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开颅术后颅内血肿发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开颅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病率,发病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283例开颅手术后经过证实的术后颅内血肿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颅内血肿患者分别占术前肝功能不良和天幕疝伴急性肿胀患者的43%和38%;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的术后血肿发生率分别为1.3%和0.8%。  相似文献   

2.
张保臣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309-3309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颅内血肿原因。方法:对21例开颅术后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颅术后血肿原因较多,术中止血困难为主要原因。结论:术中熟练的操作,预防性的控制出血及术后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是减少术后颅内血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31例开颅术后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四川医学》1998,19(1):37-38
31例开颅术后血肿临床分析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621000)李俊开颅术后血肿(postcraniotomyhematomaPCH)发生率为0.8%~2.2%〔1〕。我院自1992年3月至1997年3月共发生开颅术和血肿31例。本文就PCH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开颅术后颅内血肿发生的原因。方法对开颅术后颅内血肿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术中发现及时处理,治愈1例,死亡1例。结论开颅术后发生颅内血的原因较多,需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近10年来开颅术后继发血肿诊断、治疗的经验.继发颅内血肿是开颅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能及时发现,早期处理能提高疗效.开颅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行CT检查、早期诊断和处理.本组手术治疗25例,保守治疗4例,无死亡,中残一例.  相似文献   

6.
朱敏  王守高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73-373
创伤性颅内血肿术后迟发性血肿,可以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期内。我院自2003年7月-2007年12月共收治18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开颅术后并发颅内术野血肿经验和教训廖毅超(广西区南溪山医院颅脑外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开颅术后并发症;颅内术野血肿;教训统计我科1983年2月至1996年2月共施行开颅术1597例(包括颅内压增高手术处理),共发生术后与术野相关颅内血肿14例,...  相似文献   

8.
开颅术后血肿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开颅术后血肿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63例开颅术后患者血肿的所在部位、发生时间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血肿患者死亡率高,感染率高,平均住院日长.结论术前全面评估病情、术中规范手术操作、正确应用止血方法可预防术后血肿,减少术后血肿发生.及时发现术后血肿对治疗血肿及避免不良结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迟发颅内血肿指手术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再次CT检查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该型血肿较少见,易被临床医师忽视,病残死亡率高。现将我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该型血肿共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讨论其形成原因,以助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血肿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672例开颅手术后继发血肿的14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病人中再次手术治疗11例,1例给予保守观察,2例放弃再次手术自动出院,11例再次手术治疗病人中恢复良好,正常生活4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重视图手术期及术中各环节的处理。可预防术后血肿发生,术后及时复查CT,可早期发现术后血肿,及时治疗可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BHID)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经钻孔冲洗治疗的118例CSDH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治愈117例,死亡1例.出现其它并发症10例.其中血肿复发3例,癫痫发作及脑卒中各3例,张力性气颅1例.结论BHID治疗CSDH较为安全,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和一定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颅内血肿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现象,探讨分析其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34例急性颅内血肿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现象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决定再次手术清除还是保守治疗。结果:34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4例家属拒绝再次手术治疗,其余12例采用保守治疗。有15例恢复较好,6例中度残废,6例重度残废,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结论:急性颅内血肿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原因一般与头部钝挫伤、颅内压发生较大变化以及颅骨骨折有关,对病情恢复情况应给予严密监控以及定时定期复查头颅CT,早发现早治疗以便保证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早期颅内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颅内小血肿的临床优势。方法:对80例脑内小血肿行超早期颅内微创穿刺清除术,与同期保守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神经功能改善状况,同时对比两组3个月后日常生活改善状况。结果:微创手术术后第14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有显著改善(P〈0.05),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结论: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是治疗脑内小血肿伴有明显偏瘫或病情进展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罗亮 《吉林医学》2013,(34):7125-712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颅内血肿开颅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右美托米啶(M)组和对照(N)组.M组在10 min内静脉输注1 μg/kg右美托咪定,术中右美托米啶0.2~0.5 μg/(kg·h)泵注维持至切开硬脑膜后停药,N组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用药前(T0)、用药后(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T3)、手术后即刻(T4)、手术后60 min(T5)和手术结束时(T6)各时点SBP、DBP、MAP和HR值,记录术中的丙泊酚用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结果:M组T0~T6各时点间,SBP、DBP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6各时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低于T0时点(P〈0.01).N组T2时点SBP、DBP、MAP和HR明显低于T3~T6各时点(P〈0.01).右美托咪定组的丙泊酚用量和麻黄碱的使用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使颅内血肿清除术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并节约丙泊酚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术后继发对侧颅内血肿的临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的术中术后继发对侧颅内血肿的病人,总结各种临床处理措施。结果:20例对侧迟发血肿病人中,6例死亡,死亡率为33.3%,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对侧迟发血肿形成,及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发现血肿及时处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颅脑手术后非手术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非手术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非手术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发生的特点.结果5例为术野临近部位血肿,5例为远隔部位血肿.10例均行手术清除血肿,1例死亡.结论颅脑术后非手术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发生的可能原因是打开骨瓣时,脑组织连带硬脑膜向骨窗口膨出,造成硬脑膜和颅骨剥离出血.术前、术中降低颅压可预防.术中遇到无法解释的急性脑膨出或术后苏醒迟缓、昏迷、脑疝应急行CT检查,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56例脑外伤急性单纯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最终存活53例,存活率为94.64%,其中恢复良好40例(71.43%),轻度敛残者7例(12.50%),重度致残者6例(10.71%);死亡3例,死亡率为5.36%。结论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预后与年龄、血肿部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伤后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的低场MRI表现。方法:对49例颅内血肿患者MRI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期血肿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高、等信号。GRET2*WI序列均呈低信号。亚急性早期血肿T1WI仍呈等、低信号,T2WI均呈高及略高信号。亚急性中期T1WI出现典型外周环状高信号,中间等、低信号,T2WI仍呈高及略高信号。亚急性晚期T2WI呈明显均匀高信号,T1WI多数为外周环状高信号,中间等低信号或均匀高信号。慢性期血肿逐渐演变成液化灶,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结论:颅内血肿急性期、亚急性各期及慢性期在低场MRI上均能较好显示病变特点,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9.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该院43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方法外伤性颅内血肿急诊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于发病后6 h后完成穿刺治疗,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依据CT摄片(基线)(层距等)确定血肿中心的颅表定位,选择合适长度的穿刺针,针钻一体送入血肿中,退下针芯,内经3 mm不锈钢穿刺针稳定固定在颅骨上,侧孔接引流管,抽出血肿,若为液态缓慢吸出,若为血凝块则抽出或应用粉碎针粉碎部分血肿后血肿腔内注入液化剂,保留4 h后开放引流,术后1,3,5 d复查CT.结果术后(经CT检查证实)血肿清除量大于90例,80%~90 例,小于50%4例.存活41例,死亡2例.存活41例,半年后随访,ADLI(社会生活能力正常)32例,ADL2(有自理生活能力)4例,ADL3(部分生活自理))2例,ADL4(卧床)2例,ADL5(植物生存)1例.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年龄及颅内出血的病人,特别适用于高龄、危重患者,穿刺的时机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