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拇收股切断加Mayo手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继军  黄洪月 《中医正骨》2000,12(10):21-22
拇外翻是造成前足疼痛和畸形最常见的疾病 ,治疗方法非常多 ,Kelikian〔1〕统计仅手术方法就有 130多种。自 1994年起 ,作者采用拇收肌切断加 Mayo手术治疗拇外翻 30例 ( 38只足 ) ,随访 2 6例 ( 33只足 ) ,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其中双足发病 8例 ,共 38只足。男 2例 ,女 2 8例。年龄 35~ 6 4岁 ,平均 5 1岁。工人 19例 ,职员 4例 ,干部 4例 ,家庭妇女 2例 ,农民 1例。左足 15例 ,右足 2 3例。 2例患者有家族史 ,全部病例均表现为拇外翻畸形、拇囊炎和前足不同程度的增宽。2 手术方法手术从两个切口进行。第…  相似文献   

2.
拇外翻是足部常见的畸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女性多于男性.对此,手术方法很多,但术后并发症也常见.我院自2000~2003年3月,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拇外翻17例(29足),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方法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06-2012年我院收治的113例拇外翻病人,分别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及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结果优178足,良21足,差1足,优良率99.50%。结论微创手术方法治疗拇外翻由于创伤小、风险低、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可成  刘金林 《中医正骨》2012,24(7):52+55-52,55
目的:观察软组织重建术治疗拇外翻合并拇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7月至2007年7月,采用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足拇外翻合并拇囊炎患者16例27拇趾,均为女性.年龄25 ~42岁,中位数31.5岁.双侧11例,单侧5例.术前均常规摄患足负重前后位X线片以及常规测量拇外翻角和跖骨间角.轻度拇外翻3例5拇趾,中度拇外翻9例15拇趾,重度拇外翻4例7拇趾.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年.所有患者的拇囊炎症状均完全缓解.3例5拇趾轻度拇外翻者均未复发拇外翻;9例15拇趾中度拇外翻者有2例3拇趾复发拇外翻;4例7拇趾重度拇外翻者有2例3拇趾复发拇外翻.患足负重前后位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和跖骨间角均小于术前,拇囊炎复发2例,均为轻度拇外翻患者.结论:采用软组织重建术治疗拇外翻合并拇囊炎,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效果.方法:从2008年7月-2010年7月应用Chevron截骨术及远端软组织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及外洗治疗轻、中度拇外翻患者28例(33足),其中2足加行Akin手术.所有患者均行患足负重位X线片并测量,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3个月,按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28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术后无不愈合及畸形愈合,3例老年患者延迟愈合,伤口无感染,2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Maryland拇趾评分标准,优(90-100分)20足(60.6 %),良(80-89分)9足(27.3 %),可(70-79分)4足(12.1 %),优良率(87.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疗效确切,可以明显减轻前足的疼痛,恢复足部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拇外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志伟  张耘  李宏九 《中医正骨》2003,15(10):43-43
拇外翻是女性足部常见畸形 ,治疗拇外翻虽有一些非手术疗法 ,但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文献记录手术方法有 10 0种以上 ,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依据来选择统一的手术方法。我们采用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 14例 (2 2足 )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 14例 (2 2足 ) ,均为女性。年龄 30~ 5 8岁 ,平均 37.3岁。其中 8例为双侧 ,6例为单侧 ,术前X线片显示 ,拇跖角2 8~ 4 0°,平均 31° ,跖间角 10~ 2 0° ,平均 11.7°。 2 2足均有跖趾关节内侧滑膜囊肥厚 ,不同程度拇囊炎表现 ,X线片均显示腓侧籽骨外脱位 ,无骨性关节炎表现。2 治疗方法2 .1 术前…  相似文献   

7.
足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前足疾病,主要发生在14~70岁的女性,男女比例为1:20,常呈对称性发病。早在18世纪末,足拇外翻的手术治疗就已广泛开展,但其方法一直处于探索阶段,直到20世纪初期,出现了当时的主要手术方法即Keller术式。  相似文献   

8.
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是前足的常见畸形,其发病多与遗传,穿高跟鞋有关.患者前足横径宽,足部外形难看,穿鞋困难,可引起拇囊炎和小趾囊炎,胼胝,跖骨头下疼痛,锤状趾等临床症状.国内鲜见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的畸形矫正报道,我院自2007年5月-2009年5月,采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患者32例49足,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观察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患者32例(49足),男2例(2足),女30例(47足);年龄23 -80岁,平均57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老年性严重拇外翻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性严重拇外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Keller手术治疗;30例)与观察组(Lapidus手术治疗;30例),对比两种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变化及足部功能。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变化更为明显,其拇外翻角(HVA)、第1、2跖间角(IMA)以及跖楔角(MCA)角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的各项足踝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性严重拇外翻患者的手术选择中,Lapidus手术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其矫形能力及稳定性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刘刚 《中医正骨》2000,12(7):38-38
拇外翻畸形 (haltuxvalgusdeformity,HVD)是一种常见足部疾患。自 1994~ 1998年 ,我们采用改良McBride联合Sim monds手术治疗HVD患者 9例 16足 ,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9例 ,均为女性。年龄 30~ 6 7岁 ,平均 5 4.2岁。单侧发病 2例 ,双侧 7例 ,共 16足。病程最短 6月 ,最长 30年 ,平均 10年 6个月。全部病例均有HVD、疼痛、拇囊炎表现 ,其中第 2、3跖骨下胼胝 10足 ,第 2足趾垂状趾畸形 11足。根据术前X线片分析 16足拇外翻角 2 1~ 40° ,平均 30°(正常 16°) ,…  相似文献   

11.
微创切口加手法治疗拇外翻畸形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创切口加手法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新方法。方法:治疗组30例50足,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行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削磨、第一跖骨头颈截骨,手法纠正拇外翻畸形及拇指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保留拇内收肌,"8"字绷带外固定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40足,采用传统截骨内固定或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优良率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切口加手法治疗拇外翻畸形切口小、痛苦少、恢复快、矫形满意。  相似文献   

12.
拇外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拇趾畸形,表现为第一趾骨头内移,拇趾外翻,第一跖趾关节内侧拇囊炎。矫正拇外翻畸形的方法很多,本科2003年以来采用Link加压内固定装置治疗拇外翻12例18足,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康复疗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08年9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患者921例,术后进行了规范的康复治疗。其中77例144足获得完整随访1~3.5 a,平均2.3 a。观察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AV角)、第1和第2跖骨间角(IM角)、拇趾-跖趾-趾间关节AOFAS评分、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跖骨头下胼胝体(胼胝痛)等指标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8.6%。术后HAV角平均矫正21.03,°IM角平均矫正4.69°。术后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跖屈+背伸)平均减小5.24°。术后AOFAS评分较术前提高31.52分。术前合并有跖骨头下疼痛93足,术后消失60足(64%),改善24足(26%),无改善、加重或新发6足(6%)。结论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可以有效防止跖趾关节粘连,恢复关节功能,减少转移性跖骨头下疼痛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微创技术治疗不同程度拇外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拇外翻是前足的一种常见畸形,多见于女性,出现足部疼痛,并且常常合并多种前足其他畸形,影响行走及足部外形的美观。目前拇外翻畸形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陈宝兴介绍有200多种,但每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其中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具有切口小、痛苦小、恢复快、外观美而被广大患者选择。我院自2003—2006年间共收治拇外翻患者78例,经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拇外翻患者以疼痛为主的临床表现与足太阴经筋疾病证候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13例(444足)拇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参考经筋理论,尤其是足太阴经筋疾病的证候学特点,寻找两者在证候学上的相符程度。结果:拇外翻患者足内侧的痛沿足太阴经筋走行,可循足太阴经筋找到结筋病灶点,即95.05%的病人在大都次,45.72%的病人在公孙次找到结筋病灶点。结论:拇外翻反映足太阴经筋病变,可用中医经筋理论来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笔者应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41例(63足),观察术后患者前足疼痛及肿胀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前足肿胀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经检验后,P=0.0170.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前足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经检验后,P=0.0220.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手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足拇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患者采用第一跖骨颈V字矫型截骨术,术后配合中药熏洗疗法。结果:全部病例经随访,优21足,良14足,差5足,优良率为87.5%。结论:手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足拇外翻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前足疾病,包括第1跖趾关节外偏和轴间旋转,可引起疼痛,穿鞋困难及运动中前足生物力学完整性丧失。对拇外翻的治疗有多种术式可以选择。自2000~2005年,作者应用改良McBride加第1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治疗拇外翻23例30足,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温氏微创术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80例140足拇外、翻畸形采用温氏微创术治疗.手术前均拍负重正侧位片.测量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夹角(IMA),趾骨间角(IMA),术后摄片并测量角度.手术均采用局部麻醉,术中严格按照温氏微创截骨、手法整复、绷带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参照温建民标准,优良率达到100%。结论通过对本院以往传统手术患者比较.温氏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齐淑兰针刺治疗拇外翻首选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穴位,以通利关节、疏通经络,同时在病变局部使用围刺法,以缓解局部肿胀疼痛,减轻拇外翻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