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急性和慢性分类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 分析连续接诊的 10 0例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例 (急性 4 5例、慢性 5 5例 ) ,比较两组之间临床主诉、开口度、颞下颌关节功能、髁突和关节盘的影像学改变。结果 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主诉开口受限 ,下颌运动功能严重障碍 ,大部分病例髁突骨质正常 ,关节盘形态良好 ;慢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主诉多为开口痛和 (或 )咀嚼痛 ,下颌运动受限 ,部分病例伴有咀嚼肌疼痛 ,相当一部分病例髁突骨质吸收破坏 ,关节盘变形、变性 ,关节盘附着松弛、撕裂 ,甚至关节盘穿孔。结论 对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应早期采取积极的治疗 ,恢复良好的盘 突关系 ,阻止关节盘和髁突的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2.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jointdisorders,TMD)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在人群中发病率为 2 8%~ 88% ,其中 5 %~ 2 6 %需要治疗[1 ] 。夹板是一种治疗TMD的有效保守治疗方法 ,由于其不造成不可逆的组织变化 ,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临床工作中传统夹板制作复杂 ,工序繁多 ,作者自 2 0 0 1年开始进行新型夹板的研制 ,经临床应用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3月就诊于天津市宝坻区医院口腔科的TMD患者 38例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30例 ,年龄12~ 5 9岁 ,平均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MRI评价颞下颌关节功能和结构在透明质酸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取经过颞下颌关节门诊治疗的TMJ结构紊乱患者23例行单纯关节上腔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23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0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27.8岁。利用MMO及VAS评价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颞下颌关节MRI检查,评价颞下颌关节结构变化。结果:23例经HA治疗的患者,治疗前MMO 25.90、VAS5.78。治疗后MMO 35.12、VAS1.42,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显示治疗后23例患者中均未发现颞下颌关节盘复位。结论:单纯经关节上腔注射HA治疗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但对颞下颌关节结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BSSRO)对颞下颌关节(TMJ)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问题 ,且对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颞下颌关节是否发生形态改变和关节功能紊乱存在争议[1] 。本文通过 16例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的病例对颞下颌关节是否发生形态改变和关节功能紊乱进行了随访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 130例正颌外科手术。从中选出 16例下颌双侧升支施行矢状劈开截骨术 (BSSRO)的病例进行随访研究 ,其中女 7例 ,男 9例 ,平均年龄 2 3.5 (18~ 2 6 )岁。下颌前突 11例 ,上颌后…  相似文献   

5.
颞下颌关节间接性损伤后转归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面部损伤常问接造成颞下颌关节损伤,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颞下颌关节内紊乱(TMJID)、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及颞下颌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等后遗症的发生。本文就间接性TMJ损 伤后的转归,及导致并发症的机理,TMJ损伤与TMJID和TMJOA之间的关系做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定期追踪随访颞下颌关节盘绞锁患者,初步了解关节盘绞锁的自然病程和转归.方法 初诊为关节盘绞锁的68例患者中,54例进行24个月的电话追踪随访.根据绞锁的病程发展分为:症状进展组(即发生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症状消失组、症状持续组,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年龄、性别、病程、有无疼痛和绞锁发生频率间有无差异.结果 54例随访患者中,症状进展组16例(30%),症状持续组32例(59%),症状消失组6例(11%);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时有无疼痛和绞锁发生的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盘绞锁患者发生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风险增大;关节盘绞锁发展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有无疼痛和绞锁频率似无关,有待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atural course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 intermittent closed lock(ICL) through 24 months follow-up. Methods Sixty-eight patients with ICL were included, and 54 patients finished 24 months follow-up. The disease duration, frequency of joint lock and joint pain were recorded at the patient′s first visit. Telephone interviews were taken for every month, and the frequency of joint lock and joint pain were recorde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IC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symptom-worsened group, symptom-disappeared group, symptom-persisted group. Results There were 16 patients(30%) whose symptoms worsened into closed lock (disk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 32 patients(59%) whose symptoms persisted during the 24 months follow-up, and 6 patients′(11%) symptoms disappeared. In symptom-persisted group,the frequency of joint lock decreased in 11/32(34%), increased in 4/32(13%), did not change in 17/32(53%).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age, frequency of joint lock and joint pain recorded at the first visit among these 3 groups(P>0.05).The disease duration in the symptom-disappeared group was much shorter than the other 2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ICL of TMJ was more likely to get worse into closed lock. There seemed no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the sequelaes of ICL and patients′ gender, age, disease duration, frequency of joint lock and joint pain, and larger sample studies wer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诊断和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08年8月年间诊治的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采用改良术式(保留关节盘或髁突)治疗的患者14例,年龄7~23岁,中位年龄17.5岁,病程平均6.5a,术前平均开口度约0.46cm。根据冠状CT显示的关节强直中内侧有无假关节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5例7侧采用去除外侧融合骨而保留内侧假关节的内侧关节成形术(MA),Ⅱ型5例6侧采用沿原关节间隙凿开的原位关节成形术(NPA)。术后随访3~32个月并复查CT,从临床和影像学2方面评价手术效果。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CT显示Ⅰ型7例9侧,Ⅱ型5例5侧。术后随访开口度平均3.12cm,CT显示髁突形态满意。对14例关节强直手术前、后开口度进行配对t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对内侧关节成形术和原位关节成形术2种手术方法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型是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所特有的和较常见的类型。内侧关节成形术和原位关节成形术损伤小、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下颌后缩是安氏Ⅱ类错中较常见的畸形类型 ,除影响儿童口颌系统功能及生长发育外 ,还会影响肌肉和关节 ,形成功能紊乱 ,是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TMJD)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用Bionator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伴TMJD的替牙期患者 ,用闭口薛氏位关节片观察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的改变 ,以评价其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选择 1998~ 1999年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正畸科诊治的17例下颌后缩伴TMJD的替牙期安氏Ⅱ类错患者 ,男 6例 ,女 11例 ,年龄 9 1~ 11 3岁 ,平均 10 2岁 ,其中安氏Ⅱ1类错 7例、安氏Ⅱ2 类错 10…  相似文献   

9.
无症状志愿者颞下颌关节盘位置的磁共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磁共振成像了解无症状志愿者颞下颌关节关节盘位置的类型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 100名无症状志愿者分5组(11岁~、21岁~、31岁~、41岁~、51~60岁),每组男女各10名;利用Siemens Trio Tim 3.0 T磁共振扫描系统对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开闭口斜矢状位扫描,共200侧关节;对每侧关节中间层及其相邻内、外各一层磁共振图像进行视觉诊断.结果 100名无症状志愿者中59名(59.0%)双侧关节盘位置正常.关节盘位置正常、关节盘前移位和隐匿性前移位的关节侧数分别为140侧(70.0%)、14侧(7.0%)和46侧(23.0%),在5个年龄组及不同性别之间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最大开口度平均为(46.3±5.5)mm,不同关节盘位置的受试者间最大开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症状志愿者中颢下颌关节盘移位确实存在,其分布与年龄和性别无关;盘移位以隐匿性前移位为主;关节盘移位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不存在确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研究证实[1,2 ]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特别是在某些类型关节病的治疗方面与颞下颌关节镜治疗相比 ,有相同的疗效[3 ] ,且该方法操作简单 ,易于推广。本文观察 46例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术 ,对并发症及其预防与治疗进行讨论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 1995年 8月~ 1997年 5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关节专科门诊的 46例颞下颌关节病患者。其中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38例 ,化脓性关节炎 2例 ,类风湿关节炎 3例 ,骨关节病 3例 ;男 8例 ,女 38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35岁 ;病程 2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CAD/CAM技术设计个体化人工全颞下颌关节,通过全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颞下颌关节病,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2例女性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年龄分刖为53岁和60岁。术前经MRI等检查发现严重的关节盘及髁突病变,开口度分别为2.0cm和1.8cm,均表现有明显的关节疼痛。2例患者均采用TMJ Concepts公司的个体化人工颞下颌关节全关节置换术。结果:成功完成了2例3侧颞下颌关节的置换手术。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关节疼痛在术后2周后逐渐缓解。6个月后开口度分别为2.7cm和2.9cm。术后口颌功能改善良好。结论:人工全颞下颌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个体化设计可为人工关节发挥良好功能提供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牵引成骨术治疗儿童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OSAHS 4例报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牵引成骨术治疗儿童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效果。方法:4例儿童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发OSAHS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5~13岁(中位年龄6.5岁)。均采用颞下颌关节成形术以恢复开口功能,下颌体牵引成骨术治疗OSAHS;其中3例行同期手术,1例行分期手术;单侧和双侧下颌体牵引各2例。固定期约3个月时行呼吸监护仪监测(PSG)复查和牵引器拆除术。结果:4例患儿OSAHS症状均消失,平均AHI由术前的42.7降到4.9,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74.3%上升到89.8%;平均开口度由6.5mm增加至25.5mm;面部畸形得到满意矫正。经过平均38.1个月(13~58个月)的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术联合颞下颌关节成形术能够有效地治疗儿童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及其伴发的OSAHS、面部不对称畸形,并且可以同期手术。  相似文献   

13.
作者结合文献复习和临床经验,全面论述了非手术治疗和关节镜手术在处理常见颞下颌关节病变中的价值,其主要观点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并非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病变较轻者,而且是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的必要辅助治疗。目前对颞下颌关节病变的认识,不支持对病变的关节盘进行复位或替代;关节盘复位术总体上是失败的,因为不改变关节盘的位置,患者的症状也会得到显著改善。而通过关节盘复位术改变关节的解剖结构,对引起患者疼痛和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和生物机械过程的作用不大。过去15年间积累的临床、影像学和滑液分析资料足以证明,内紊乱理论存在很大缺陷,然而遗憾的是,迄今临床医生仍在强调内紊乱和关节盘复位的重要性。对颞下颌关节病变的成功处理,必须基于治疗内在的生物化学改变和组织异常。正常的滑膜和软骨组织具有很强的耐受机械负荷的适应能力,以维持组织的完整性。当关节所承受的慢性负荷超过组织的耐受力时,就会出现关节疼痛、运动受限和关节杂音。在这一过程的早期,旨在减轻关节负荷、缓解炎症和增加运动的非手术干预,加上组织本身的自然愈合能力,完全能够使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如引起过度负荷和运动受限的病因持续存在,则病变加重,必须进行手术干预。非手术治疗的原则和目的是:减轻关节负荷,通过被动开口锻炼增加而不是限制关节运动,采用非类固醇类消炎药物如芬必得和奈普生缓解炎症和疼痛,改善患者睡眠(必要时辅以药物如benzodiazepine)。由滑膜炎、骨关节炎和黏连导致的颞下颌关节疾病的手术治疗适应证为:(1)严重疼痛和(或)功能障碍,(2)疼痛或功能紊乱系由关节内病变引起,(3)正规疗程的非手术治疗未能改善症状。手术原则是:(1)尽量微创,手术创伤越大,组织损伤和瘢痕形成的几率越大;(2)手术的目的是清除和(或)治疗已经存在的病变组织,如松解黏连,清除病变的骨关节纤维化组织;(3)辅助减轻滑膜炎症,如内镜下分离滑膜炎症组织,直视下注入高浓度的消炎药物;(4)尽量保留滑膜、关节软骨和关节盘,因为研究表明,保留穿孔的关节盘不会带来任何危害。  相似文献   

14.
楼淑华  张晓波  徐斌 《上海口腔医学》2003,12(6):435-435,442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为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1],由于其特定的生理解剖与频繁的活动,使其极易产生一系列结构与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疼痛、张口异常,关节弹响等,但其病因与发病机制较复杂,故临床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以往常用的方法为理疗和药物治疗,自2000年始,我科采用半导体激光[2]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2002年,我科门诊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76例。其中激光治疗组128例,男58例,女70例,年龄23~80岁;红外线治疗组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25~74岁。患者主诉颞下颌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 TMJOA)不同分期喙突的形态特征, 为临床及解剖学提供理论数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并诊断为TMJOA的290例患者, 其中男69例, 女221例, 年龄(35.1±13.7)岁(16~69岁), 单侧病变64例(64侧), 双侧病变226例(452侧);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 按照TMJOA 的X线表现分期标准将患者的患侧关节分为Ⅰ期(227侧)、Ⅱ期(38侧)、Ⅲ期(164侧)、Ⅳ期(87侧)。筛选26例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 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普通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8例, 女18例, 年龄(34.3±13.9)岁(17~60岁)。将各组".dicom"格式数据导入Simplant Pro 11.04软件中测量喙突的高度、前倾角、喙突顶点-下颌角点与髁突顶点-下颌角点距离的比值3个形态学参数。采用R 3.6.1分析TMJOA患侧与对照组的双侧、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患病率越来越高,且病因复杂.下颌运动轨迹观测能够针对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运动能力及协调性进行诊断分析,广泛应用于口腔正畸、修复及外科治疗过程中,对TMD的诊断分析及疗效评定具有重...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殷新民  张道珍 《口腔医学》2000,20(4):186-187
目的 :研究老年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方法 :对56例60岁以上的TMD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老年人TMD占同期TMD患者总数的 9.9%。男女之比为 1∶1.7。经采用综合措施治疗 ,结果显效39.3%、有效53.6%、无效7.1%。结论 :老年人TMD器质变化型明显增多 ,牙齿缺失与磨损是老年人TMD的重要病因 ,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 ,咬合板、封闭和义齿修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DC/TMD)的轴Ⅱ评价量表调查, 筛查引发TMD的身体、心理及行为因素, 为临床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及疾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颞下颌关节门诊的TMD患者141例(TMD组), 其中女性121例, 男性20例, 平均年龄30岁;2021年1至2月于武汉市在校大学生、教师、公职人员等人群中招募普通健康者90名作为对照组, 其中女性66名, 男性24名, 平均年龄30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和TMD症状问卷;轴Ⅱ评价量表包括:慢性疼痛等级量表、下颌功能受限量表、口腔行为检查、患者健康问卷-9(抑郁情绪)、广泛性焦虑症量表、患者健康问卷-15(躯体化症状)等评价量表。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疼痛程度、疼痛对患者影响分级、慢性疼痛整体分级、下颌功能受限量表指标得分、抑郁得分、焦虑得分、躯体化症状得分和口腔行为得分。比较TMD组不同诊断患者之间轴Ⅱ各量表评价指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287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临床及X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87例TMD患者的临床及X线分析探讨临床症状与TMJ骨质改变间的关系。所有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检查并拍摄许勒位及经咽侧位,其中59例(66侧)行关节上腔造影检查。X线片骨组织改变分为三类:正常关节、改建关节、骨关节病关节。本研究结果表明:TMD患者临床症状单侧者占多数。单侧症状患者关节骨结构改变症状与非症状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症状侧骨关节病改变明显高于非症状侧。本组59例(66侧)关节上腔造影病例中,可复性关节盘前移病例关节骨质多为正常,而关节盘穿孔时,多发生骨质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应用颞下颌关节内窥镜检查颚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基础上,对20例较明显关节腔内纤维素性悬浮物、盘凹之间粘连带形成及关节凹软骨面粗糙不平患者施行内窥镜直视下手术,并观察12~30个月。70%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改善,其中30%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随访期内无复发。结果表明颞下颌关节内窥镜手术创伤小,无严重并发症,对某些关节内病变,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