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女性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按经济水平分层抽样,调查8个抽样点97093名女性慢性宫颈炎现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庆地区女性慢性宫颈炎患病率为39.13%;慢性宫颈炎患病率因职业、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人流次数、阴道分泌物清洁度不同而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流次数≥3次是慢性宫颈炎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OR =4.114),而后依次为阴道清洁度差、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年龄在20~40岁之间.结论 重庆地区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较高,人流次数多、阴道清洁度差、20~40岁年龄段是慢性宫颈炎患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鹿城区女性宫颈炎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结合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温州市鹿城区4570例自愿接受调查的已婚女性进行宫颈炎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4570例女性中有2428例诊断为宫颈炎,患病率为53.13%。其中官颈糜烂897例(36.94%),宫颈肥大694例(28.58%),宫颈腺囊肿627例(25.82%),其他210例(8.65%)。宫颈炎与年龄有关,高学历和使用避孕套是宫颈炎患病的保护因素,多次怀孕、流产、引产以及原发性痛经和合并阴道疾病是其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炎是鹿城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疾病,并与年龄、学历、使用避孕套、孕次、流产、引产、原发性痛经及合并阴道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已婚妇女慢性宫颈炎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216名已婚妇女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内容包括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化验、宫颈刮片、B超检查等妇科普查.结果:慢性宫颈炎检出率为51.0%,与育龄高峰、分娩次数、避孕方法、居住地等因素相关.结论:需要通过多途径健康教育预防育龄期妇女慢性宫颈炎,降低其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已婚女性妇女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治疾病的干预措施。方法:采取本省统一的妇女病普查登记表,对每一位被查者进行编号,依次按编号进行妇女病常规检查,及有关病原体实验室检测,对盆腔包块或可疑子宫肌瘤者做B超检查。结果:已婚妇女患病率59.11%:经普查共检出10种妇女病,其中宫颈炎468人,占普查总人数的32.82%。将各年龄组间患妇女病的百分比对比有显著差异(X^2=15.09,P=0.01),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各年龄组间差异显著(X^2=14.54,P〈0.05),宫颈糜烂的发生率各年龄组差异非常显著(X^2=18.66,P〈0.01);慢性盆腔炎与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各年龄组内差异显著(X^2=14.15,P〈0.05,X^2=5.99,P〈0.05)。已婚妇女人工流产率63.95%。结论:已婚女性妇女病患病率高达59.15%,涉及病种十余种,改善妇女健康刻不容缓。患病与年龄、人工流产次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发病率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2100例妇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慢性宫颈炎发病率达到52.76%(1108/2100)占女性妇科炎症疾病发病率首位,慢性盆腔炎发病率28.00%(588/2100),占各妇科炎症疾病发病率第3位。慢性宫颈炎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孕产次数多、性生活史长、机械强度大的职业、人工流产;慢性盆腔炎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患有宫颈炎、阴道炎等妇科疾病、未采取避孕措施、人工流产、机械强度大的职业。结论: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在妇科疾病中发病率高、相关危险因素多,给患者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并且采取一定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4720例慢性宫颈炎患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做好妇科病的防治工作 ,降低宫颈癌的患病率 ,对泰安市 1 1 71 2例已婚妇女进行患病因素分析。结果宫颈炎患病率高达 40 .3 % ,与年龄、产次、人工流产、放环、各种阴道炎症等有关。现报告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我院对泰安市部分机关、学校、企业单位 1 1 71 2例已婚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 ,慢性宫颈炎 472 0例为对象。二、方法常规妇科检查 ,宫颈涂片进行细胞学检验 ,B超检查 ,电脑强红外光乳腺检查仪检查 ,诊断标准按高等院校妇产科学的标准。结  果一、职业分布工人 6 968例 ,教师 1 0 2 4例 ,会计 448例 ,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宫颈糜烂为主,年龄〈50岁、放置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次数≥2次、从事体力工作以及居住在农村的患者慢性宫颈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以宫颈糜烂为主,其发病与患者的年龄、置放宫内节育器、工作性质以及居住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皋芹 《当代医学》2013,(30):66-67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宫颈糜烂,其次为宫颈肥大,临床表现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存在。20~40岁患者慢性宫颈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使用官内节育器、体力劳动、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人工流产次数〉2次以及居住在农村的患者慢性宫颈炎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40岁年龄段是慢性宫颈炎的高发年龄段,应预防慢性宫颈炎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降低慢性宫颈炎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996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临床和实验室检查,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宫颈糜烂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的危险因素中,学历以文盲为基线,小学、初中、高中的OR分别为0.505、0.397与0.404;在医院分娩为基线,家中分娩的OR为1.65;初婚年龄以≤22岁为基线,23~24岁、≥25岁的OR分别为0.53、0.59。结论:为了减少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应加强健康教育,提倡晚婚晚育,推行计划生育,普及科学接生。  相似文献   

10.
657例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东山区已婚妇女妇科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妇女生殖健康决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57例已婚妇女进行妇科常见病的检查,以及对影响妇科病的有关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妇科病患病率为42.6%,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37.8%,其中宫颈炎患病率为33.6%。妇女对有关生殖道感染途径、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的知识较为缺乏。单因素分析妇科病与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目前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医疗保障方式、人工流产史等。结论该区妇科病患病率为42.6%,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37.8%,高年龄、良好的医疗保障制度、无人工流产史为妇科病的保护因素;而育龄期性生活活跃、无医疗保障、低收入妇女以及多次人工流产是妇科病的危险因素。深入开展生殖保健的健康教育干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妇女病患病情况,为农村妇女病的防控积累临床资料。方法:2009年6月~2010年12月,对咸安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妇女病免费普查,对患病者实行自愿优价治疗。结果:有40 743人接受妇女病普查,普查率为43.46%;检出妇女病30 500例,检出率74.86%;妇女病检出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为阴道炎、宫颈炎、乳腺增生、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不同妇女病检出率及其年龄分布有明显差异(均P<0.01);24 042例选择治疗,治疗率78.83%。结论:咸安区农村妇女病患病率高,诊治率低。应大力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制定科学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流程和执行机制,切实有效地降低农村妇女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贫困地区育龄妇女滴虫性阴道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西北农村贫困地区育龄妇女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因素 ,确定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 ,在陕西省宝鸡地区抽取已婚育龄妇女 4 80例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滴虫性阴道炎及相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为 12 .9% ,其中 6 4 .5 %并发慢性宫颈炎 ,17.7%并发附件炎。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 ,农村育龄妇女患滴虫性阴道炎及并发慢性宫颈炎或附件炎的危险因素包括 :生殖健康知识缺乏、不洁水洗澡、本人或其丈夫同房前用不洁水洗外阴、经期性生活、既往滴虫病史、本人无经济来源、生病时丈夫态度消极 ;且随着生殖健康知识积分的逐渐减少 ,患滴虫性阴道炎并发慢性宫颈炎的危险性相对增大。结论 在西北贫困地区 ,对滴虫性阴道炎应采取综合性、连续性防治措施进行控制 ,重点应放在改善夫妇不洁卫生习惯、规范治疗、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动员男性参与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慢性宫颈炎影响因素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军 《河北医学》2013,(12):1805-1807
目的:对妇女慢性宫颈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5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PCR检测的方式。与同期125例健康体检患者进行比较,对慢性宫颈炎的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5例慢性宫颈炎患者PCR检测中,有107检测出各类病原体阳性,病原体检出率达到85.6%,远高于对照组28%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性伴侣大于2人;流产超过3次;初次性生活年龄低于18岁为慢性宫颈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感染病原体是慢性宫颈炎的危险因素,性伴侣过多、流产过多及性生活年龄过小也与慢性宫颈炎发病有关。应不断加大生殖卫生的宣教力度,避免婚前性生活及妊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石河子地区城市和团场常见老年慢性病现状并探讨行为生活方式对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地区年龄在60岁及以上且在该地区居住20年以上的居民进行慢性病患病及行为生活方式状况调查。结果:①石河子地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为74.4%,其中团场为68.9%,城市为86.0%,城市高于团场(χ2=34.683,P=0.000),团场女性高于男性,而城市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石河子地区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其次为冠心病、关节炎、胃炎和COPD。③该地区老年人一人患2种及以上疾病的占45.8%,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慢性病的数目也增加(χ2=13.228,P=0.000)。④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团场和城市老年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月收入、退休前职业、文化程度、吃水果情况与城市老年人慢性病相关;性别、年龄、缺乏运动、睡眠质量、体质指数与团场老年人慢性病相关。结论:石河子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较高,且存在城乡和性别的差异,应针对团场和城市人群的不同特点加强健康教育,以改善老年人的的卫生行为,从而增进居民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海岛女性慢性宫颈炎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海岛女性慢性宫颈炎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舟山市2854例女性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对象慢性宫颈炎患病率达54.56%;其中,以宫颈糜烂位居第一位,患病率为36.37%;其次为宫颈肥大和纳氏囊肿,患病率分别为24.32%、21.06%;慢性宫颈炎的形成可能与年龄、文化程度、人流次数及引产次数等因素有关(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流次数与引产次数的增多,患慢性宫颈炎的危险性将增加;而文化程度愈高,患宫颈炎的可能性愈小。[结论]海岛女性慢性宫颈炎患病率较高。其中,宫颈糜烂、宫颈肥大患病率分别位居第一、第二位。宫颈炎的形成可能与年龄、文化程度、人流次数及引产次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208名已婚女性妇科常见病的主要病种,以期指导降低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提高治愈率,改善女性生活质量。方法:对2007年在我单位妇科普查的3208名女性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常见疾病与年龄的关系。结果:3208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前四位分别为: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阴道炎和卵巢囊肿。不同年龄组的慢性宫颈炎和子宫肌瘤患病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TCT结果中,鳞状上皮细胞异常者占3.7%,5例癌前病变,经过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降低女性妇科常见病患病率,一定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要尽量做到群防群治,努力开展女性妇科疾病的普及教育工作,改善女性工作和生活环境,以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及慢病综合防控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现场问卷和体格测量收集职业为农民的慢性病人群(高血压)及影响因素相关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人数共1528名,检出高血压患者605人,粗患病率为39.6%,其中男38.9%,女40.1%,平均年龄(51.3±13.9)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占95.5%;已婚或同居为主占85.4%;超过50%的调查对象喜欢食用咸菜和泡菜,而每周食用新鲜水果7次以下者占83.0%;进行休闲性高强度和中等强度活动的人仅有2.6%和6.7%;其中年龄、婚姻状况、父母是否患过高血压、身体质量指数等级是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生活方式欠佳,高血压的防控工作亟待改善和加强,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及行为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扬州市已婚女性家庭暴力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抽样方法,在扬州市境内的城市、农村和工业区对3122名已婚女性进行家庭暴力问卷调查.结果 扬州地区已婚女性家庭暴力的总发生率为42.8%,其中精神暴力发生率为39.7%,躯体暴力发生率为10.1%,性暴力发生率为13.5%.1种暴力形式的发生率为25.3%,以精神暴力为最多;2种暴力形式的发生率为6.3%;3种暴力形式同时存在的发生率为2.9%.遭受暴力女性的年龄集中在25~45岁之间,其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非暴力家庭的女性.结论 扬州市已婚女性家庭中暴力现象较为普遍,以精神暴力为多见,低教育水平的中、青年女性家庭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