.8±3.5)天。每增加1天发病率增加(4.3±2.3)%。血糖浓度高于正常的44例和血糖浓度正常的40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分别为63.6%和32.5%(P〈0.01),有感染者和无感染者平均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良 《临床医学》2007,27(4):83-84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时的致病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9月-2006年6月在我院ICU住院3 d以上的129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机械通气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的193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阳性菌占9.5%。革兰阴性菌占78.8%,其中主要致病菌是不动杆菌属(32.9%)。药敏结果表明:所有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引起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动杆菌属、真菌检出率较高。为避免耐药率的升高,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面罩机械通气由于能迅速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增加通气量,而且具有使用和护理方便、无创、病人痛苦小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呼吸衰竭的治疗[1,2].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通气过程中患者气道湿化不够、痰液引流不畅、人机配合不佳等因素而直接影响通气效果,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治疗目标.因此,为提高疗效,从护理角度讲,在实施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及呼吸道的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应用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8例,现将有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种类,为提高机械通气抢救危重病人的成功率寻找途径.方法 收集65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种类。结果 65例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中,有58例(89.23%)并发院内呼吸道感染。分离出226株细菌,其中G^-杆菌160株,尤以铜绿色假单胞最多98株(43.36%).未合并细菌感染者死亡1例;单一细菌感染者死亡10例;混合感染者死亡35例,(P〈0.05)。结论 虽然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但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是患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其中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数量,及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