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FN-β_2又名BSF-2,是由不同的淋巴组织及非淋巴组织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最初发现有抗病毒活性,以后又发现有诱导人B 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小鼠浆细胞瘤和杂交瘤增殖、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诱导肝细胞合成某些“急性期”蛋白、诱导小鼠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T 细胞等活性。由于IFN-β_2/BSF-2具有多种活性,故将其命名为IL-6。本文报道了在PHA 或ConA 存在下,IFN-β_2/IL-6可促进人外周血T 细胞增殖,不需单核辅佐细胞参与直接作用于T 细胞,并提示主要作用于静止T 细胞。它诱导的T 细胞增殖不被IL-2受体的抗体所阻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IL-17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为IL-17基因疫苗进入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稳定转染小鼠IL-17全长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4T1/IL-17)及相应的对照细胞(4T1/pcDNA3.1、4T1),MTS法检测3种细胞的体外增殖情况;流式法检测3种细胞表面MHCI、MHCⅡ、LFA-1分子表达的变化及3种细胞的凋亡情况。建立荷瘤动物模型,观察3种细胞移植瘤在小鼠体内成瘤性、生长情况及小鼠生存期的变化。接种肿瘤细胞6周后分别检测3组小鼠脾细胞CTL杀伤活性、脾细胞增殖情况。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经刺激后产生IFN-γ、IL-12的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T1/IL-17细胞接种于小鼠体内的细胞凋亡情况及肿瘤组织细胞表面MHCI、MHCⅡ、LFA-1等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IL-17基因后在体外对4T1/IL-17、4T1/pcDNA3.1和4T1细胞的增殖;MHCI、MHCⅡ、LFA-1分子表达;细胞凋亡无影响。将4T1/IL-17细胞接种小鼠体内后,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体积均明显小于4T1/pcDNA3.1细胞组及4T1细胞组,生存时间也明显延长(P<0.05);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细胞表面MHCI、MHCⅡ、LFA-1分子表达水平显著性增高(P<0.01);CTL杀伤活性及对ConA刺激的细胞增殖反应性均明显升高(P<0.01);可产生高水平的IFN-γ、IL-1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L-17在体外未显示抗肿瘤作用,IL-17在小鼠体内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与促进肿瘤细胞细胞凋亡及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心房肽对免疫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心房肽可以直接促进大鼠胸腺细胞的增殖反应,亦可协同ConA促进脾细胞及T细胞的增殖反应,协同IL-2促进经ConA诱导的淋巴母细胞增殖;心房肽还可促进ConA诱导的大鼠脾细胞产生IL-2。但心房肽并不影响B细胞的增殖反应,也不影响巨噬细胞产生IL-1。同时发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脾细胞和胸腺细胞对心房肽与ConA协同刺激的增殖反应性低下。  相似文献   

4.
系统感染白色念珠菌的Balb/c小鼠免疫功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alb/c小鼠系统感染白色念珠菌后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 方法 MTT法检测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ELISA法测定血清IL-18 、IFN-γ和IL-4水平;RBC-C3bRR法观察红细胞的黏附功能;真菌培养计算左肾白色念珠菌数.结果 高低剂量组感染组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呈上升趋势,至感染后第 7天达正常水平;IL-18水平均从感染第1天骤降后,至感染后第7天达正常水平;而IFN-γ始终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免疫功能低下组;IL-4于感染1 d后降低,至第7天后高于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感染白色念珠菌后对RBC-C3bRR有刺激增强作用 .高低剂量组的白色念珠菌的廓清能力随时间延长均增强.结论 Balb/c 小鼠高低剂量感染白色念珠菌时,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有一定的刺激增强作用;感染早期多以Th1 型细胞应答为主,后期Th1/Th2型细胞因子均升高,示体液免疫也参与了机体抗白色念珠菌感染.Blab/c小鼠低剂量感染白色念珠菌对RBC-C3bRR有刺激增强作用.Blab/c小鼠高低剂量感染白色念珠菌后,其廓清能力随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获得表达小鼠IL-23(mIL-23)基因的小鼠结肠癌细胞株。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mIL-23基因导入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olon26,经G418筛选后获得表达mIL-23的阳性细胞克隆(Colon26/IL-23)。用PCR和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mIL-23的产生及mIL-23诱导的小鼠脾细胞IFN-γ的产生,用MTT比色法检测Colon26/IL-23细胞和Colon26细胞的体外增殖,将Colon26/IL-23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的右侧背部皮下,观察其致瘤性结果:建立了可表达mIL-23基因的小鼠结肠癌细胞株。分泌至培养上清中的IL-23,可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FN-γ在体外Colon26/IL-23细胞的生长与Colon26细胞无明显不同,但其在体内的致瘤性下降,具有抗瘤作用。结论:Colon6/IL-23细胞可分泌IL-23并证明其具有抗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亮菌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亮菌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S180瘤细胞建立动物模型,通过腹腔注射观察亮菌多糖对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NK细胞活性及IL-2诱生的影响。结果亮菌多糖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显著促进脾细胞产生IL-2。结论亮菌多糖能够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为模型,探讨了糖尿病小鼠在高血糖低胰岛素状态下对免疫器官、自然杀伤活性细胞、脾淋巴细胞增殖及IL-2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血糖低胰岛素状态可致小鼠脾脏及胸腺明显萎缩,脾细胞总数减少(均P<0.01)。体内YAC-1细胞清除率降低,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及IL-2产生能力减弱。体外给予胰岛素可使病鼠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显著升高,IL-2合成增多,表明胰岛素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肌灵片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正常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和EAMG大鼠模型观察重肌灵片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重肌灵片增强ConA或LPS诱导的正常小鼠及免疫抑制模型小鼠T、B细胞的增殖,促进1L-2分泌;能对抗ConA诱导的EAMG大鼠淋巴细胞增殖的降低;但抑制AChR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及IFN-γ、IL-4mRNA的表达;此外,能显著促进EAMG大鼠CD4^+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论:重肌灵片增强正常小鼠、免疫抑制小鼠和EAMG大鼠的免疫功能,但抑制AChR诱导的特异性的T细胞增殖及IFN-γ、IL4mRNA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AChR特异性的CD4^+T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冬凌草多糖的抗肿瘤及其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冬凌草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活性。方法:从冬凌草全草中分离得到冬凌草多糖,采用体、内外抑制实验对冬凌草多糖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观察了其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随着冬凌草多糖浓度的提高,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逐渐增强;体内对小鼠180肿瘤的抑制率为 35 % (P <0.05)。冬凌草多糖体外对刀豆素A(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脂多糖 (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结论:冬凌草多糖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抑瘤活性可能与其免疫增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酵母多糖致伤小鼠脓毒症病程发展过程中脾脏耐受性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的形成对脾脏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并通过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L1)抗体阻断PD-L1/PD-1途径改善耐受性DC对T淋巴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酵母多糖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小鼠脓毒症模型。用磁珠法分离致伤小鼠脾脏DC和T淋巴细胞,测定脾脏组织中DC上PD-1、PD-L1、PIR-B的表达水平和分泌IL-12、IL-10的能力;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IL-2的分泌水平。进一步将致伤组小鼠脾脏DC与正常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并加入PD-L1抗体,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混合培养上清中IL-2、IL-12和IL-10含量。结果酵母多糖致伤后5天和12天组小鼠脾脏DC上PD-1、PD-L1及PIR-B的表达大幅上调,IL-12p70分泌减少,IL-12p40和IL-10分泌增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IL-2分泌减少。在致伤组DC与正常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体系中加入PD-L1抗体可减轻致伤组DC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分泌IL-2的抑制作用,并改善DC上IL-12p70、IL-12p40和IL-10的分泌能力。结论酵母多糖诱导小鼠脓毒症的病程晚期,脾脏耐受性DC的形成导致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PD-L1抗体通过干预PD-1/PD-L1途径改善T淋巴细胞和DC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药复方克鼻敏汤剂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并经灌胃克鼻敏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变应性鼻炎大鼠行为学改变;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卵清蛋白特异性IgE和细胞因子IFN-γ、IL-2、IL-4及IL-5水平。结果发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克鼻敏治疗组行为学积分、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含量,IL-4和IL-5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血清IL-2和IFN-γ明显升高(P<0.01)。克鼻敏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IFN-γ、IL-4和IL-5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克鼻敏治疗组行为学积分、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含量及IL-2水平均高于药物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克鼻敏治疗组与强的松治疗组比较各项观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中药复方克鼻敏汤剂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表达,下调IgE的产生达到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h2型细胞因子受体(IL-4R、IL-6R、IL-10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9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4R、IL-6R和IL-10R mRNA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6和IL-10水平.结果①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人Th2型细胞因子受体阳性表达率为100%.②PBMC中,IL-4R mRNA表达水平活动期SLE患者(1组)为0.604±0.147,非活动期SLE患者(2组)为0.40±0.13,正常人(3组)为0.37±0.07;IL-6R mRNA表达水平1组为0.90±0.27,2组为0.52±0.11,3组为0.57±0.24;IL-10R mRNA表达水平1组为0.87±0.29,2组为0.72±0.21,3组为0.68±0.14.1组和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组和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组和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血清中IL-4、IL-6和IL-10水平1组显著高于2组和3组(P<0.05),2组显著高于3组(P<0.05).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IL-4水平与PBMC上的IL-4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22和r=0.859,P<0.05).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IL-6水平与PBMC上的IL-6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87和r=0.615,P<0.05).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IL-10水平与PBMC上的IL-10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88和r=0.787,P<0.05).结论Th2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可能在SLE疾病活动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LE患者PBMC中Th2型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可作为疾病的活动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IL-26是T淋巴细胞对于疱疹病毒saimiri转染的应答产物之一,属于IL-10细胞因子超家族。它通过IL-26受体(IL-26R,IL-20R1/IL-10R2)的介导而激活STAT1和STAT3,从而发挥生物学活性。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IL-26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但还有待于更多的实验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探讨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的含量在HFRS发病机制及诊断中的意义.选择24例HFRS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标本,采用生物素-亲和素-酶免疫技术检测IL-2、IL-6和TNF-α,ELISA方法检测血清HF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显示, ELISA法检测HFRS患者抗HFRS病毒IgM和IgG的阳性率分别为75.00 % 和50.00 %,健康对照组的抗体阳性率为零;HFRS患者血清IL-2、IL-6、TNF-α的含量分别为10.88±2.31pg/mL、256.46±102.51pg/mL和45.63±5.32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0.59±0.24pg/mL(P<0.01)、53.8±19.21 pg/mL(P<0.01)和5.81±3.58 pg/mL(P<0.01). 结论 :HFRS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及血清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的含量较健康人明显升高,检测这些指标对该病发病机理、诊断及预后评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是激活的 T细胞分泌的一类细胞因子 ,它们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迄今为止 ,已有 2 3种人白细胞介素被发现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中 2 0 0 0~ 2 0 0 1年间 ,就有 5种人白细胞介素家族最新成员的序列被阐明。本文简单介绍了它们的结构、诱导表达方式、功能、及其信号相关受体等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SLE患者IFN-γ、IL-4及IL-12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Th1/Th2细胞代表性细胞因子IFN γ/IL 4和IL 12水平的变化分析SLE患者Th1/Th2细胞的偏移现象。本实验通过半定量PCR法和ELISA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上述三种细胞因子含量。实验结果显示 ,SLE患者IL 4/IFN γ基因水平比值为0 32 8,高于对照组 (0 0 7)。ELISA检测显示IL 12在SLE患者血清中为 (38 39± 15 1)pg/ml,低于对照组 (84 97± 13 7)pg/ml(P <0 0 5 )。结论 :SLE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 ,IL 4细胞因子基因水平增高 ,同时血清中IL 12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7.
玉竹提取物B抗肿瘤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研究玉竹提取物B(the extract B of Polygonsham odoratum,EB-PAOA)对S—180荷瘤鼠细胞因子产生水平的影响及诱导人结肠癌CL-l87细胞调亡的作用,以初步探讨EB-PAOA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EB-PAOA对S—180荷瘤鼠产生IL-2、IFN—γ、IL-1和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体外培养人结肠癌CL-l87细胞株,用MTT法测定EB-PAOA对CL-187细胞的抑制率;用电镜观察并确认有无凋亡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EB-PAOA处理后的荷瘤鼠产生IL-2、IL-1和TNF—α的能力均有所增强;EB-PAOA能抑制CL-l87细胞的增殖;电镜下可见到大量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出现了凋亡峰,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结论:EB-PAOA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荷瘤鼠脾细胞分泌IL-2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和TNF—α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并具有直接诱导肿瘤细胞调亡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人PBMC与不同浓度的hCG(100、50、25、12.5、6.25、3.125U/ml)共同于37℃、5%CO2条件下培养4小时,培养细胞行RT-PCR测定,RT-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后用图象分析仪作半定量测定,比较各组结果。结果:50-6.25U/ml的hCG对TNF-α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且与不加hCG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25及12.5U/ml的hCG对PBMC IL-1及IL-6 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hC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抑制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作用,提示在正常人体中也可存在的hCG在机体促炎/抗炎自稳机制中可能参与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周耐力训练及补充多糖提取物对大鼠血清中3种细胞因子水平和PBMC分泌3种细胞因子能力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练组、安静+黄芪多糖组、安静+牛膝多糖组、安静对照组。大鼠进行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后,观察大鼠血清中IL-2、IL-4、IL-10水平的改变以及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分泌IL-2、IL-4、IL-10能力的变化。结果-K期耐力训练后可造成大鼠血清IL-2下降、IL-4、IL-10升高,PBMC分泌IL-4能力增高,表明长期耐力训练后Th1和Th2两型细胞的功能失衡。6周耐力训练同时补充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提取物能防止大鼠血清IL-2的明显下降及IL-4、IL-10升高;防止大鼠PBMC分泌IL-4的明显增高。结论:长期耐力训练能引起辅助T细胞(Th)两个亚型Th1和Th2两型细胞功能失衡,这可能是长期耐力训练引起运动性免疫低下的原因之一。牛膝多糖和黄芪多糖提取物对耐力训练大鼠Th1和Th2型细胞平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s)吞噬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方法 ,并探讨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对PMNs吞噬Mtb活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抗酸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人PMNs吞噬Mtb,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PMNs对FTTC标记Mtb的吞噬活性.外周血预先分别与IL-2、IFN-γ、GM-CSF和IL-4等细胞因子孵育,再加FTTC标记Mtb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MNs对Mtb吞噬率,并与对照组比较吞噬率的变化.结果 抗酸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均能观测到人PMNs吞噬Mtb.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人外周血PMNs对Mtb的吞噬率在5 min时为47%,15~20 min达到平台期,为66%~72%.外周血预先加IL-2或IFN-γ作用后,PMNs对Mtb的吞噬率可分别增加76.7%和75.2%;而预先加IL-4作用后,吞噬率降低31.7%.结论 IL-2和IFN-γ对PMNs吞噬Mtb功能有增强作用,而IL-4有降低作用,表明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参与调节PMNs抗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