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翘解毒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涛阳  王晖 《医药导报》2010,29(7):928-931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银翘解毒颗粒中挥发油的最佳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 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得率为评价指标, 优化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结果 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8(mL:g), 包合温度为60 ℃, 搅拌时间为2 h, β-CD与水的比例为1:10(g:mL).结论 该法可用于银翘解毒颗粒中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 挥发油的稳定性在包合物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确定超声法制备茵陈、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的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包合工艺的条件。结果 包合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为1:4(mL:g),β-CD与加水量的比为1:10(g:mL),超声时间为45min。该条件下包合率为78.9%,包合物收得率为87.6%。结论 此制备工艺包合效果较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韩勇  马涛 《中国药事》2007,21(5):311-314
研究β-环糊精包合蓝芷安脑胶囊中挥发油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正交实验,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得率为评价指标,以挥发油为测定指标,优化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工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的水,浸泡4 h,提取5 h,最佳包合工艺为A2C3B1即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8∶1(g∶mL),包合温度为35℃,包合时间3 h。此工艺包合率较高,工艺简便,可以作为企业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4.
杜蓉  黄军 《中国药师》2009,12(8):1056-1058
目的:优化霉酚酸酯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选用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采用正交试验来筛选影响HP-β-CD包合的主要因素,即HP-β-CD与药物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和搅拌速度,并以包封率和回收率为考察指标进行优选制备工艺,通过DSC验证包合物。结果:霉酚酸酯HP-β-CD的最佳包舍条件为:HP-β-CD与药物配比为1:1,包合温度为80℃,包合时间为3h,搅拌速度为400r.min^-1时,霉酚酸酯HP-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最佳。结论:霉酚酸酯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制备方法简便、可靠,并可大大提高霉酚酸酯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5.
柚皮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柚皮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条件。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制备挥发油B一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mL:g),提取温度50℃,搅拌时间2h。结论 用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参术活血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参术活血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莪术、当归等四味药材的最佳提油工艺;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5 h;β-CD 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 投料比为1∶8(mL∶g),包合时间为60 min,包合温度60℃;应用显微成像法和薄层色谱法(TLC)检验包合物,新的物相中挥发油的成分与包合前基本一致。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β-环糊精包合治偏痛微丸中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β-环糊精(β-CD)包合治偏痛微丸中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路线。方法选用饱和水溶液法,以主客分子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的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筛选包合工艺。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挥发油∶β-环糊精=1∶8(mL∶g),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1h。结论所选最佳包合工艺的包合率与包合物得率均较高,工艺稳定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饱和水溶液法制备β-环糊精(β-CD)茶籽油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以茶籽油的包合物收率、含油率与理论含油率比值和包合率为考察指标进行评分,优化包合工艺;并采用薄层层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最佳包合条件为:包合温度55℃、包合时间4h、β-CD与茶籽油比例4∶1(g∶g)。结论所优选的工艺条件操作简便,收率、含油率和包合率高,适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唐富丽  秦郁文 《中国药师》2011,14(7):987-989
目的:研究九味羌活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包合物,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转化率为指标,以β-CD与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β-CD为1ml:10g,40℃搅拌1h。结论:正交试验优选的包合工艺合理,包合率高,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10.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薄荷油的包合率为指标,考察薄荷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β-环糊精与水的比例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并用TLC与IR光谱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薄荷油:β-环糊精为1:8,包合温度为45℃,搅拌时间为2h,β-CD与水的比例为1:10。结论此法可用于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率及收得率测定为评价指标,对影响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因素进行研究,寻找出最佳制备工艺,并用TLC、红外光谱扫描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最佳的制备工艺为薄荷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7;β-环糊精与水的比例:1∶7;搅拌时间75分钟;包合温度40℃.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7;B环糊精与水的比例:1∶7;搅拌时间75分钟;包合温度40℃,为薄荷油包合物最佳制备条件.结论:优选出来的工艺简便、稳定,包合物产率较高,为薄荷油包合物制备工艺提供了最佳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优选小儿解感颗粒中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方法: 以β-环糊精(β-CD)为包合载体,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包合物的得率和包合率为指标综合考察包结温度、包结时间、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对包合工艺的影响。将β-CD 挥发油包合物制备成小儿解感颗粒,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 β-CD 挥发油包合物的最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3 h及β-CD与挥发油的比例为8∶1(g∶ml)。按照挥发油直接喷入法制备的小儿解感颗粒在室温放置6个月后,挥发油损失51.27%;按照包结法制备的小儿解感颗粒在室温放置24个月后,挥发油损失仅为3.13%。 结论:优选的挥发油包合工艺合理可行,制备的小儿解感颗粒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β-环糊精包合缬草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用β-环糊精(β-CD)包合缬草挥发油的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β-CD与缬草挥发油比例(g:mL)、包合时间、包合速度、包合温度4个因素,以包合物收得率及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确定缬草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最佳包合条件:β-CD:缬草挥发油比例(g:mL)为7:1,包合0.5 h,包合速度250 r·min-1,包合温度80℃.结论:确定了缬草挥发油的β-CD包合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4.
鲁一  谢文忠  王莹  凌春生  章莹 《中国药房》2012,(45):4275-4277
目的:制备西罗莫司-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并考察HP-β-CD提高西罗莫司溶解度的效果。方法:以西罗莫司与HP-β-CD之比(mol:mol)、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因素,包合率、收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西罗莫司-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进行溶解度影响、X-射线衍射法结构验证。结果:最佳工艺为:西罗莫司与HP-β-CD之比为1:6(mol:mol)、包合温度为25℃、时间为6h;以此工艺制备3批包合物,平均包合率为25.4%(RSD=1.16%),平均收得率为86.5%(RSD=0.83%);随着HP-β-CD浓度增加,西罗莫司溶解度从1.18μg·mL-1增加到49.97μg·mL-1;包合物的晶体衍射峰形几乎与HP-β-CD完全一致。结论:HP-β-CD包合西罗莫司的工艺简单、易操作,能提高西罗莫司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法优选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β-CD)的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β-CD饱和水溶液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利用率及包合物收率为指标优选细辛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细辛挥发油与β-CD之比为1∶8(mL/g),搅拌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0.5h。验证实验中挥发油利用率为77.57%±0.068,包合物收率为53.90%±0.036。薄层鉴别结果表明细辛挥发油被环糊精包合,而非表面吸附。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操作简便、工艺稳定、包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紫花苜蓿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花苜蓿挥发油;以得到的紫花苜蓿挥发油包合物的包合率为指标,对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包合工艺进行优选;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包合产物进行定性鉴定.结果:确定了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紫花苜蓿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0℃,搅拌时间120min,β-环糊精与挥发油投料比6g∶1mL.结论:饱和水溶液法可以高效地制备紫花苜蓿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五味子提取物的最佳包合工艺,增强护肝片中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以提取物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五味子提取物进行β-环糊精(β-CD)包合研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提取物与β-环糊精之比1:9(mL:g),包合温度30℃,超声时间90min。结论β-环糊精的用量是影响五味子提取物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优选工艺简单、稳定、流程短,可以作为企业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8.
咳喘宁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咳喘宁胶囊中挥发油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评价包合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混合挥发油=4∶1,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3min。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质量稳定、耗时短、设备要求不高且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较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制备伊潘立酮-β-环糊精包合物,对其进行相应的验证,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考察,以确定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为处方筛选出最佳工艺的依据;以包合温度(A)、包合时间(B)、伊潘立酮和β-CD投药比(包合比)(C)为考察因素;用溶出试验来对包合物进行相应的验证。结果:伊潘立酮的最佳工艺为伊潘立酮:β-CD(摩尔比)=1∶6,包合温度55 ℃,包合时间40 min。伊潘立酮包合物的形成导致伊潘立酮在水中的累计释放率有了明显增加。结论:证明了伊潘立酮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是可行的,通过改变加工工艺能够改变包合物的产量,包合物能够提高伊潘立酮的溶解性,为伊潘立酮开发出新的剂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β-环糊精包合乳结消散片中降香挥发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华  郁巍岳 《中南药学》2008,6(1):37-40
目的 研究乳结消散片中降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β-CD)的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提取工艺,以挥发油提取率作为评价提取工艺的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包合工艺,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作为评价包合工艺的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差示热分析验证包合物。结果 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降香饮片加10倍量水,浸泡2h,提取6h;β-CD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挥发油的最佳包合比例为8g:1mL,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2h。结论 所选提取工艺提油率较高,包合工艺使液态变固体,减少了挥发油的挥发,便于制粒压片且稳定性好,适合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